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陇中黄土高原欠发达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来源:筏尚旅游网


陇中黄土高原欠发达地区主导产业的选择

陇西县作为甘肃中部黄土高原欠发达地区的典型区域,具有自然条件差、工业资源匮乏、经济社会发展先天优势不足等特点,如何根据自身资源禀赋状况,培育和选择符合本地区经济发展的特色主导产业,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也是解决欠发达地区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战略选择。本文拟以此为基础,对问题加以探讨。

1自然条件和区位优势分析

1.1自然条件一般,适宜旱区农业陇西县地处黄土高原地区,为典型的黄土梁峁与河谷地形。 平均海拔1 612~2 798m,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受地理条件约束,降水年际差异大,为农牧气候过渡地带,传统社会以农业生产为主。全县年平均降水量446mm,境内水系均属黄河流域,分属渭河和祖厉河两大水系。其中渭河流经县内46.10 km,7条支流均有灌溉条件,祖历河水系45km2,地表水、入境水9 750万m3,自产水8 012万m3,水资源总量1.78 亿m3,考虑现有自然和生产技术水平下可利用水资源量达3 300万m3。

1.2区位优势比较明显陇西交通便利,区位条件优越。陇海铁路纵贯境内,长度达75km,全县现有铁路专用线9条,宝兰复线横跨境内。陇西火车站为兰州铁路局二级客货区段站,年客运量112万人次,年货运吞吐量100万t。公路发展成熟,316国道、209省道、连霍高速越境而过,定陇公路建成运营,天定高速正在建设。多条国、省公路与铁路在文峰镇交汇,成为陇中地区重要的交通枢纽。2009年,陇西被列为甘肃省建设的六大物流枢纽,使之区位优势更加明显。

2陇西县产业现状分析

从传统的三大产业来分析,在2007年,陇西生产总值达到22.07亿元,比上年增长11.80%。2008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4.39亿元,比上年增长9.50%。其中农业产业增长迅速,2007年农业增加值5.93亿元,增长5.30%。2008年农业产业增加值5.61亿元,增长10.50%,第一产业总体表现出强大的增长势头。2007年第二产业增加值8.23亿元,增长15.20%。2008年第二产业增加值8.57亿元,增长3.50%。以第二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建筑业为例,2007年,陇西县拥有建筑业企业单位数为9个,占全省的0.967%。建筑业从业人数6 576人,占全省的1.49%,建筑业总产值达26 199.90万元,占全省的0.59%,相比较陇中区域其它各县区,产业实体和从业人数

均居于优势地位。第三产业2007年全县增加值7.91亿元,增长12.90%。200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9.21亿元,增长14.70%,增长速度明显。综上分析,可以得出陇西县三大产业中,农业保持稳定增长,二三产业增长率较高,尤其是第三产业发展最为突出。对此具体分析如下:

2.1传统农业陇西全县土地总面积2 657km2,其中耕地面积7.89万hm2,可分为南山、城川、北山三大区域,城川为渭河河谷地带,川区、北山为温和干旱区,适宜种植冬小麦、马铃薯、玉米等传统农作物。南山为温寒半湿润区,发展畜牧养殖业具有优势,以2008年为例,全县投放基础母羊1.22万只,基础母牛2 440头,新发展牛羊养殖户1 865户,全县畜禽存栏达到165万头(只)。农业内部以传统的种植业为主导,特色农业发展凸显规模效应,表现在中药材种植和马铃薯产业的种植面积和产业链条的延伸。近年,陇西县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1.87万hm2,品种30余种,从事农产品初级加工和深加工的实体达2 548个左右,充分显示出产业规模化经营和范围经济。2008年,首阳中药材科技示范园区被确定为省级示范区,并成功承办“中国·定西首届中药材产业发展大会”。此外,全县马铃薯产业发展迅速,陇西根据其区域特点,分地膜早熟型、加工专用型、商品型三种地域布局进行创新性生产。

2.2现代工业工业作为陇西县的重要产业,现有工业企业147户,其中限额以上地方企业48户,中央、省、市驻陇企业6户,工业体系主要涉及冶金机械、生物医药、食品包装、化工建材,其中,以铝加工业为主导。以2007年为例,完成工业增加值4.91亿元,占经济总量的25.50%。2008年发展更为迅速,陇西工业增加值7.65亿元,增长11.40%。实现销售收入21亿元,增长16%,实现利润3 900万元,增长10.70%,工业经济在全县经济总量中的比重达31%。此外,民营经济发展良好,2008年新增非公有制经济企业59户,个体工商户419户,完成增加值5.84亿元,上缴税金4 900万元,分别增长9.80%和7.60%。

2.3第三产业陇西县第三产业内部,区域物流业和商贸业占有绝对优势地位,作为陇中地区的商贸和物流中心,陇西设有农村集贸市场和综合市场24处,中药材 、马铃薯、蔬菜等农产品专业市场16个,其中文峰和首阳为两大国家级中药材交易市场。以2007年为例,陇西消费品零售总额达79 066万元,其中贸易行业64 775万元,占81.92%,餐饮业为8 643万元,占10.90%,其他行业产值5 648万元,占总产值7.10%,由此可以发现商贸业在陇西县第三产业的发展中有重要地位。

3陇西县主导产业的选择

3.1以区域特色农业资源为依托,特色农业为核心,全力推进现有中药材产业和马铃薯产业的发展以现代绿色农业技术和信息技术为导向,提升特色农业的核心竞争力,强化县域特色订单农业和高技术农业,保持名牌产品的生产。针对黄土高原的地理特性,重点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努力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利用现代高

新旱作农业科技和节水技术,转变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压缩高耗水作物播种面积,保证旱作农业的持续发展。同时,可考虑重点发展畜牧产业,调整和优化现存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实现农业范围经济生产。

3.2以陇西县经济规划为目标,构建符合区域优势和竞争力的工业经济体系围绕现有工业体系和优势产业,延伸工业行业内部产业链,引进符合区域特性的生产技术,推进工业体系升级。依托区位优势和经济资源,大力发展中药材精深加工、生物制药产业。同时,重点做好传统铝电冶金加工业的改造,提升产业利润空间,以延长产品生命周期。

3.3以物流业和商贸业为核心,发展区域第三产业重点完善中药材产业和马铃薯产业的区域物流园建设,优化经营结构。利用信息技术和现代网络对物流和商贸运营模式进行升级改造,降低交易成本,保证潜在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实现产业的持续增长。同时,支持区域性信息咨询和市场中介业的发展,培养第三产业发展所需的地方性专门人才。完善城乡服务业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配套服务,尤其开拓农村消费品市场服务业,并考虑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进行培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