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零件加工作业指导书样本

零件加工作业指导书样本

来源:筏尚旅游网
零部件图号 零部件名称 套圈 工序名称 粗车内径.一端面 工序号 1 共 页 第 1 页 xxxxx公司 简图与技术要求 序号 检验 工程 规范 公差 检查 方法 操作者 测量设备 容量 作业指导书 3411025-5K101 前工序名称 后工序名称 粗车外径一端面 工装名称 工装编号 外夹具 Z517-00-01 设备名称 液压车床 设备型号 CA7620 操 作 要 领 (1) 操作者开机前检查工艺文件是否齐全.有效 (2) 操作者开机前认真查对规范件和被加工套圈是否一致 (3) 操作者开机需要与检查员相互校对测量仪器是否一致 (4) 加工前首先要掌握本工序加工所依据的工艺文件以及上道工序流转下来的毛坯是否有合格标志 (5) 按切削规范要求调整机床,正确安装并调整工装夹具,导向基准的夹具及主轴径向跳动不大于0.03mm,定位平面跳动不大于0.03mm,夹紧力要适当,以防工件变形而造成废品 检查员 容量 频率 控制 方法 反应 计划 (6) 首件. 换胎时对所有工程要自检 (7) 在加工和搬运过程中轻拿轻放.以防工件磕.划.伤 频率 1 2 3 4 d Vds Vdp C φ420-0.3 ≤0.10 ≤0.10 33.50+0.2 2次/D923表台 6~10 小时 内径规范件L614-01 2次/测量 6~10 小时 百分表 (0~10/ 2次/测量 6~10 小时 0.010) 测量 测量 卡尺 (0~150/0.02) 20 20 20 20 2次/ 每班 2次/ 每班 2次/ 每班 2次/ 每班 首件 记录 抽检 停机 隔离 调整 2次/6~10 小时 主轴转速 切削速度 切削规范 走 刀 量 切削深度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日期 标记 日期 710转/分 编制(日期) 112.4M/分 审核(日期) 0.5~0.8毫M/转 0.6~0.9mm 会签(日期) 批准(日期) 零部件图号 零部件名称 工序名称 粗车外径 另一端 工序号 共 页 签字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xxxxx公司 作业指导书 3411025-5K101 套圈 面 倒内外工艺角 2 第 2页 简图与技术要求 序号 检验 工程 规范 公差 检查 方法 操作者 测量设备 容量 频率 容量 频率 检查员 控制 方法 前工序名称 后工序名称 粗车内径一端面 软磨平面 工装名称 工装编号 内夹具 Z518-00-01 设备名称 液压车床 设备型号 CA7620 操 作 要 领 (1) 操作者开机前检查工艺文件是否齐全.有效 (2) 操作者开机前认真查对规范件和被加工套圈是否一致 (3) 操作者开机需要与检查员相互校对测量仪器是否一致 (4) 加工前首先要掌握本工序加工所依据的工艺文件以及上道工序流转下来的毛坯是否有合格标志 (5) 按切削规范要求调整机床,正确安装并调整工装夹具,导向基准的夹 反应 计划 具及主轴径向跳动不大于0.03mm,定位平面跳动不大于0.03mm,夹紧力要适当,以防工件变形而造成废品 (6) 首件. 换胎时对所有工程要自检 (7) 在加工和搬运过程中轻拿轻放.以防工件磕.划.伤 1 D Φ50.40+0.2 测量 D913 表台 百分表0.01mm 2次/2次/ 6~10 小时 20 每班 首件 记录 停机 隔离 2 3 4 B VDs VDp 32.50+0.2 测量 测量 测量 ≤0.08 ≤0.08 (0~次/2次/ 抽检 10mm) 6~10 220 小时 每班 测量垫 2次/2次/ 6~10 小时 20 每班 2次/2次/ 6~10 小时 20 每班 2次/2次/ 6~10 小时 20 每班 2次/2次/ 6~10 小时 20 每班 调整 切削规范 主轴转速 710转/分 切削速度 93.6M/分 审核(日期) 5 SD ≤0.06 测量 6 r外 0.5×45° 目测 日期 走 刀 量 会签(日期) 切削深度 批准(日期) 0.5~0.8毫M/转 0.7~1.0mm 工序号 共 页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签字 日期 编制(日期) 零部件图号 零部件名称 套圈 粗车外径 另一端面倒工艺角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工序名称 xxxxx公司 简图作业指导书 3411025-5K101 软磨平面 3 第 3 页 前工序名称 后工序名称 工装名称 工装编号 砂轮 设备名称 平面磨床 设备型号 M7475 软磨外径 与技术要求 序号 检验 工程 规范 公差 检查 方法 操作者 测量设备 容量 频率 容量 频率 检查员 控制 方法 反应 计划 操 作 要 领 (1) 操作者开机前检查工艺文件是否齐全.