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高二上学期期末化学试卷B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18题;共37分)
1. (2分) 化学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开发和推广新能源是实现低碳生活的途径之一 B . 化学药品着火,要立即用水或泡沫灭火器灭火 C . 食品添加剂虽能改善食物味道等,但需限量使用
D . 化石燃料燃烧和工业废气中的氮氧化物均是导致“雾霾天气”的元凶
2. (2分) 石墨和金刚石都是碳的单质,石墨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金刚石.已知12g石墨完全转化成金刚石时,要吸收1.9kJ的能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石墨不如金刚石稳定 B . 由金刚石制备石墨是吸热反应
C . 等质量的石墨与金刚石完全燃烧,金刚石放出的能量更多 D . 等质量的石墨与金刚石完全燃烧,石墨放出的能量更多
3. (2分) (2018高二下·海宁期中) 一种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如图。下列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电极B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CO2+4e-=2CO32- B . 电极A上H2参与的电极反应为:H2+2OH--2e-=2H2O
第 1 页 共 14 页
C . 电池工作时,CO32-向电极B移动
D . 反应CH4+H2O 3H2+CO,每消耗1molCH4转移12mol
4. (2分) (2016高二上·枣阳开学考) Y、Z三种金属,X、Y组成原电池,X是负极;把Z放入X的硝酸盐溶液中,Z表面有X析 出.三者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
A . X>Y>Z B . Z>X>Y C . X>Z>Y D . Y>X>Z
5. (2分) (2018高二上·山东开学考)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钢铁因含杂质而容易发生电化学腐蚀,所以合金都不耐腐蚀 B . 原电池反应是导致金属腐蚀的主要原因,故不能用于减缓金属的腐蚀
C . 钢铁电化学腐蚀的两种类型其主要区别在于水膜的pH不同引起负极反应的不同 D . 无论哪种类型的金属腐蚀,其实质都是金属被氧化
6. (2分) (2018高二上·承德期末) 乙硼烷(B2H6)碱性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电池,具有能量转化效率高、无污染等优点,其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 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 B . 电池工作时,Na+通过阳离子交换膜向右移动 C . 转移6mol电子理论上消耗乙硼烷的质量为14g D . 消耗1molB2H6时负极参与反应的n(OH-)为12mol
第 2 页 共 14 页
7. (2分) (2016高一下·广东期中) 关于如图所示的氢氧燃料电池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电极a是负极
B . 电极a上的电极反应为2H2﹣4e﹣=4H+ C . 外电路中电子由电极a流向电极b D . 氢氧燃料电池的优点是高效、对环境友好
8. (2分) 在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物质的量浓度均0.1mol·L-1的CH4与CO2 , 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CO2(g)+CH4(g)是( )
2CO(g)+2H2(g),测得CH4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及压强的关系下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
A . 上述反应的△H>0 B . 压强P1>P2>P3>P4
C . 1100℃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64 D . 压强为P4时,在Y点:v(正) ①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变 第 3 页 共 14 页 ②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③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④C(g)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变 ⑤容器内A、C、D三种气体的浓度之比为2:1:1 ⑥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D,同时生成2n mol A ⑦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C,同时消耗n molD.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⑥⑦ C . ②③⑤⑥⑦ D . ①③⑤⑦ 10. (2分) (2016高一下·唐山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参加反应的物质的性质是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②光是影响某些化学反应速率的外界条件之一③决定化学反应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浓度 ④不管什么反应,增大浓度,或加热或加压,或使用催化剂,都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11. (3分) (2018高三下·淮阴开学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向氨水中不断通入CO2 , 随着CO2的增加, 不断减小 B . 