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填方施工技术方案
一、编制依据
XX高速公路邢台至冀晋界段建设项目土建工程施工招标文件。
XX高速公路邢台至冀晋界段建设项目第X标段施工图纸。 国家现行公路施工规范、规划和验收标准,相关规范、规程: 《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GB01-2003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1-2004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 F10-2006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JTG F80/1-2004 《爆破安全规程》 GB 6722-2003
二、概况
1、项目位臵:
XX高速公路邢台至冀晋界段X合同段位于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县城计头乡境内,桩号为K47+960-K55+950,全长共7.99km。
2、设计标准:
本项目设计标准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本合同段设计速度为100Km/h,路基
宽度为28.5m。
3、主要工程量及工程状况
本路段主要工程量(K52+020—K52+060)全长40m,主要工程量:填方10490m3。
- 1 -
路基填方首件开工报告
三、施工准备
1、人员组织
本段路基工程设在路基三工区,桩号为:K52+020—K52+060,人员进场详见人员进场报验单。
2、机械设备配臵
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与合同要求,组织进场相应的机械设备。各台设备已经过精心维修保养,能够保证施工的需要(详见进场设备报验单)。进场设备报验单上的各设备经检验机况良好,维修班配件齐全。
3、施工准备
3.1、测量放线工作要到位,恢复中桩及测设出路基施工线位臵。施工线宽度要考虑到填方高度、坡率和级数及平台个数及宽度。
3.2、清表及施工便道,靠路基左侧沿路线纵向方向修筑5米宽的施工便道,施工便道考虑地形因素,每200米设汇车点,长度不小于10m。做好原地面临时排水设施,并与永久排水设施相结合。
3.3、建议开工日期:2011-1-19,计划完工日期:2011-4-19。
四、路基填方施工方案 1、场地清理及基底压实
1.1、在红线范围地表内挖横沟,沿红线开挖纵向临时水沟,并尽量与设计排水系统相结合,纵向沟挖出土方培在沟外侧作沟埂,以免路基外侧地表水排入路基基底,同时,纵向沟的深度和宽度不宜过小,以利路基地表水的排出,同时,亦可防止路基两侧
地下渗水影响路基基底,纵向沟应将水引至原有沟渠排出。
1.2、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树木、灌木丛等均应在施工前砍伐挖 根,并将地表土予以清除,清除的地表土运至指定地点集中堆放,不得污染环境。路堤基底清理、平整、晒
- 2 -
路基填方首件开工报告
干后再整平压实,压实度不小于规定要求。
1.3、路堤基底为耕地和松土时,应先清除有机土、种植土、平整后按要求压实。在深耕地段,要及时将松土翻挖,土块打碎,然后回填、平整、压实。压实度不宜小于 85%。
1.4、路堤基底原状土的强度不符合要求时,应进行换填,换填深度,应不小于3Ocm,并予分层压实。
1.5、当路堤稳定受到地下水位影响时,应在路堤底部填以水稳定性优良、不易风化的砂、砂砾、碎石等材料或采用无机结合料(生石灰粉、水泥等固化材料)进行加固处理,使其形成水稳性好,厚约3Ocm 的稳定层。
1.6、路堤填土高度小于路床厚度时(8Ocm),基底的压实度不宜小于路床的压实标准。
1.7、基底应在干燥,平整,密实并经监理验收的情况下方可予以上土,严禁在基底不符合要求的情况下超厚填土覆盖。
2、填土路基填筑方法
2.1、 路堤填筑材料
(1)、路堤填料,不得使用淤泥、沼泽泥、冻土、有机土、含草 皮土、生活垃圾、树根和含有腐朽质的土;液限大于 50、塑性指数大 于 26 的土,以及含水量超过规定的土,不得直接作为路堤填料。需要采用时,必须采取适当技术措施,经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2)、路堤填方材料应有一定强度,应经过野外取土试验,符合下表规定方可使用。
