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05总第280期 文章编号:1001—8794(2010)05—0046—02 盘毒最毒 CHENGREN J●AoYU 镳 吕 珩 (江汉大学教育学院,湖北武汉430056) 摘要:加强教师在职培训,是教育改革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教师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广大教师的迫切愿望。目 前我国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的实效性不高,文章分析了我国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思路及 对策。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教师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C451.2 文献标识码:B 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以终身教育为契机,许 多国家把教师在职培训④作为教育需要解决的重要 课题。这是因为,随着教育发展日益注重内涵和质 量,人们就这一问题逐渐达成共识:解决教育的问 题,究其根源,都必将归结到教师问题。“世界整体上 的演变如此迅速,以致教师和大部分其他职业的成 员从此不得不接受这一事实,即他们的入门培训对 他们的余生来说是不够用的,他们必须在整个生存 期间更新和改进自己的知识和技术。”②加强教师在 职培训是教育改革发展的迫切要求,也是教师教育 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广大教师的迫切愿望。2O世纪80 年代,我国开始关注重视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工 作。近十几年来,我国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也取得了 明显成效,然而目前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制度中存 在的某些问题已成为在职培训发展的瓶颈。 一、存在的问题 1.培训经费不足。培训需要耗费一定的人力和 物力,根据谁受益谁负担的原则,培训成本是由政 府、学校和教师三者共同承担。在我国,政府一直是 各级各类教育包括教师在职培训的投资主体,但与 其他国家比较,我国对教育的投入有限,财政性教育 经费迟迟未能达到GDP的4%,教育经费本已吃紧, 因而划到教师在职培训的费用更是捉襟见肘。还有, 教师在职培训缺乏专项经费,地方教育经费紧张的 时候,很多培训项目就不了了之。在某些财政困难的 地方,教师在职培训的费用大部分要靠学校、教师来 承担。如某些教师培训班,需交纳的学费、住宿费、吃 饭交通等费用,少则是大几百,多则数千元,这对中 小学学校及教师本人都是不小的负担,一定程度上 影响了学校、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据湖北省十堰 市政协委员兰善清披露:十堰市某县2006年教师培 训共需经费60万元,县教育局仅投入5万元,学校 大约承担15万元,剩下的40万元均由教师自己负 担,这还不包括教师外出培训的旅差费。培训费用教 师个人支付偏高,教师个人负担加重,而各地把教师 在职培训与职称评定、年度奖惩挂钩,教师只能出钱 买单,因而教师对培训学习多有怨言。学校则采取减 收稿日期:2009—10—15 作者简介:吕珩,江汉大学教育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 教育法学。 少参训教师人员及次数的办法应付了之。这些都直 接影响了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的效果和质量。 2.训不致用。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 实行的是由各地的教师进修院校(包括教育学院、教 师进修学院和教师进修学校)和综合性大学承担的 中短期“培训班”模式。培训机构根据教育行政部门 下达的培训计划确定培训课程,聘请高校教师或研 究人员作为培训者,组织相关中小学教师到高校或 教师进修院校参加课程学习。这种学院培训模式是 从培训机构出发,用他们认为的必不可少的知识、观 念“武装”教师。培训者虽多是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 具有丰富的学科知识和理论素养,但是他们并不了 解中小学的实际教育教学状况,也不太清楚中小学 教师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知识与能力。培训者依据最 新的教育理念“命令”教师该怎样做,而这些明显带 有探索性的教育理念与当前的教育现实又是有距离 的。培训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脱离,培训缺乏针对 性,训不致用,很难激发教师的学习热忱。 3.教学方式陈旧。教师在职培训仍是以课堂的 理论知识教学为主,课堂教学对培训机构来说便于组 织管理,省时省力。学科专业知识、教育心理知识的学 习对职前教师来说具有重要价值,但对接受在职培训 的教师来说却并非首选。这是因为在职教师参加培训 目的重在完善和发展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而非简单 的接受理念性知识。而目前培训班的教学仍重在理论 的学习,教师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诊断学生学习困 难的能力以及教师的思维理性、系统性、合理性,这些 能力在培训中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就教学方法而言,我国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的 课堂教学仍是以讲授法为主。然而,教师培训是成人 学习的一种,成人学习既有类似少年儿童在教师指 导下有计划,有组织地系统地掌握科学知识技能、拓 展能力,又有基于已有的知识经验,自我教育、自我 提高、自我实践的过程,这两者不是并列的。从根本 上说,自我教育与自我学习,是成人学习的核心,这 是成人学习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很显然,培训课堂 上的讲授法并不能适应成人学习特点。 二、思路与对策 在职培训是促进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绝大多 数教师都清楚意识到在职培训的必要性与重要性。 CHENGREN J-AoVU 丞毒最番 2O10/05总第280期 但由于上述原因,教师对参加在职培训的认知与参 与行为有着较大反差。解决当前教师在职培训制度 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培训经费保障机制。明确政府、学校和教师 个人承担的费用项目或比例,建立健全培训经费保 障机制。强化政府财政拨款的主渠道作用。教育的优 先发展依赖于教师水平的先行,由于教师在职培训 与教育、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决定政府必须 在教师在职培训投入上占据重要地位。一是按照当 地教师工资总额I.5%一3%的标准用于地方中小 学教师在职培训,培训费用在地方教育事业费的职 工教育经费专列支出,纳入预算并由地方人大、政协 予以监督保障。