有效 (2) 操作者开机前认真查对规范件和被加工套圈是否一致 (3) 操作者开机需要与检查员相互校对测量仪器是否一致 (4) 加工前首先要掌握本工序加工所依据的工艺文件以及上道工序流转下来的毛坯是否有合格标志 (5) 操作者加工第一个套圈时应重新调整机床.正确安装并调试工装夹具 (6) 首件.换砂轮所有工程要自检 (7) 在加工和搬运过程中要轻拿轻放.以防工件磕.碰.划伤 (8) 按磨削规范调整机床,正确安装并调试工装夹具 首件 记录 抽检 停机 隔离 调整 1 2 C VCs 32.20+0.06 ≤0.03 3 SD ≤0.05 D903表测量 台 宽度规范测量 件L616-01 比较仪0.001m测量 m (±100) 测量垫 10 每盘 10 每盘 20 20 2次/ 每班 2次/ 每班 2次/ 每班 (9)每星期更换一次切削液 10 每盘 20 磨削规范 签字 日期 日期 编制(日期)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砂轮转速 970转/分 审核(日期) 会签(日期) 进给量 0.02mm 批准(日期) 标记 签字 零部件图号 零部件名称 工序名称 工序号 共 页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xxxxx公司 作业指导书 3411025-5K101 套圈 软磨平面 车档边内径 软磨外径 工装名称 工装编号 托板 4 第4 页 简图与技术要求 序号 检验 工程 规范 公差 检查 方法 操作者 测量设备 容量 频率 容量 频率 检查员 控制 方法 前工序名称 后工序名称 设备名称 无心磨床 设备型号 M1083 Z519-01-01 操 作 要 领 (1) 操作者开机前检查工艺文件是否齐全.有效 (2) 操作者开机前认真查对规范件和被加工套圈是否一致 (3) 操作者开机需要与检查员相互校对测量仪器是否一致 (4) 加工前首先要掌握本工序加工所依据的工艺文件以及上道工序流 反应 计划 转下来的毛坯是否有合格标志 (5) 操作者加工第一个套圈时应重新调整机床.正确安装并调试工装夹具 (6) 首件.换砂轮所有工程要自检 1 D1 Φ50.350+0.08 Φ50.250+0.06 ≤0.08 ≤0.05 ≤0.06 测量 2次/2次/ 6~10 小时 20 每班 2次/2次/ 20 小时 每班 首件 2次/2次/ 记录 小时 20 每班 2次/2次/ 抽检 小时 20 每班 (7) 在加工和搬运过程中要轻拿轻放.以防工件磕伤.碰.划伤 (8) 按磨削规范调整机床,正确安装并调试工装夹具 停机 隔离 调整 2 D2 VDs △Cir SD 3 4 5 D913 表台币 测量 比较仪6~10 0.001mm 测量 (±100) 6~10 测量垫 6~10 测量 (9) 出现不合格品时,立即停机,隔离工件,如不能调整机床立即通知班长 (10)每星期更换一次切削液 磨削规范 砂轮转速 进给量 导轮转速 中心高 测量 2次/2次/ 6~10 小时 20 每班 日期 1050转/分 日期 编制(日期) 0.02mm 审核(日期) 34转/分 会签(日期) 320~330mm 批准(日期)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零部件图号 零部件名称 套圈 软磨外径 倒角 工序名称 工序号 共 页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xxxxx公司 简图与技术要求 序号 检验 工程 规范 公差 检查 方法 作业指导书 3411025-5K101 车档边内径 工装名称 工装编号 外夹具 5 第5 页 前工序名称 后工序名称 设备名称 液压车床 设备型号 CA7620 Z517-00-01 操 作 要 领 (1) 操作者开机前检查工艺文件是否齐全.