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各单位绩效考核权重及比率计算公式

来源:筏尚旅游网


各单位绩效考核权重及比率计算公式

1、人事单位:

薪资计算准确率 = 计算准备人数/公司管理员工总数

人力稼动率 =(实际作业时间÷实际出勤时间)×100%

劳动分配率 = 人事费用(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附加价值(同期增加值总额)×100%

= 人工费用/增加值(纯收入)

招聘到岗率 = 实际到岗人数/录用人数

人力消耗指数—年离职率 = 在同一年内离职的人数/在某一年内的平均员工人数×100%

人力损耗指数—月离职率 = (某一期间内离职人数/该期间平均人数)*100%

人力稳定指数—稳定率 =(目前服务满一年的人数/一年前总人数)*100%

人力留任率 = 定期间仍在职人员/原在职人员×100%

试用期离职率 = 期间试用期离职总人数/期间平均人数,

人事流动新进率=新进人数/(正式职工期初数+期末数)÷2 ×100%

勤缺分析=因各类勤缺原因而损失的工作日数/损失工作日数(同上)+工作日数×100%

人力流动率 =(某一期间内离职人数+新进人数)/该期间平均人数*100%

净人事流动率=补充人数/(正式职工期初数+期末数)÷2 ×100%

人力替换率 = (某一期间内新进人数-离职人数)/该期间平均人数*100%

人工成本占总成本的比重=(人工成本总额/总成本)×100%

人工成本效益指标 = 劳动分配率、人事费用率、人工成本利润率、人工成本/总成本 * 100%

人事费用率 =人工成本总量 / 销售(营业)收入*100%

=(人工费用/员工总数)÷{销售收入(营业收入)/员工总数}

=薪酬水平/单位员工销售收入(营业收入)

人工费用比率=人工费用/销售收入(营业收入)

=增加值(纯收入)/销售收入(营业收入)×人工费用/销售收入(营业收入)

=增加值率×劳动分配率

人工成本利润率=(利润总额/人工成本总额)×100%

企业人工成本 = 职工工资总额+社会保险费用+职工福利费用+职工教育经费+劳动保护费用+职工住房费用+其他人工成本支出。

人力资源成本 = 取得成本(招募成本+选拔成本+录用成本 +安置成本 )+ 开发成本 (岗前培训成本+在职培训成本+脱产培训成本)+ 使用成本(维持成本+奖励成本+调剂成本+ 替代成本(补偿成本+遣散前业绩差别成本+空职成本))

* 职工工资总额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以货币或实物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记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2、人事诊断常用指标分析表