- 3 -
路基填方首件开工报告
路基填方材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表
项目分类填料最小强度(CBR)(%)料最大粒径 (路面底面以下深 度) 高速公路及 二级及二级 (cm) 一级公路 以下公路 上路床 8.0 6.0 10 (0~30cm) 路 堤 下路床 (30~80cm) 上路堤 (80~ 150cm) 下路堤 (150cm 以 下) 零填及路堑路床 (0~30cm)
5.0 4.0 3.0 5.0 3.0 2.0 10 15 15 8.0 6.0 10
2.2、填料的运输方法:
(1)、取土场运距在100m范围内时,可用铲运机运送,辅以推土机开道,翻松硬土,平整取土段,清除障碍和助推等。
(2)、取土场运距超过100m范围时,可用松土机械翻松,用挖掘机或装载机配合自卸汽车运输,用平地机平整填土,配合酒水车压路 机碾压。
(3)、挖掘机、装载机与自卸车配合运输时,要合理布臵取土场地的汽车运输路线并设臵必要的标志。汽车配备数量,应根据运距的远近和车型确定,其原则是满足挖装设备能力的需要。
2.3、填方上土实行“划格上土,挂线施工,平地机整平”。即在上土前,根据单层压实厚度、松铺系数和每车的土方运量,确定单位车辆的卸土方面积,用白灰画出卸土范围。整平时,根据松浦厚度在路基边缘总线定桩挂线施工。
2.4、土方路堤应分层填筑压实,用透水性不良的土填筑路堤时,应控制其含水量在最佳含水量±2%之内。
2.5、土方路堤,必须根据设计断面,分层填筑,分层用平地机摊铺平整,横坡应控制在 3~4%,并要分层压实。当横坡受地形限制时,可考虑使用单向坡,但当路基填至 1m 时,一定要把横坡调整过来,并开始休整边坡。采用机械压实时,分层的最大松铺厚度不应超过 30cm,填筑至路床顶面的最小压实厚度不应小于lOcm。
- 4 -
路基填方首件开工报告
2.6、路堤填土宽度不得小于设计宽度,每层路基填筑都必须进行准确的放样,控制填土高程,使填筑面积满足设计纵横坡的要求。在要求的超填边缘撒灰线,随填随人工整坡,保持边坡整洁。每层填筑前必须湿润工作面。
2.7、填筑路堤宜采用水平分层填筑法施工,即按照横断面全宽分成水平层逐层向上填筑。如原地面不平,应由最低处分层填起,每填一层,经过监理检验,压实度符合规定要求再填上一层。
2.8、原地面纵坡大于12%的地段,可采用纵向分层法施工,沿纵坡分层,逐层填压密实。
2.9、若填方分几个作业段施工,两段交接处,不同时填筑,先填地段应按1:l 比例坡度分层填台阶。若两地段同时填筑则应衔接,其搭接长度不得小于2m。
2.10、不同土质混合填筑路堤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以透水性较小的土填筑路堤下层时,应做成4%的双向横坡; 如用于填筑上层时,除干旱地区外,不应覆盖在由透水性较好的土所 填筑的路堤坡上。
(2)、不同性质的土应分别填筑,不得混填。每种填料层累计总厚不应小于0.5m。
(3)、凡不因潮湿或冻融影响而改变其体积的优良土应填筑在上层,强度较小的土应填筑在下层。
(4)、为防止相邻两段永不同土质填筑的路堤在交界处发生不均匀沉降变形,在交界处应做成斜面,并将透水性的土填在斜面的底部。
2.11、填土路基施工工序见下图:
- 5 -
路基填方首件开工报告
进行下一层填筑 检测密实度 压路机碾压 否 平地机平整 控制边缘预留宽度 推土机摊铺填料 补充洒水或凉晒 自卸车卸填料 控制分层厚度 检测压实度 地表清除、整平或换填 填前碾压 否 测量设置中线及边线 复测、加密水准点 检测含水量 路基填土施工工艺框图
2.12、压路机碾压路基时应按以下规定进行:
(1)、碾压前应对填土层的松铺厚度、平整度、含水量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
进行碾压。施工中注意填土层的含水量应在最佳含水 量±2%的范围内,如不合要求,则应采取洒水或连晒的方法进行调整。
- 6 -
路基填方首件开工报告
(2)、压实应根据现场压实试验提供的松铺厚度和控制压实遍数进行。若压实遍数超过十遍,应考虑减少填土层厚度。
(3)、采用20t振动压路机碾压,碾压时第一遍应不振动静压,然后先慢后快,由弱振至强振。
(4)、压路机的碾压行驶速度开始时宜用慢速,最大速度不宜超 过 4km/h,纵向每段间重叠 1.0-1.5m。
2.13、土质路堤的压实度应不低于下以下标准。
填挖类型 路 堤 土质路堤压实度标准 路面底面计 压实度(%) 起深度范围 高速公路、一级公 (cm) 上路床 下路床 上路堤 下路堤 零填及路堑路 床
