本葚月聚焦 新形势下农村学校德育工作发展思路与实践思考 魏道明 (河南省开封市边村小学,河南开封475002) 摘要:农村学校服务的对象涵盖了80%以上的国民家庭,是创建和谐社会的主动力。在新形势下厘清农 村学校德育工作的发展思路尤显重要。发挥教育行动研究的特长指导学校德育工作.走出教育科研与教 育实践紧密结合的道路。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 习惯和个性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关键词:农村学校:德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42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o12)04—0029一O2 学校是进行系统道德教育的重要阵地;学校是社会 践中影响德育工作的主要因素之一——学生的:不良行为 道德进步的推动力量:学校是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价 习惯进行了分析。我校(注:此处指河南省开封市边村 值观,良好行为养成和获取知识的重要场所之一,学校 小学,下文同)学生中存在诸多不良习惯,较:为集中的 的德育工作不容忽视。农村学校服务的对象涵盖了80% 表现有以下几种:①傲慢、自私、无理、贪玩不爱学习。 以上的国民家庭,是创建和谐社会的主动力。在坚持科 ②懦弱、懒散、学习时磨蹭、爱吃零食。③说谎不诚实、 学发展观,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形势下, 乱花零钱上网吧玩游戏、逃学。④性格孤僻、暴力好斗, 厘清农村学校德育工作的发展思路尤显重要。 难以和他人沟通,有心理阴影。 现代农村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发展和城镇建设用 究其原因是学生来自于不同类型的家庭环境造成的。 地量的日益剧增,大量农民改变了原有的生产方式。随 上述第一种情况常见于年轻夫妇外出打工,家中以老人 之而来原有的生活方式也被打破。面对新形势下成长起 和儿童留守为主体的家庭。根据我们对我校学生近三年 来的儿童,学校德育工作就得打破旧格局,探究出新的 来的统计,这类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25~30%。 “留守” 发展思路。古往今来德育是教育之本,古之千年:“格 家庭的学生,他们每天面对的是爷爷、奶奶(外公、外 物”、“致知”、“诚意”、“正 fl,”、“修身”、“齐家”、“治国 婆)或者其他亲属。而这些监护人要么文化素质相对较 平天下”为修身做人的原则。而今党号召共创“和谐 低,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学习能力不具备指导能力;要 社会”,并指明了学校教育“坚持德育为先。引导学生形 么事务繁忙无暇顾及学生。但他们对孩子有较强的溺爱 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学生爱国情感 心理,生活上倍加呵护,行为过分娇惯。第二种情况常 和改革创新精神;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培养学生 见于严管型家庭.这类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5一.10%。这 团结互助、诚实守信、遵纪守法、艰苦奋斗的良好品质。 样家庭的家长过早地考虑孩子的未来,不愿让孩子自然 加强公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 成长,怕输在“起跑线”上。过多地给孩子安排学习时 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根据党和国家 间,让孩子产生逆反心理,最终造成这种不良习惯。第 对教育的这一要求,结合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我们的 三种情况常见于经济富裕的家庭:①家长相互攀比,盲 德育工作的发展思路为:坚持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汲 目择校类。这类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5~10%,他们把孩 取发达国家先进的教育观念“教育即生活”、 “学校即社 子弄到市内或其它地区学习。而孩子在疏于监管的情况 会”、“任何道德都必须服从于不断变化的社会需求。” 下,形成了不良习惯后,被迫返回农村就读。 “回归” 采取多元化的德育渠道,发挥教育行动研究的特长指导 类学生,他们也是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牺牲品。②因受失 学校德育工作,探究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的道 去土地,父母做生意或外出打零工繁忙劳动的影响,家 路。让我们培养出的学生“成为有爱心、有责任心、有 庭事务无暇问津,所形成的忙碌类型学生家庭。这类学 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人”。 生约占学生总数的5~10%。此类家庭家长早出晚归似劳 鉴于我们的德育工作发展思路,我们对德育工作实 燕分飞,只为捞钱,而无暇问津孩子的成长,只能用金 j霉辑捞 E C 察弦妖 il j戳RESEA{{Ci{ 钱来弥补对孩子缺失的爱。