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积累与转换视角下MOOC学分的认证方法

积累与转换视角下MOOC学分的认证方法

来源:筏尚旅游网
 Vol.28 No.5 2018

积累与转换视角下MOOC学分的认证方法*

张润芝

(北京语言大学 网络教育学院,北京 100083)

摘要:随着MOOC的兴起,学分认证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基于此,文章立足于积累与转换视角,首先分析了MOOC学分的内涵与属性,认为内涵体现为学习量和概念学习时间,属性涉及‚水平‛和‚数值‛两个方面。随后,文章详细阐述了MOOC学分认证方法的内容,包括MOOC学分‚水平‛认证的规则与方法和MOOC学分‚数值‛计算的方法。最后,文章以MOOC课程‚C语言程序设计‛为例,验证了MOOC学分认证方法的可行性。积累与转换视角下的MOOC学分认证方法实现了MOOC学分的等值化并有助于提高其公众认可度,可为实践者开展MOOC学分认证提供参考。

关键词:MOOC;学分认证;‚水平‛认证;‚数值‛计算;MOOC学分标尺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8)05—0095—07 【DOI】10.3969/j.issn.1009-8097.2018.05.014

大规模、开放性、个性化是MOOC与传统教育方式相比所具有的独特优势。但是,当MOOC在全球范围内得以大规模推广的同时,其课程结业率却保持在较低水平,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较多,“没有学分认证”是其中之一,如李清泉认为能够授予学分是MOOC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1]。此外,MOOC学分认证也直接关系到MOOC的教学质量、学习者的参与度与持久性以及社会对MOOC的广泛认可。目前,很多机构开展了对MOOC学分的认证,如哈尔滨工业大学于2014年规定:“学生在‘好大学在线’平台所修课程,完成所有教学环节、考核成绩合格后,可认定为我校‘全校任选课’或‘人文与社会科学限选课’学分。”[2];陕西省高等教育MOOC中心搭建了跨校选课平台和学分互认系统1,截至2018年4月,已有约350门优质MOOC可供学生选择并被认证为一定学分。殷丙山等[3]通过调研,归纳了当前中国MOOC或以MOOC名义开展的各类在线学分认定的四种主要形式,包括:大学主导的校内学分认定、高校联盟建立的校际学分互认、教育行政部门协调的区域高校学分互认和开放大学运营的学分银行。

然而,由于不同教育机构对于学分的认识存在一定差异,且没有统一的学分标尺,故不同的学分内涵、不同的学分认证与计算方法会导致具有同等学习基础与学习结果的MOOC学分出现不同,进而造成MOOC学分不等值。受限于此,MOOC学分认定主要集中在一定范围内,远远不能满足广大MOOC学习者的学习需求。而学分积累与转换视角既关注学习者某段时间内在某段学习计划中获得的学分的累积,也关注学习者在某个机构获得的学分可以按一定比例转换到另外一个机构;既强调不同教育体系机构对于学分的统一认识,也强调学分的等值化;不仅能保证广大学习者在不同教育体系之间的顺利流动,也能促进机构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作为学分积累与转换的一种重要实践形式,MOOC学分认证一方面需遵从学分积累与转换的大背景,另一方面也要不断拓宽学分积累与转换的范围。基于此,本研究结合对国内、国际已有学分积累和转换系统的综合分析,阐述了MOOC学分的内涵、属性与认证方法的内容,并以中国大学MOOC平台课程的学分认证为例,对MOOC学分认证方法进行了实践探索。

1

详见‚陕西省高等教育MOOC中心‛官网:http://www.sxmooc.cn/。

95

Vol.28 No.5 2018 一 积累与转换视角下MOOC学分的内涵与属性

1 内涵:学习量和概念学习时间

积累与转换视角下,学分不仅承担着计量教师工作量、评价学生学业等级(学分绩点)、调整课程体系、认证毕业资格和奖惩等功能,而且承担着“学习成果认定、校际间的沟通和交往、学分银行中的货币”[4]等多种功能。上述功能的实现,要求研究者将学分看作是对学习者所获得的学习成果的一种可量化表达,这种可量化表达需要借助学习量和投入时间来实现:①学习量是指课程所包含的知识、技能和能力,通常通过课程内容及其达到的水平,或者课程的广度、深度和难度来综合体现,反映课程的内在特征,代表课程学分所处的水平。对于MOOC来说也是如此,当学习者完成MOOC学习并获得相应的学分时,意味着学习者已经基本适应了所学MOOC的广度、深度和难度,且已经基本掌握了所学MOOC的内容。②在学分的可量化表达过程中,学分通过特定水平的学习者完成特定学习量所需投入的平均学习时间按照一定的计算方法转换所得到的数值来表示。国际上很多教育体系为上述学习时间添加了定语“Notional”,如英国高等教育称其为“Notional Hours of Learning”[5],欧盟职业教育学分转换系统称其为“Notional Learning Hours”[6];结合国内对于学分的理解(即学分是指高等院校计算学生课业学习量的单位),本研究称其为“概念学习时间”。概念学习时间是一个抽象的通用概念,与实际学习时间存在不同——实际学习时间与学习者个体的能力水平密不可分,不同的学习者拥有不同的实际学习时间,而概念学习时间代表特定水平学习群体的平均学习时间,可使每门课程的学分以一个相对确定的数值来表示。

