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光学竞赛

光学竞赛

来源:筏尚旅游网
1 . 小峰身高1.70cm,眼睛距头顶8cm,直立在水平地面上照镜子。 如果他想从竖直挂在墙上的平面镜里看到自己的脚,这面镜子的底 边离地面的高度不应超过_______m。

2. 如图所示为潜望镜工作原理图.若现有一军舰位于S点处, 则潜水艇中的人通过潜望镜看到军舰的像在图中的_______ 3.在两相交平面镜a、b之间有一发光点S,如图7所示。试画 出由S发出的一条光线,分别经a、b两镜面各反射一次后,使 它仍回到S点。(注意:保留必要的作图痕迹,不保留表示你正 确作图的痕迹,不得分)

4.某人身高1.7米,为了测试路灯的高度,他从路灯正下方沿平直公路以 1米/秒的速度匀速走开,某时刻他的影子长为1.3米,再经过 2秒钟, 他的影子长为1.8米,路灯距地面的高度是多少?

5、如图,F是凸透镜的的焦点,从主光轴上的P和S两点发出两束相互平行的光射向凸透镜,经凸透镜折射后在另一侧的光路是 ( ) A、P和S的折射光线与主轴都相交 B、P和S的折射光线与主轴都不相交

C、P的折射光线与主轴相交,S的折射光线与主轴不相交 D、P的折射光线与主轴不相交,S的折射光线与主轴相交 6、实验中有时需要将一束粗平行光变成细平行光,这可以利用两块透镜的组合来解决。请在图的两个方框中各画出一种组合方式(要在图中画清光束粗细的变化),分别写出两块透镜间的距离s跟两块透镜到各自焦点的距离f1、f2的关系。

图7

7、如图,用一束宽度为2cm的平行光沿凹透镜的主光轴照到一只凹透镜上,在距凹透镜30cm的光屏上形成一高度为8cm的光斑,请据此现象求出该凹透镜的焦距。

8 如图,把一个凹透镜A放在一个凸透镜B的前10cm处,能使一束平行于主光轴的光能过这两个透镜后,会聚在P上的一点S;已知光屏距透镜30cm,现保持光屏和凸透镜的位置不动,把凹透镜拿走,将一点光源C放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距凸透镜30cm处,也能使C点的像成在光屏上的S点,则凹透镜的焦距是 ,凸透镜的焦距是 。 9.下大雨时,雨看上去连成一条条线,这是因为

A.雨太大时,雨水本身就是连续的水柱; B 人眼的视觉暂留作用;

C 空气中有雾,看不清楚; D 上面的雨滴比下面的雨滴下落速度快。

10.在一个物体和平面镜之间放一个不透光的屏,屏的高度只有物体高度的一半,那末平面镜前的观察者将() A.只能看到一小半物体的虚像; B 只能看到一大半物体的虚像; C 一定能看到整个物体的虚像; 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发生。 11 关于小孔成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像和物上下、左右都不颠倒; (B)像和物上下颠倒,左右不颠倒;

(C)像和物上下不颠倒,左右颠倒; (D)像和物上下、左右均颠倒。

12 凹镜是球面镜的一种,如果在球心放一个点光源,那么光源发出的光经凹镜反射后将 A.经原路射回; (B)会聚在焦点;(C)成平行光线: (D)成发散光线。

13.白天室内的人觉得光线明亮,而室外的人观看建筑物时总觉得窗口是黑洞洞的,这是因为

A 窗玻璃的透明度不高; B 窗玻璃把入射光反射出去;

B 进入房间的光线经多次反射很少从窗口射出; D.房间内和房间外的人对光的感受能力有差异

14.一个直立的物体放在凸透镜的两倍焦距处,物体的中点恰在透镜的光轴上,后来,透镜被一割为二,对称地拉开,两个半透镜间距离等于物体高度,如图5所示。则此时光屏上的像应该是图6中的

图6

图5

15 就人们在电影院内看到的银幕上的画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人眼与放映机来说,画面都是像;B 对人眼而言它是物而不是像,只对放映机的镜头而言才是像; C对人眼与放映机而言,整个画面是放大的实像; D对人眼与放映机而言都是物。

16 平面镜玻璃厚5毫米,反射膜在玻璃的后表面,一个发光点S距前表面4毫米,则所成的像离前表面 (A)14毫米; (B)13毫米; (C)9毫米; (D)4毫米。

17.平面镜前有4个发光点,如图8所示。图中眼睛不能看到其虚像的发光点是

A.a点; (B)b点; (C)c点; (D)c、d点;

18 图3中点划线表示某一凸透镜的主轴,但未标出透镜位置。一物体放在a、b两点间, 某观察者观察到放大正立的像。当物体从a移向b时,发现正立的像逐渐增大。下列关 于凸透镜L的位置及焦点F的位置,判断正确的是

A.L位于b、N间,其左焦点F位于a、b间;

图3 B.L位于b、N间,其左焦点F位于M、a间;

