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青少年压力源分析及应对策略

青少年压力源分析及应对策略

来源:筏尚旅游网
现代交际 2015: ̄-7月刊总第412期 青少年压力源分析及应对策略 徐畅韩其敏 (临沂大学教育学院山东临沂276005)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环境也发生了变化,活在当下的青少年们受到时代紧迫感的影响, 也越来越感受到压力。他们受到的过度压力主要来源于他们的学习学业压力,来自学校、父母及自身 三个方面;其次是复杂的人际关系压力,即他们与老师、同学和父母之间的关系。要缓解青少年的压 力,就要对症下药,面对学习学业方面的压力,要从青少年自身、老师、家长三个方面来寻找减压方 法,面对人际关系压力则应从学校、老师、家庭三个方面来寻找减压途径,最终使青少年学会正确面 对学习学业压力,学会与人交往。 【关键词】青少年压力源解压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009-5;549(201 5)07—00;37—02 生活在高速运转的社会环境中,人们所面对的压力越来 越大,甚至连成长中的青少年也渐渐感受到了压力。这里的 青少年指代的是13岁到19岁的人群,他们正由孩童向成人转 变,过多的压力使他们产生愤怒、沮丧、不耐烦、嫉妒、内 疚、痛苦、怨恨、讽刺、偏见、消化不良等负面的情绪,而 在这些一系列复杂的负面情绪的影响下,他们的身体也会逐 渐出现相应的症状,身体的成长也受到不良的影响,如出现 偏头疼、神经性头疼、消化系统疾病等,甚至有可能最后自 己伤害自己,如自虐或是自杀等。那么到底是什么引起的压 力呢?有必要对青少年的压力源进行深入分析,并积极探寻 减压路径,以期促进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一开始就选择逃避;学习能力很强的学生,完成学习任务 易如反掌,因此这两种学生压力都不太大。而位于中间的学 生,他们的能力与任务难度相当,完成具有不确定性,因此 压力会很大。 一(二)源于复杂的人际关系压力 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在心理上出现成人感,他们 渴望与人交往,被人理解和接纳,而这时他们的思想还不够 成熟,缺乏人际交往的技巧,所以常常出现一些人际关系问 题。他们面对的人际关系主要是与老师、同学、父母之间的 关系。 1.师生关系。大部分学生与老师之问的关系比较和谐, 只是当他们感觉受到老师的批评、不适当的评价或是不公平 的对待时,往往认为老师不能够理解他们,对待他们不够真 诚,从而对老师产生不信任,这时的这种师生关系往往容易 使学生产生压力。 2.同伴关系。现在学校多实行寄宿生活制,但青少年在 家过惯了娇惯的生活,自理独立性差,且心理较敏感脆弱, 这使得他们在与同学伙伴们朝夕相处的过程当中,发生人际 冲突和摩擦的机率加大,对他们的理解能力及人际关系协调 能力是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3.亲子关系。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自我意识逐渐发 展,产生“成人感”,同时出现逆反心理,渴望脱离父母管 教。但他们又具有很强的依赖性,不能完全地独立。青少年 、压力源的概念 压力源是压力管理中的一个术语,即是导致一个人产生 压力反应的来源、情景、刺激和事件。就像任何事情都有根 源一样,压力不会是凭空而起的,它是由一定刺激事件引起 的,而这些刺激事件就是所谓的压力源。作为刺激被人感知 到,或作为信息被人接收到,一定会引起主观的评价,同时 产生一系列相应心理和生理变化,如果刺激需要付出较大努 力才能进行适应性反应或这种反应超过了人所能够承受的适 应能力,就会引起人的心理、生理平衡的失调即紧张状态反 应的出现,这个使人感到紧张的内外刺激就是压力源。 二、青少年压力源分析 (一)源于学习学业方面的压力 青少年作为学生,学习是他们的首要责任,‘正因如此, 学习学业压力在青少年所面临的压力中所占比重最重。青少 年所面临的学习学业压力具体来说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分数的高追求。学校片面地追求高升学率,一切教 学工作的开展都围绕着分数,青少年作为学生所接受的信息 自然也是分数重于一切,而学生本身迫于升学的压力一味追 求高分数,这就导致他们在学习学业中的竞争更大,压力更 大。 这种两极分化的心理特点,容易造成与父母关系的紧张。 三、缓解青少年压力的策略 过度的压力会给青少年的身心带来不同程度的伤害。它 影响青少年的认知,使得青少年记忆力下降,思维僵化。同 时,它也会使青少年产生负面的情绪,长期下去甚至形成各 种心理疾病。既然过度的压力对青少年的身心不利,那么找 出其对应方法对青少年的成长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应对的 主要方法: 2.家长的高期望。自古就有“望子成龙,望女成风”的 说法,父母总是对孩子寄予厚望,望其成材的心过于急切, 往往会用不恰当的方式教育孩子,譬如过于严苛的方式给孩 (一)正确面对学习学业压力 青少年作为学生,学习是他们的首要任务,而适当的学 习压力可以给他们一定的动力,是极有益处的。但是当他们 面临过度的学习压力时,学习上就会出现各种问题,所以要 及时地缓解过度的学习压力。 第一,青少年要树立端正、积极的学习态度,培养积极 向上的心态;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会如何有效地利用 时间、合理用脑来提高学习效率;要理性地看待考试分数; 子造成心理上的伤害,甚至很多家长会把自己对未来的期望 完全寄托在子女身上,对子女的期望值过高,孩子越是能够 体谅家长的用心良苦,压力就越大。 3.学习能力的差异。由于青少年自身学习能力不一带 来的压力,青少年自身学习能力的高低决定着他们压力的大 小,学习能力比较差的学生认为自己无法完成学习任务而从 徐畅,临沂大学教育学院2012级本科生,研究方向:教育管理。 韩其敏,临沂大学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社会语言学。 要学会悦纳自己,接受自身的缺点,也学会自我欣赏和激 圈 现代交际 2015: ̄.--7月刊总第412期 励;学会一些自我减压技巧,找到适合自己的消遣方式,等 等。 第二,作为老师也应帮助青少年减轻学习压力。老师要 教导学生学会正视学习成绩,树立正确的考试观和分数观; 要尽量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老师自身要树立正确的学生 观,以全面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做学生的良师兼益友,理 解学生,鼓励学生,帮助学生,等等。 