2 属性:水平和数值

MOOC学分的两个内涵决定了其属性不是单维的,而是二维的,涉及“水平”和“数值”两个方面。为了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学生流动性增强的变化,国际上出现了学分积累与转换的需求,一些国家及地区经过长期实践形成了不同的学分积累与转换系统。这些学分积累与转换系统虽然没有明确指出学分所具有的两种属性,但这两种属性在具体的积累和转换规则中都得到了体现。如在英国,高等教育学校为自己的课程学分设置水平(Level),然后将其与各个地区的学分积累与转换系统中的资格水平进行对应,如英国开放大学课程学分水平Level 1相当于英格兰高等教育资格的Level 4、苏格兰资格框架的Level 7、北爱尔兰资格框架的Level 6等,这明确体现了学分的“水平性”。学分的“数值性”是学分毋庸置疑的一个属性,只是不同的实践者对其有不同的认识。如国内全日制高等教育对于学分的计算通常为总课时数除以1学期的周数,即如果每周的课堂学习为1课时,则该课程为1学分;如果每周为2课时,则为2学分。而有统一的学分积累与转换系统的国家或地区(如英国和我国香港地区的资格学分系统),则采用较为一致的学分量计算公式,即1学分相当于10个小时的概念学习时间。

只有从积累与转换视角形成对MOOC学分内涵与属性的一致认识,才可使各机构对于MOOC学分的认可更加顺畅。

二 积累与转换视角下MOOC学分认证方法的内容

MOOC学分的“水平”与“数值”属性密不可分,MOOC学分“数值”的认证离不开MOOC学分“水平”,可以说MOOC学分“水平”是认证MOOC学分“数值”的基础。因此,MOOC

96

Vol.28 No.5 2018 学分“水平”认证的规则与方法和MOOC学分“数值”计算的方法共同构成了MOOC学分认证方法。在具体的实践中,MOOC学分的认证主体最好为具有一定公信力的第三方认证机构,以保证认证结果的科学合理性与权威性。第三方认证机构可以向学校推荐MOOC学分课程,但是MOOC学分的最终授予权掌握在学校手中。

表1 MOOC学分‚水平‛认证规则

认证条目 课程目标 (5分) 认证要点 ①课程目标匹配学习者的学习能力;②课程目标符合相应的层次要求;③单元学习目标有助于课程总体目标的实现。 ①课程内容设置符合社会或行业的需求,兼顾理论与实践,反映当前最新的知识和实践;②有明确的课程学习说明(如教学大纲、先修科目、课时安排、自学时间安排、学习进度及方法等);课程内容与设计(15分) ③提供先后顺序合理的课程结构和正确的课程内容,并建立该课程与先修、后续课程的联系;④课程内容有助于实现课程目标(如目标为应用,则须涵盖学生发展必要能力的内容);⑤课程内容面向广大学习者设计,并且考虑到了学习者之间的差异性;⑥课程内容更新及时;⑦详细描述课程重点和难点,并告知学习者遇到问题时的解决办法。 ①主讲教师应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较高的学术造诣与丰富的教学经验,且具有良好的镜头感,能满足学习者相关的学习需求及相应目标层次的要求;②助教应具有一定的学科知识背景、良教职员支持 (15分) 好的个人素质和充足的时间;③教辅人员应具备良好的在线学习开发与传递的相关技能;④机构的在线学习研究与创新处于较高地位,且具备MOOC课程的传播机制;⑤机构向各类教职人员提供足够的资源与支持,能够合理分配教职员工的工作量;⑥课程团队及利益相关方之间有合适的沟通机制。 ①课程平台安全可靠,具备隐私保护、系统维护、性能监测与性能审查等功能,能够保证课程课程传递平台 (10分) 的顺利实施;②课程平台界面风格统一、美观,避免给学习者造成不必要的认知负担;③课程平台能提供一系列适用于所采用教学模式的在线工具;④课程平台能为使用者(包括学习者、教师、管理者)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服务。 教学过程 (10分) 学习过程记录①教学方法及活动切合学习者的能力及学习需要;②教学方法及活动有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能帮助学习者达到允诺的学习结果;③教师与学习者的比例切合相应的教学内容与模式;④教学过程中采取一系列措施以提高学习者的参与度。 ①有学习者的学习档案;②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信息记录(如作业、学习评价、参与各类学习与分析(15分) 活动的记录等)完整;③为学习者提供及时有效的学业指导及支持,确保其顺利完成课程。 学习评价 (15分) ①明确获得课程证书和学分的条件;②评价符合课程性质、涵盖课程目标;③根据课程要求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④提供详细的作业、考试要求;⑤同伴互评或自我评价活动有详细的评分标准;⑥详细说明学习评价结果并及时向学习者反馈。 ①定期对课程管理及开发人员进行评估;②定期开展学习者、教师的满意度调查,吸纳建议并课程质量保证 (15分) 及时改进;③告知学习者在学习前应具备的知识与技能,以便其能顺利参与课程学习并达到目标;④定期接受外部评审机构的认证、评估,并根据结果及时改进;⑤建立课程持续改进机制;⑥确保各类资源的有效供给,以满足课程开设的需要。 97

