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的成长需要自身的努力,也需要各种形式的培训和交流。校本研训可以满足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帮助教师更育观念,解决问题,变革教学方式,提高专业水平。学校应根据教师情况制定教师发展计划。
教师应参加全校性的集中培训和以研训组为单位的业务研究,参加集体备课活动。同时,每位教师还需坚持写教学反思、上教学汇报和示范课、制作多媒体课件、阅读教学专著、撰写读书笔记和学科论文以及制作优秀教案。
学校制定了“三抓”工程,抓理论研究、抓岗位实践、抓活动载体,以促进教师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学校鼓励教师参加学科教学竞赛、评优和基本功大赛,获奖教师需提交相关材料和证书复印件,存入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档案。
学校应为教师搭建自学、进修、晋升的平台,并将外派教师的研究情况纳入考核范围。建立校本研训教师个人档案,记
录教师参加校本研训的成果和业绩,实行个性化管理。教师如因故不能参加活动应履行请假手续。
教师的考核需要监督管理人员对面授课进行监控,检查教案、作业、教学资源整合和多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对于不合格教案和不称职的任课教师,应按规定处理。考核工作应在学期初进行。
2、为了确保任课教师的教学质量,监督管理人员需要监控他们是否制定了《学员小组研究计划》,并且内容全面、形式得当、时间安排合理,以及是否参加了二次以上小组研究。如果发现任课教师没有制定计划或者没有参加小组研究,继续教育中心将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监控方式可以采用查阅资料、开展学员座谈会、进行问卷调查等。
3、为了确保实践教学的质量,需要检查实践教学计划的内容是否完整,实践性教学开出率是否达到了98%以上,教学内容、进度、方式、记录形式和成绩评定标准是否符合要求,以及实践性教学文字资料的留存是否齐全等。此外,还需要评估教学结果是否达到了提高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和素质的效果。这项工作可以在学期适当的时间进行。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