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穴位按摩护理在中风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应用价值分析

穴位按摩护理在中风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应用价值分析

来源:筏尚旅游网
・56・Journal of External Therapy of TCM Apr 2019,28(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P<0.05,实验组优于对照组。见表在本次研究中,与常规组比较,实验组有效率与满意率均

2。较高(P<0.05)。由此可证,对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

表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例(%)者采用改良隔姜灸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治疗能促进其病情早期 组别n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满意率/%康复,改善预后,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与护理满意度,改善预

实验组3426 7133(97.05)\"后,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常规组3419 9628(82.35)参考文献:注:1)两组比较,x' =3. 9813,P =0.0460。[1] 黄裕,姚文凤,李哲琳,等.综合护理干预在督脉改良隔 4典型病例姜灸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岀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王X ,60岁,入院时腰痛伴有活动受限8 a,住院时间15 do

[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19) =2727 -2730.经确诊病情属于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给予患者督脉

[2]

袁红网,刘华,徐娟.吴茱萸热熨治疗寒湿痹阻型腰

隔姜灸治疗措施,以患者督脉为基点,将新鲜姜片均匀摆放在

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

腰俞穴与大椎穴之间,将艾柱放置其上点燃,当患者局部具有

文),2015,1(4):1 -3.灼热感时,提起再放下艾柱与姜片,告知患者灸后服用适量温

[3]

张家富,王洪乐,来庆春,等.除痹止痛汤治疗寒湿痹阻型 水,持续治疗1周,做好保暖措施。出院时患者腰部疼痛感明显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及对睡眠质量的影响[J].中

减轻,查体无特殊,活动无,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国医药导报,2017,14( 19) :102 - 105.5 讨论[4] 钟霞萍,张新玉.铺灸治疗寒湿痹阻型强直性脊柱炎的护 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骨科疾病就是腰椎间盘突出症,主

理[J].护理与康复,2015,14(1):68 -69.要常见类型为寒湿痹阻型,临床往往采用督脉隔姜灸治疗该项

[5] 黄文庭.四子散热熨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疗

疾病,其具有温经止痛、温肾壮阳及祛湿散寒的功效,对患者局 效观察[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20(3):29 -30.部疼痛加以缓解,促进脊柱功能恢复,从而显著提高临床治疗

[6]

闻国伟,吴军豪.石氏温经强腰汤治疗寒湿痹阻型腰椎间

效果。传统督脉隔姜灸极易导致艾灰散落至皮肤造成烫伤;改

盘突出症66 例[J].中成药,2016,38(6)=1241 - 1243.良隔姜灸具有局部受热均匀的特点,患者往往在转移体位时不 [7] 李慧敏,姚才文,铁玉华.红山泥碗灸联合针刺治疗寒湿 易造成姜坯散落,可塑性良好,安全性高,能显著提高其自身治 痹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中医药

疗依从性⑺。大量研究数据表明,本病患者在治疗期间采用综

科技,2017,24(6):785 -787.合护理干预措施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相关护理人员首先要结

[8] T勇.推拿合足浴治疗寒湿闭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

合患者病情实际情况,合理开展生活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指导

疗效观察[J].湖北中医杂志,2016,38(11)=61 -62.及康复训练等工作,积极主动与其交流沟通,帮助患者树立战 收稿日期:2018 -08 -17

胜疾病的信心,使其能积极配合相关医师治疗,改善患者预后

修回日期:2018 -09 -25

本文编辑:张慧芳情况,促进其病情早期康复,使得最终治疗效果较为理想⑷0穴位按摩护理在中风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应用价值分析李少琴,杨旭峰(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 中医康复科,广东 深圳518101)关键词:中风偏瘫;穴位按摩;康复治疗;神经功能中图分类号:R255.2文献标识码:D文章编号:1006 - 978X(2019)02 - 0056 - 03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方式及水平发生显著变化。 摩护理在中风后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近年来,临床数据显示脑血管疾病患者人数及病死率显著增 1临床资料加,中风后偏瘫是脑血管疾病患者最常见不良并发症之一,严

抽取2016年6月~2017年11月本院收治的94例中风后

重影响其生理健康,同时也给家庭带来沉重负担。针对中风后

偏瘫患者进行研究,依据随机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47)

偏瘫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显得尤为重要,有研究显示,穴位按摩

与研究组5 =47)。研究组中,男27例,女20例;年龄45岁~

护理能够促进患者神经功能康复,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⑴。本

74岁,平均(56.25 ±6.41)岁;其中脑出血18例,脑梗死29例; 文为探讨穴位按摩护理在中风偏瘫患者康复治疗中应用价值,

病程最短4 d,最长5个月,平均(39.50 ±& 30)d;临床神经功能

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加用穴位按摩护理,对比分析穴位按 缺损评分(20. 88 ±6.39)分。对照组中,男30例,女17例;年龄

