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试卷共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 祝考试顺利 ★ 注意事项:
1.本卷1-24题为选择题,共48分;25-26题为非选择题,共52分。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学校、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
3.选择题的作答:选出答案后,把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答在其它位置的无效。
4.非选择题的作答: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每题所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指定区域外无效。 第I卷 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卷共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回答1—3题。 1. 文化指相对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下例属于文化现象的有( ) A.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B.城镇化水平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
C.壁虎凭借纤细的茸毛可以在任何墙面上爬行、反贴在天花板上 D.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农村改革发展
2.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越来越成为世界旅游输入国。今年3月由中俄两国领导人共同启动的俄罗斯“中国旅游年”,不仅将推动中俄两国经济文化的发展,而且有利于提高我国国家综合竞争力。从材料可以看出( ) ①文化是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
②旅游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③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 ④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A.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①② 3. 作为一种精神力量,文化对个人和社会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 A.文化可以直接转化为物质力量 B.文化是个人成长的催化剂
C.受教育程度越高,文化素养就越高 D.文化可以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精神动力
4.人际交往要了解文化背景。中国人的传统饮食习俗是以植物性食料为主。主食是五谷,辅食是蔬菜,外加少量肉食。形成这一习俗的主要原因是中原地区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西方国家秉承着游牧民族、航海民族的文化血统,以渔猎、养殖为生,传统饮食习俗以动物性食料为主。这表明( ) A.文化的多样性就是文化的多元性
B.文化的多样性阻碍了文化的全球化趋势
C.中西文化的差异是不同意识形态的反映
- 1 -
D.中西文化的差异影响人们之间的交往
5.武昌某中学以楚文化为主线的校园文化建设中,坚持“让墙壁说话、让楼梯育人”的理念,让墙壁和楼梯一幅幅图片讲述楚名人、楚文化故事。这样做主要是利用了( ) A.自然环境影响文化环境 B.传统文化都应该弘扬
C.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潜移默化的特点 D.文化对人的影响有深远持久的特点
6.侗族大歌是一种“众低独高”、复调式多声部合唱方式的音乐,须由三人以上进行演唱。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是其主要特点。侗族大歌的演唱内容、表现形式与侗族人的习俗、性格、心理以及生活环境息息相关,是对侗族历史的真实记录。这表明侗族大歌( ) ①是侗族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②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③源于侗族人民的聪明智慧 ④是文化多样性的具体体现 A.①④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数千年来,汉字这种独具特色的“方块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下列关于汉字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汉字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B.汉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
C.汉字记载了中华文化发展的历史轨迹
D.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文化,都是用汉字记录下来,流传后世的
8. 武汉的饮食文化是由散漫的码头文化和贫穷的黄孝乡土文化所决定,由于地处中部中心,也兼收并蓄了其它地方的饮食特点,形成了武汉的饮食文化,并为武汉人民所热爱所津津乐道。这表明:
A.文化既是世界的,又是民族的 B.饮食文化具有趋同性和一致性 C.饮食文化是由地域文化决定的 D.文化有包容性才有生命力
9.关于文化传播的手段,右边漫画给我们的启示是( ) A.对待传统文化要敢于创新 B.科技进步是文化发展的根本
C.要重视大众传媒对文化传播的作用
- 2 -
D.商业活动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10.中国既是茶的故乡,又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人们在长期的茶叶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形成了包括茶俗、茶礼、茶艺、茶道和茶理等在内的独具特色的茶文化。茶文化的发展不断丰富着中华文化,成为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这说明( )
①文化引导和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②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③人民群众是文化发展的主体 ④各民族文化共同构成中华文化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11.二人转艺术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一朵绚丽奇葩。二人转是在东北大秧歌、东北民歌、东北民间小曲小调的基础上,吸收借鉴了河北莲花落、什不闲、东北大鼓、凤阳歌、河北梆子、评戏等其他一些姊妹艺术,在东北特定的环境条件下形成的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特色的东北民间艺术。二人转的发展历程表明( )
①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 ②包容性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原因
③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 ④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2.“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三两枝桃花,初露头的芦芽和满地的蒌蒿,水中游鸭,这一小小的生活情景,却触发了东坡的诗兴,简短的几句就揭示了早春江南的迷人之处,形成了醉人情味的诗遍,并广为流传。这表明( ) A.文化创造的主体是知识分子 B.文化具有丰富的表现形式 C.人民群众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享用文化 D.文化的发展与社会实践同步
14.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在当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 ( )
A.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作用 B.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C.正确对待外来思想文化的影响 D.必须与弘扬时代精神相结合
15.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全国人大共有2987名代表,都是按照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程序选举产生的。 按新的选举法规定“城乡按照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经过选举,在代表结构上有一些新的变化。比如,与上届相比,来自一线的工人、农民代表增加了155人,提高了差不多5个百分点,农民工代表有31位。但是总人数没有变,所以相应的党政领导干部的代表人数有所减少,大概减少了7个百分点。材料表明人民民主具有的特点是( )
- 3 -