在铜的精炼过程中,若转移1mol电子,则阳极一定溶解32gCu 第 4 页 共 14 页 C . 常温下,反应4Fe(OH)2(s)+2H2O(l)+O2(g)=4Fe(OH)3(s)的△H>0,△S<0 D . 将下图中的活塞快速推至A处固定,气体颜色先变深、再变浅,但比起始时深 12. (2分) (2015高一下·东莞期中) 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W3+、bX+、cY2﹣、dZ﹣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A . 半径:Y2﹣>Z﹣>X+>W3+ B . 还原性:Y2﹣>Z﹣ C . 氧化性:W3+>X+ D . 质子数:c>d>b>a 13. (2分) (2017高一上·平罗期末) 某混合溶液中所含离子的浓度如下表所示,则M离子可能为( ) 所含离子 浓度(mol•L﹣1) Fe2+ 1 SO42﹣ 1 H+ 2 M 2 A . Na+ B . Mg2+ C . Cl﹣ D . CO32﹣ 14. (2分) 下列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A . 等物质的最浓度的H2S和NaHS混合溶液中:c(Na)+c(H+)=c(S2﹣)+c(HS﹣+c(OH﹣) B . 0.2mol/LNH4C1溶液和0.1 mol/L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c(NH4+)>c(Cl﹣)>c(Na+)>c(OH﹣)>c(H+) C . 常温下向20ml0.1mol/LNH4HSO4溶液中滴入同浓度的NaOH溶液至pH=7 c(Na+)>c(SO42﹣)c(NH4+) 第 5 页 共 14 页 D . 25℃时,pH=8 的 CH3COONa 稀溶液中,c(CH3COOH)=9.9×10﹣7mol/L 15. (2分) (2016高一下·汕头期末) 下列事实与电化学原理无关的是( ) A . 纯锌与稀硫酸反应时,滴入少量CuSO4溶液后,反应速率加快 B . 镀锡铁桶的镀层破损后,破损处很快会出现破洞 C . 轮船吃水线以下的船壳上装有一定数量的锌块 D . 铝片不用特殊方法保存 16. (2分) 可逆反应mA(g) nB(g)+pC(s) ΔH=Q,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对正、逆反应速率的影响分别符 合下图中的两个图象,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 m>n,Q>0 B . m>n+p,Q>0 C . m>n,Q<0 D . m A . MOH为一元强碱 B . N点水的电离程度小于K点水的电离程度 第 6 页 共 14 页 C . 在K点,c(M+)>c(Cl﹣)>c(OH﹣)>c(H+) D . K点对应的溶液中,有c( MOH)+c( M+)=0.2 mol.L﹣1 18. (2分) (2018·太原模拟) 下列实验操作规范且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A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配制100g4%的NOH溶液 称取4.0gNaOH放在烧杯中,再加入96.0mL水,搅拌均匀 溶解、过滤、洗涤、干燥滤渣得到MnO2 , 滤液蒸发结晶并干燥得到KClO3 向BaCO3溶液中加入饱和Na2SO4溶液 B. 分离KClO3与MnO2制取O2后的残渣 C 证明Ksp(BaSO4) 19. (7分) 乙醇汽油是被广泛使用的新型清洁燃料,工业生产乙醇的一种反应原理为: 2CO(g)+4H2(g)⇌CH3CH2OH(g)+H2O(g)△H=﹣256.1kJ•mol﹣1 已知:CO(g)+H2O(g)⇌CO2(g)+H2(g)△H=﹣41.2kJ•mol﹣1 (1) 以CO2(g)与H2(g)为原料也可合成乙醇,其热化学方程式如下: 2CO2(g)+6H2(g)⇌CH3CH2OH(g)+3H2O(g)△H=________. (2) 汽车使用乙醇汽油并不能减少NOx的排放,这使NOx的有效消除成为环保领域的重要课题. ①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以Ag﹣ZSM﹣5为催化剂,测得NO转化为N2的转化率随温度变化情况如图1.若不使用 第 7 页 共 14 页 CO,温度超过800℃,发现NO的转化率降低,其可能的原因为________;在n(NO)/n(C O)=1的条件下,应控制的最佳温度在________左右. ②用活性炭还原法处理氮氧化物.有关反应为:C (s)+2NO2(g)⇌N2 (g)+CO2 (g).某研究小组向某密闭容器中加人足量的活性炭和NO,恒温( T1℃)条件下反应,反应进行到不同时间测得各物质的浓度如下: 浓度/mol∙L﹣1 时间/min 0 20 30 40 50 1.00 0.40 0.40 0.32 0.32 0 0.30 0.30 0.34 0.34 0 0.30 0.30 0.17 0.17 NO N2 CO2 I.根据表中数据,求反应开始至20min以v(NO)表示的反应速率为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T1℃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________(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II.30min后,改变某一条件,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则改变的条件可能是________.