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给文科班学生培养物理学习的品质
作者:鲁伟
来源:《读写算》2011年第64期
【摘要】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培养文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这是文科学生能学好物理的关键。本人结合教学实践,建议重视章、节引言课的教学、改进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分层次教学降低教学难度、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发挥文科生的特长、教师授课要有良好的教学艺术。
【关键词】文科学生兴趣培养
大量事实和调查表明,随着高中物理内容的逐步深化和其他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原因,部分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物理的学习能力逐渐下降,物理成绩越来越差,出现了严重的偏科现象,他们中的部分人在高二时就选择读文科,以此来逃避物理的学习,但物理作为一门基础的自然学科,文科学生同样也要学,只不过内容上简单点,要求上低一点。逃避不是根本的办法,作为文科学生,如何培养自己学习物理的兴趣,花较少的学习时间,能较好地完成文科的物理学习内容,这才是最关键的。而作为一名物理教师,通过调查了解文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态度、兴趣、喜好以及相应的想法 ,并提出在教学过程中应如何培养文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的建议,这也是至关重要的.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效的工作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浓厚的兴趣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迪其智力潜能并使之处于最活跃的状态。我认为在文科班物理教学中可采取以下对策。 (一)重视章、节引言课的教学
由于高二学生在认知结构中对物理现象有了一定的认识,但在学生头脑中的感知材料还不够丰富,认知结构中的概念还不成熟,常表现出知识结构不完善、不牢固,物理学不好。为了让学生对这门课产生良好的印象,从而激发学习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去学,必须要重视引言课的教学。
引言课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精彩的物理实验和巧妙的问题设计,引出本章、本节所要学习的基本内容,使学生对所要学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同时也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中拉近了教学内容与学生心理之间的距离。
对引言的教学可以采用的教学方式有创设情境——产生冲突——激发兴趣模式、人文素材——分析——激发兴趣模式、唤起联系——类比演绎——学习模式等,比如创设情境模式是通过实验展示实验现象,使现象与学生的原有认识不一致而产生认知冲突,也可以通过提供一些似是而非的选择创设情境,使得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无法解决新问题而产生认知冲突。也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一些课比较适宜用物理学史、科学方法等一些人文素材进行引言,如光的本性、原子物理学等,不易通过实验展示与学习内容的联系,而通过人文素材的引入,丰富了学生的想象力,增强了学习物理知识的兴趣。也有一些课对学生来说内容很抽象,没有丰富的感性认识,接受起来比较困难,在引言课中可以采用类比模式,选择恰当的类比内容,以帮助学生理解本节课的物理概念。如将电势与高度类比,电场与磁场类比等。 (二)改进课堂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因为高二文科物理对文科学生在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等要求是较低的,作为教师只要求将物理概念、物理现象描述清楚就可以,具体对于能解决具体问题要求不高,计算要求很低,而多数文科学生最怕的就是计算题,老师在作业辅导时在计算题上所花的时间也最多,根据文科教材的教学要求,老师和学生都可以从题海战术中解放出来,老师可以花更多的时间来考虑如何上好物理课,而学生则可以花较少的时间来学好物理。在教学中我就增加了演示实验的次数与学生实验的次数,通过实验来启发学生活化知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物理学科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给了学生动手动脑的好机会。实验以直观具体、形象生动的教学形式,符合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利用新奇、有趣的实验可在激发学生的动手机会,增加了学生的主动性,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做实验,能体会到“发现”和“获得成功”的快乐。
高中阶段并非所有的实验都可以演示,比如在原子物理学中,重核裂变与轻核聚变,就无法演示,此时就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方式,用计算机模拟实验现象的物理过程,同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过程。又比如在电学实验中,通常发现学生在线路连接中几个注意点不是很清楚,(例如滑动变阻器的滑动头的位置、电流表内外接法),此时可以利用实物放大展示和动画播放结合,使学生对实验器材的正确使用有了清晰的印象。在学生实验中,就能很好的把握住正确的实验要领。 (三)分层次教学,降低教学难度
在班级教学中,由于学生接受知识的程度、学习基础等原因,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形成了不同的层次,这种不同层次的形成,对教师的课堂教学造成一定的困难,导致好学生吃不饱、差学生消化不了,影响了教学任务的完成。为了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分层次教学,把问题的难度分解,将一个大问题变成若干个梯度较小的问题,使问题的难度逐渐增大,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不同的要求。如在讲电源的外特性曲线——路端电压U随电流I变化的图象时,对于所有的文科学生都要求的是能理解图象的两个物理意义 (1)在纵轴上的截距表示电源的电动势(2)在横轴上的截距表示电源的短路电流。而对层次好的学生可让他们知道图象斜率的绝对值表示什么,若纵坐标上的取值不是从零开始取,则该截距还表示短路电流吗。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四)在物理教学中,加强与其他学科的联系,尤其是与政治的联系,不时渗透哲学的观点,让学生感觉文科生学物理并不是没有用的。
比如在讲核能时就可以渗透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的观点,因为我们知道核能具有很大的优越性,能量大效率高无污染,但也忘不了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放射性物质严重泄漏事故,但从主流和支流的角度看,还是应大力发展核能。比如在复习宇宙速度时,可以渗透质变与量变的观点,,因为当发射速度只有大于等于7.9千米每秒时,才可以使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当发射速度大于11.2千米每秒时,人造卫星将脱离地球的吸引,而成为太阳的一颗行星,当发射速度大于16.7千米每秒时,人造卫星将挣脱太阳的引力束缚。说明质变是量变的结果。还比如在讲开普勒行星三定律的发现过程时可以渗透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观点等等,我发现在讲物理规律和现象时,基本上都可以渗透哲学的观点,而且学生很感兴趣。 (五)教师授课要有良好的教学艺术
大量事实表明,教师风趣的语言艺术,能赢得学生的喜爱、信赖和敬佩,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即产生所谓\"爱屋及乌\"的效应。当师生之间形成了一种融洽、和谐、轻松、愉快的人际关系时,就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让学生在物理学习中变被动为主动。在对物理概念、物理现象和物理规律进行叙述时,要做到抑扬顿挫,声音的高低、发音的长短、感情的运用等,都要求教师根据具体内容进行精心设计。 在平时教学中,体会到激发文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的方法是很多的,教师要想做得更好,就要不断的学习与探究,提高认识,转变教育观念,改革教学方法,使教学方法新颖,激发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求知的欲望,充分调动文科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从而提高物理教学效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