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分)环境问题正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用NH3催化还原NxOy可以消除氮氧化物的污染,对构建生态文明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1) 已知N2(g)+3H2(g)
2NH3(g) △H<0,当反应器中
按n(N2):n(H2)=1:3投料,分别在200℃、400℃、600℃ 下达到平衡时,混合物中NH3的物质的量分数随压强的 变化曲线如右上图。
①曲线a对应的温度是 。
②关于工业合成氨的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及时分离出NH3可以提高H2的平衡转化率
B.P点原料气的平衡转化率接近100%,是当前工业生产工艺中采用的温度、压强条件 C.上图中M、N、Q点平衡常数K的大小关系是K(M)=K(Q)>K(N) D.M点对应的H2转化率是75%
E.如果N点时c(NH3)=0.2 mol·L1,N点的化学平衡常数K≈0.93
-
(2) 用NH3催化还原NxOy时包含以下反应。 已知:反应I: 4NH3(g)+6NO(g) 反应II: 2NO(g)+O2(g)
反应III:4NH3(g)+6NO2(g)
5N2(g)+6H2O(l) △H1 < 0 2NO2(g) △H2 < 0 5N2(g)+3O2(g)+6H2O(l) △H3 > 0
相同条件下,反应I在2L密闭容器内,选用不同的催化剂,反应产生N2的 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计算0~4分钟在A催化剂作用下, 反应速率v(NO)= 。 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的活化能大小顺序是:Ea(A)>Ea(B)>Ea(C)
B.增大压强能使反应速率加快,是因为增加了活化分子百分数
C.单位时间内H-O键与N-H键断裂的数目相等时,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 D.若在恒容绝热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当K值不变时,说明反应已经达到平衡 (3)一定温度下,反应III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此时容积为3 L,c(N2)与反应时间t变化曲线X如下图所示,若在t1时刻改变一个条件,曲线X变为曲线Y或曲线Z。则:
①曲线X变为曲线 Z改变的条件是 。
第 1 页 共 11 页
②若t2降低温度,t3达到平衡,请在下图中画出曲线X在t2- t4内 c(N2)的变化曲线。
2.(15分)甲醇是21世纪应用最广泛的清洁燃料之一,通过下列反应可以制备甲醇: CO ( g )
+ 2H2 ( g ) (1)已知:
化学式 标准燃烧热(25℃) △H / kJ·mol 计算上述反应的△H= kJ·mol1。
-
-1CH3OH ( l ) △H
H2(g) -285.8 CO(g) -283.0 CH3OH(l) -726.5
(2)在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CO ( g ) 和2 molH2 ( g )生成CH3OH( g ),H2的平
衡转化率随温度(T)、压强(P)的变化如右图所示。
① 该反应的△S 0,图中的T1 T2(填“<”、“>”或“=”)。
② 当达到平衡状态A 时,容器的体积为2 L,此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若
达到平衡状态B 时,则容器的体积V(B)= L。
③ 在该容器中,下列措施可增加甲醇产率的是 。 A.升高温度 B.从平衡体系中及时分离CH3OH C.充入He D.再充入0.5 mol CO和1 mol H2
(3)在容积固定为2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CO( g )和6 molH2( g )
生成CH3OH( g ),反应时间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则前10分钟内,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若15分钟时