C.L位于M、a间,其右焦点F位于a、b间; D.L位于M、a间,其右焦点F位于b、N间。

19.一块长方体玻璃砖内有一个呈双凸面(球面)的空气泡,可以看作透镜。一束平行光束按图6所示方式射向气泡,则这束平行光将

A.穿过气泡后仍保持平行; (B)穿过气泡后会聚;

(C)穿过气泡后发散; (D)不能穿过气泡,全部被反射。

20.如图8所示,一盛水容器的底部放有一块平面镜,它与容器底部的夹角为15°。一条光线以45°入射角从空气射向水面,折射角为30°,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能够射到平面镜的表面,那么,这条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再从水中射入空气的折射角是

A.9O°; (B)75°; (C)30°; (D)0°。

21 如果幻灯机在银幕上放映出字母F,那末幻灯片在幻灯机中正确放置应是 A. ; (B); (C); (D)。

22. 两个互相垂直的平面镜组成了激光反射器,如图2所示。如果入射光线方向不变,反射器绕O点向顺时针方向转过30°,那么经过反射器两次反射的光线将转过

A.90°; (B)15°; (C)30°; (D)0°。

22 图5中两个反射面成钝角,镜前放一个物体应该产生两个虚像,那末到两个虚像的区域是

A.Ⅰ; (B)Ⅱ;

(C)Ⅲ; (D)Ⅰ、Ⅱ、Ⅲ。

23 为了使光路按图8示要求改变,方框内的一个光学器件应该是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面镜; (D)凹面镜。

图5

在镜前不能同时看

24 图9中S表示发光点,S’表示它的像,方框内的光学器件应是

A 凸透镜; (B)凹面镜; (C)凹面镜; (D)凹透镜。 25. 路灯高度为6.8米,人的高度为1.7米,当人行走时,头顶的影子在地面上以1米/秒的速度匀速移动,则

A.人不可能匀速行走; (B)人以0.75米/秒的速度匀速行走; (C)人以4米/秒的速度匀速行走; (D)人以0.25米/秒的速度匀速行走。

26 平面镜前有一个发光点S沿镜面成30°的方向,以速度v向镜面运动。则S和它的像之间的接近速度是 A.2v; (B)v; (C)v/2; (D)3v。

27 一束入射光照到平面镜上。当入射光和平面镜同时绕入射点O沿相同方向转过10°时,反射光线将

A.保持原方向不变; (B)转过10°;(C)转过20°; (D)转过40° 28 平面镜前有一个长为30厘米的线状物体MN,M端离镜面7厘米,N端离镜面25厘米,如图所示。则N点的像N'到M端的距离是

A.20厘米; (B)30厘米; (C)40厘米; (D)50厘米。 29 直线状物体AB与平面镜平行,当平面镜绕跟AB平行的某轴线转过20°时,AB跟它的像之间的夹角是 A.40°; (B)20°; (C)0°; (D)0°与40°之间的某角度

30平面镜前有一个发光点S,由发光点到平面镜的垂线的垂足为O,如图8所示。当平面镜绕过O点并与纸面垂直的轴逆时针转动时,像点

A.跟平面镜的距离保持不变;B.沿一直线越来越接**面镜; C.和发光点的距离越来越大;D.按逆时针方向沿一圆弧运动。

31 在图9中,P、Q为某凸透镜主轴[即主光铀]O1O2上的两点。若物体放在P点可得到一个放大的实像,放在Q点可得到一个缩小的实像,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A.凸透镜可在P点左侧,也可在P、Q之间;B.B.凸透镜可在P点右侧,也可在P、Q之间; C.凸透镜必须在P、Q之间; D.凸透镜一定不在P、Q之间。

32 凸透镜前有一个物体,经凸透镜折射后,在光屏上能成一个缩小的像。若物体以速度v沿垂直于主铀[即主光铀]的方向长高,则

A.像也以速度v长高; (B)像以大于v的速度长高;(C)像以v的速度缩小; (D)像以小于v的速度长高。 33 把一滴水银滴在玻璃板上,这滴水银大致可看成A.凸面镜; (B)凸透镜; (C)平面镜; (D)凹面镜。 34一束光从真空如射到某一透明物质的表面上后,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现象,如果反射光线跟折射光线之间的夹角为α(α<180°),那么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

A.一定小于180°-α; (B)一定等于180°-α; (C)一定大于180°-α; (D)一定大于(180°-α)/2。 35 当人在穿衣镜前照镜子时,人的左右部位跟像的左右部位对换,而人的上下部位跟像的上下部位保持一致,这是因为

A.对镜面而言,人和像在上下方向对称,在左右方向不对称; B.从们判断上下用同一参照物,而判断左右用了不同的参照物 C.人体结构左右对称,而上下不对称; D.人眼有错觉。

36 MN为一平面镜,a、b、c、d表示一个不透明正方体的四个侧面,其中b面跟平面镜平行,e是观察者的眼睛所在位置(位于正方体的正下后方)。 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图中观察者可以观察到a、b、c、d四个侧面;

B.图中观察者通过平面镜可以看到a面和d面; C.图中观察者通过平面镜可以看到a面及部分b面;

D.图中观察者通过平面镜可以看到a面,不能看到b面的任何部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