2.14、路基土的压实最佳含水量及最大干密度以及其他指标在路基修筑前,在取土地点取具有代表性的土样进行击实试验确定。击实试验操作方法按现行《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 E40—2007)进行。每一种土至少应取一组土样试验。施工中如发现土质有变化,应及时补做全部土工试验。
2.15、土质路基的压实度试验方法采用灌砂法,每压实层均应检验压实度,合格后方可填筑上一层。否则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进行补压。检验频率每 2000m2检验 8 点,不足2000 m2 时,至少应检验两点,检验标准,必须每点都符合上表《土质路堤压实度标准》的规定。必要时可根据需要增加检验点。
2.16、当雨季施工时,路基横坡和平整度要严格控制。路基的排水 要统一经过临时的急流槽排至路基的边沟或排水沟,以免冲刷边坡,造成路基的不稳定。雨停后,迅速组织人员进行路基排水,下雨时,尽量进行交通管制。雨季填筑路堤时,应随运、随铺、随压,当天填筑的土层应当天填实。
2.17、土质路床顶面压实完成后进行弯沉检查。检验频率应为每一幅双 车道每 50m 四点,左、右两后轮隙下各一点。路床顶面的检测弯沉值 在考虑季节影响之后就符合设计要求。压实度和弯沉值均应满足要求。如有一项不合格时,应找出原因,予以处理。
- 7 -
路 ≥96 ≥96 ≥94 ≥93 ≥96 0~30 30~80 80~150 〉150 0~30 路基填方首件开工报告
2.18、土方路基检验标准
土方路基检验标准
项 次 规定值或允许偏 差 检查项目 高速、一 级公路 0~0.30 0~0.80 0~0.80 0.80~1.50 >1.50 — ≥96 ≥96 ≥94 ≥93 不大于设计计算 值 +10 -15 按附录 H 检查 水准仪:每200m 测4断面 经纬仪:每200m 测 4 点,弯道加 HY,YH 两点 米尺:每200m 测 4 处 3m 直尺:每200m 测 2处×10尺 水准仪:每 200m 测 4 个断面 尺量:每 200m 抽查 4 处 按附录 B 检查 密度法:每 200 m每压实层实测 4 处 检查方法和频率 零填 及挖方 压 (m) 实 1 度 (%填方 ) (m) 2 弯沉(0.01mm) 3 纵断高度(mm) 4 中线偏位(mm) 50 5 宽度(mm) 符合设计要求 6 平整度(mm) 15 7 8 横坡(%) 边坡 ±0.3 符合设计要求 3、填石路基填筑方法
3.1、 填石路堤的石料强度不应小于 15MPa,最大粒径不宜超过层厚的 2/3。填石路堤(包括分层填筑岩块及倾填爆破石块)的压实度检验,在规定深度范围内,采用压实观测沉降差法,使用施工碾压时的重型振动压路机(20t以上)按强振4km/h以下速度碾压两遍后,无明显标高差异,沉降差在2mm以内,压实层顶面稳定、不再下沉(无轮
- 8 -
路基填方首件开工报告
迹)、石块紧密、表面平整。
3.2、填石路堤采用应分层填筑,分层压实,在陡峻山坡段施工特别困难或大量爆破以挖作填时,在监理工程师许可的情况下方可采用倾填石方式将石料填筑于下路堤,但倾填路堤在路床底面下不小于1.Om范围内仍应分层填筑压实。
3.3、 分层松铺厚度:填石路基,填筑松铺厚度不宜大于 0.5m。
3.4、 填石路堤倾填前,路堤边坡坡脚应用粒径大于 30cm 的硬质石料码砌。当设计无规定时,填石路堤高度小于或等于6m时,其码砌厚度不应小于lm;当高度大于6m时,码砌厚度不应小于2m。
3.5、逐层填筑时,应安排好石料运输路线,专人指挥,按水平分层,先低后高、先两侧后中央卸料,并用大型推土机推平。个别不平处应配合人工用细石块、石屑找平。
3.6、 当石块级配较差、粒径较大、填层较厚、石块间的空隙较大时,可于每层表面的空隙里扫入石渣、石屑、中、粗砂。再用压力 水将砂冲入下部,反复数次,使空隙填满。
3.7、人工铺填粒径 25cm 以上石料时,应先铺填大块石料,大面向下,小面向上,摆平放稳,再用小石块找平,石屑塞缝,最后压实。人工铺填块径25m 以下石料时,可直接分层摊铺,分层压实。
3.8、填石路堤的填料如其岩性相差较大,则应将不同岩性的填料分层或分段填筑。如路堑或隧道基岩为不同岩种,允许使用挖出的 混合石料填筑路堤,但石料强度、粒径应符合CBR值规定。
3.9、用强风化石料或软质岩石填筑路堤时,应按土质路堤施工规定检验其CBR值是否符合要求。CBR 值不符合要求不得使用,符合要求应按土质路堤填筑的技术要求施工。
