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徐长青数与形名师课堂实录

来源:筏尚旅游网
徐长青数与形名师课堂实录

1、复习与回顾

师:同学们,我们今天来学习六年级最后一章节的内容,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我们之前学习过的计算,看谁算的又快又准确。

生1:10的平方等于100

生2:8的平方等于64

生3:7的平方等于49

生4:3的平方等于9

生5:9的平方等于81

生6:5的平方等于25

生7:4的平方等于16

生8:1的平方等于1

师:我们再来看一看,我们学习过的奇数和偶数有哪些呢?

生9:像1、3、5、7、9这样的数就是我们学习过的奇数

生10:像2、4、6、8这样,是2的倍数的数就是我们学习过的偶数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我们再来看一看,谁是计算小能手呢?

生11:1+3等于4

师:好,请坐,下一题

生12:1+3+5等于9

师:好,下一题

生13:1+3+5+7等于16

师:同学们算的非常快,那老师现在想问你们,1+3+5+7+9+11+13+15+17+19等于多少呢?

学生开始计算

二、独学质疑,合作探究。

师:我们根据刚才的问题,一起来看这里,老师手上的是?

生合:正方体

师:现在请大家来抢答,正对着你们的面,有多少个正方形?

生13:正对着我们的面一共有1个正方形

老师转动立方体

师:那现在这个面有多少个正方形呢?

生14:这个面一共有4个正方形,其中红色的一个,黄色的3个

生15:老师,我发现这个面是一个2×2的大正方形,所以一共有4个小正方形。

老师转动立方体

师:那现在这个面有多少个正方形呢?

生16:这个面一共有9个正方形,其中红色的一个,黄色的3个,还有5个绿色的,1+3+5就是9个

生17:老师,我发现这个面是一个3×3的大正方形,所以一共有9个小正方形。

老师转动立方体

师:那现在这个面有多少个正方形呢?

生4:这个面一共有16个正方形,其中红色的一个,黄色的3个,5个绿色的,还有7个蓝色的,1+3+5+7就是16个

生5:老师,我发现这个面是一个4×4的大正方形,所以一共有16个小正方形。

老师转动立方体

师:那现在这个面有多少个正方形呢?

生7:这个面一共有25个正方形,其中红色的一个,黄色的3个,5个绿色的,7个蓝色的,还有9个紫色的,1+3+5+7+9就是25个

生8:老师,我发现这个面是一个5×5的大正方形,所以一共有25个小正方形。

师:正方体一共有几个面呢?

生合:6个

师:你们能不能才出后面的面会有多少个小正方形呢?

生16:我觉得下一个面会有36个小正方形,在1+3+5+7+9的基础上,在加一个11,因为后一个数比前一个数大2,加在一起就是36

生19:我觉得下一个面也是有36个小正方形,因为之前是2×2,3×3一直到5×5的正方形,所以第6个面应该是一个6×6的正方形,所以是36个。

师:同学们真厉害,一下就发现了这其中的规律,你们能不能将我们发现的规律总结一下呢,我们现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

学生开始讨论

生:我发现连续的奇数相加,就等于一个数的平方

生1:我发现这些奇数要从1开始加

生7:我发现等于的数是奇数的个数的平方

大屏幕展示发现的规律,并进行相关的练习

师:在这个问题中,我们将不好解决的数字问题与图形结合在了一起,运用图形来解决数字的问题。

三、点拨互动,应用提升。

师:这样的题目已经难不倒同学们了,我们来看看,这样的题目,该如何来解决呢?

出示“1+3+5+7+5+3+1”类型的题目

生5:我把这些数分为了两部分,一部分是1+3+5+7,另一部分是1+3+5,这样,前一部分是4的平方,后一部分是3的平方,就是16与9的和,所以是25

师:非常好,那下面这样的难题,我们该怎样来解决呢?

出示“1+3+7+9”类型的题目

生:我发现题目中没有5,可以假设出有5,这样就是5个数,5的平方是25,再把多加的5减去

1、读懂教材:每位教师都应该知道我们传授给学生的知识是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知道知识处于什么位置,要从不同方位把握教材,如纵向的把握教材,就要沟通知识的前后联系;横向的把握教材,作为一名一线的小学数学教师,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也在努力钻研教材,真正做到了每讲一课都认真分析,抓准课程在单元中有处的位置,明确一节课要解决什么问题,让学生经历怎样的一个探究活动,培养学生什么样的能力,今天看来,这做到了纵向的把握教材。对于横向把握教材,自己从没想过,更谈不到做了,如果不是有了这样的一个学习机会,相信今后的教学还会是有所失的,今后我将把这一项作为备课中的一个重点,力争通过自己努力更好地引导学生去探究、去发现。

2、读懂学生:徐老师真正面对学生的现实,用心地读懂学生。实施教育时都要想到学生是一个什么样的学习状态,了解学生在学习时会怎么想,会遇到什么困难,了解他们知道什么,不知道什么,想知道什么?要思考,在教学教程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脸上的一丝丝变化,我们能把握吗?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基础出发,了解学生的需求,

不断改善教师的教学行为,要让学生获得学习体验。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设计教学。找准教学的起点、突出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的难点、捕捉教学的生长点。在课堂中真正做到对学生在探究教程中遇到的困难完全有所把握,还真是太难了,今后的教学中我定要多多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特别是徐老师讲到的课后访谈,我一定要去做,通过访谈去寻找孩子们的需求,调整自己的教学。

3、读懂课堂:徐教师强调智慧的读懂课堂。真正的课堂是教师通过和学生的交流,让学生拥有自己的学习智慧,让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出自己的学习智慧,这是我必须努力方向,通过听徐老师的课讲座,我也在思考,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他吃小灶这个问题。是啊,一个学习遇到困难的孩子,可能他就差一个桥,就过去了,如果我们视而不见,没有适当的扶孩子一把,他就会今天落一点,明天落一点,就差下去了。我们真的应该发挥集体的力量,合作的力量,让学生学会反思,学会调整,学会纳入别人的意见,遇到困难勇于前行,相信,如果我们更多的关注课堂中的一个微小变化,及时做出调整,多扶一扶孩子,我们的课堂就会是动态生成的课堂。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