Vol.28 No.5 2018 1 MOOC学分“水平”的认证

积累与转换视角下,MOOC学分“水平”认证的核心是MOOC内容及其要求学习者达到的水平,总体反映MOOC学习结果的水平,其认证主要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

(1)定性法

定性法是指专家通过经验,对MOOC的重要程度、所涵盖的内容及水平进行主观判断并不断修正,初步确定其允诺的培养层次所要求的水平。从已有的MOOC学分认证实践来看,对MOOC学分“水平”的认证更多地集中于高等教育领域,而高等教育通常涉及学士、硕士和博士等三类学位资格类型。不同学位资格类型对应的课程级别不同,学生只有累计获得了相应培养目标要求的不同级别课程的学分,才可获得相应的学位资格。借鉴英国开放大学的经验,本研究将MOOC级别初步分为5个:学士Level 1、学士Level 2、学士Level 3、硕士Level、博士Level,每个Level反映了课程预期学习结果的不同水平。学士Level 1、学士Level 2和学士Level 3分别相当于普通全日制高校的第一、第二和第三年的课程水平;由于学生在第四年主要开展论文写作与实习,高校开设的课程相对较少且多为选修课,这些课程水平大致与学士Level 3相近,故本研究不再单独设置学士Level 4。学士Level 1~Level 3的内容主要涉及认知技能、实践技能与专业意识、问题解决技能、交流沟通技能、数字素养与ICT技能和自主学习技能等6个方面,代表了这三个Level所要求学习者具备的不同的知识技能与能力水平。

(2)定量法

定量法是指专家依据认证规则,通过多人打分取平均分,对实际课程是否符合相应Level的要求进行评价,其中认证规则是基础。制定认证规则的目的是判断与MOOC相关的各方面能否保证其达到相应Level的要求。在已有的课程学分“水平”认证规则中,值得借鉴的是香港学术及职业资历评审局采用的《课程甄审》准则及标准,包括课程目标及其学习成效、课程内容和结构、教与学、成绩评核、课程发展/管理及检测、财务及资源、学员支持服务、学员记录及资料管理、收生条件及学员甄选、人事体制及职员培训等[7]。在已有的MOOC质量评价指标中,由欧洲11个国家联合制定的欧洲远程教育大学“开放教育质量标签(The OpenupEd Quality Label)”,包括机构和课程两个层面,“机构层面含6个二级指标,为战略管理、课程体系设计、课程设计、课程传递、教职人员支持和学生支持,课程层面未设置二级指标。”[8],它是欧洲学分积累与转换一体化背景下的产物,与本研究的出发点相似,也值得借鉴。综合上述两个认证规则,考虑国内的学术语境,同时突出体现MOOC相关要素对于MOOC目标实现的价值,本研究初步形成了MOOC学分“水平”认证规则(如表1所示),其中的每个认证条目都包含具体的认证要点。此认证规则与已有的MOOC质量评价指标的最大区别在于各个条目的认证要点都紧密围绕一个核心,即是否有助于目标的实现和相应层次要求的满足。

2 MOOC学分“数值”的计算

积累与转换视角下,传统的学分量计算方法已不能满足需要。基于此,本研究把概念学习时间的认证作为MOOC学分“数值”计算的核心,并通过长期实践与反思,形成了MOOC学分“数值”的计算方法,即以学分单位为基础的MOOC学分标尺法。