二是教育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每年 划拨一定数额的专项经费用于开展中小学教师专题 培训和研究,由各级政府审核经费支出情况。 学校配套投入。参照《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支出 管理暂行办法》第3条规定:教师培训费按照学校年 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5%安排。学校公用经费支 出预算总额是按公用经费定额标准和在校学生数计 算,各地公用经费生均定额标准和在校学生人数不 样,因此,不同地区同等规模的中小学学校培训预 算,少的只有几千元,多的几万元,差异很大,这需要 省级以上政府通过“对口支援”予以补助平衡,应尽 一实效,还应逐步发展校本培训。所谓校本培训,是指 在教育行政部门和有关业务部门的规划和指导下, 以教师任职学校为基本培训单位,把培训与教育教 学、科研活动紧密结合起来的继续教育形式。与院校 培训模式相比,校本培训与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紧 密联系,使教师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紧密结合, 避免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培训的成果可直接转化 成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3.灵活多样教学方式。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除 课堂的理论教学外,还可运用实践性较强的微格教 学和行动研究学习来培养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1) 微格教学。这是一种利用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来培 训教师教学能力的实践性较强的教学方式。微格教 学把复杂的教学过程分解为许多可观察、可操作、可 描述的单一教学技能,借助先进的音像设备、信息技 术,对中小学进行实际教学技能培训。(2)行动研究 学习。它是教师应用科学方法研究学校教育教学问 题,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一种学习方式,谋求实际工 作中的问题研究,注重从行动中解决问题,从而在行 动中锤炼自己的能力。 教学方法上可采用讨论、案例分析、观摩研讨、 鑫 读书指导、自我反思等方法:(i)讨论法。培训者在课 譬 堂教学中要设计互动环节,给时间让教师提出自己 ● 快建立国家、省对于市、县中小学的财政转移支付制 的看法。(2)案例分析法。受训教师通过对案例进行 ■ 度,在教育经费转移支付中确定一定比例用于贫困 地区学校支付教师培训费用。地方财政、教育行政部 门对学校教师在职培训经费支出情况定期组织检 查,加强监督。 2.训以致用。要让中小学教师能够训以致用, 就必须按照教师的要求来组织培训。教师,是中小学 教师在职培训的出发点和归宿,培训机构及培训者 只是充当助推器的角色。那么,如何改进现有的学院 培训模式?首先,培训机构事先要经过细致调查,根 据中小学教师当前的教育教学需要、个人兴趣,量身 定做培训课程。通过网站向中小学教师下发培训信 息,如课程名称、内容简介、主讲人、课时安排、授课 地点等,中小学教师根据自身实际,向培训机构申请 参加培训课程。其次,培训者应定期深入中小学教育 教学第一线,和教师一起面对问题,一起对问题展开 分析,一起寻找对问题的理解和解决途径,并面向问 题不断调整培训课程和教学内容,教师需要什么培 训者就教什么。只有了解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实际情 况,培训者才能有的放矢指导和帮助受训教师提高 专业水平。只有有了切实的感同身受,培训者才能走 出象牙塔,不再一味从上而下向教师灌输理论上的 “应该怎么做”,而是与教师共同探讨实际中“可以怎 么做”。 此外,为了进一步提高中小学教师在职培训的 分析,总结出规律,本质上是一种归纳式学习。(3)观 ■ 摩研讨法。组织受训教师进行校际之间的观摩与交 一 流,听课、座谈、研讨,培训者与受训教师之间相互切 ■ 磋探讨,取长补短,不断改进完善自己的教育教学活 一 挈 书笔记,并在培训者指导下分享各自的领悟体会。嚣 篓 - (5)自我反思法。中小学教师反思与分享教育教学经 ■ 验,通过反思及时发现新问题,同时形成自己对教学 ● 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 告》.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43. 参考文献: 【1]昊卫东.教师专业发展与培训【M].杭州:浙江大学 出版社.2005. ■- 右夕 笛 ②《教育——财富蕴藏其中:蕴藏其中:国际2国际 世纪教育委员会报 鬻 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 琴 ①本文所指出的“教师在职培训”是指除教师学历补偿教 曩 【2】潘海燕,别业舫主编.教师继续教育专职培训者必读【M】.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6. 【3】刘捷.专业化:挑战2l世纪的教师[M】.北京:教育 科学出版社,2002. 【4】四川省科教文卫工会课题组.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 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关于四川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现状 的抽样调查[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1O). Discussion on the Problems in-service Training of Teachers and Countermeasures LU Heng (School of Education JiarI ̄ghan University,Wuhan 430056,China) Abstract:Strengthening teacher training,education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 is the urgent requirement for an important part of teacher education and the urgent desire of the teachers.Presently.Chinese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s’effectiveness of in-service training is not high.This article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 ̄in—service training and pro・ poses their solutions and measures. Key words: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teacher;in—service training;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