3.10、 填石路堤选用工作重量25t以上的轮胎压路机进行压实,碾压时直线段由两边向中间,轮迹要求重叠 0.4~0.5m 纵向每段间重叠1.0~1.5m。
3.11、填石路堤顶面至路床顶面以下5Ocm范围内应填筑符合要求的土,并按土质路床 的要求予以压实。
- 9 -
路基填方首件开工报告
石方路基检验标准
项 次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项目 高速、一 级公路 1 压实度 层厚和碾压遍数符 合要求 2 纵断高度(mm) +10 -20 水准仪:每 200m测4个断面 经纬仪:每 200m测 4 3 中线偏位(mm) 50 点,弯道加 HY,YH 两点 4 宽度(mm) 符合设计要求 米尺:每 200m 测4处 3m 直尺:每 200m测 2处×10尺 6 横坡(%) 坡度 平顺度 ±0.3 符合设计要求 符合设计要求 水准仪:每 200m测 4 个断面 7 边坡 每200m 抽查 4 处 查施工记录 检查方法和频率 5 平整度(mm) 20 3.12、填石路堤施工的工艺流程为:施工准备→运料→摊铺→大粒径石料破碎→ 采用细粒料填空隙→局部找平→碾压→局部空隙细料找平→碾压→检测→下一层施工。
4、土石路堤
4.1、土石路堤的基底处理同填石路堤。
4.2、天然土石混合材料中所含石料强度大于2OMpa 时,石块的最大粒度不得超过压实层厚的2/3,超过的应清除;当所含石料为软质岩(强度小于是l5Mpa)时,石块的最大粒径不得超过压实厚度,超过的应打碎。
4.3、土石路堤不得采用倾填方法,均应分层填筑,分层压实。每层铺填厚度应根据压实机械类型和规范确定,不宜超过40cm。
4.4、 压实后渗水性差异较大的土石混合填料应分层或分段填筑,不宜纵向分幅填
- 10 -
路基填方首件开工报告
筑。如确需纵向分幅填筑,应将压实后渗水良好的土石混合料填筑于路堤两侧。
4.5、当土石混合填料来自不同路段,其岩性或土石混合比相差 较大时,应分层或分段填筑。如不能分层或分段填筑,应将含硬质石块的混合料铺于填筑层的下面,且石块不得过分集中或重叠,上面再铺含软质石料混合料,然后整平碾压。
4.6、 土石混合填料中,当石料含量超过70%时,应先铺填大块石料,且大面向下,放臵平稳,再铺小块石料、石渣或石屑嵌缝找平,然后碾压;当石料含量小于70%时,土石可混合铺填,但应避免硬质石块(特别是尺寸大的硬质石块)集中。
4.7、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土石路堤的路床顶面以下0~50cm范围内应填筑符合路床要求的土并分层压实,填料最大粒径不大于10cm。
4.8、土石路堤压实方法与技术要求,应根据混合料中巨料土的含量多少,分别按土方路堤或石方路堤要求施工。
4.9、土石路堤的压实度可采用灌砂法检验,标准见土质路堤检验标准。也可采用沉降量观测方法检测,详见石方路基检测标准。
4.10、施工工艺图见填土路基施工工艺图。 4.11、检验标准参照土方石方路基检验标准。
五、质量保证措施
1、建立以项目经理、总工、技术负责人、项目专职质量检查人员、队伍。技术负责质量管理,开展系统的组织、监督和检查落实工作。
2、建立健全作业队各级人员的质量责任制,使作业每个施工人员都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正确理解质量与工期、效益的关系。
3、及时纠正监理人员、项目部领导、技术人员、质检人员提出的质量问题。 4、成立TMC活动小组,积极开展QC活动,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5、技术人员要认真学习设计文件、路基施工规范、检验标准、监理实施细则等内容,提高自己的技术指导质量,保证提供的技术交底书准确无误。
6、在施工中,对每道工序严格执行“三检制”,保证每道工序质量均达到设计和验标的要求,严禁不合格工序转入下一道工序。
7、施工中严格按照《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招标文件技术规范》、《监理实施细则》、《设计规范》施工,不得采用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的材料,不得违规施工。
8、路基施工,集中力量连续快速施工,分段完成。
- 11 -
路基填方首件开工报告
9、在整个施工期间,必须始终保证排水通畅,不得因为排水不畅造成工程损坏。作好截防排水措施,填筑面横向设臵3%左右流水坡度,雨前碾压,路堤两侧做好排水沟及坡面防护。