有效 (2) 操作者开机前认真查对规范件和被加工套圈是否一致 (3) 操作者开机需要与检查员相互校对测量仪器是否一致 (4) 加工前首先要掌握本工序加工所依据的工艺文件以及上道工序流转下来的毛坯是否有合格标志 (5) 按切削规范要求调整机床,正确安装并调整工装夹具,导向基准的夹 操作者 测量设备 容量 频率 容量 频率 检查员 控制 方法 反应 计划 具及主轴径向跳动不大于0.03mm,定位平面跳动不大于0.03mm,夹紧力要适当,以防工件变形而造成废品 (6) 首件.换胎时对所有工程要自检 (7) 在加工和搬运过程中轻拿轻放.以防工件磕碰伤.划.伤 1 2 d Vds φ42.90-0.15 ≤0.05 测量 测量 D923表6~10 台 内径规范6~10 件2次/小时 2次/小时 2次/ 20 每班 首件 2次/ 20 每班 记录 停机 隔离 3 Vdp ≤0.05 测量 百分表 2次/6~10 小时 (0~10/ 0.010) L614-02 2次/ 抽检 20 每班 调整 切削规范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日期 日期 主轴转速 710转/分 编制(日期) 切削速度 95.6M/分 审核(日期) 走 刀 量 会签(日期) 切削深度 批准(日期) 标记 0.4~0.6毫M/转 0.6~0.9mm 工序号 共 页 零部件图号 零部件名称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工序名称 xxxxx公司 简图作业指导书 3411025-5K101 套圈 车挡边内径 粗车滚道 倒角 工装名称 工装编号 外夹具 6 第 6 页 前工序名称 后工序名称 设备名称 液压车床 设备型号 ZC100X Z517-00-01 与技术要求 序号 1 检验 工程 规范 公差 检查 方法 操作者 测量设备 容量 频率 容量 频率 检查员 控制 方法 反应 计划 操 作 要 领 (1) 操作者开机前检查工艺文件是否齐全.有效 (2) 操作者开机前认真查对规范件和被加工套圈是否一致 (3) 操作者开机需要与检查员相互校对测量仪器是否一致 (4) 加工前首先要掌握本工序加工所依据的工艺文件以及上道工序流转下来的毛坯是否有合格标志 (5) 按切削规范要求调整机床,正确安装并调整工装夹具,导向基准的夹具及主轴径向跳动不大于0.03mm,定位平面跳动不大于0.03mm,夹紧力要适当,以防工件变形而造成废品 (6) 首件.换胎时对所有工程要自检 (7) 在加工和搬运过程中轻拿轻放.以防工件磕碰划伤.划.伤 r外 r内 R6 1×45° 2 2次/2次/ 首件 6~10 20 小时 每班 停机 倒角样板 L617-05 记录 隔离 L617-04 2次/2次/ 6~10 小时 20 每班 测量 抽检 调整 测量 切削规范 主轴转速 710转/分 编制(日期) 签字 日期 日期 切削速度 98 M/分 审核(日期) 走 刀 量 切削深度 0.4~0.6毫M/转 0.6~1mm 会签(日期) 批准(日期)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零部件图号 零部件名称 工序名称 工序号 共 页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xxxxx公司 作业指导书 3411025-5K101 套圈 倒角 精车滚道 粗车滚道 工装名称 工装编号 外夹具 7 第 7 页 简图与技术要求 操作者 序号 检验 工程 规范 公差 检查 方法 测量设备 容量 频率 检查员 控制 容量 频率 方法 反应 计划 前工序名称 后工序名称 设备名称 液压车床 设备型号 CA7612 Z517-00-01 操 作 要 领 (1) 操作者开机前检查工艺文件是否齐全.有效 (2) 操作者开机前认真查对规范件和被加工套圈是否一致 (3) 操作者开机需要与检查员相互校对测量仪器是否一致 (4) 加工前首先要掌握本工序加工所依据的工艺文件以及上道工序流转下来的毛坯是否有合格标志 (5) 按切削规范要求调整机床,正确安装并调整工装夹具,导向基准的夹具及主轴径向跳动不大于0.03mm,定位平面跳动不大于0.03mm,夹紧力要适当,以防工件变形而造成废品 (6) 首件. 