养成孩子乱花零钱和沉迷网 吧玩游戏的不良习惯。第四种情况常见于受不幸婚姻影 响,所造成的单亲家庭或失去双亲关爱的儿童,形成的 失去父母关爱类的学生家庭。这类学生约占学生总数的 会、中队会的活动。对典型个案指导家长要让学生通过 作家务劳动,才能换取零花钱的方法。针对第四种不良 习惯,集中实施了“有事对你最喜欢的老师说”、 “和同 学结成好伙伴”、 “有话好好说”、 “我不难过有很多人 在帮我”等主题班会、中队会的活动。对典型个案进行 心理辅导、关爱行动。 通过以上行动研究,对有不良习惯的学生实施_r针 对性的教育,同时主题班会、中队会中也较为全面地教 5-10%。来自“失去亲情关爱”类家庭的学生,他们常 在父母的争斗中伤感。由于失去了家庭亲情的关爱,在 他们幼小的心灵里埋下阴影,导致他们形成这种不良习 惯。 针对这些不良习惯,我们通过开展教育行动研究, 探究教育方法来指导德育工作实践。我们根据调研分析 的结果进行具体的德育实施。首先,对实施德育工作关 键人——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进行行动研究过程与方 法的培训与指导。其次,结合班主任和少先队辅导员的 育了全体学生。这种教育研究与教育实践紧密结合教学 研究中, “教师是一位研究者,而在研究结果形成以后, 他们又成为研究结果的应用者。集双重身份于一身的教 师很自然地就把研究与教育教学实践结合在一起。”这样 的德育研究与实践“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 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个性 工作经验,采取集中教育与典型个案跟踪教育相结合的 行动,制定出干预方案。第三,针对各种不良习惯,具 品质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为新形势下农村学 校德育工作拓展了思路;也为农村学校德育工作走上教 育科研与教育实践紧密结合的道路奠定了基础。 体实施教育。针对第一种不良习惯,集中实施了“让爷 爷、奶奶(外公、外婆)高兴”、 “做自强自立的好少 年”、“比爸爸、妈妈对社会的贡献”等主题班会、中队 会的活动。对典型个案进行“写信和打电话了解爸爸、 妈妈外出打工的艰辛”、 “和同学们结成好伙伴”的活 动。针对第二种不良习惯,集中实施了“我不比别人 差”、“我和同学比本领”、“快速做好一件事情的感受” 等主题班会、中队会的活动。对典型个案进行“今天的 参考文献: [1]大学・中庸[M】鸟兰察布:远方出版社,2005.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 ̄(2010—2020)[Z].2010.。 【3】(美)约翰・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 育出版社,2001. 事情今天做”、 “这些小事情我能做好,不用别人来帮 忙”的活动,并指导家长让孩子快速做完一件事,就奖 励玩耍时间,激励其改掉不良习惯。针对第三种不良习 惯,集中实施了“逃学的危害”、“谎言到底欺骗了谁”、 “增长知识,绿色上网”、“怎样使用零花钱”等主题班 f4】教育部.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 社,2oo2. 【5】张强./J、学教育科学研究与写作[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 2OO2. (上接第15页) 证。师生在课堂上经常性的对话、辩论、合作与探究可 以建构语言交际的平台。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师生的交往 应根据教学活动中交往的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等 因素灵活安排学生座位,为学生开展交往提供适宜的交 往空间。 技能,而这种交往技能又可通过熟练地驾驭教学行为, 提高教学交往的质量。 4.为学生创设交往的条件。一方面,要为学生提供 交往的时间保证。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独白式的讲解 的时间较多,留给学生自主交往的时间有限,无法为学 参考文献: 【1】钟启泉.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0. [2】李长吉.教学思辨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9. 【3】燕良轼.教学的生命视野【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0. 生有效的交往提供充裕的时间保证。因此,教师应有意 识地控制自身课堂讲述的时间,留出充裕的课堂时间用 于交往。这样才能保证教学活动中的交往顺利而有效的 展开:另一方面,要为学生提供交往的空间保证。在知 识教学中,学生的座位安排主要是以“秧田型”的排列 方式为主。这种座位安排模式不利于学生之间的交往。 【4】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上海:生活・渎书・.新 知三联书店,1991. 【5】(日)佐藤正夫.教学论原理【M】.钟启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 版社,1996:203—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