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脂肪乳剂静脉滴注对血常规指标的影响

来源:筏尚旅游网
2011年2月第49卷第5期 ·检验与临床· 脂肪乳剂静脉滴注对血常规指标的影响 童美琴 (浙江省象山县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浙江象山315700) 【摘要】目的探讨肠外营养脂肪乳剂静脉滴注对血常规指标测定的影响。方法对肠外营养76例患者输入脂肪乳前后抽 取静脉血,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常规各项指标。结果输入脂肪乳前后,HGB、PLT、PCT、MPV、PDW、GPR、MCHC值 比较差异非常明显(P<0.O1);LPR、MCH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但对WBC、RBC、MCV、MPR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临床上在输脂肪乳后12h内或餐后尤其是高脂、高蛋白饮食后不应急于采集血常规标本,待体内脂肪乳代谢完 全后再采血检查。 [关键词】脂肪乳剂;血常规;血细胞分析仪;静滴 [中图分类号]R44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01(2011)05—65—0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高血脂人群正日益壮大;再加 对照组(滴注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测得HGB、PLT、 上临床常常因治疗营养不良及消耗性疾病输入脂肪乳而导致的 PCT、MPV、PDW、GPR、MCHC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明显 高脂血症,血脂增高对血常规检测结果的影响越来越明显_1】。脂 (P<O.01);LPR、MCH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 肪乳剂是一种可供给人体足够热量和必需脂肪酸的较为理想的 静脉营养液,由大豆油与卵磷脂合成,能促进氨基酸的吸收,节 表1 76例患者静滴脂肪乳剂前后血常规各项指标测定结果( ±s) 省蛋白质,以利患者维持身体能量和体力恢复,进而促进伤口愈 合,临床上主要用于手术后营养失调、急性消化道疾病、烧伤和 创伤、肾功能损害、早产儿、虚弱性疾病等{21。但输入脂肪乳能引 起血常规测定结果异常尚未引起实验室工作者和临床医生的足 够重视,为此我们做了一些实验研究,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1.1实验对象本院住院患者76例,其中男46例,女30例; 年龄27~82岁,平均(43.0±5.0)岁;以胃肠道疾病为主,肝功能 检验均在正常范围。脂肪乳剂来自药房脂肪乳注射液,规格为 10%X 500mI 或20%X 250mL。 1.1.2试剂及仪器STKS血细胞分析仪及配套试剂均由美国 Beckman Coulter公司提供。 1.2方法 3讨论 以仪器原配质控液检验仪器性能,各项指标重复性好,测定 3.1 滴注脂肪乳剂后对WBC、I c、MCV和MPI ̄.值无显著影响 结果稳定可靠。患者在静脉滴注脂肪乳前抽取静脉血lmL,以配 滴注脂肪乳剂后对WBC、RBC、MCV和MPR值无显著影 套的1.5g/L EDTA—K2抗凝,在STKS血细胞分析仪静脉通道上 响。血细胞分析仪~般根据颗粒经通过微孔产生脉冲来鉴别细 检测3次,取平均值;滴注脂肪乳结束后以同样方法抽取静脉血 胞类型,在红、自细胞通道计数脉冲数分别为红细胞值与白细胞 做血常规检测。 值。鉴于红、白细胞与脂肪颗粒的直径大小相差悬殊,故脂肪颗 1.3统计学处理 粒不会对红、白细胞计数值产生影响。由于MCV值与仪器稀释 采用SPSS13.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 液的渗透压有关,且型号相同的稀释液渗透压也相差较小,故脂 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 肪滴注前后MCV结果基本无差异。因此滴注后红细胞、白细胞 意义 值和MCV值与滴注前(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3.2滴注脂肪gt,#j后对血小板各项指标及血红蛋白均有显著影响 2结果 如上所说,血细胞分析仪根据颗粒产生脉冲来计算血小板, 76例滴注脂肪乳剂患者在滴注前、滴注后血常规测定结果 而血小板形态不规则,无固定直径;再加上脂肪乳微粒直径大小 见表1。表中示患者滴注脂肪乳剂后RBC、WBC、MCV及MPR与 约为0.35 m,颗粒完整,较稳定,极少数脂肪乳剂(<1%)巾的 (下转第79页) GHINA MODERN DOCTOR中国现代医生65 2011年2月第49卷第5期 ·临床护理· 科剖宫产术后再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轻者导致下肢静脉血栓形 成后遗症,严重时可引起心、脑、肺等重要脏器栓塞,特别是发生 要注意观察小腿的局部肿胀及皮温变化,必要时下肢深静脉彩 超或造影检查,及早发现下肢DVT形成的前驱症状,对下肢 DVT的防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亚琴,马晨霞,刘焕巧.孕产妇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及护 急性肺栓塞可危及产妇生命。目前认为剖宫产术后产妇是发生 下肢DVT的高危人群,其容易形成DVT主要原因有 ]:妊娠期 产妇血浆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原等凝血因子明显增高,纤溶活 性明显降低,血液处于高凝状态;妊娠子宫对下腔静脉和髂静脉 产生压迫,血流淤滞不畅,回流缓慢,容易形成下肢血栓;剖宫产 术中麻醉的作用使下肢肌肉松弛,周围静脉扩张;术后早期需卧 床休息,下肢活动减少,静脉血流驱动力减低,血流轴向运动减 慢,血流回流缓慢,可促进下肢静脉内血栓形成。 