升高体系温度,在20分钟时达到新平衡,此时氢气的转化率为33.3%,请在图中画出15-25分钟c (CO)的变化曲线。
第 2 页 共 11 页
3.(15分)碳是一种生命元素,碳元素的循环对地球环境,从中衍生出来的CO2可以有许多用途。回答下面问题: Ⅰ(1)已知温度为T时:
CH4(g)+2H2O=CO2(g)+4H2(g) △H=+165KJ•mol CO(g)+H2O(g)=CO2(g)+H2(g) △H=-41KJ•mol
电解得到的CO、H2在合适催化剂的作用下可以合成CH4的反应,温度为T时,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 。
(2)在固态金属氧化物电解池中,高温电解H2O~CO2混合气体制备H2和CO是一种新的能源利用方式,基本原理如图所示。请问:X是电源的(填正极或负极) ;写出生成H2的电极反应式: 。
Ⅱ以CO2和NH3为原料合成尿素是固定和利用CO2的成功范例。在尿素合成塔中的主要反应(均自发进行)可表示: 反应Ⅰ:2NH3(g)+CO2(g) 反应Ⅱ:NH2CO2NH4(s) 反应Ⅲ:2NH3(g)+CO2(g) 已知:H2O(g)
NH2CO2NH4(s); ΔH1 CO(NH2)2(s)+H2O(l); ΔH2 CO(NH2)2(s)+H2O(g); ΔH3
H2O(l) ; ΔH4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Ⅰ的ΔH1=__________(用其他ΔH表示)。 (2)反应Ⅱ的ΔS______0 (填“>”、“=”或“<”) 。
(3)某研究小组为探究反应Ⅲ影响CO2转化率的因素,在其它条件一定时,图1为CO2转化率受温度变化影响的曲线,图2是按不同氨碳比 [n(NH3)/n(CO2)]投料时CO2平衡转化率的变化曲线。
图1 图2
当温度高于T℃后,CO2转化率变化趋势如图1所示,其原因是____ ______。 (4)在某恒定温度下,将NH3和CO2物质的量之比按2:1充入一体积为10 L的密闭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生成物的体积忽略不计且只发生反应Ⅰ),经15 min达到平衡,各物
第 3 页 共 11 页
质浓度的变化曲线如上图所示。
①在上述条件下,反应Ⅰ的平衡常数的值为______________。
②若保持平衡的温度和体积不变,25 min时再向该容器中充入2 mol NH3和1 mol CO2,在40 min时重新达到平衡,请在上图中画出25~50 min内CO2的浓度变化趋势曲线。
4.(15分)工业燃烧煤、石油等化石燃料释放出大量氮氧化物(NOx)、CO2、SO2等气体,
严重污染空
气。对废气进行脱硝、脱碳和脱硫处理可实现绿色环保、废物利用。 Ⅰ.脱硝:已知:H2的热值为142.9KJ·g-1
N2(g)+2O2(g)=2NO2(g)△H=+133kJ•mol-1
H2O(g)= H2O(l) △H=-44kJ•mol-1
催化剂存在下,H2还原NO2生成水蒸气和其它无毒物质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Ⅱ.脱碳:向2L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 CO2、6mol H2,在适当的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
CO2(g)+3H2(g)
CH3OH(l)+H2O(l)
(1)①该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是 (填“低温”、“高温”或“任意温度”)
②下列叙述能说明此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
a、混合气体的平均式量保持不变 b、CO2和H2的体积分数保持不变 c、CO2和H2的转化率相等 d、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e、1mol CO2生成的同时有3mol H-H键断裂
③ CO2的浓度随时间(0~t2)变化如下图所示,在t2时将容器容积缩小一倍,t3
时达到平衡,t4时降低温度,t5时达到平衡,请画出t2~t6 CO2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
