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市实验中学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本次考试时间为150分钟,卷面总分为150分。考试形式为闭卷。 2.本试卷中所有试题必须作答在答题卡上规定的位置,否则不给分。就
3.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古诗文名句默写。(10分)
(1)安不忘危, ▲ 。(《汉书》) (2)笔落惊风雨, ▲ 。(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3) ▲ ,志在千里。(曹操《龟虽寿》) (4)商女不知亡国恨, ▲ 。(杜牧《泊秦淮》) (5)人生自古谁无死, ▲ 。(文天祥《过零丁洋》) (6) ▲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7)《登飞来峰》反映诗人对保守势力的蔑视和自己独特感受的诗句是 ▲ , ▲ 。 (8)儒家经典让我们获益匪浅。《论语》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 ,其不善 者而改之”,启发我们虚心取人之长;《孟子》中的“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 , 劳其筋骨”,教会我们坚强面对人生。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
东台,一方被大自然深深juàn顾的土地。千百年来,东台人在沿海开发中演绎了无数惊天动地的壮举:先辈们支灶堆垛,煮海煎盐,成就了盐业的繁华;宋相范仲淹,率众筑堤捍海,引领农耕盐业,留下千古佳话;清末张謇指引垦荒植棉,开民族工业之先河……年复一年,万顷大海形成了广袤绿州; 时过境迁,海边渔村变身为现代港城……时光飞逝,今天的东台迈上了激情跨越的新征程,在千帆竟发的沿海大开发浪潮中奋力争先,向着“全省争先、苏中领先、苏北率先”的奋斗目标迈进。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2分) juàn( ▲ )顾 广袤( ▲ ) .(2)上段文字画线句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2分)
▲ 改为 ▲ ▲ 改为 ▲ (3)从原文中提炼两个四字短语概括短文的主要信息。(2分) .. ▲ ▲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
A.中国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特别是连续十几年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表现,让各国经济界人士都叹为..观止。 ..
B. 近日,被网友戏称为“走你”姿势(或“航母STYLE)”,迅速窜红网络,风靡一时。 ....
C. 政府通过钓鱼岛“国有化”方针,这是对中国主权的严重挑衅,令每一个中国人心中义愤填膺。 ....D.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各种高档小区如雨后春笋般崛起,高楼大厦鳞次栉比。 ....4.下列各选项中,语言表达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
A.随着歼-15飞机在“”航母平台上顺利完成起降飞行训练,标志着我国航母平台和飞机的技术性有了历史性突破。
B.罗阳同志秉持航空报国的志向,为我国航空事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他的英年早逝是和国家的一个重大损失。
C.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他的文学作品不仅在国际上享有声望,而且在国内影响也很大。
D.权威人士强调:国内接连发生特大煤矿爆炸事件,各级各类主管部门必须加强防范意识,尽量防止此类事件不再发生。
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上的语句,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2分) 每当落日黄昏,暮烟疏雨的时候, 。 ①一种松脂燃烧的香味 ②山脚下便笼罩着一片苍茫的烟幕 ③缕缕白色的炊烟 ④弥漫在山野的四周 ⑤缭绕在茅舍的烟囱上
A.②①④③⑤ B.①④②③⑤ C. ③⑤②①④ D.②③⑤①④ 6.阅读下面名著中的两段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5分)
【甲】睡不着,他真想偷偷的起来,到曹宅再看看。反正事情是吹了,院中又没有人,何不去拿几件东西呢?自己那么不容易省下的几个钱,被人抢去,为曹宅的事而被人抢去,为什么不可以去偷些东西呢。为曹宅的事丢了钱,再由曹宅给赔上,不是正合适么?这么一想,他的眼亮起来,顿时忘记了冷;走哇!那么不容易得到的钱,丢了,再这么容易得回来,走!
已经坐起来,又急忙的躺下去,好象老程看着他呢!心中跳了起来。不,不能当贼,不能!刚才为自己脱干净,没去做到曹先生所嘱咐的,已经对不起人;怎能再去偷他呢?不能去!穷死,不偷!
