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未来——太窒探索刨新竞赛”揭赜口段丽娟 室、国立新加坡大学、韩国航空大学、 品进行了认真评选并对方案给予了高度 日本圣剑咨询公司、中国空间技术研究 评价,选手们形式新颖、观点新奇的方 院、香港科技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案和作品给各国评委们留下了深刻的 的9位评委对进入亚洲地区答辩的20件作 印象。 美国海因莱因基金会托管人A rt Dula先生在 颁奖会上讲话 由中国宇航学会和美国海因莱因基 金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亚洲地区“飞向 未来——太空探索创新竞赛”活动,于7 月4日~8日在北京举行答辩终评暨颁奖 会,至此,历时一年多的竞赛活动画上 了圆满的句号。 颁奖会上,第二届亚洲地区“飞向 未来太空探索创新竞赛”组委会主席、 美国海因莱因基金会托管人A rt DuIa先 生和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 俊华分别为获得一等奖和优秀组织奖 的选手和单位颁奖,竞赛组委会成员 竞赛一等奖获得者 和评委为获得创新奖和其他奖项的选 手颁奖。 来自华北电力大学的“阿波罗之 光——空间站光导能源系统”从近百件 作品中脱颖而出获得大赛一等奖,同样 是来自华北电力大学的作品“低轨反射 式太空广告”获得大赛创新奖。新加 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西北工业大学 的作品分获二、三等奖。同时,中国地 区组委会、新加坡地区组委会、中国民 航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和南京航空航天 大学获得优秀组织奖。 在两天的终评答辩环节中,来自 印度航天研究组织、印度物理研究实验 8‘ 太空探索》2010年第8期 优秀组织奖获得者 竞赛执行委员,中国宇航学会副理事长兼秘 中国宇航学会副秘书长龚金玉主持开幕式 海因莱因基金会亚洲地区顾问李芙蓉代表Art 书长杨俊华在开幕式上讲话Dula先生在开幕式上致辞 组委会主席、美国海因莱因基金会 托管人A rt Dula先生在致辞中说,举办 亚洲地区— 向未来太空探索创新竞 赛”是为了激发大学生和青年科技工作 花 絮 强大的“陪审团 而知。颁奖会当天的上午,评审结 者热爱科学、热爱航天、敢于探索、勇 于创新的热情和精神,进一步促进各国 青年之间的交流,激发他们对航天科学 的热爱,同时也借比赛纪念海因莱因先 生在科幻作品写作方面的杰出成就, 传播海因莱因先生毕生追求的科学创 新精神。 据竞赛执行委员、中国宇航学会副 果终于出来后,似乎所有的评委都 本次竞赛的评委会由来自中 放松了,大家笑称这是一次“ha rd 国、印度、日本、韩国、新加坡、 香港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教授 组成,阵容强大、实力雄厚。他们 work”。 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负责的敬业精神 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天的 竞赛规定参赛选手宣讲论文20 评审中,评委们认真听取了20位 分钟,回答评委提问15分钟。就是 参赛同学的答辩,还常常在晚上的 这1 5分钟的回答问题,让选手们备 休息时间开会研讨,工作强度可想 感“折磨”。有着深厚专业知识背 理事长兼秘书长杨俊华介绍,第二届亚 洲竞赛从2009年4月正式启动以来,经过 景的评委会专家们,常常会对选手 们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涉及技术 竞赛组委会的积极组织、筹备,已引起 了国内一大批有志于学习、研究航天科 创新,未来商业用途等多个方面。 而且因为是国际竞赛,所有论文宣 讲和回答问题都必须使用英语。于 是在选手中流传出这样一种说法: 经历过创新竞赛的答辩以后,不管 学技术青年的热切关注。各地方组委从 征集到的近百件作品中选送43件提交到 竞赛评委会进行初评,按照“新颖性和 原创性、技术依据和研究深度、预期产 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商业价值和 投资吸引力”四项标准,评委们对作品 二等奖获得者新加坡学生Tifany Alice 在展示模型 什么本科、研究生、甚至博士生的 论文答辩,部不用害怕了,这15分 进行匿名评审,最终选出了20件入围答 钟简直太受折磨了。 辩终评,其中中国19件,新加坡1件。 —1邑向未来——太空探索创新竞 赛”是经中国外交部批准,在中国航天 科技集团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开展的一项 青年科普活动,截至目前已成功举办了 两届,在亚洲地区青年中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此次竞赛发现了许多好的作品, 涌现出一批富有开拓精神的青年学者, 竞赛的目的就是在青年中发现人才,鼓 励他们的创新能力,帮助他们实现造福 于人类的创新理想,同时打造青年航天 爱好者和工作者一个相互了解、相互学 习的重要途径和平台。 评委提问 ((太空探索》2010年第8期・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