指标 计算公式 意义及公能 判定标准

员工比率 非生产人员÷员工总数×100% 测验员工结构状况定 通常非生产人员越小越好,视企业而

员工增加率 (本年度员工数-上年度员工数)÷上年度员工数×100% 测验每年员工增加比率 视发展规模而定

工资增加率 (本年平均工资-上年平均工资)÷上年度平均工资×100%

测验每年工资增加率 略低于劳动生产率增加率

加班工资率 加班工资额÷工资总额×100% 测定加班工资占工资总额比率 视实际状况而定

离职率 每年离职人数÷员工总数×100% 测定每年离职人员比率 不宜超过10%

离职增加率 (本年度离职人数-上年度离职人数)÷上年度离职人数×100% 测定每年离职人员增加率 不宜超过10%

奖金率 奖金额÷工资总额×100% 测定奖金占工资总额比率 各行业不同标准

福利费与销售额比率 福利费÷销售总额 测定福利费占销售额比率 各行业不同标准

平均工资 工资总额÷员工总数 测定人均工作以评价员工待遇高低 视物价指数调整为佳

人均管理费 管理费总额÷员工总数 测定人均管理费,以评价人均负担费 比率愈小愈好

出勤率 出勤人数÷员工总数×100% 测定出勤人员占员工总数比率 出勤率愈高愈佳,应达85%以上

迟到早退率 迟到早退人数÷员工总数×100% 测定出勤员工迟到早退比率 比率愈小愈好

新进人员比率 新进人员数÷员工总数×100% 测定新进人员比率 无一定标准,以新陈代谢为度

员工固定率 (月底员工数-该月离职数)÷月底员工数×100% 测定员工安定性比率 80%-85%,安定性愈大愈好

工资标准准 工资总额÷员工累积人数 测定员工工资标准 各行业不一,一般不超过1/3为佳

福利与用人费比率 福利费÷用人费×100% 测定员工福利标准比率 愈高愈好

建议与提案率 提案件数÷平均员工人数 测定员工对工作热诚和希望 通常愈多愈好

纷争率 纷争损失时间÷员工总数×100% 测定员工纷争情形 愈少愈好

惩戒率 违规人员数÷员工总数×100% 测定员工违规事件受惩情形 愈少愈好

临时工比率 临时工人数÷员工总数×100% 测定临时人员比率 愈少愈好

灾害损失率 灾害损失日数÷直接人工总数×100% 测定灾害损失比率 愈低愈好

劳动灾害补偿率 灾害给付总额÷劳动灾害保险费 测定灾害给付补偿率 愈低愈好

.教育训练时间率 教育训练时间÷平均员工人数 无一定标准

3、生产单位:

一次交验合格率 = 检验合格数 /一次交验数

生产效率 = 产出/投入

人工单价 = 月收入÷标准产量

标准工时 = 实测工时+宽放工时

标准产量 = 净工时÷标准工时

作业能率(生产效率)=(实际产量÷标准产量)×100%

=(标准作业时间÷实际作业时间)×100%

稼动率(利用率) =(实际作业时间÷实际出勤时间)×100%

教育训练比率

=((实际出勤时间-损失时间)÷实际出勤时间)×100%

综合效率 = 作业能率×稼动率

报废率 =(废品数÷生产数)×100%

月生产计划达标率 =(月生产实绩÷月生产计划)×100%

日生产目标达标率 =(日产量÷日计划)×100%

制造良品率 =(良品数÷生产数)×100%= 1-不良品率

制程不良率 =(不良数÷生产数)×100%= 1-良品率

备注:稼动率是服务部门的管理指标 ,综合效率是高级主管和计划部门的指标。

4、设备工程单位:

设备故障停机率 = 停机时间/设备运行时间

故障维修达标率 =

设备稼动率(利用率)=(实际出勤时间-损失时间)÷实际出勤时间)×100%

5、财务单位:

账、物、卡相符率

抽查合格数/抽检总数

6、生管单位

定额领用率 = 实际领用/定额领用

月生产计划达标率=(月生产实绩÷月生产计划)×100%

日生产目标达标率=(日产量÷日计划)×100%

交期达标率=(交期达成批数÷交货总批数)×100%

报表及时准确率

机台运转率

生产计划完成率

原片成品存量控制率

原辅料计划正确率 = 实际使用数/计划数×100%

7、总务单位:

公司电话系统维护及时率 = 预计天数/实际天数*100%

8、研发单位:

样品开发完成率

新产品开发成功率

技术数据发放不及时

9、业务单位:

营业目标达标率=(月营业实绩÷月营业计划)×100%

10、品保单位:

制造良品率=(良品数÷生产数)×100%=1-不良品率

制程不良率=(不良数÷生产数)×100%=1-良品率

报废率=(废品数÷生产数)×100%

抽样不良率=(抽样不良数÷抽样数)×100%

批次合格率={(合格批+1/2特采批)÷交验批}×100%

质量成本比例=(质量成本÷制造成本)×100%

客户抱怨次数 = 客户退货次数/金额/数量

11、安全单位:

安全事故次数

安全事故损失金额

12、采购单位:

采购质量合格率 = 合格批次数/总批次数

下单完成率 = 已完成下单/接受的订单

计划交期完成率 = 按期入库的订单/ 本月应入库的订单

采购数量入库率 = 实际入库数量/订单数量

新老供货商的选择、评定 = 选择、评定供货商的数量

市场的调研、提供价目表 =

降低采购成本率 = 本月降低采购成本数/上年采购成本

新增供方数

采购数量相符率 = 采购实际金额/采购计划金额

预算费用控制率 = 超出的费用/预算费用

新供货商开发数 =

单位共同指针:

材料成本

人工成本

制造费用

滞物料数量/金额/比例

物料周转率

质量成本

成本比较 a.实际成本/标准成本

b.实际成本/预算成本

c.当期成本/前期成本

制造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材料成本(损耗率、损耗金额)

人工成本(人工效率)

制造费用(固定成本-设备、土地、厂房的摊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