第三,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身作 则,教导孩子正确对待学习,帮孩子确立一个切实可行的目 标;多与老师交流,及时了解孩子在学校里的情况,对症下 药帮助孩子解决学习上的问题;应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 庭环境、氛围,让其有个安静的学习环境,等等。 样,同他们形成相互信任、相互尊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 系。 第三,家庭成员要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作为父母,应 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创造和睦的家庭环境。在教 育孩子的时候,要采取恰当的方式,既不能过于溺爱,也不 能过于严苛,要给予孩子足够的理解和充分的自我空间,让 孩子学会独立的思考问题;经常同孩子交流沟通,根据孩子 自身的成长,以平等心态给孩子提供适当的指导和合理的帮 助。 (二)学会与人交往,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一种调和剂,有助于青少年健康人格 的形成,为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应从学校、老师及家庭方面 给予帮助。 第一,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的人际交往教育。学校应该多 举办一些社团活动,让学生能够在相互交往的活动中沟通情 感、增进了解,学会彼此之间友好和谐相处。而且,可以在 学校条件允许情况下开设心理咨询室,以便即时、随时了解 并帮助学生解决一些人际交往中出现的问题。 第二,老师要同学生建立平等和睦的师生关系。老师要 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多与学生交流谈心,成为他们的朋友, 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烦恼并为其提出指导性的建议;对待学 生要一视同仁,严格地要求自己,给学生树立一个良好的榜 (上接39页) 青少年正处于青春期,这是人生重要的转折期,也是青 少年心理承受能力最脆弱、内心最敏感的时期,他们在很多 的方面都承受着很大压力,然而过度的压力对他们的身心造 成很大伤害,为让青少年能健康发展,我们应该尽量帮助他 们排解压力。 【参考文献】 [1】郑晓边.心理变态与健康[J].安徽人民出版社,1 998. [2】王道荣.青少年压力管理与情商开发[M】.南京师范大 学出版,201 1. [5】(美)韦伯等(著),刘洋(译).心理操纵术大全集[M】.中国 纺织出版,2012. 【4】(美)西沃德,(美)巴特丽特(著),刘丹(译).青少年心理压 力管理手册[M】.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 责任编辑:杨柳 并成为最快促进长三角成为我国因业缘关系而整合社会的最 佳典范。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主要依托我国改革开放政策 的扶植,天然近港澳东南亚的便利的交通区位。珠江三角洲 的发展方向主要为轻工业,而轻工业的发展需要大量人口。 这一发展的需要和就业机会的增多客观上促进了珠江三角洲 的发展和大规模的人口迁移。随着珠三角发展水平的不断调 高,近年来出现“泛珠三角”的概念,这一非地理性概念的 提出更加印证了珠江三角洲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谈完地区性生产关系的调整,再来看产业结构的转变。 所谓产业结构,即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 所占的地位及其宏观综合作用。我国千百年来都维持着以传 统小农经济为主导的农业社会结构。随着产业革命在全国范 围内的摸索性开展和改革开放的政策性调整,我国已经处在 向工业国迈进的过程中。 现阶段在我国占重要比重的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大 约三分之二。但这其中相当大一部分农业人口,已经进行着 自我转型。城市劳动力,尤其是亟待发展的大城市中的相当 大一部分劳动力,都来自于这部分自我转型的脱离土地的农 民。长期以来,农村地区都是我国最依赖血缘关系而结成的 亲族社会,而当大量农业人口涌入城市,原有的旧的人际关 系被打破时,中国阻碍业缘关系成为经济社会最终影响力的 最大阻力根基正在进行着潜移默化的消解。进城务工的农业 人员被城市不断渗透和同化,接受现代的生活和思维方式, 剧烈地促进中国社会的转型与发展。 世界历史演进的潮流,就是不断由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 亲缘社会(以封建统治为代表),到以地缘关系为主导的前 工业社会(传统工业时期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社会)再到 现今也以业缘关系为主导的完全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中 国改革开放后的历史发展过程,正是这一过程的完整演绎。 现阶段我国最重要的任务便是统筹社会生产力,进行劳动力 的不断整合,使生产力真正成为社会发展最活跃、最革命的 因素,真正发挥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历史不过是追求着人类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 那么整合经济社会发展归根结底便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劳动者 的积极性,促进社会的人的目的的整合,解脱血缘关系的有 形束缚,逐步步入到对地缘和业缘的影响领域内,促进社会 公平合理化发展。 【参考文献】 [1】费孝通.乡土中国[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1 995. [2】田纪云.改革开放[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9. [5】吴晓波.激荡三十年[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8. [4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M1.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 994 责任编辑:张丽 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