【乙】幸福是多方面的。我也是很幸福的。( A )产生了无比惊人的快乐,而且我感觉出自己的手也在为我们大家共同建造的美丽楼房——砌着砖块,这样,我个人的悲痛便被排除了。
(1)【甲】文中的“他”是 ▲ (人名),“为曹宅的事丢了钱”指的是 ▲ 一事,从“他”前后的心理变化来看,“他”是一个 ▲ (性格特点)的人。(3分)
(2)【乙】段中的“我”是 ▲ (人名),文中“A”指 ▲ (事情)。(2分) 7. 综合性学习。(8分)
12月2日是“全国交通安全日”,今年的主题是“遵守交通信号,安全文明出行”。为深入推进“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大力提升学生交通安全意识、法制意识和文明意识,学校决定开展“文明交通进校园”活动。 请你参与并按要求答题。
【拟写标语】学校拟在电子屏写一条宣传交通安全的标语,现已想好了上句,请你续写下句,要求跟上句对仗工整。(2分)
上句:遵守交规,抵制违法行为;下句: ▲
【活动设计】这次活动的成功举行离不开活动设计,学校已设计了一个活动并已实施,请你帮学校再设计三个合理的活动。(3分)
活动一:举办“交通安全知识”讲座
活动二: ▲ 活动三: ▲ 活动四: ▲
【口语交际】放学回家的路上,你和同学王亮走到一个十字路口,王亮说:“这个路口,没有电子眼,没有警察,行人又少,可以闯红灯。”你会说:“ ▲ ”(3分)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8-9题。(5分)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唐】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 / 6
送韦城李少府 【唐】 张九龄
送客南昌尉,离亭西候春。 野花看欲尽,林鸟听犹新。 别酒青门路,归轩白马津。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
8.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传诵千古的咏雪名句,试从修辞、内容等角度赏析。 (2分)
▲ 9.两首诗都是送别诗,但表达的情感同中有异,请结合具体诗句分析。(3分)
▲ (二)阅读下面两个文言文选段,完成10-14题 。(18分)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宋公及楚人战于泓(今河南柘城县西)。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司马曰:“彼众我寡,及其未既济也,请击之。”公曰:“不可。”既济而未成列,又以告。公曰:“未可。”既陈(阵)而后击之,宋师败绩。公伤股,门官歼焉。国人皆咎公。公曰:“君子不重伤,不禽(擒)二毛。古之为也,不以阻隘也。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10.解释选文中加点的字词。(4分) (1)小惠未徧,民弗从也。 ▲ (2)公将驰之。 ▲ ..(3)公伤股,门官歼焉。 ▲ (4)国人皆咎公。 ▲ ..11选出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 ▲ )。(2分) ..
A. 公与之乘。 B. 公将驰之。 C. 古之为也。 D. 既陈(阵)而后击之。 12.把下面句子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译文: ▲ (2)寡人虽亡国之余,不鼓不成列。
译文: ▲ 13.选文涉及到两场战争,即长勺之战和泓水之战,试分析两场战争结局不同的原因?(2分) ▲ 14.请结合选文对鲁庄公和宋襄公作评价。(4分) ....鲁庄公 ▲ 宋襄公 ▲ (三)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5-18题。(13分) 成长是一件怎样的事
①和许多人一样,小时候,我一直以为成长是因为年幼。我学习,我锻炼,我劳动,都是因为我还小,还得成长。而一旦长大,就不需要再付出任何努力。仿佛成长是一种储蓄,只要存够了一定的数额,就可以坐享其成,再无旁忧。
②后来才明白,不是这样。
③成长是一件最漫长的事情,漫长至终生。阶段不同,成长的主题不同:1 岁成长的是身体,10 岁成长的是知识,20 岁成长的是情感,50 岁成长的是智慧……无论哪一方面的侧重,对于一个有悟性的人来说,成长都是一种必然的状态。所谓“活到老,学到老”,就是成长的另一种说法。
④成长是一件最“丰饶”的事情。它是一个千面女郎。因为成长,今天的麦苗是鲜绿的,明天就会变成金黄。因为成长,今天的麦穗是饱满的,明天就躺进了打麦场。因为成长,今天的玫瑰是含苞的,明天就会娇艳绽放。因为成长,今天的花蕊是芬芳的,明天就融进了泥土的温床。不要为躺进打麦场的麦穗和融进泥土的花蕊悲哀,沉寂也是一种成长。生命存在过程中,不是所有的成长都有着明朗绚丽的色调。