对于剖宫产术后DVT的患者,临床上必须保持高度警惕,以 早期干预为主。虽然抗凝、溶栓、解聚是非手术治疗急性下肢 理『J1.护士进修杂志,2003,18(8):721—722. [2]王桂珍.剖官产术1060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 『J1_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4):116-117. [3]Gee ̄s WH.Prevention of venous tbromboembolism in high-risk pa- tlents[J].Hematology,2006,14(1):462-466. 【4]蔡莉莉,徐燕.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护理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 志,2o03,20(1l1:39—40. DVT的有效手段,但目前临床疗效欠佳,仍在临床探索中一『 且 发生下肢DVT的患者,在抗凝、溶栓、解聚等非手术治疗过程中 可能会发生血栓脱落引起心、脑、肺栓塞等严重并发症 】。因此, [5]张改凤.剖官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与防瀚JJ.实用诊 断与治疗杂志,2007,21(3):226. 本病应重在早期预防,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早期护理干预。本研究 结果发现护理干预组患者术后护理lOd内下肢肿胀及疼痛、下 [6】梁美萍,胡秀英,袁远程,等.护理干预对预防剖宫产术后下肢深静 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观察fJ1_吉林医学,2009,30(14):1404—1405. 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未发生肺栓塞,未发生 围手术期死亡。表明早期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剖宫产术后下肢 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几率。这与梁美萍等[暇道的相一致。本研究 采用早期护理干预方法,其核心是心理护理,即通过心理干预消 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改变其不良的饮食及生活方式,以最佳 的心理状态积极配合医护人员采取各项预防DVT的护理措 施【2]。同时术后向患者讲述早期活动的重要性,解除产妇冈害怕 术后切口疼痛和担心手术切口因活动而愈合欠佳的心理顾虑。 同时辅以多种方法如指导产妇多饮水、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严 [7】陈忠,林立,郭菊,等.分娩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非手术治 疗『J】.临床理论与实践,2005,1 8(9):1033. 【8】Kamphausen M, Barbera L, MumFlle A, et a1.Clinical and functional results after transfemoral thrormbectomy for iliofemoral deep venousthrombosis:a 5一ye r—fnll0w一“p[J].Zentralbl Chir,2005,1 30 (5):454—461. [9]潘明明.剖官产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诊断与防治『J1.中国实用妇 科与产科杂志,2003,19(7):401. (收稿日期:2010—10—20) 禁烟酒及刺激性食物,以稀释血液和保持大便通畅,尽量避免患 肢长期受压或在下肢输液㈣。同时耐心细致护理,严密观察,特别 (上接第65页) 脂肪乳直径和患者血小板相近,因此可能会影响血小板数量的 真实情况,导致输入脂肪乳的患者血小板数出现假性增高 。另 外,脂肪乳又可引起PIX凝结,使PLT粘着性降低进而抑制P 功能,使其破坏增加,PlJrr、MPV、PDW值显著增加 。本组病例滴 注脂肪乳结束后,PlJT、PCT、MPV、PDW值 著升高(P<0.01)。鉴 于以上几方面情况,临床在做血常规检查时,若出现PLT异常升 时,应在滴注结束后等待一段时间,待体内脂肪乳代谢完全后再 采血检查;为此,我们建议存输脂肪乳后12h内或餐后尤其是高 脂、高蛋白饮食后不应急于采集血常规标本。 [参考文献] [1]赵治瑛.脂肪乳对血常规项目检测结果的影响[J]_当代医学, 2009,15(183):72—73. 高(>300 X 109/L),MCH和MCHC也升高的情况下,更应考虑是 为脂肪乳干扰的可能,以排除脂肪乳对血常规结果的影响。滴注 脂肪乳后,对HGB测定也有很大影响。滴注前后HGB差别有显 著差异(P<0.01),这可能与仪器测定采用比色法有关,血中脂浊 可对吸光度产生影响,导致HGB结果异常增高。另外,GPR、 LPR、MCH、MCHC测定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 或P<0.01),其中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2]谭淑今.静脉滴注脂肪乳剂观察分析及预防lJJ.中外健康文摘(医药 月刊),2007,4(12):24—25. [3]王良梅.肠外营养脂肪乳对血小板参数的影响【JJ.临床输血与检验, 2009,11(3):255—256. [4]叶飘,皮光环.肠外营养脂肪乳对低体重儿血小板参数的影响叨.国 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5,16(1):9-11. (收稿13期:2010—08—30) 综上所述,对于滴注脂肪乳剂后的患者若需做血常规检查 GHINA MoDERN DOCTOR中国现代医生7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