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成人型先天性巨结肠的诊疗分析

成人型先天性巨结肠的诊疗分析

来源:筏尚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西南军医2007年6月第9卷第3期 Journal of Military Surgeon in Southwest China.Jun,2007;9(3) 成人型先天性巨结肠的诊疗分析 朱晓昆 (武警四川省消防总队医院放射科,四川成都610072) 【关键词】Hirschsprung病;成年人; 【中图分类号】11574.62 【文献标识码】B . 【文章编号】 1672—7193(2007)03—0073—01 在其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成人先天性巨结肠临床罕 成人先天性巨结肠(adult congenital megacolon),又称成人 Hirschsprung’s病,是由于结肠壁肌间神经丛的神经节细胞先 天性缺如或减少所致的肠道发育畸形。本病新生儿直至老年 人均可发病,少数患者由于病变较轻或耐受性好,可到成年后 才首次就诊。2000年以来本院收治成人型先天性巨结肠5 例,通过分析其临床特点,结合CT及钡灌肠x线表现,以探讨 其诊疗问题。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5例,其中男性4例,女性1例。年龄为 22—38岁。5例均有自幼年开始便秘、腹胀病史,并随着年龄 增长便秘逐渐加重。有3例需服用泻药或灌肠治疗才能排便。 2例曾在其他医院诊断为“肠粘连”、“乙状结肠扭转”。体查: 营养不良(2例)、贫血(1例)、不同程度的上腹部膨隆(4例)、 轻度腹肌紧张(2例)、左腹部可触及包块(1例)。肠鸣音均正 常或稍亢进,均有不同程度的肛门括约肌紧张感,但未见肠型 及蠕动波。5例均作钡剂灌肠,摄片显示全结肠扩张,以乙状 结肠扩张最为明显,扩张段最大直径分别为13cm、15cm、 15cm、16cm和18cm。3例患者接受手术后好转出院,另2例拒 绝手术,出院后服泻药可保持大便通畅。 1.2典型病例患者女性,26岁,因上腹部饱胀不适3月,腹 泻15天入院,曾胃镜检查报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服硫糖铝等 药物无效。体查:上腹部膨隆,腹围约110cm。腹部可触及约 28cm×26cm质软的包块,不能推动,无压痛,移动性浊音 (一),下腹壁及双膝以下凹陷性水肿。追问病史,患者自幼年 起便秘,需用肥皂擦肛门才能通便。实验室检查:Hb:65g/L, RBC2.7×10“/L,WBC3.2×10 /L,N 0.80,L0.20。入院后CT 检查见:肝下缘至盆底有一巨大包块,最大直径为25cm× 26cm,其内见大量密度不等蜂窝改变,包块于肝下缘转折至左 上腹呈管状扩张,其内密度相仿,包块壁光滑。空回肠明显向 左前推移,肝、脾、肾、胰腺均向后挤压缩窄变形,结构不清。 CT考虑乙状结肠扭转并肠梗阻。钡灌肠检查报告:远侧痉挛 狭窄段位于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狭窄段粘膜较光滑,狭窄段 管径约2cm。近侧段较正常明显变粗,管径最粗达18cm。移 行段呈漏斗状,长约2.5cm。诊断为先天性巨结肠,乙状结肠 扭转。给予输液、润肠、通便处理后,上腹部饱胀消失,患者拒 绝手术出院。 2讨论 先天性巨结肠是dxJL常见的胃肠道先天性疾病,是神经脊 细胞源性疾病和多基因遗传病。近年研究发现,原癌基因R它T 作者简介:朱晓昆,出生于1977年l1月,男,放射科诊断医师。 见,发病率约为新生儿的25%一5‰ J。其发病机制与dxJL先 天性巨结肠相似,主要原因是肠壁肌间神经丛和黏膜下神经丛 内的神经节细胞缺如,进而导致肠管持续性痉挛、狭窄,近端肠 管代偿性扩张。仔细询问病史,结合钡灌肠摄片,不难鉴别。 粪便长期在乙状结肠潴留可形成粪石,能在腹部触及粪石形成 的包块。应和结肠癌、结核性腹膜炎等疾病相鉴别。乙状结肠 系膜较长,潴留大量粪便后,由于重力关系可导致乙状结肠扭 转。临床依据CT检查而确认的较少,CT征象表现为扩张的巨 结肠内见大便潴留,内夹杂气体及点状高密度或团块粪石。 CT可以了解结肠扩张的程度,肠腔内容物的CT改变进行诊 断,以及了解其他脏器受压情况,但对病变的狭窄段缺乏特异 性,需要结合临床表现和钡灌肠检查。随着CT三维重建仿真 结肠内窥镜(CTVC)技术的出现,能够以内镜图象为主的多种 图像形式展示病灶的三维形态及毗邻关系甚至剖腹探查效 果 J,极大增强了CT对于先天性巨结肠的诊断准确率。获得 良好的CTVC检查图像的前提条件是:(1)进行严格的肠道准 备。避免肠内污物产生的伪影。(2)结肠充气的量要适度,充 气过度致结肠粘膜过展,图像失真,同时小肠显影,干扰重建; 充气不足时结肠显影中断,增加漏诊、误诊机会。(3)常规仰 卧位,必要时选择俯卧位,避免病变被肠腔内的液体遮盖 】。 但目前钡灌肠检查还是是成人先天性巨结肠的主要临床确诊 方法,成人慢性便秘应首选钡灌肠检查,如显示出结肠边缘光 滑的狭窄段及近段肠腔相应扩张,可考虑成人先天性巨结肠。 应注意与特发性巨结肠和继发性巨结肠相鉴别。治疗:对症状 较轻者,钡剂灌肠提示狭窄段较短,可采用非手术治疗,主要方 法为长期服用缓泻药或定期通便和灌肠。但对症状较重者应 手术治疗。常用的术式有Swenson、Duhamel、Soave、Rehbein四 种,由于操作技巧上的改进与提高,手术效果越来越好 J。 参考文献: [1]JC,Ding SP,Song Y,et a1.Mutation of RET gene in Chinese patients with Hirschsprung’S diesaes[J].World J G ̄troenterol,2002.8: 11O8—1111. [2]喻德洪.现代肛肠外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534 ~544. [3] 张文斌,王云海.CT仿真结肠内窥镜对人肠病变的临床诊断价 值[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05,28(11):1076—1078. [4]谢家伦,王吉甫。先天性巨结肠的术式选择[J].中国实用外科 杂志,1994,14(9):568—569. (收稿13期:2006—12—26) ・73・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