中医外治杂志2019年4月第28卷第2期• 57 •46岁~72岁,平均(57.31 ±5.52)岁;其中脑出血16例,脑梗死 3.3. 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研究组经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3. 62 %,远高于对照组总有 效率(74.47 %),具统计学意义(P<0.05)o见表1。31例;病程最短5 d,最长4个月,平均(37.65 ±8. 90)d;临床神 经功能缺损评分(21.25 ±6.23)分。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此次

研究。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

性。表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果比较

组别例(%)n治愈 有效 无效总有效率/%2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期间给予对照组患者

对照组 47研究组16(34.04) 21(44.68) 12(25.53)29(61.70) 15(31.91) 3(6.38)35(74.47)4744(93.62)°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施加穴位按摩护理,7 d为1个治 疗周期,两组患者均接受4个治疗周期。注:1)两组比较=6.425,P<0.05。3.3.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常规护理具体内容:①基础护理:患者因伴有不同程度肢

体功能障碍,存在生活自理困难或完全无法自理情况,护理人

0.05),且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15. 52 ±4. )显著比对照组

员应确保患者病房干净整洁、温湿度适宜,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同时每隔2 h帮助患者翻身,注意观察受压侧皮肤有无出现压

(18. 73 ±5.67)更低,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o见表2。表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比较G±s,分)组别对照组研究组疮。保持患肢功能位,增加床护栏,做好安全护理。另外做好患

者大小便护理,保持床单清洁干净。②心理护理:中风后偏瘫患

者常因肢体活动障碍等情况出现不同程度应激性反常心理状

n治疗前治疗后tP474721.25 ±6.2320.88 ±6.390.28418.73 ±5.673.0302.051<0.05态,另外,脑部功能受损也会导致较严重的情感以及心理障碍

等情况,影响其治疗依从性。护理人员应该了解患者情绪变化

15.52 ±4.4.688<0.05tP4讨论及心理需求并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使其明确积极治疗在改

>0.05<0.05善病情方面的重要性,鼓励并帮助其树立康复信心,积极配合 临床康复治疗。③饮食指导:以低脂、低盐、低胆固醇为原则,多

进食新鲜蔬菜、水果等食物,忌食刺激、辛辣食物,戒烟戒酒。④

肢体功能训练:主要分被动训练与主动训练,循序渐进地对患

临床有研究显示,约有70 % ~75 %脑卒中患者伴有不同 程度运动功能缺损⑷,对其日常工作与生活造成较严重不利影

响。但因中风偏瘫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具有一定程度的再生与

重塑特点,因而,及早地对中风偏瘫患者进行积极地治疗与康复

肢进行功能训练,具体为:a.初期由护理人员协助患者进行被动

训练,即每隔2 h帮助患者翻身并交替变换平卧位、健侧卧位、

护理,能促进中枢神经细胞再生,使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得到明显

患侧卧位,以先近端后远端、由小到大无疼痛感的活动强度开 始训练,每个关节运动3次,每次持续时间为15 min。主动运

的改善,有利于促进中风偏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⑸。而

早期对中风偏瘫患者行肢体康复锻炼通过反复强化训练能一 定程度促使脑侧支循环重建,重塑脑细胞,增加患者运动感觉,

动:待患肢肌力有所恢复后,指导患者仰卧时适当做伸手、抬腿、

关节屈伸旋转运动,在患者条件允许情况下,指导患者自行翻

建立神经回路与正常运动程序,重塑神经系统功能⑹。中医学认为,中风主要机制为气滞血瘀导致的经脉失养,中

医穴位按摩、针灸等方式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通经活络、补气

身训练、床上坐位平衡训练、站立平衡训练,适当配合提物、拉

绳、手抓握、扣纽扣等训练,每日1次,持续时间20 min ~40 min0穴位按摩:患者仰卧于硬板床上,护理人员以揉、按等简单

按摩手法对患肢相关穴位按摩,上肢穴位取肩井穴、曲池穴、外

养血功效,可有效预防肌肉萎缩,促使中枢神经系统重塑。我国

常见的穴位按摩手法有揉、按等,通过对患者固定的穴位进行揉

关穴、合谷穴等,并辅以肩、肘、腕关节被动运动,下肢穴位取环

按,刺激温和,能够有效预防中风偏瘫患者肌肉萎缩,通经活络。 现代医学认为,通过对患肢进行穴位按摩能较好地改善患者血

跳穴、风市穴、足三里穴、阳陵泉穴等,按摩后对髏、膝关节进行 被动运动。按摩力度以患者耐受为主,每日2次~3次,每穴按 揉 5 min。液循环,通过体表皮肤刺激增强神经功能活动,达到缓解或预防

肌肉萎缩,促使缺损的神经功能重塑修复⑺。另外配合肢体功

3疗效分析3. 1观察指标统计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

能锻炼,能有效避免肌肉萎缩、关节挛缩等并发症发生,改善其

肢体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本文研究结果显示:经治疗后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3.62 % ,

分情况。疗效评估:以肌力恢复情况为标准进行评估,肌力V

远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4.47 % ),且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

级为治愈,肌力皿级~1¥级为有效,肌力0级~ II级为无效,总 有效率为治愈率与有效率之和⑵。利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标