⑤你知道庄稼有一道程序叫“蹲苗”吗?就是天旱的时候也不去浇它们,没有水,它们就不能往上长了,但是为了生存,它们就会拼命地往下扎根,用根去吸取土层里含的水。这样过一段时间之后,它们的根就能扎得牢牢实实的,再一浇水,就会长得又壮又稳。对每一个成长者的心灵来说,蹲,从来就是一种必要的积蓄过程。不扎实地蹲,就不可能延展出发达的根系去获得最丰厚的滋养;不扎实地蹲,就不可能在低潮之后充满爆发力地重新站起来;不扎实地蹲,就会因快速地虚长而过早地浪费珍贵的契机和希望;不扎实地蹲,就会在烈日的炙烤和风雨的袭击中让娇弱的花朵黯然凋落。在形式上,蹲是一种挫折,本质上,它却是一种胜利的潜伏。它以一种外部的低姿态,隐含着一种内部精神的拔节。蹲,是另一种意义的成长。
⑥成长是一件最深情的事。每当我做了一件糟糕的事情,我就对自已说:不要紧,吸取教训。如果明天遇到了相同的情况,你一定要做得好一些。因为,你还会成长。每当我看到镜子里又憔悴了一分的容颜,我就对自己说:别失望,也别忧伤,谁的身体都会老去,幸亏你的内心还在成长,这比什么都重要。真正知道成长意义的人往往都是那些在生理角度上不再年轻的人,这真是既有趣又荒唐。我私下里认为,这是命运对于知晓学习的人的一种额外奖赏。
⑦成长,让我们不再有意懈怠自己;成长,让我们在满脸皱纹时内心依然有葱茏的生机;成长,这是我们继续努力的一个坚强的理由;成长,这是我们能够弹跳的一块坚固的基石;成长,让我们热爱着头顶的每一颗星星;成长,让我们认真地耕种着脚下每一寸土地。 ⑧我认为成长真是一件令人感到幸福的事。
15. 针对“成长”,本文提出了什么观点?请用一句话概括。。 (3 分)
▲ 16.请为第③段文字“活到老,学到老”补充一个事实论据。(3分)
▲ 17.第⑤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4 分)
▲
18.文章结尾说“成长真是一件令人感到幸福的事”,请列举一件你生活中既带有成长的标志又能给你幸福感觉的事。(3 分)
▲ (四)阅读《奶奶与父亲》完成 19-23题 (19分) 奶奶与父亲
父亲走时,我17岁。 奶奶走时,我18岁。
父亲在临终的时候,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奶奶活着的时候,也给我讲了一个故事。 父亲和奶奶讲的是同一个故事。
父亲说,村子尽头的那座念母桥,是两代祖上给取的名字,为的是纪念一位老母亲。
有一位母亲30多岁的时候,她有个儿子七八岁。有一天,下着雨,儿子走在前头,母亲走在后面,因为路滑,儿子一不小心从桥上掉了下去,落到水里。母亲瞧见,疯了似的跳进水里,一把抓住儿子。只可
2 / 6
惜,母亲不会游泳,只知道在河水里拼命地托起儿子。正在危急关头,幸好有位水性很好的路人经过,将然的风,和你在一起,我感受着四季的脉搏;你是书本,和你在一起,我明白了什么叫做充实;你是勇敢,母子俩救了起来。路人责备这位母亲说:“你一个妇道人家,又不会游泳,怎么能跳进水里呢?”母亲只知和你在一起,关键时刻我不再畏惧;…… 道一遍遍地感谢他救了自己的儿子,并给他下跪磕头。 请以《因为有你》为题,写一篇文章。 几十年后,像是天意的安排一样。有一天,母子俩再次经过这座桥。只不过这时母亲已经60多岁了,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不少于600字。 由于多年的操劳,她行动已经很不便,但依然走在后头。老母亲脚一滑,从桥上掉到了水里。儿子回头看 到母亲落水,桥离水面并不高,儿子手里拿着扁担,于是他站在桥上,把扁担伸向水面,喊母亲快抓住。 答题卷 只可惜,老母亲连伸手的力气也没有,被洪水冲走了。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一天后,人们在下游发现了那位老母亲的遗体,都抹着泪说:母疼儿如长江水,儿孝母 二 题号 一 三 总分 只扁担长啊。 (一) (二) (三) (四) 父亲讲完这个故事,欲言又止。我看到他显得很疲惫,说:“您别讲了吧,我明白,我们会照顾好奶奶
得分 的。”父亲很欣慰地点了点头。
友情提醒:考试结束只交答题纸,试题答案填在答题卷上对应位置,答在其它位置无效。 那时父亲已经在病床上躺了3个月,生命到了最后时刻。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那些日子里,母亲终日以泪洗面,却从未发现奶奶有任何悲伤的表情,她依然像往常一样,每天早早
1.(10分) 地起床,给鸡喂食,然后做饭。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当亲戚或乡邻来探望父亲的时候,奶奶都像往常一样微笑着跟他们拉家常,像根本不知道自己的儿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子快要离去一样。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来来往往的人都摇头,叹息说,没想到奶奶老糊涂了,自己儿子的生命快到尽头了,她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却像没事人一样。我也一直觉得奶奶是老糊涂了,因为我好几次看到奶奶走到父亲病床前,伸出苍老的手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抚摸着父亲的额头,冲着父亲微笑,问他想吃什么,并告诉父亲不用担心她,她的身体好着呢,一定可以