本研究之所以专门提出学分单位,其原因在于:以1学分作为计量单位稍显大,且不利于对时间较短、涉及内容模块较少的微课程和MOOC等进行统计,故将1个学分单位规定为约20分钟的概念学习时间比较合适。借鉴目前国际上比较通用的“学分=概念学习时间/10”,本研究

98

Vol.28 No.5 2018 中的1学分相当于30个学分单位,由此,MOOC学分“数值”的计算公式可确定为“学分单位总个数/30”。学分单位就像尺子的度量单位一样,不论MOOC的性质和类型是什么,它们所涵盖的知识广度、难度及深度应大致相同。

在学生平均水平固定的情况下,MOOC学习内容及其认知水平(包括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和创造2)的不同组合,会形成不同的学习量;而同样的学习量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包括个体接受式、个体发现式和群体合作学习[9]),会造成不同的学习时间(包括学生看视频、利用参考材料进行学习及完成MOOC学习活动和作业的时间等)——学习方式与学习量的不同组合,会对应不同数量的“学分单位”,在学科教师的多人协商下,该数量最终会形成一个稳定量。因此,不同内容、不同认知水平、不同学习方式对应的学分单位数量的集合,会形成一个稳定的、可供MOOC学分估算者参照的基准,本研究将这个基准形象地称为“MOOC学分标尺”。

本研究采用以学分单位为基础的MOOC学分标尺法计算学分“数值”的过程为:①创建MOOC学分标尺——将MOOC进行知识模块划分,形成相应的知识点全集→规定相应MOOC的学分单位,设计相应MOOC的学分标尺调研表→抽样选择学科教师完成调研表中学分单位数量的填写→分析调研数据的分布情况,酌情选取调研结果的平均值作为学分单位数量的最终值;②收集实际MOOC的相关数据,与学分标尺进行匹配——对实际MOOC中各个知识点达到的认知水平、学习方式予以确定→与已形成的MOOC学分标尺中的各个组合进行匹配,直接赋予相应的学分单位数量→计算各个组合的学分单位数量总和,根据MOOC学分“数值”计算公式得出MOOC学分(当出现小数时进行四舍五入取整)。

三 MOOC学分认证的案例分析

1 MOOC学分“水平”的认证

2016~2017年期间,本研究在中国大学MOOC平台上任选一门“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进行了学分“水平”的认证。由于“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比较符合学士Level 2的要求,故本研究初步确定其水平为学士2级。随后,由10位学科专家和教育技术专家依据如表1所示的MOOC学分“水平”认证规则的8个条目及相应的认证要点,对该课程进行详细分析并给予打分,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后,得到所有分数的均值为87分——此分数说明“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基本符合学士2级的资质,故该课程的MOOC学分“水平”最终被确定为学士2级。

2 MOOC学分“数值”的计算 (1)MOOC学分标尺的创建

本研究选取教学经验丰富的10名教师,首先确定了“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知识模块(具体分为概述、运算符/表达式/输入输出语句、选择结构程序设计、循环结构程序设计、数组、函数、指针、结构与链表、文件)及相应的知识点全集,然后明确了知识点“数据的输入和输出函数”达到理解水平且采用个人接受式的组合为1个学分单位。之后,遵循“操作便利性”的学分标尺调研表设计原则,本研究将知识点个数确定为46个,常见认知水平定为理解、应用两个层次,主要学习方式定为个人接受式,组合数量最终定为46×2×1=92个。最后,10名教师根据自身经验填写学分标尺调研表。调研数据的Cronbach‘s α值为0.861,说明内部一致性比较

2

此处直接采用了Bloom的教育目标分类法。

99

Vol.28 No.5 2018 高;而不同教师给出的关于各个组合对应的学分单位数值的标准差都较小,说明数据分布较集中。因此,本研究分别取平均值作为各个组合的学分单位数量并创建了“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学分标尺。限于篇幅,文中仅展示“选择结构程序设计”模块的学分标尺,如表2所示。

表2 ‚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中‚选择结构程序设计‛模块的学分标尺

知识模块 知识点 单分支if选择结构 双分支if选择结构 多分支if选择结构 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if语句的嵌套 多分支switch语句结构 switch语句的嵌套 灵活利用各种选择结构进行程序设计 不同认知水平、学习方式的学分单位数量 理解、个人接受式、1,应用、个人接受式、2 理解、个人接受式、2,应用、个人接受式、3 理解、个人接受式、3,应用、个人接受式、5 理解、个人接受式、4,应用、个人接受式、6 理解、个人接受式、4,应用、个人接受式、6 理解、个人接受式、4,应用、个人接受式、6 应用、个人接受式、6 (2)MOOC实际课程学分“数值”的计算