换胎时对所有工程要自检 停机 隔离 调整 D923表台 1 d φ45.15-00.2 测量 内径规范件L614-03 百分表 (0~10/ 0.010) 2次/2次/ 首件 6~10 小时 20 每班 记录 2次/2次/ 抽检 6~10 小时 20 每班 2次/2次/ 6~10 小时 20 每班 (7) 在加工和搬运过程中轻拿轻放.以防工件磕碰划伤.划.伤 2 3 B (B-C)/2 22.70-0.15 测量 测量 滚道宽度卡板L617-02-01 切削规范 4.750+0.15 挡边宽度卡板L617-03-01 主轴转速 切削速度 走 刀 量 切削深度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日期 700转/分 编制(日期) 97M/分 审核(日期) 0.4~0.6毫M/转 会签(日期) 1.8~2.25mm 批准(日期) 零部件图号 零部件名称 工序名称 工序号 共 页 签字 日期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xxxxx公司 简图与技术要求 序号 检验 工程 规范 公差 检查 方法 作业指导书 3411025-5K101 套圈 粗车滚道 车油沟 精车滚道 工装名称 工装编号 内夹具 8 第8页 前工序名称 后工序名称 设备名称 液压车床 设备型号 CA7620 Z517-00-01 操 作 要 领 (1) 操作者开机前检查工艺文件是否齐全.有效 (2) 操作者开机前认真查对规范件和被加工套圈是否一致 (3) 操作者开机需要与检查员相互校对测量仪器是否一致 (4) 加工前首先要掌握本工序加工所依据的工艺文件以及上道工序流转下来的毛坯是否有合格标志 (5) 按切削规范要求调整机床,正确安装并调整工装夹具,导向基准的夹具及主轴径向跳动不大于0.03mm,定位平面跳动不大于0.03mm,夹紧力要适当,以防工件变形而造成废品 (6) 首件. 换胎时对所有工程要自检 (7) 在加工和搬运过程中轻拿轻放.以防工件磕碰划伤.划.伤 操作者 测量设备 容量 频率 容量 频率 检查员 控制 方法 反应 计划 1 d φ45.750-0.2 D923表 百分表测量 0.01mm (0~10mm) 测量垫 6~10 首件 2次/小时 2次/ 20 每班 记录 抽检 停机 隔离 调整 2 Vdp Vds (B-C)/2 ≤0.05 测量 6~10 挡边宽度卡板L617-02-02 滚道宽度卡板L617-03-02 2次/小时 2次/ 20 每班 切削规范 主轴转速 710转/分 切削速度 97.6M/分 审核(日期) 3 4.45 测量 6~10 6~10 2次/小时 2次/ 20 每班 4 ★B 23.3 测量 2次/小时 2次/ 20 每班 ★走 刀 量 ★切削深度 0.3~0.5毫M/转 0.5~0.9mm 会签(日期) 批准(日期)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日期 签字 日期 编制(日期) 零部件图号 零部件名称 套圈 精车滚道 热处理 工序名称 车油沟 工序号 9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共 页 第 9 页 xxxxx公司 简图与技术要求 作业指导书 3411025-5K101 前工序名称 后工序名称 工装名称 工装编号 外夹具 Z517-00-01 设备名称 液压车床 设备型号 CA7620 操 作 要 领 (1) 操作者开机前检查工艺文件是否齐全.有效 (2) 操作者开机前认真查对规范件和被加工套圈是否一致 (3) 操作者开机需要与检查员相互校对测量仪器是否一致 (4) 加工前首先要掌握本工序加工所依据的工艺文件以及上道工序流转下来的毛坯是否有合格标志 (5) 按切削规范要求调整机床,正确安装并调整工装夹具,导向基准的夹具及主轴径向跳动不大于0.03mm,定位平面跳动不大于序号 检验 工程 规范 公差 检查 方法 操作者 测量设备 容量 滚道宽度卡检查员 容量 频率 控制 方法 反应 计划 0.03mm,夹紧力要适当,以防工件变形而造成废品 (6) 首件. 换胎时对所有工程要自检 (7) 在加工和搬运过程中轻拿轻放.以防工件磕碰划伤.划.