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第八年年度生产计划与执行情况分析报告

第八年年度生产计划与执行情况分析报告

来源:筏尚旅游网
第八年年度生产计划与执行情况分析报告

第八年年度生产计划与执行情况分析报告 一、厂房利用

因为我们公司的应运资金不是很足,所以我们将沿用第七年原有的A厂房,而不会再租用更多的厂房。

我们拥有的厂房是A厂房,其容量是可以放置4条生产线,而我们从第七年末就开始拥有四条生产线,虽然我们会卖掉两条生产线,但是我们会租回两条生产线,因此我们还是会保持有四条生产线在厂房里,第八年我们的厂房利用率会达到100%。

二、设备利用 (一)设备发展

公司第七年年末拥有2条手工生产线,2条半自动生产线。其中2条手工生产线已经使用2年,还可以再使用3年;1条半自动生产线已经使用4年,再使用1年就该报废了,另一条半自动生产线是第七年年末刚购买的全新生产线,使用期限未5年。

根据以上的情况,我们公司认为现在的生产设备已经足够为我们提供所需的产品量。但是我们要研发生产P2产品,所以我们必须要改进我们的生产设备。我们将会在第一季末卖去一条半自动生产线(只剩下一年使用期的那条),卖去一条手工生产线,然后租回一条全自动生产线和一条全自动装配线。这样才能达到研发生产P2产品的要求。

(二)设备正常生产能力

我们公司的设备都有定时进行日常维护保养,所以我们的生产设备如无意外都可以进行正常生产。

(三)设备正常利用情况下的生产批量

设备在正常利用情况下,各种设备的生产批次相同,每年都可以生产12批产品。

我们现有P1的库存量是1000件,根据最保守的估计,如果我们

的合格率是较低的水平处于85%的水平,那么我们的最大合格产量是:5400×85%=4590件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可接的订单最多是5590(4590+1000=5590)件。

(四)设备充分利用情况下产能

对于及时进行维护保养和大修理的设备,在接受特殊生产任务时,按照设备的设计能力安排生产,每年最大生产能力可以达到15批,但是必须相应增加直接生产人员和辅助生产人员,其他各类人员可以不增加。

1倍时,产品生产周期减少一半,即360工时。

2、设备正常利用情况下,生产线每年最大产能为12批,但在设备充分利用情况下,每年最大批量为15批,即每条线可以多生产3批产品。

3、设备充分利用,需要增加1倍直接生产工人,同时还要相应增加辅助生产工人。不考虑其他人员的增加。

二、执行情况 (一)订单执行情况

我们公司今年争取到的是一张生产6000件P1产品的订单。根据现有的生产线分析:第一季度我们是拥有2条手工生产线和2条半自动生产线,我们的直接生产工人是不够的,但我们也没计划要再招聘多一些直接生产工人,所以我们决定在其中一条手工生产线中减少投入直接生产工人。也就是说我们的两条半自动生产线的直接生产工人人数是2×60=120人,一条手工生产线的直接生产工人人数是80人,一条手工生产线的直接生产工人人数是60人。

(1)综合这四条生产线的生产能力,我们第一季度的最大产能是: 手工生产线:100×3+100×75%×3=525件

(其中75%是指我们的其中一条手工生产线只投入直接生产工人60人,而正常的要投入的人数是80人,所以我们的产能只能达到正常水平的75%。)半自动生产线:2×150×3=900件

第一季度产能合计:525+900=1425件 (2)第二、三、四季度产能:

从第二季度开始我们的生产设备就会变为有1条手工生产线,1条半自动生产线,一条全自动生产线,一条全自动装配线。一条手工生产线需要的直接工人数是80人,一条半自动生产线需要的直接工人数是60人,一条全自动生产线需要的直接工人数是40人。所以我们共需要的直接工人数是220人(80+60+2×40=220)。但我们在第一季度时有260名直接生产工人,所以我们会在第一季末辞退其中40名一级直接生产工人。所以我们在之后的一个季度的最大产能是:

手工生产线:100×3=300件 半自动生产线:150×3=450件 全自动生产线:200×3=600件

一个季度产能合计:300+450+600=1350件 一年产能合计:1425+1350×3=5475件

因为我们的工人级数在经过培训后,最低级直接生产工人也达到了的技术3级的水平,所以生产P1产品是绰绰有余,我们产品合格率达到了最大值99%,因此我们的实际产量是:5475×99%=5420件。

因为我们在第七年末来由1000件P1产品的存货,所以我们要供给客户6000件P1产品是足够的:5420+1000=6420件。

(二)人员培训招聘情况 (1)工人技术水平:

A、1级技术工人培训到3级技术工人(需时6个月):120人 B、2级技术工人培训到4级技术工人(需时5个月):80人 C、引进5级技术工人:30人

D、直接生产工人的平均技术级别=∑(技术级别×该级别工人数)/直接生产工人总人数

=(3×120+4×80+5×30)/230=3.6 (2)管理人员平均职称级别:

A、辞退无职称人员:14人

B、原有初级职称人员:6人;引进初级职称人员:8人 C、原有中级职称人员:5人;引进中级职称人员:10人 D、引进高级职称人员:2人

E、管理人员平均职称级别=∑(技术级别×该级别人员数)/ 管理人员总数

=【(6+8)×5+(5+10)×8+2×12】/31=6.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