A.平等性和真实性 B.广泛性和平等性 C.全民性和真实性 D.真实性和广泛性 16. 公民基本的政治权力、行使这个权利是公民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的是( ) A.监督权 B.参加民兵组织 C.政治自由 D.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7.亿万农民群众做到“自己的干部自己选,自己的事情自己管”,说明( ) A.村民参与民主管理,扩大了村民的民主权利 B.公民是国家的主人,农民是村民自治的主体
C.实行村民自治,广大农民切实行使民主管理的权利 D.我国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在农村基本得到了实现
18.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2013年1月11日公布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汽车产销双双突破1900万辆,再次突破纪录,增速都超过了4%,蝉联世界第一。你认为影响我国汽车消费的因素可能有( )
①居民的家庭收入状况 ②汽车价格及其维修保养费用
③汽油价格及其预期走势 ④公交、高铁等交通方式的便利及其价格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19.对下图中某种商品价格由Q1点到Q2点运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 ①商品的生产规模因供过于求而缩小 ②该商品的互补品的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③该商品的替代品的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④该商品的生产规模因价格上升而扩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武汉黄陂锦里沟风景区,群山怀抱,环境优美,生态景观和民族文化特色鲜明,是武汉大都市旅游文化中不可多得的民族文化展示窗口和乡村休闲游胜地。过去,由于地处偏僻,资源闲置,基础设施薄弱,人居环境和生产条件落后,经济发展滞后;现在该地充分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事业,找到了农民快速致富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的最佳途径。材料表明发展农村经济应该( )
①立足资源优势,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②面向市场,确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③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城镇化步伐 ④强化经济规划,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③④
21.在晏殊笔下,明月是近乎冷漠的不通人情:“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而在张泌笔下,明月却是这样善解人意:“多情唯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在不同诗人笔下,明月存在“无情”与“有情”的区别,这表明( ) A.世界观不同,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不同 B.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受主体主观因素的影响 C.艺术创作的对象是艺术家独特主体意识的产物 D.艺术创作的独特魅力就在于对客观对象的背离
22.有这样一道数学题:90%×90%×90%×90%×90%=59%。它告诉我们,一项工作做到90%已经很不错了,但经过环环相扣的一系列过程结束后,“很不错”的90分最终带来的结果可
- 4 -
能是59分——一个不及格的分数,这就是过程控制效应。它给我们的哲学启示与下列相同的有( )
①三军易得一将难求 ②细节决定成败,要注重细节 ③一招不慎满盘皆输 ④性格决定命运,而性格乃天成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23.从十六大报告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到十七大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并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再到十八大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篇,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新部署。材料体现了( )
①客观事物的发展是无限的,认识的发展有无限性 ②人的认识永远不能达到真理 ③真理是绝对的和无条件的
④人的认识都是对事物某一发展阶段某一层次的认识 A.①④ B.②④ C.②③ D. ③④
第Ⅱ卷(非选择题)
二、本卷3大题共5小题,共52分。 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12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7周年纪念日,党和国家领导人同首都各界群众代表一起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并向抗日战争烈士敬献花篮,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在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时,胡锦涛强调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万众一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推动建设和谐世界而不懈奋斗。
有人认为:从抗战胜利到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民族精神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请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它的合理性。(6分)
26.材料一:中国首个以“能源”为主题的流动科普展览——“和谐能源之旅”全国科普巡展在广东省博物馆举行。主办方将围绕“能源生态文明”建设,举办跨行业能源论坛、儿童“能源小卫士”到高校“能源大使”评选等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活动,强调每一位公民应对能源挑战的行动力,倡导低碳智慧生活。活动鼓励民众关注能源安全与挑战、环境保护等议题,号召珍惜能源、善用能源。
材料二: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儒家思想,祥善长儒影视文化(北京)投资有限公司日前表示,该公司即将推出系列文化产品《新周游列国》,其特点是采用多元的艺术形式呈现、还原、解析儒家文化,其中包括影视作品、大型舞台剧、国际书画展等。祥善长儒影视文化(北京)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孔祥善是孔子75代后裔,自幼学习儒家文化。
- 5 -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中有关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知识,说明“和谐能源之旅”全国科普巡展的意义(16分)
(2)有人认为,儒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粹,要全面继承。也有人认为,儒家思想已经落后于时代,必须丢掉这一历史包袱。结合材料二,说明应如何认识这两种观点。(14分)
(2) 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被称为大众传媒。结合材料简述大众传媒的特点和功能,并指出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8 分)
- 6 -
2012-2013学年度武昌区高中二片学校高二年级期中联考 政治试卷参考答案
第II卷(非选择题)
25、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从抗战胜利到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民族精神起了重要作用。(6分)
26(1)、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科普巡展有利于推动和谐能源观念的形成和行动力的提升。(4分)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科普巡展有利于建设能源生态文明,有利于转变思维方式,使人们在能源挑战中采取自觉行动。(4分)
③文化能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影响。科普巡展有利于营造全社会重视能源生态的社会文化氛围,使人们牢牢树立能源生态安全等理念。(4分)
④文化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科普巡展有利于提高人的道德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4分)
(以上各题如有合题意、言之成理的,可适当给分)
- 7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