2.(6分) 活到曾孙子出生,还可以带曾孙呢。
(1)(2分) ( ) ( ) 没过多少日子,父亲安详地离开了人世。那天,家里人哭成一团,唯独奶奶没有流泪,她一个人坐在
(2)(2分)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 那里,眼睛一直看着门口,无论谁叫她,她也不应不动。
(3)(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天我才发现,奶奶的头发已经找不到一根黑色的了。我突然间觉得奶奶一下子老了十几岁。
3.(2分)( ) 4.(2分)( ) 在父亲去世后的一个星期,奶奶连一粒米都未曾下肚。
5.(2分)( ) 6.(5分) 一个月后的一天,在奶奶的床前,奶奶拉着我的手,给我讲了父亲讲过的故事。讲究,奶奶木然地望
(1)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着窗户,自言自语地说:“母疼儿是长江水,娘不想让你走得有牵挂啊。”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说:“奶奶,如果你想父亲了,就哭出来吧。”奶奶说:“孩子,奶奶的泪早已在心里流干了。”
7.(8分) 8个月后,奶奶也离开了人世,在一个大家不曾想到的夜里,奶奶睡下后便没有再醒过来。
【拟写标语】(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选自. 10《读者》作者尹定瀚)
【活动设计】(3分)
活动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读完文章,你是如何理解奶奶对病危父亲那种平静的态度的?(3分)
活动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活动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奶奶对父亲的爱看似平静超然,实则刻骨铭心,请你结合文章找出依据。(4分)
【口语交际】(3分)你会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这篇文章中转引的故事用了哪种表现手法?有何用意?(4分)
二、阅读理解(55分) ▲ (一)(5分) 22.本文的行文章法很特别,采用了双线结构:写故事中母子之爱与现实中母子之爱。试分析比较现实中和
8.(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故事中母子之爱有何异同?(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读了本文之后,每个人都会被文中母亲那种无私的爱所感动,请你结合自己的感受写一段话表达对母
9.(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亲的感激之情。要求:(1)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2)引用一诗句或谚语(3)不超过60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写作(60分)
(二)(18分) 24.你是我的朋友,和你在一起,我不再孤单;你是我的亲人,和你在一起,我懂得了爱与温暖;你是自
3 / 6
10.(4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分)( )
12.(6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4分)
鲁庄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宋襄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13分)
15.(3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4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3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_ (四)(19分) 19.(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4分) 三、写作(60分)
24.请以《因为有你》为题,写一篇文章。 4 / 6
