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料欢迎阅读
1隧道施工安全试题
姓名(岗位)身份证号码(每题2分,共100分)
1、铁路隧道根据开挖长度的不同分为短隧道、中长隧道、长隧道和特长
隧
道,其中()为长隧道。
A. 1000-3000 米 B. 3000-5000 米 C、 3000-10000 米
2、铁路隧道围岩级别共分为()级,级别越高,围岩稳定性和整体性越
差。
A、4级 B、5级 C、6级
3、隧道进出洞口应遵循的原则是(),以确保洞口稳定,尽量不破坏洞口
周边的自然环境。
A. 晚进早出 B、早进晚出 C、晚进晚出
4、隧道边、仰坡以上的松动危石应在()清除千净,施工中应经常对边.
仰坡进行检查,特别畏在雨雪之后,发现松动危石必须立即清除0
A、开工前
进洞10米后
C.洞门修筑后
5、隧道洞口的路基及边、仰坡的开挖方式为(),分层支护。 A、自上而下开挖
掏底开挖
C、上下重叠开挖
1
最新资料欢迎阅读
6、洞口石质边仰坡的开挖应采用()方法。 A. 深眼大爆破 B、集中药包爆破
1
最新资料欢迎阅读
C、预留光爆层或预裂爆破
7、明洞回填应在防水层完成,且衬砌达到设计强度的()后进行。 50% A、 60% B、 C、 70%
8. 采用台阶法开挖,当围岩不稳定时,开挖进尺一般为(),落底后应立
即施作初期支护。
A、 0. 5-1 米
1、5米 C、 1、 5-2 米
9、采用中隔壁法开挖隧道时,同层左右两侧沿隧道纵向应错开10-20米
的
距离,同侧上下层开挖工作面应保持()米的距离。
A、 2-4 米 3-5 米 C、 4-6 米
10、采用交叉中隔壁法开挖隧道时,同层左右两侧开挖工作面相距不宜大
于
()米,上下层开挖工作面相距宜保持3-4米,且待喷射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 强度的70%后开挖相邻部位。
A、10 米 315 米 C、20 米
11. 分部法开挖的临时支护应根据监控量测结果确定拆除时间和拆除长度,
并应逐段拆除,每段拆除长度不大于()米。
A、15 米 B20 米 C. 25 米
12、当两个相向贯通开挖的开挖面之间的距离只剩下()米时,只允许从
-个开挖面掘进贯通,另一端应停止工作并撤走人员和机具设备,在安全距离处 设置警告标志。
1
最新资料欢迎阅读
A、15 米 B20 米 C、25 米
13、钻眼人员到达工作地点时,应首先检查工作面是否处于安全状态,如
支
护、顶板及两帮是否牢固,如有松动的岩石()。
A、及时加以支护或清除
可不支护或清除
C、没有规定
14、凿岩机钻眼时,必须采用()凿岩或带有捕尘器的凿岩机。 A、湿式
千式
C.干湿都可以
15、在隧道钻孔作业时,如果掌子面上留有残眼,在上一排炮的残眼中()0
A、可以继续钻眼 B、严禁继续钻眼 C、听从班长指挥
16. 为加快施工进度,装药和钻眼作业()在同一工作面进行。A严禁
可以
C、未做规定
17、装药时,无关人员与机具应撤至安全地点,作业人员禁止穿戴化纤衣
物,
严禁使用()炮棍装药,严禁火种。A金属
木质
C、竹质
18. 进行爆破作业时,所有人员应撤至不受有害气体、振动及飞石伤害的地
点,独头巷道内其安全距离不小于()o
A、 100 米
1
最新资料欢迎阅读
B. 150 米 C、 200 米
19、爆破后必须经充分通风排烟,才允许检查人员进入开挖面,其相隔时
间
不得少于()。经检査无盲炮,无残余炸药或雷管,顶板及两帮无松动的围岩, 支撑无损坏与变形,方可允许其他人员进入工作面。
1
最新资料欢迎阅读
A、5分钟
氏15分钟
C、20分钟
20、发现盲炮、残余炸药及雷管时,必须由()按规定处理。 A、原爆破人员 B、钻工 C.安全员
21、进入隧道的内燃机械与车辆,必须选用带有净化装置的(),同时需
加
强施工通风管理,确保洞内空气质量满足卫生标准要求。
A、柴油机
汽油机
C、都可以 22、 25km/ho A、20 B. 15 C、10
23、 隧道内严禁超车・交会车时两车间的安全距离应大于50cm;同向行驶
隧道内施工作业地段行车速度不得大于()km/h,成洞地段不得大于
的车辆, 两车间的距离应大于()nu A、20
B、25 C、35
24、 钢架安装应符合:(
A. 安装前清除脚下的虚磴及杂物,各节钢架间宜以螺栓连接,沿钢架外缘每
隔2ni用钢楔或混凝土预制块楔紧。
B、安装前可不清除脚下的虚磴及杂物,各节钢架间宜以螺栓连接,沿钢架外
缘每隔2ni用钢楔或混凝土预制块楔紧。
1
最新资料欢迎阅读
C. 安装前清除脚下的虚磴及杂物,各节钢架间任意连接,沿钢架外缘每隔2m
用钢楔或混凝土预制块楔紧。
1
最新资料欢迎阅读
25. 喷射作业人员应戴()等个人防护用具,作业人员应避免直接接触碱
性液体速凝剂,不慎接触后应立即清水冲洗,喷射混凝土作业完成后应及时对机
具进行清洗。
A. 防尘口罩、防护帽、防 护眼镜、防尘面具
防护帽、防护眼镜、防 尘面具
C、 防尘口罩、防护帽、防 尘面具
26、喷射混凝土时,严禁将喷枪对准施工人员,以免突然出料伤人,采用
机
械手喷射时,喷嘴距受喷面的距离不得大于()米,避免回弹料伤人。
A、Im
C、1、5m
27、围岩量测时,净空变化和拱顶下沉点布置在同一断面上,测点断面间距
根据地质条件、隧道结构形式、开挖支护方式等确定,一般III级围岩为30-50 米,W级围岩为10-30米,V级围岩为()。
A、 5-10m B、 2-5m C、5m以下
围岩量测,必测项目监控量测频率按位移速度mm/d: 测() 次每天;在1 -5nun/d,测一次毎天;在0、5Tmm/d,测一次/2-3天;在0、2-0.