图2表示CO2的逆反应速率[v逆(CO2)]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图.请在图中画出在30min改变上述条件时,在40min时刻再次达到平衡的变化曲线________. 20. (4分) 开发新能源和三废处理都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面. 第 8 页 共 14 页 (1) 由碳的氧化物直接合成乙醇燃料已进入大规模生产.如采取以CO和H2为原料合成乙醇,化学反应方程式:2CO(g)+4H2(g)⇌CH3CH2OH(g)+H2O(g)若密闭容器中充有10mol CO与20mol H2,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乙醇:CO的转化率(α)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 若A、B两点表示在某时刻达到的平衡状态,此时在A点时容器的体积为10L,则该温度下的平衡常数:K=________; ②若A、C两点都表示达到的平衡状态,则自反应开始到达平衡状态所需的时间tA________tC(填“<”,“>”,“=”). (2) 目前工业上也可以用CO2来生产甲醇.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g)+H2O(g)△H<0若将6mol CO2和8mol H2充入2L的密闭容器中,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右图所示(实线). ② 请在答题卷图中绘出甲醇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曲线. ②仅改变某一实验条件再进行两次实验,测得H2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中虚线所示,曲线I对应的实验条件改变是________,曲线Ⅱ对应的实验条件改变是________. 21. (6分) (2016高二上·商州期中) 今有a•盐酸 b•硫酸 c•醋酸三种酸: (1) 若物质的量浓度均为0.1mol•L﹣1,则三种酸溶液的pH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用a、b、c表示, 第 9 页 共 14 页 下同) (2) 若三种酸的pH相同,则三种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3) 在同体积、同浓度的三种酸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NaOH溶液,则恰好中和时所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4) 同体积、同pH的三种酸中,分别加入等浓度的NaOH溶液,则恰好中和时所消耗的NaOH溶液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5) 在同体积、同浓度的三种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锌(Zn)充分反应后,在相同条件下产生H2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6) 在同体积、同pH的三种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锌(Zn)充分反应后,在相同条件下产生H2的体积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_. 22. (5分) (2016高二上·广州开学考) 现有反应2FeCl3+Cu═2FeCl2+CuCl2 , 请根据该反应的实质,设计成原电池,画出装置图并标出正、负极材料、电解质溶液. 23. (10分) (2017高二上·广州期中) KI在经酸化的溶液中被空气氧化生成I2 . 该反应的速率受温度、酸度、溶剂、试剂浓度等影响,可用淀粉与碘的显色反应来观测该反应的速率.已知,淀粉与碘的显色反应在温度升高时灵敏度会降低,高于75℃则不能显色;淀粉浓度越高显色越灵敏、颜色也越深. 实验小组拟用0.8mol•L﹣1 KI溶液、0.1mol•L﹣1H2SO4溶液、淀粉溶液等来探究温度、酸度对上述反应速率的影响,他们做了A﹣C三组实验,部分实验数据如表: 编号 温度/℃ H2SO4体积/mL KI溶液体积/mL /mL A B C D 40 TB 5 10 10 10 5 5 5 5 5 5 1 1 1 5 没出现蓝色 39 t H2O体积/mL 淀粉溶液 出现蓝色时间/s 请回答以下问题: 第 10 页 共 14 页 (1) 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 (2) 为确保A组实验在40℃下进行,实验操作是________. (3) B组实验中“没出现蓝色”,原因是________. (4) 请你为小组设计D组实验方案,填写空格.以帮助小组完成探究目标. (5) 按你设计的实验数据,请你预测一个t值________,并写出与你预测相对应的探究实验的结论________. 第 11 页 共 14 页 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共18题;共37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第 12 页 共 14 页 16-1、 17-1、 18-1、 二、 非选择题 (共5题;共32分) 19-1、 19-2、 20-1、 20-2、 21-1、 21-2、 21-3、 21-4、 第 13 页 共 14 页 21-5、 21-6、 22-1、 23-1、 23-2、 23-3、 23-4、 23-5、 第 14 页 共 14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