10、路堤基底及路堤每一层施工完成后,需将该层宽度,填筑厚度压实厚度,逐桩标高和压实度等检测资料报监理工程师审查批准后,才能进行上一层的施工。
11、路基压实机械:填土路堤的碾压采用重型振动压路机,较大面积填土宜用平地机或较大功率推土机先行整平;填石路堤采用重型羊足碾或冲击夯式压路机先行碾压,随后用石渣等嵌缝填坑,再用激振力40吨以上(含40吨)的重型振动压路机加压
12、气候干燥时,对于填土路段,容易起灰尘,应及时洒水,使灰尘污染减到最低程度,并保证路基土在最佳含水量状态下碾压密实。
13、路基填筑高度超 3m,在经过雨季时,采用做临时急流槽等方法减少或防止雨水冲刷边坡。
六、安全保证措施
1、机械驾驶员上岗要经过考核,持证上岗。严格按机械操作规程作业。 2、机具停放不得侵入建筑物接近限界,并要停放平稳。 3、设臵调头会车段,机械在路基上不得随便调头。 4、实施中设专职人员进行监督和指挥车辆装卸土。
5、做好路基施工中机械设备的组织指挥工作,保证道路畅通,特别是施工便道雨雪天道路泥泞,防止发生机械碰撞及翻车事故。
6、在边坡防护时,注意倒运石头的安全,作好防护工作,人员在坡面上工作,集中思想,手脚灵活,排架牢固,防止滚石伤人或人员滑滚。
7、成立以队长为组长,路基工程师为副组长,质检人员和工班长为成员的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施工时每个施工人员都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
8、建立健全安全目标和制订安全生产责任状。
9、定期对全体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要先合格,后持证上岗。
10、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控制,建立安全管理和责任体系,以施工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明确各岗位的安全责任,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各负其责,严格把关,确保施工安全。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处理。
11、严格技术交底,施工前负责人再组织学习教育,并进行全面细致的安全交底,
- 12 -
路基填方首件开工报告
做到无安全技术交底不开工。
12、安全员要认真学习和掌握安全规则和注意事项,熟练使用防护器材。在岗时精力集中,坚守岗位,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13、经常进行安全检查、验收评比、奖罚兑现、措施得力。 14、做好安全记录。
七、关于环境问题
项目在施工过程中, 应本着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原则。在施工细节上,注重保护环境,体现“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建设与保护并重”的原则。在施工中采取一切措施,保护植被,减少植被破坏;保护水体、自然景观,避免因施工引起土地沙化、水质污染及新的环境灾害 。施工时,对破坏的植被及时进行恢复。
施工中产生的各类弃土弃渣加强调配,不能利用的按设计要求或选择地势低洼、无地表径流、植被稀疏、适当远离线路的地方堆弃,严禁侵占河道,较大的弃土弃碴堆按设计要求对其坡脚进行挡护,碴顶进行平整、覆盖、设臵排水设施。
单位在施工前对其员工进行环境保护基本知识及有关法律、条例的培训,并设臵标语牌等标志。
项目部建立环境保护体系,加强环境保护力度。环境保护体系详见下图:
环 境 保 护 体 系 环境保护监督局 项目经理 项目副经理 总工程师 环保负责人 协 调 科 工 程 部 办 公 室 - 13 -
机械材料部 试 验 室 路基填方首件开工报告
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图
管理评审 审核 培训、意识和能力信息交流 运行控制、应急准备和响应 文件控制 环境 方针 环境 因素 法律和其他要求 目标和指标 环境管理方案 持续 改进 组结和责境理系件 织构职环管体文监测和测量,不符合、纠正与预防措施
记录 - 14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