28.
5 mm/d,每三天测一次;在W0. 2mm/d,每七天一次。 A、2 B、3 C、4
29、隧道衬砌工作台车上应搭设不低于()的栏杆,跳板设防滑条,梯子
应安装牢固,不得有钉子露头和突出尖角。
A、 0、 6m
1
最新资料欢迎阅读
B、 0、 8m C. Im
30、隧道施工中排水,可能影响周边环境,造成污染时,< )。
1
最新资料欢迎阅读
A. 可以不管
B. 应采取有效的防止措施 C、没有规定
31、在()以上高处作业时,应按照髙处作业有关规定进行防护。 A、2m B、3m C、4m
32、在拆除混凝土输送管时,混凝土泵()且卸压后进行。 A、可以运转
必须停止运转
C、没有规定
33、仰拱及填充物超前二次衬砌且分别全幅浇注,仰拱距离掌子面:1
【[级围
岩^90m, IV级围岩(),V级围岩W40nb二次衬砌要及时施作。
A. WlOOm
W70ni C、 W50ni
34、二次衬砌要及时施作,及时调整开挖和衬砌进度,控制未衬砌段的长
度。
-般情况下,I〜II级围岩距离掌子面W200nb 1【[级围岩距离掌子面()。特殊
地质不良地段二次衬砌作业应紧跟开挖作业面。
A. W120ni
WlOOm C、 W90ni
35、二次衬砌拆模时,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的()。
A、60% B、70% C、75%
1
最新资料欢迎阅读
36、防水板作业面的照明灯具严禁烘烤防水板,与防水板间距不得小于() cm 0 A、50 B、60 C、70
37、无论通风机运转与否,人员在风管进出口附近()。 A、可以停留
严禁停留
C.没有规定
38、软弱围岩、不良地质、特殊地质或浅埋、偏压、滑坡地段隧道,
< )。
A.应组织技术论证,确定钻爆、掘进、支护方案 B. 可不组织技术论证
C、应组织技术论证,不需确定钻爆、掘进、支护方案
39、隧道内有电焊作业时,()。各种器材应定期检查补充或更换,不得
挪 做他用。
A.可以不设置有效而足够的消防器材
B. 必须设置有效而足够的消防器材,并放在明显易取的位置上,设立明显标
C、没有规定
40、洞内施工作业地段内照明用电的安全电压为() A、36V
110V C、 220V
41、每台用电设备必须有专用的开关箱,严禁用同一个开关箱控制()及
以上用电设备(含插座)。
A、2台
1
最新资料欢迎阅读
B、3台 C、4台
42、开关箱中的漏电保护器的额定漏电动作电流不应大于(人额定漏电动
作时间不应大于()0
A、dOniAls
1
最新资料欢迎阅读
B、30niA 0、Is C、 50mA 0、 2
43、掘进作业面风流中的瓦斯浓度达到()时,必须停止作业,切断电源,
进行处理。
0% 5%
0% C. 2、
44、 隧道内瓦斯浓度超过()时,严禁放炮。 A. 1%
5%
0% C、2、
45、有瓦斯的隧道,每个洞口必须设置专职瓦斯检测员,一般情况下,每
隔()
进行一次检测■并将检测结果记入施工日志內。瓦斯检验员必须挑选工作认真负 责,有一定业务能力,经过专门培训、考试合格者,方可进行监测工作。
A、 30min B、 60min C、 90min
46、检测瓦斯用的检定器,必须()校对一次。 A、每月
每季度
C、每半年
47、隧道内高瓦斯工区和瓦斯突出工区的电气设备和作业机械必须使用
()。
A、普通型
防爆型
C.没有规定
48、瓦斯隧道洞内严禁使用灯泡和电炉等,不得进行电.气焊工作,洞口值
班房、通风机房等洞口附近()米范围内不得有火源。
1
最新资料欢迎阅读
A、20 B、30 C、40
49、隧道施工应()0
A.可不制定防坍塌.涌水.瓦斯等应急抢险救援预案,配备必要的抢险机械.
物资,明确组织和人员分工,出现间题迅速采取措施,减少影响和损失。
B. 制定防坍塌.涌水、瓦斯等应急抢险救援预案,配备必要的抢险机械、物
资,明确组织和人员分工,出现问题迅速采取措施,减少影响和损失
C. 制定防坍塌、涌水、瓦斯等应急抢险救援预案,可不配备必要的抢险机
械.
物资,明确组织和人员分工,出现问题迅速采取措施,减少影响和损失。
50、施工人员的安全义务不包括:()
A.遵章守规、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
B、接受安全培训和教育,掌握安全生产技能,发现事故和不安全因素及时报
告。
C、拒绝危险作业和安全管理的批评检举。
l-5:CCBAA6-10:CCBBBll-15:AAAAB16-20:AACBA21-25:ABAAA25-30:CAACB31-35:
ABCAC36-40:ABABA41-45:ABBAB46-50:BBABC
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