伤 频率 1 ★B 深度 (B-C)/2 油沟 宽度 240+0.1 0.40+0.2 4.10-0.1 测量 测量 测量 板L617-03-03 2次/6~10 小时 2次/6~10 小时 2次/6~10 小时 2次/ 20 每班 2次/ 20 每班 首件 停机 隔离 调整 2 油沟样板 挡边宽度卡 切削规范 3 板L617-02-03 2次/ 20 每班 记录 抽检 2次/ 20 每班 4 2.30+0.5 测量 2次/油沟样板 6~10 小时 处数 更改文件号 标记 日期 主轴转速 1000转/分 编制(日期) 切削速度 98M/分 审核(日期) ★走 刀 量 0.15~0.30毫M/转 会签(日期) ★切削深度 0.4~0.7mm 批准(日期) 标记 零部件图号 零部件名称 工序名称 精磨平面 工序号 11 签字 日期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共 页 第10页 xxxxx公司 简作业指导书 3411025-5K101 套圈 热处理 粗磨外径 前工序名称 后工序名称 工装名称 工装编号 托板 设备名称 平面磨床 设备型号 M7475 图与技术要求 (6) (7) 操 作 要 领 (1) 操作者开机前检查工艺文件是否齐全.有效 (2) 操作者开机前认真查对规范件和被加工套圈是否一致 (3) 操作者开机需要与检查员相互校对测量仪器是否一致 (4) 加工前首先要掌握本工序加工所依据的工艺文件以及上道工序流转下来的毛坯是否有合格标志 (5) 按切削规范要求调整机床,正确安装并调整工装夹具,导向基准的夹具及主轴径向跳动不大于0.03mm,定位平面跳动不大于0.03mm,夹紧力要适当,以防工件变形而造成废品 首件.换砂轮时对所有工程要自检 加工和搬运过程中轻拿轻放.以防工件磕碰划伤.划.伤 (8)每星期更换一次切削液 序号 检验 工程 规范 公差 检查 方法 测量设备 操作者 检查员 反应 控制 方法 计划 切削规范 1 2 3 4 C1 ★C2 VCs SD 32 -0.01 -0.06 测量 +0.0 G903表台 容量 频率 容量 频率 6~10 每班 6~10 每班 6~10 每班 6~10 每班 20 20 20 20 32.105 比较仪0.001mm 测量 (±100) 测量 测量 测量垫 D913表台 2次/ 每班 2次/ 每班 首件 停机 2次/ 记录 隔离 每班 2次/ 抽检 调整 每班 ≤0.02 ≤0.02 日期 砂轮转速 970转/分 日期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进给量 0.02mm 会签(日期) 批准(日期) 更改文件号 签字 签字 零部件图号 零部件名称 套圈 工序名称 工序号 共 页 标记 处数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xxxxx公司 简图与技术要求 序号 检验 工程 规范 公差 检查 方法 +0.04 +0.01 作业指导书 3411025-5K101 粗磨外径 工装名称 工装编号 托板 12 第11页 前工序名称 后工序名称 磨端面 半精磨外径 设备名称 无心磨床 设备型号 M1083 Z519-01-02 操 作 要 领 (1) 操作者开机前检查工艺文件是否齐全.有效 (2) 操作者开机前认真查对规范件和被加工套圈是否一致 (3) 操作者开机需要与检查员相互校对测量仪器是否一致 (4) 加工前首先要掌握本工序加工所依据的工艺文件以及上道工序流 操作者 测量设备 容量 D913表台 外径规范件L615-03 转下来的毛坯是否有合格标志 (5) 操作者加工第一个套圈时应重新调整机床.正确安装并调试工装反应 计划 检查员 容量 频率 控制方法 夹具 (6) 首件.换砂轮所有工程要自检 (7) 在加工和搬运过程中要轻拿轻放.以防工件磕.碰.划伤 (8) 按磨削规范调整机床,正确安装并调试工装夹具,出现不合格品时,立即停机,隔离工件,如不能调整机床立即通知班长 频率 1 2 3 D VDs Ke Φ50.1 测量 测量 测量 3次/ 6~10 小时 20 次/ 20 6~10 3小时 3次/ 6~10 小时 20 1次/ 2小时 首件 1次/ 2小时 记录 1次/ 抽检 2小时 停机 隔离 调整 ≤0.010 ≤0.012 比较仪0.001mm 4 SD ≤0.020 测量 (±100) 测量垫 3次/ 6~10 小时 20 1次/ 2小时 (9)每星期更换一次切削液 日期 磨削规范 砂轮转速 1050转/分 编制(日期) 更改文件号 签字 日期 标记 进给量 0.02mm 审核(日期) 