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世界历史考点

世界历史考点

来源:筏尚旅游网
九年级世界近现代史部分中考考点

一、欧美主要国家的社会巨变

1、文艺复兴

①背景:14——16世纪的意大利,资本主义的萌芽,产生了新兴资产阶级。 ②思潮核心:

③实质: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运动。

④代表人物及作品:但丁—《 》 ---《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代表作品。

⑤意义:推动了欧洲文化思想领域的繁荣,为欧洲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奠定了 基础。

2、新航路的开辟——知识点连线 迪亚士(葡萄牙) 印度 达伽马(葡萄牙) 美洲大陆

哥伦布(意大利) 首次完成环球航行 麦哲伦(葡萄牙) 非洲南端好望角

影响:密切了各大洲的交通往来, ;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欧洲国家的殖民掠夺开辟了道路。

3、英、美、法资产阶级革命 原因 性质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 法国大革命 都是资本主义的发展受到了阻碍 1

文献 《 》 《 》 《 》《 》 阻碍资本主英国的封建专制统 义发展的因治 素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和新贵族 资产阶级和种植园资产阶级 主 领导者 克伦威尔 华盛顿 罗伯斯庇尔\拿破仑 法国的封建专制统治 革命过程特长期性和曲折性 点 政体形式 意义 资产阶级革命和民阶段性和彻底性 族解放运动 共和制(三权分立) 共和制 英国资产阶级通过结束了英国的殖民摧毁了法国的封建统革命推翻了封建君统治,实现了国家治,传播了资产阶级自主专制,确立了自的独立,确立了比由民主的进步思想,对己的统治地位,为较民主的资产阶级世界历史的发展有很大发展资本主义扫清政治体制,有利于影响。 了道路,是世界近美国资本主义的发代史的开端。 展,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①判断下列材料分别来自哪一文献?

《 》:宣布一切人生而平等,人们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

2

转让的权利,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 》:规定未经过议会同意,国王不能随意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

《 》: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②华盛顿:美国第一任总统,被称“开国总统”,领导北美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

③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第一帝国,在位期间,对内巩固资产阶级统治,颁布了《法典》,确立了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对外多次打败欧洲反法同盟的军队,乘胜扩大了法国的疆域,控制了欧洲很多地方。(对外战争既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也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上半时期)

1、标志: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人们利用蒸汽机提供的动力带动机器进行生产,极大地推动了大工厂的发展。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2、重要发明: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1825年“旅行者号”的机车在英国试车成功,铁路交通迅速发展,为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3、1840年前后,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4、对中国的影响:发动 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 》,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也推动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三、资产阶级统治的巩固与扩大

1、美国的南北战争(美国内战):1861--1864 ①焦点:黑人奴隶制的存废问题

3

②根本原因:南北两种不同经济制度的矛盾

③导火线:1861林肯当选为美国总统,他代表北方工业资产阶级利益,主张限制奴隶制。

④林肯:1862年,颁布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规定从1863年元旦起,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允许奴隶作为自由人参加北方军队。其作用是极大了激发了广大黑人奴隶的革命热情,北方军队因此获得了雄厚的兵源,从而扭转了战争局势。(林肯为维护国家统一和解放黑人奴隶制作出了重大贡献,成为美国历史上的著名总统)

⑤历史意义:南北战争是美国历史上的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美国废除了奴隶制度,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又一大障碍,(障碍指的是奴隶制度)为以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创造了条件。

2、俄国废除农奴制(俄国的1961年改革)

①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法令的主要内容: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他们必须出钱赎买这块份地。

②意义:1861年改革,是沙皇自上而下实行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次改革虽然留下了大量封建残余,但加快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是俄国近代史上的重大转折点。 3、日本明治维新(1868年)

①性质:日本明治天皇实行了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②主要内容: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即向欧美学

4

习,努力发展教育。

③意义:明治维新使日本从一个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国家,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国家的命运,是日本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但日本强大起来以后很快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④对中国的影响:1894年,日本发动了对中国的侵略战争--甲午战争。中国战败,与日签订了《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程度加深。

四、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1、标志:电力的发明和广泛使用(电力逐步取代蒸汽,成为工厂机器的主要动力,人类历史进入了电气时代) 2、领先的国家:美国和德国 3、主要发明: 爱迪生发明了电灯泡

卡尔.本茨设计出了内燃机,1895年,发明了汽车(汽车的大量使用,增强了人民的生产能力,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扩大了人们的活动范围,加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

1903年,莱特兄弟发明了飞机(今天它已经成为人们便利、快捷的空中交通工具)

五、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8)