(2)改变温度,使反应CO2(g)+3H2(g)
CH3OH(g)+H2O(g) △H<0 中的所有物质都
为气态。起始温度体积相同(T1℃、2 L密闭容器)。反应过程中部分数据见下表:
第 4 页 共 11 页
反应时间 0 min CO2(mol) H2(mol) 2 1 0 6 4.5 0 CH3OH(mol) 0 1 2 H2O(mol) 0 2 反应I 恒温恒容 10min 20min 30min 反应II 0 min 绝热恒容 ① 达到平衡时,反应I、II对比:平衡常数K(I) K(II)(填“>”、“<”或“=”下同);平衡时CH3OH的浓度c(I) c(II)。
② 对反应I,前10min内的平均反应速率v(CH3OH)= ,在其它条件不变下,若30min时只改变温度为T2℃,此时H2的物质的量为3.2mol,则T1 T2(填“>”、“<”或“=”)。
若30min时只向容器中再充入1 mol CO2(g)和1 mol H2O(g),则平衡 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
15.(15分)Ⅰ.施莱辛(Schlesinger)等人提出可用NaBH4与水反应制氢气:BH4-+2H2O
=BO2-+4H2↑(反应实质为水电离出来的H+被还原)。研究表明,该反应生成H2的速率受外界条件影响。下表为pH和温度对NaBH4半衰期的影响(半衰期是指反应过程中,某物质的浓度降低到初始浓度一半时所需的时间)。
体系 pH 8 10 12 14 0℃ 4.32 ×100 4.32 ×102 4.32 ×104 4.32 ×106 不同温度下NaBH4的半衰期(min) 25℃ 6.19 ×10-1 6.19 ×101 6.19 ×103 6.19 ×105 50℃ 8.64 ×10-2 8.64 ×100 8.64 ×102 8. 64 ×104 75℃ 1.22 ×10-2 1.22 ×100 1.22 ×102 1.22 ×104 (1)已知NaBH4与水反应后所得溶液显碱性,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出溶液显碱性的原因
,溶液中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为 。 (2)从上表可知,温度对NaBH4与水反应速率产生怎样的影响? 。 (3)反应体系的pH为何会对NaBH4与水反应的反应速率产生影响? 。
第 5 页 共 11 页
Ⅱ.肼(N2H4)又称联氨,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油状液体,沸点为113.5℃。肼和氧气在不同温度和催化剂条件下生成不同产物(如图): 温度较低时主要发生反应①:N2H4+O2温度较高时主要发生反应②:N2H4+2O2不考虑其他反应,完成下列填空:
(4)若反应①在250℃时的平衡常数K1,350℃时的平衡常数为K2,
则K1 K2(填“>”、“<”或“=”)。
(5)反应②在1100℃时达到平衡后,下列措施中能使容器中
(填字母序号)。
A.恒容条件下,充入He气 B.增大容器体积 C.恒容条件下,充入N2H4 D.使用催化剂
(6)若将n mol肼和2n mol O2充入某容积n L的刚性容器中,在800℃和一定压强、合
适催化剂的作用下,反应①和②同时达到平衡,实验测得N2的产率为x,NO的产率为y,则该条件下反应②的平衡常数
K= (用x、y的代数式表示,不必化简)。
第 6 页 共 11 页
N2+2H2O 2NO+2H2O
增大的有
6.(15分)工业上利用CO2和H2催化氢化可以制取甲烷。
(1)已知 ①CH4(g)+2O2(g)=CO2(g)+2H2O(l) ΔH= -890 kJ·mol-1
②2H2(g)+O2(g)=2H2O(l) ΔH= -572 kJ·mol-1 ③H2O(g)=H2O(l) ΔH= -44 kJ·mol-1 CO2(g)+4H2(g)
CH4(g)+2H2O(g) ΔH=a kJ·mol-1
据此,a= ,利于该反应自发进行的条件是 (选填“高温”或“低温”)。 (2)在一定压强、不同温度下,两种催化剂分别催化CO2加氢甲烷化反应2h的结果如图1所示(一定温度下仅改变催化剂,其他条件不变):a、b-催化剂I; c、d-催化剂II。甲烷化选择性:指含碳产物中甲烷的物质的量分数。请据图1分析:
①催化剂I实验, 400 ℃~450℃时CO2转化率下降的原因可能为 。