导轮转速 29转/分 会签(日期) 中心高 320~330mm 批准(日期) 签字 零部件图号 零部件名称 套圈 粗磨外径 精磨外径(1) 工序名称 工序号 13 标记 处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共 页 第 12页 xxxxx公司 简图与技术要求 序检验 规范公差 检查 测量设备 操作者 作业指导书 3411025-5K101 半精磨外径 工装名称 工装编号 托板 前工序名称 后工序名称 设备名称 无心磨床 设备型号 M1080 Z519-01-03 操 作 要 领 (1) 操作者开机前检查工艺文件是否齐全.有效 (2) 操作者开机前认真查对规范件和被加工套圈是否一致 (3) 操作者开机需要与检查员相互校对测量仪器是否一致 (4) 加工前首先要掌握本工序加工所依据的工艺文件以及上道工序流转下来的毛坯是否有合格标志 (5) 操作者加工第一个套圈时应重新调整机床.正确安装并调试工 检查员 控制 反应 装夹具 (6) 首件.换砂轮所有工程要自检 号 1 2 3 4 工程 方法 容量 频率 容量 频率 方法 计划 (7) 在加工和搬运过程中要轻拿轻放.以防工件磕.碰.划伤 (8) 按磨削规范调整机床,正确安装并调试工装夹具 (9)每星期更换一次切削液 D VDs VDp SD Φ50 +0.07 ≤0.008 ≤0.008 ≤0.016 3次/ 测量 D913表 6~10 小时 比较仪3次/ 测量 0.001m6~10 小时 m 次/ 100) 6~10 3测量 (±小时 测量垫 6~10 3次/ 测量 外径规范小时 件L615-04 20 20 20 20 1次/ 2小时 1次/ 2小时 1次/ 2小时 1次/ 2小时 首件 停机 磨削规范 砂轮转速 进给量 0.02mm 审核(日期) 记录 隔离 抽检 调整 日期 导轮转速 29转/分 会签(日期) 中心高 245~250mm 批准(日期) 1300转/分 日期 编制(日期) 更改文件号 签字 标记 签字 零部件图号 零部件名称 套圈 工序名称 精磨外径(1) 工序号 14 共 页 第13 页 标记 处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xxxxx公司 简图作业指导书 3411025-5K101 前工序名称 后工序名称 半精磨外径 磨挡边内径 工装名称 工装编号 托板 Z519-01-03 设备名称 无心磨床 设备型号 M1080 与技术要求 序号 检验 工程 规范 公差 检查 方法 操作者 测量设备 容量 频率 容量 频率 检查员 控制 方法 反应 计划 操 作 要 领 (1) 操作者开机前检查工艺文件是否齐全.有效 (2) 操作者开机前认真查对规范件和被加工套圈是否一致 (3) 操作者开机需要与检查员相互校对测量仪器是否一致 (4) 加工前首先要掌握本工序加工所依据的工艺文件以及上道工序流转下来的毛坯是否有合格标志 (5) 操作者加工第一个套圈时应重新调整机床.正确安装并调试工装夹具 (6) 首件.换砂轮所有工程要自检 (7) 在加工和搬运过程中要轻拿轻放.以防工件磕.碰.划伤 (8) 按磨削规范调整机床,正确安装并调试工装夹具 首件 停机 (9)每星期更换一次切削液 记录 隔离 1 2 3 4 D Φ50 +0.04 VDs VDp ≤0.008 Ke SD ≤0.006 ≤0.014 测量 D913表 比较仪测量 0.001mm 测量 (±100) 测量垫 测量 3次/ 6~10 小时 20 次/ 20 6~10 3小时 3次/ 6~10 小时 20 3次/ 6~10 小时 20 1次/ 2小时 1次/ 2小时 1次/ 2小时 抽检 调整 1次/ 2小时 磨削规范 砂轮转速 1300转/分 编制(日期) 签字 日期 进给量 0.02mm 审核(日期) 导轮转速 29转/分 会签(日期) 中心高 245~250mm 批准(日期) 更改文件号 签字 标记 日期 零部件图号 零部件名称 工序名称 工序号 共 页 标记 处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xxxxx公司 作业指导书 3411025-5K101 套圈 精磨外径(1) 粗磨滚道 磨挡边内径 15 第14页 简图与技术要求 序号 1 2 检验 工程 规范公差 检查 方法 测量设备 操作者 容量 频率 检查员 容量 频率 控制 方法 前工序名称 后工序名称 工装名称 工装编号 电磁底座 设备名称 内圆磨床 Z520-01-01 设备型号 M208 操 作 要 领 (1) 操作者开机前检查工艺文件是否齐全.