准(NIHSS)对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分值越低说明 患者神经功能越好⑶。(15. 52 ±4. )显著比对照组(1& 73 ± 5.67)更低,均具统计学

意义(P<0.05)。提示穴位按摩护理在中风偏瘫患者治疗中能

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态,提高临床治疗效果,这与陈敏

报道的结果基本相吻合⑻。3.2统计学方法研究数据经SPSS 19. 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使用“均数士

综上所述,对中风偏瘫患者进行穴位按摩,能够有效改善其

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促进肢体功能康复。参考文献:标准差”表示,釆用t检验,计数资料使用\"”(%)”表示,组间比 较以x2检验。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1]廖庆华.穴位按摩时实施心理护理对中风偏瘫的康复效

果[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6,7(2) :103 -104.3.3治疗结果・58・[2]

于玲.穴位贴敷结合穴位按摩在脑中风偏瘫护理中的 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9):173 -174.黄允香.中医护理技术促进中风偏瘫后肢体功能恢复的

Journal of External Therapy of TCM Apr 2019,28(2)用效果观察[J].内科,2013,8(2) :224 -225.[8]陈敏.穴位按摩联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

功能的影响研究[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8,9(8) :30 -

[3] [4]

临床研究进展[J].现代临床护理,2017,16(3) :72 -75.覃桂水.穴位按摩联合白脉软膏治疗卒中后偏瘫的效果 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33):48:52.梁菊花,钟文津,覃禹铭,等.穴位按摩配合肢体康复训练

31.作者简介:李少琴(1983 -),女,2003年毕业于深圳卫校,大学学历,

主管护师。现在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医院从事临床护理

[5]

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

工作。研究方向:中医护理操作在临床使用效果。收稿日期=2018 -08 -29 修回日期:2018 -09 - 14

本文编辑:张慧芳(23) :53 -55.[6] [7]

赵静.穴位按摩在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锻炼中的效果 观察和护理[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6(1):113-115.林桂杏.穴位按摩护理技术在中风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应中医康复护理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观察谢晓燕(广东省中山市中医院神经内科,广东中山528400)摘要目的:观察中医康复护理对早期中风偏瘫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定本院收治的110例

早期中风偏瘫患者,研究时段为2017年1月~2018年6月,均行中医康复护理,对护理前后的ADL评分展开统计学分析,

并评估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ADL评分显著较护理前的高,P<0.05,具有统计学差异;临床总有效率96.36 %。结论:中医康复护理可有效提升早期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提高 日常生活能力,效果显著,值得借鉴。关键词:中风;偏瘫;中医康复护理中图分类号:R255.2文献标识码:D文章编号:1006-978X(2019)02 -0058 -02中风是一种临床常见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认知障碍、口眼

1.4排除标准①合并心衰、恶性肿瘤者;②存在精神疾病、听语障碍、视野

歪斜、言语不利等,病情严重的患者会出现半身不遂,中风患者

由于自身生活能力、神经功能明显下降,给家庭、社会造成了沉 重负担。临床有研究显示:及早地进行康复护理,对于提升患者

生活质量、改善预后极为重要[l'2,o鉴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选

缺损者;③研究前接受过相关康复治疗者;④临床资料不完整

者;⑤配合度、依从性较差者;⑥存在多次脑卒中史者。2治疗方法中医康复护理内容如下:①情志护理:中风患者均存在不同 程度恐惧、抑郁、焦虑等负性情绪,护理人员应综合患者心理状 况、受教育程度等展开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

定2017年1月~2018年6月本院收治的110例早期中风偏瘫

患者进行研究,做如下报道。1临床资料1. 1

-般资料在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下开展本研究,选定本院收治的

病的信心,促使其正确地看待自身疾病。其次护理人员可通过

节制法、转移法、疏泄法、开导法、情志法等指导患者合理发泄自

110例早期中风偏瘫患者,研究时段为2017年1月~2018年6 月,女42例,男68例;年龄48岁~70岁,平均(59. 11 ±6.25) 岁;病程3个~8个月,平均(5. 51 ±2. 02)个月;体重指数

身不良情绪,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面对疾病。②饮食护理:护

理人员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为其指定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告知

患者尽量食用黄英、山药、赤小豆等补益气血的食物;对于肝阳

上亢者:应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多喝水;对于阳虚者:应多吃

18 kg ~ 26 kg/nF ,平均(22. 12 ± 2.05) kg/m2 01.2诊断标准满足《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对中风的诊断标准,经头

麦面、胡萝卜素等温性食物;对于阴虚者:则多吃绿豆、小米等食

物,饮食坚持少量多餐原则,禁食刺激、冰冷、生硬、辛辣的食物。

③软瘫期护理: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具体情况,选择足部、手部、 头部等穴位进行按摩,常选穴位有太冲、足三里、阳陵泉、外劳

颅MRI、头颅CT诊断。1.3 纳入标准①均满足上述诊断标准者;②自愿参加本次研究者;③病

宫、合谷、曲池、肩醪、百会等,指导患者进行腕关节、指关节的被

情稳定者。动训练。④痉挛期护理: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颈部、肩部等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