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文化融合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
作者:张传云
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7年第02期
摘 要:数学教育的现代化趋势、现代数学教育理论及初中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迫切要求数学文化融合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然而数学文化在当今数学课堂教学中“狭隘化”等现象较严重。本文进行了调查分析,寄希望于拓宽数学文化进入初中数学课堂的途径,使数学文化从教学课堂的“点缀”变为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常态”教学现象。 关键词:数学文化 融合 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一、数学文化及教育价值
目前,数学教育中存在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忽视数学思想、数学思维、数学方法、数学精神、数学素养的培养,更加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解题技巧的熟练,概念、数字、公式和解题套路是数学学习的主要内容。谈到数学,大部分学生觉得枯燥,对数学学习没有动力,认为学习数学知识对实际没用。我国数学教育研究者提出了从文化的视角探讨数学教育现代化,认为应将数学、教育和文化整合起来,数学教育不能仅限于获得数学知识,掌握解题技巧,还有更重要的方面:数学能力、思想观念、健全人格。[1]于是就有了数学教育应是数学文化的教育的观点,新的数学教育价值观要求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整合。
什么是数学文化?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其定义的复杂性如同对“文化”概念的界定一样,基于文化狭义观的论述大多是强调数学的思想、方法、观点、精神及其形成和发展,同时强调这些对人和社会的影响. 例如,“数学文化,是指以数学家为主导的数学共同体所特有的行为、观念、态度和精神等,也即是指数学共同体所特有的生活(或行为)方式,或者说是特定的数学传统”。在这里笔者比较认同的定义就是:数学是一种文化现象,在某种文化视角下,研究数学思维结构、思维方式、认知方式,而不是知识体系,强调的是数学知识背后的隐性成分或观念性成分。[3]而目前我国对数学文化的研究主要还集中在对数学文化宏观的、理性的探讨和思辨阶段,对数学文化教育的研究和数学文化进入课堂的微观研究,即数学文化教育具体实施的内容、步骤和方法的研究还十分薄弱。
二、数学文化在初中数学课堂中使用现状的调查研究及分析 1.访谈的目的
为了清晰深层次地了解数学文化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融合现状,为数学文化与初中数学课堂融合的研究提供切实有效的建议,笔者将数学应用价值,数学精神,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美等几方面,对重庆市万州中学六位初中数学教师做了相关访谈。 2.访谈对象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在访谈中,六位教师分别属于七、八、九,三个年级的数学教师,他们根据自己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现状的了解和自身的理解,详细地介绍了数学文化在课堂中的融入情况。 3.访谈的结果及分析
(1)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在各中小学推广,初中数学教师已经开始关注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数学文化的知识,一定程度上教师已经基本接受了新的数学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教学的观念已有所转变,已经认识到数学文化的教学对学生的影响作用。 (2)在访谈中,我们了解到,他们的常态课堂中,教师依然关注的是知识点的讲解,解题技能的传授,知识目标的达成,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概念讲解—例题讲解—练习—布置作业巩固。从调查中我们发现,总体来讲,数学文化只是课堂的一点点缀,是活跃气氛的内容,让课堂更加活跃热闹,从细节内容来看,数学教学更多的在于知识点的讲解,侧重解题思路的渗透,得高分的技巧,而数学文化中的数学美、数学精神等隐性的数学文化的知识则较少。[2]
三、数学文化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融合的建议 1.教学内容要有趣味性和开放性
长期以来,由于数学学科的特点,致使数学学习的内容和形式都比较单一,数学知识的传授成为教学的主要内容,缺乏趣味性。《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生活经验是教师教学可以利用的素材,数学学习可以且应该和生活联系在一起,教学在教学中通过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例如,游戏、演示、多媒体,现场参观等种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来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理解和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对生活的作用”。[3]
2.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
数学特质不是我们浅层次理解的特性,它也有它的深层次的特性和美,如简单性、和谐书、对称性、奇异性和普遍的规律性等。我们要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数学的作用不仅是为了考试考高分,数学的价值远高于这个层次,让学生加强对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人文价值和美学价值的认识,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动力。数学文化使学生认识到数学的形成和发展不是单纯的数学知识、解题技巧,忽略了数学的其它价值,只有将数学置于广阔的丰富的数学文化背景中,才能有助于学生形成优化的、关联的、动态的数学观。 3.提升学生对数学美的鉴赏能力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 由于教师存在着对数学在认知和理解上的偏差,使得数学课堂充满的只是概念、公式、定理和例题。 数学美具有科学美的一切特性,作为教师需要在教学中通过各种方式提升数学美的鉴赏能力,可以是内容美,也可以是形式美,例如,学习勾股定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理,教师带领学生欣赏勾股定理的广泛应用,可以是著名的毕达哥拉斯与勾股定理,也可以是金字塔与勾股定理。
通过多种方式的展示,我们让学生了解数学美,“数学是这个世界之美的原型。”数学也可以像其他艺术作品一样进行欣赏,数学欣赏也是是数学文化教育的内容之一,让学生深刻感受数学文化的无穷魅力,触及学生的灵魂,改变学生对数学的狭隘认识。 四、结语
当今数学课堂教学的现状表明,数学文化难以融合于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原因是教师数学观相对滞后于其教育观,笔者认为,教师的专业能力是决定数学文化融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因素,我们作为数学教师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张维忠,汪晓琴等. 文化传统与数学教育现代化[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4-10.
[2] 课程教材研究所,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 数学文化[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33.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51,6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