有效 (2) 操作者开机前认真查对规范件和被加工套圈是否一致 (3) 操作者开机需要与检查员相互校对测量仪器是否一致 (4) 加工前首先要掌握本工序加工所依据的工艺文件以及上道工序流转下来的毛坯是否有合格标志 (5) 操作者加工第一个套圈时应重新调整机床.正确安装并调试工 反应 计划 装夹具 (6) 首件.换砂轮所有工程要自检 (7) 在加工和搬运过程中要轻拿轻放.以防工件磕.碰.划伤 (8) 按磨削规范调整机床,正确安装并调试工装夹具 (9)每星期更换一次切削液 d挡边 Vdp Φ430+0.1 ≤0.05 D913测量 表 6~10 百分表测量 0.01m6~10 m (0~10mm ) 测量垫 3次/ 小时 20 3次/ 20 小时 1次/ 2小时 1次/ 2小时 首件 记录 抽检 停机 隔离 调整 磨削规范 砂轮转速 18000转/分 进给量 0.02mm 更改文件号 签字 日期 标记 签字 日期 编制(日期) 审核(日期) 会签(日期) 批准(日期) 零部件图号 零部件名称 套圈 工序名称 工序号 共 页 第15页 标记 处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xxxxx公司 简图与技术要求 序号 检验 工程 规范公差 检查 方法 +0.05 作业指导书 3411025-5K101 粗磨滚道 工装名称 工装编号 16 前工序名称 后工序名称 磨挡边内径 精磨滚道 电磁滚道 设备名称 内圆磨床 Z520-01-02 设备型号 M208 操 作 要 领 (1) 操作者开机前检查工艺文件是否齐全.有效 (2) 操作者开机前认真查对规范件和被加工套圈是否一致 (3) 操作者开机需要与检查员相互校对测量仪器是否一致 (4) 加工前首先要掌握本工序加工所依据的工艺文件以及上道工序流转下来的毛坯是否有合格标志 操作者 测量设备 容量 内径规范件L614-06 频率 容量 频率 检查员 控制 方法 反应 计划 (5) 操作者加工第一个套圈时应重新调整机床.正确安装并调试工装夹具 (6) 首件.换砂轮所有工程要自检 (7) 在加工和搬运过程中要轻拿轻放.以防工件磕.碰.划伤 1 2 3 ★d Vdp Vds Φ45.90D923表测量 台 测量 测量 比较仪0.001mm (±100) 测量垫 4次/ 6~10 小时 20 次/ 20 6~10 3小时 6~10 3次/ 小时 20 1次/ 2小时 ≤0.015 ≤0.010 1次/ 首件 停机 (8) 按磨削规范调整机床,正确安装并调试工装夹具 2小时 记录 隔离 (9)每星期更换一次切削液 1次/ 抽检 调整 2小时 4 ★Ra ≤0.8 测量 粗糙度 检测仪 5 每班 签字 日期 日期 编制(日期) 磨削规范 砂轮转速 24000转/分 审核(日期) 更改文件号 签字 ★进给量 0.02mm 会签(日期) 批准(日期) 零部件图号 零部件名称 工序名称 工序号 共 页 第16页 标记 处数 标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xxxxx公司 简图作业指导书 3411025-5K101 套圈 粗磨滚道 精磨外径(2) 精磨滚道 工装名称 工装编号 17 前工序名称 后工序名称 电磁滚道 设备名称 内圆磨床 Z520-01-03 设备型号 M208 与技术要求 操 作 要 领 (1) 操作者开机前检查工艺文件是否齐全.有效 (2) 操作者开机前认真查对规范件和被加工套圈是否一致 (3) 操作者开机需要与检查员相互校对测量仪器是否一致 (4) 加工前首先要掌握本工序加工所依据的工艺文件以及上道工序流转下来的毛坯是否有合格标志 (5) 操作者加工第一个套圈时应重新调整机床.正确安装并调试工装夹具 (6) 首件.换砂轮所有工程要自检 (7) 在加工和搬运过程中要轻拿轻放.以防工件磕.碰.