①著名战役: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造成双方70多万人的伤亡,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第一次世界大战给各国人民带去了深重的苦难,阻碍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②性质:帝国主义的掠夺战争

5

六、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①俄国的十月革命:1917年11月,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 ②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由此诞生,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其胜利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推动了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的解放斗争。

③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十月革命为中国送去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决定向俄国学习,走社会主义道路。

七、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西方世界

1、《凡尔赛合约》规定: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德国的海外殖民地由英、法、日等国瓜分(体现巴黎和会其实就是分赃活动);德国取消义务兵役制,陆军总数不超过10万,拆除莱茵河以东50公里内的防御工程;德国须对协约国支付大量赔款。

《凡尔赛和约》连同协约国与其他同盟国签订的和约;建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即“凡尔赛体系”。

2、1921年有九国代表参加的华盛顿会议召开,美国处于会议的主导地位。会议上签订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九国公约》。这个公约宣称尊重中国的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遵守各国在中国的“门户开放”、“机会均等”的原则,《九国公约》的签订,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有利于美国对华的进一步扩张。 3、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确立的帝国主义列强分割世界的新体系,史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其实质是一战后重新瓜分世界的体系。

4、罗斯福新政:为了对付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罗斯福实行

6

新政,目的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部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新政“新“的体现),消除经济危机。其中心措施是对工业的调整。

意义:美国经济缓慢地恢复过来,人民的生活得到改善;资本主义制度得到调整、巩固与发展;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控制与管理得到加强;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利明显增强。新政在美国和世界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八、第二次世界大战

1、二战开始的标志:1939年9月1日,德国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2、二战逐步扩大:1941年6月22日,德军袭击苏联,苏联卫国战争开始; 1941年12月7日,日军偷袭美国在太平洋上最大的军事基地珍珠港,于是太平洋战争爆发(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扩大。

3、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1942年,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建立。

4、雅尔塔会议:为了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在雅尔塔召开会议,会议决定打败德国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同时,还决定成立联合国。

5、二战的转折:1942年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使德国法西斯遭到致命打击,成为苏德战争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6、诺曼底登陆:1944年6月,在美国将军艾森豪威尔的指挥下,英、美盟军从法国的诺曼底登陆,德国处于东西夹击之中,盟军势如破竹,一个个被法西斯占领的欧洲国家得到了解放,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7、攻克柏林:1945年4月,苏联红军攻克柏林,希特勒自杀,5月8日,

7

德国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在欧洲的战争结束。

8、二战结束: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签定投降书,二战结束

9、世界反法西斯胜利的主要原因: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

10、二战的性质: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损失最惨重的一场战争,是一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

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变化:

1、欧洲联盟: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础上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欧盟各国将逐步使用单一的货币--欧元。欧盟成立了以后,欧盟成员国之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有利于经济的发展。欧盟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欧洲走向联合,这一组织的成立也体现了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十、战后世界格局的演变

1、二战后,北约和华约的相继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形式。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美苏争霸,造成了世界长期的不安宁,严重威胁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2、1991年,苏联解体,美苏争霸结束,两极格局结束,暂时形成了“一超多强”的局面,世界政治格局朝多极化方向发展。(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 3、科索沃战争:1999年3-6月,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越过联合国,对主权国家南斯拉夫联盟发动进攻,严重违背了国际法基本原则,不仅侵犯了南联盟的主权,给南联盟人民的生产生活带来了灾难,而且对欧洲和世界和平造成了严重危害和威胁。

①科索沃战争是美国队世界多极化趋势的挑战,对世界格局产生了重要影响

8

②科索沃战争表明,世界多极化趋势将是长期的、曲折的斗争过程。 4、世界经济全球化:

①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各国经济联系日益密切,任何一个国家经济都不可能孤立的发展下去,世界经济日益成为一个整体,经济全球化趋势加速发展。

②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具体表现: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的影响增大,生产活动的全球化趋势加快。

③最能体现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国际组织是:世界贸易组织(WTO) ④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各国经济相互依存,相互竞争,能促进各国经济的发展,但发展中国家由于科技水平和经济实力相对较弱,在国际竞争中常常处于不利境地,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即是机遇也是挑战。 ⑤中国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

应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潮流,制定防范风险的有效政策,引进国外的投资和技术,学习先进的经济管理经验,促进经济的高速发展。

采取了顺应经济全球的重大举措有:改革开放;2001年加入WTO。

十一、科学技术和文化

1、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界40、50年代以来) 起源于:美国

标志:原子能、计算机、航天技术、生物工程等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核心:电子计算机的广泛使用

影响:推动生产力空前发展,世界各国都在大力发展高科技,增强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

9

2、对中国的影响:中国紧跟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大力发展科技,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比如航天方面。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