②催化剂II实验,检测密闭容器中产物发现,温度升高甲烷的选择性下降是发生了: CO2(g)+ H2(g)
CO(g)+H2O(g) ΔH>0 。
若不再改变温度,提高甲烷化选择性可以采取的一个措施: 。 (3)下列与甲烷化反应有关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单位时间内断裂2molC=O键的同时断裂4molC-H,说明该反应已达平衡 B. 催化剂Ⅰ作用下的活化能比催化剂Ⅱ的大
C. 甲烷化反应在绝热的密闭容器中进行时,当容器中温度不变时说明达到平衡
D. 催化剂Ⅰ下,300-450℃内,选择性保持不变主要原因是其它副反应的速率很慢 (4)催化剂I实验, 400℃时,向2L固定体积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 CO2和4mol H2,
CH4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2时所示,则2h内CO2平均反应速率为 。
若其他条件不变,反应在恒压条件下进行,请在图2中画出反应体系中n(CH4)随
时间t变化的趋势图。
第 7 页 共 11 页
第 8 页 共 11 页
2016年浙江省高考理综化学部分第28题练习(2)
参考答案
1.(15分)
(1) ①200℃(2分)
②ACDE(2分)(选对2个以上得1分,错选不得分) (2) ①0.375mol·Lmin(2分)
② C D(2分)(漏选得1分,错选不得分)
(3)①加入催化剂(2分);将容器的体积快速压缩至2L(2分,只写出加压或缩小容器体积得1分)。 ②画图(2分) 2.(15分) (1)-128.1(2分)
(2) ①<(1分) <(1分)
② 4(2分),0.4(2分) ③B(2分,多选不给分) (3)0.16mol·L·min(2分,单位没写或错不给分)
-1
-1
-1
-1
(3分,起点1分,平衡点1分,20~25分钟平衡线1分;曲线变化趋势错,不给分。 3.(15分)
Ⅰ(1)CO(g)+3H2(g)=CH4(g)+H2O(g) ∆H=-206kJ•mol‾…………………(2分) (2)X是电源的负极…………(1分);电极反应式是: CO2+2eˉ=CO+Oˉ(2分) Ⅱ(1)△H3+△H4-△H2…………………(2分) (2)>…………(1分)
(3)温度高于T℃时,因为反应Ⅲ为自发反应,△S<0,则反应ΔH3<0,是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向逆方向进行,CO2的平衡转化率降低…………(2分)
第 9 页 共 11 页
2
1
(4)①250…………(2分) ②如下图(3分)
4(16分)
Ⅰ. 4H2(g)+2NO2(g)=N2(g)+4H2O(g)△H=-1100.2kJ·mol(共3分,方程式2
分,但分子式错或无配平或无状态,不给分,数据1分) Ⅱ.(1)① 低温(1分)
② d e(2分)
③ 图像(共3分)t2起点1分,t3 到t4终点1分,t4以后符合变化趋势即可1分
-1
(图中t3 到t4终点平衡线在0.5的线上,偏离大不给分,t4以后在0.5线以下,但不能到横坐标线上且有平衡线段,否则不给分) (2)① <(1分) <(1分)
② 0.025mol ·L·min(1分) <(2分) 不(2分) 5. (15分)(1)BO2+2H2O
+
----1
-1
H3BO3+OH(2分)
+
-
c(Na)> c(BO2)> c(OH)> c(H)(2分) (2)温度越大,反应速率越大(2分)
(3)体系碱性越强,水电离出来的H浓度越低,反应速率越慢(2分,合理答案均给分) (4)K1>K2 (2分) (5)BC(2分) (6)
第 10 页 共 11 页
+
(3分)
6.(15分)
(1)-166、低温 (各2分)
(2)①原因一:温度太高催化剂活性下降反应速率减小2h反应的CO2减少转化率下降。 原因二:温度高速率快2h已达平衡,反应放热升温平衡逆移,所以反应的CO2减
少转化率下降。(2分,各1分,或其它合理解释)
②改用催化剂I或加压(2分,同倍数增加CO2、H2浓度。或其它合理答案) (3)A、C、D(2分,选2个且正确给1分,只选1个或有错,都0分) (4)0.125mol·L·h(2分)
-1
-1
(3分,起点、趋势、终点各1分)
第 11 页 共 11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