划伤 (8) 按磨削规范调整机床,正确安装并调试工装夹具 (9) 出现不合格品时,立即停机,隔离工件,如不能调整机床立即通知班长 (10) 每星期更换一次切削液 磨削规范 号 工程 公差 +0.023 方法 D923表 比较仪0.001mm (±100) 测量垫 容量 频率 容量 频率 方法 1 ★d Φ46 测量 6~10 6~10 6~10 粗糙度 检测仪 6次/ 小时 6次/ 小时 6次/ 小时 20 1次/ 2小时 1次/ 首件 2小时 记录 1次/ 抽检 2小时 每班 停机 隔离 调整 2 Vdp ≤0.009 测量 20 3 Vds ≤0.006 ≤0.32 测量 20 4 ★Ra 目测 5 xxxxx公司 简图与技术要求 序号 检验 工程 规范 公差 检查 方法 作业指导书 零部件图号 3411025-5K101 零部件名称 套圈 精磨内径 精磨外径(3) 工序名称 工序号 共 页 精磨外径(2) 工装名称 工装编号 托板 18 第17页 前工序名称 后工序名称 设备名称 无心磨床 设备型号 M1080 Z519-01-04 操 作 要 领 (1) 操作者开机前检查工艺文件是否齐全.有效 (2) 操作者开机前认真查对规范件和被加工套圈是否一致 (3) 操作者开机需要与检查员相互校对测量仪器是否一致 (4) 加工前首先要掌握本工序加工所依据的工艺文件以及上道工序流转下来的毛坯是否有合格标志 操作者 测量设备 容量 频率 容量 频率 检查员 控制 方法 反应 计划 (5) 操作者加工第一个套圈时应重新调整机床.正确安装并调试工装夹具 (6) 首件.换砂轮所有工程要自检 (7) 在加工和搬运过程中要轻拿轻放.以防工件磕.碰.划伤 (8) 按磨削规范调整机床,正确安装并调试工装夹具 (9) 出现不合格品时,立即停机隔离工件,如不能调整机床立即通知班长 1 ★D Φ500+0.015 测量 D913表 比较仪0.001mm (±100) 测量垫 6~10 6~10 6~10 6~10 6次/ 小时 6次/ 小时 6次/ 小时 6次/ 小时 20 1次/ 2小时 1次/ 2小首件 停机 时 1次/ 2小抽检 调整 时 1次/ 2小时 记录 隔离 2 VDs ≤0.008 测量 20 (10) 每星期更换一次切削液 磨削规范 3 Ke ≤0.006 测量 20 4 SD ≤0.014 测量 20 5 Ra ≤0.63 目测 粗糙度 检测仪 5 每班 日期 砂轮转速 1300转/分 编制(日期) 进给量 0.02mm 审核(日期) 导轮转速 29转/分 会签(日期) ★中心高 245~250mm 批准(日期) 更改文件号 签字 标记 日期 零部件图号 零部件名称 工序名称 精磨外径(3) 工序号 共 页 标记 处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签字 xxxxx公司 简图与技术要求 操作者 序号 检验 工程 规范 公差 检查 方法 测量设备 容量 作业指导书 3411025-5K101 套圈 精磨外径(2) 19 托板 Z519-01-04 第18页 前工序名称 后工序名称 工装名称 工装编号 设备名称 无心磨床 设备型号 M1080 操 作 要 领 (1) 操作者开机前检查工艺文件是否齐全.有效 (2) 操作者开机前认真查对规范件和被加工套圈是否一致 (3) 操作者开机需要与检查员相互校对测量仪器是否一致 (4) 加工前首先要掌握本工序加工所依据的工艺文件以及上道工序流转下来的毛坯是否有合格标志 (5) 按切削规范要求调整机床,正确安装并调整工装夹具,导向基准的夹具及主轴径向跳动不大于0.03mm,定位平面跳动不大于0.03mm,夹紧力要适当,以防工件变形而造成废品 控制 频率 容量 频率 方法 反应 计划 检查员 (6) 首件.换砂轮时对所有工程要自检 (7) 在加工和搬运过程中轻拿轻放.以防工件磕.划.伤 1 2 3 4 ★D VDs Ke SD Φ500-0.013 ≤0.008 ≤0.006 ≤0.014 测量 D913表 比较仪测量 0.001mm 测量 (±100) 测量垫 测量 6次/ 1次/ 6~10 小时 20 2小时 次/ 20 1次/ 6~10 6小时 2小时 6次/ 1次/ 6~10 小时 20 2小时 6次/ 1次/ 6~10 小时 20 2小时 (8) 每星期更换一次切削液 首件 停机 记录 隔离 调整 抽检 5 Ra ≤0.63 目测 粗糙度 检测仪 磨削规范 砂轮转速 进给量 0.02mm 审核(日期) 5 每班 日期 导轮转速 29转/分 会签(日期) ★中心高 245~250mm 批准(日期) 1300转/分 签字

更改文件号 签字 标记 日期 编制(日期) 标记 处数 处数 更改文件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