本研究对“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各个知识模块所包括的知识点、知识点的认知水平、知识点的学习方式进行了收集整理,并将其与“C语言程序设计”MOOC学分标尺中的各个组合进行一一匹配,最终汇总的学分单位总数为180。根据前文确定的MOOC学分“数值”的计算公式,本研究计算出“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的学分为6学分,对应概念学习时间为60个小时。为了检验此计算方法的效度,本研究对采用此计算方法得到的“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各个模块的学习时间与该MOOC运行过程中主观统计的各模块学习时间进行了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此方法得到的时间”的数值与“主观统计的时间”的数值成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48,在0.01水平上具有非常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从一定程度上检验了该方法的效度。

四 小结

本研究通过分析MOOC学分的内涵与属性、进行MOOC学分“水平”认证和“数值”计算以及具体案例的MOOC学分认证实践,验证了积累与转换视角下的MOOC学分认证方法的可行性。值得一提的是,建立权威的第三方认证机构,将有助于推进MOOC学分认定实践在大范围内开展;此外,本研究提出的MOOC学分“水平”认证规则和方法以及MOOC学分“数值”计算方法除了适用于MOOC,还可适用于职业教育与培训领域的能力单元或模块。不过,后续研究仍需不断扩大MOOC学分认证的实践范围,进一步完善MOOC学分“水平”认证的规则和方法,使得MOOC学分“水平”的认证有据可依;同时,也需完善MOOC学分“数值”计算的方法,建成一个可供实践者直接参考的比较完备的、可计算机化的和可进行网络化操作的“MOOC学分标尺库”,使得MOOC学分“数值”的确定更加方便、快捷。 ———————— 参考文献

[1]袁松鹤,刘选.中国大学MOOC实践现状及共有问题——来自中国大学MOOC实践报告[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4,(4):3-12、22. 100

Vol.28 No.5 2018

[2]哈尔滨工业大学综合信息网.关于选修“好大学在线”MOOC课程的通知[OL].

[3]殷丙山,郑勤华,陈丽.中国MOOCs证书授予及学分认定调查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16,(2):30-37. [4]康亚华.高等教育学分功能新探[J].中国电力教育,2013,(7):1-2、8.

[5]Credit Issues Development Group. Higher education credit framework for England: Guidance on academic credit arrangements in higher education in England[R]. England: The Quality Assurance Agency for Higher Education, 2008:3. [6]Mouillour I L. European approaches to credit (transfer) systems in VET[R]. Luxembourg: Office for Official Publications of the European Communities, 2005:40.

[7]香港学术及职业资历评审局.《课程甄审》准则及标准适用于拟定香港资历架构级别第一至三级之本地培训课程[OL].

[8]刘路,刘志民,罗英姿.欧洲MOOC教育质量评价方法及启示[J].开放教育研究,2015,(5):57-65.

[9]张润芝,黄荣怀.远程高等教育课程学分转换方法探析:课程相似度计算[J].开放教育研究,2013,(5):96-103.

The MOOC Credit Certification Method under the Perceptive of Accumul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ZHANG Run-zhi

(Online Education College, 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 Beijing, China 100083)

Abstract: With the rise of MOOC, the demand of credit certification becomes more and more urgent. Based on this, the paper firstly analyzed the connotation and attribute of the MOOC credi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ccumul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notation of the MOOC credit was embodied as the learning quantity and the notional learning hours, and the attribute of the MOOC credit involved the two aspects of ―level‖ and ―numerical value‖. Secondly, the content of the MOOC credit certification method was elaborated, including the ―level‖ certification rule and method of the MOOC credit, the ―numerical value‖ calculation method of the MOOC credit. Finally, this paper took the ―C Language Program Design‖ MOOC course as an example to verify the feasibility of the MOOC credit certification method. The MOOC credit certification method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accumul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realized the equivalence of the MOOC credit and helped to improve its public recognition, which provided reference for the practitioners to carry out the MOOC credit certification.

Keywords: MOOC; credit certification; ―level‖ certification; ―numerical value‖ calculation; MOOC credit scale ————————

*基金项目:本文受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远程汉语教师特质调查及汉语MOOC课程设计对策研究(项目编号:16JYC013)‛、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远程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关键变量‘标准学分’的内涵及衡量方法研究‛(项目编号:14YJ070001)资助。

作者简介:张润芝,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在线教与学、信息技术教育应用,邮箱为zhangrunzhi@blcu.edu.cn。 收稿日期:2018年4月9日。

编辑:小米

10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