600
参考答案
5 / 6
一、积累与运用(35分) 1.(10分)
(1)盛必虑衰 (2)诗成泣鬼神 (3)老骥伏枥 (4)隔江犹唱《后庭花》 (5)留取丹心照汗青 (6)会当凌绝顶 (7)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8)择其善者而从之 必先苦其心志 2.(6分)
(1)(2分) 眷 mào (2)(2分)州 改为 洲 竟 改为 竞 (3)(2分)演绎壮举 奋力争先(激情跨越)
3.(2分)(C) 4.(2分)(B) 5.(2分)(D) 6.(5分)
(1)(3分)祥子 (第二次)买车的钱被孙侦探敲诈 善良、朴实、有志气(2)(2分)保尔.柯察金 创作 7.(8分)
【拟写标语】(2分)珍爱生命,树立文明意识 出行文明,增强法制意识 珍爱生命,创建平安校园等 【活动设计】(3分)知识竞赛 图品展 手抄报 演讲比赛等
【口语交际】(3分)要点(1)要紧扣话题,要珍惜生命,不能存有侥幸心理(1分)遵守交规应成为自觉行为,是一个人良好素质的表现(1分)(2)语气要委婉,有说服力(1分)。 二、阅读理解(55分) (一)(5分)
8.(2分)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以春花喻冬雪,取喻新、设想奇,比喻中含有广阔而美丽的象像,同时字里行间又透露出蓬勃浓郁的无边春意。“忽如”二字写得甚妙,不仅写出了“胡天”变幻无常,大雪来得急骤,而且再次传出了诗人惊喜好奇的神情。“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壮美意境,颇富有浪漫色彩。诗人将春景比冬景,尤其将南方春景比北国冬景,使人忘记奇寒而内心感到喜悦与温暖,造境俱称奇绝。 9.(3分)同:两首诗都表达了诗人由眼前景而生发的喜悦之情,都表达了和友人的深厚情谊和依依不舍之情。(1分)异:《白》诗“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行人身影已消失,诗人还在深情目送,凝视马蹄印,更多的是表达惜别之意和对友人的担忧,以及自己前途未卜的怅惘之情。《送》诗“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更多的是表达诗人对友人的劝勉之意,表现了诗人旷达的胸怀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2分) (二)(18分) 10.(4分)
(1)徧,同“遍”遍及 (2)驱车追赶(3)大腿 (4)责备 11(2分)(C) 12.(6分)
(1)大大小小的案件,我虽然不能一一了解清楚,也一定根据实情来处理。 (2)我虽然是已经亡国的后代,但不去进攻没有摆好阵势的敌人。
13. (2分)长勺之战胜利的根本原因在于鲁庄公取信于民,并能听从曹刿的指挢;泓水之战火败的根本原因在于宋襄公自以为是,不接受子鱼的正确意见。(意思对即可) 14.(4分)
鲁庄公:目光短浅,不懂事,处事轻率,但能礼贤下士,知人善任。 宋襄公:目光短浅,自以为是,迂腐,愚昧 (结合选文略) (三)(13分)
15. (3 分) 成长是一件最漫长的事情;成长是一件最“丰饶”的事情;成长是一件最深情的事。 16.(3分) 例 1:吕蒙接受孙权的劝告,努力学习,终有所成。 例2:年过半百的法布尔在荒石园中,
潜心研究,沥尽半生心血,写成巨著。(人物、事情、语言各1分)
17.(4分) 比喻论证(1 分),用庄稼蹲苗为喻,生动形象且深入浅出地阐释了“成长是一件最丰饶的事情”(2 分),证明人的成长其实就是一种经历挫折、积蓄力量、充实自我(“胜利的潜伏”“内部精神的拔节”)的过程(1 分)。
18. (3 分) 具体事例(成长标志+幸福感觉) (四)(19分) 19.(3分) 奶奶表面上对病危的父亲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悲伤留恋,实质上是不想让她的儿子带着牵挂离去,表达了奶奶对父亲深藏不露的爱。。
20.(4分)父亲去世后,奶奶的头发一夜变白;一个星期奶奶一粒米都未曾下肚;“我”劝奶奶“想父亲就哭出来”,奶奶说“泪早已在心里流干了”。
21.(4分)用来对比手法;儿子落水,不会水的母亲下水施救;母亲落水,年轻力壮的儿子仅伸出扁担施
救。用意在于自然引出故事的主旨:母疼儿如长江水,儿孝母只扁担长。 22.(4分)现实中和故事中的母亲都很爱自己的儿子,但表现不同。现实中的母亲对儿子的爱表现得更理性、更深沉;现实中的儿子对母亲的爱远远超过了故事中的儿子,在自己无力尽孝的情况下,让孙子承担起为奶奶尽孝的责任。 23.(4分)可供引用的谚语诗句:儿行千里母担忧。养儿方知父母恩。天地宽大,父母恩大。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具体答案略。 三、写作(60分)
24.作文以48分为切入点,均分宜控制在46分左右。
6 /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