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台头煤矿3、9号煤层0.9Mt/a矿井初步设计 毕业设计(论文)要求及原始数据(资料): 毕业设计要求: 采矿工程毕业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其目的是使学生运用大学阶段所学的知识联系实际矿井进行矿井开采设计,并就本专业范围的某一课题进行较深入的研究,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前进行的一次综合性能力训练,也是对一个未来采矿工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基本训练。 毕业设计主要是实际矿井的开采设计 ,按矿井原始条件进行矿井初步设计。为了培养学生能力,并考虑教学要求、时间、学生现有实际水平等因素,其某些要求与设计院进行的矿井设计有所区别,巷道布置、采煤方法、通风安全等都要借鉴矿井生产以来的经验。有些部分则加以必要的简化或删减,从而使同学能够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对整个矿井的开拓生产形成清晰正确的认识。 通过半年的毕业设计,使同学们对大学所学的知识能够有个更全面、更清晰的认识,使同学们走向社会后能够成为模范带头人,能够成为社会的栋梁。 原始资料: 山西乡宁焦煤集团台头煤焦有限责任公司位于乡宁县城东北10km处,乡宁~管头~台头县级公路由井田南侧通过,向西南可与吉县~乡宁~襄汾干线公路连通。南同蒲铁路和大运高速公路均由乡宁县东侧通过,井田东距南同蒲铁路襄汾
车站约65km,建设中的青兰高速公路从井田南部通过,交通运输条件较为便利。 本区地处吕梁山脉南端,井田内地形复杂,山高沟深,北部基岩出露良好,南部黄土发育,沟谷内及其两侧间或有基岩分布。总观井田,沟谷纵横,梁岭绵延,表现为强侵蚀的中山地貌。总的地势为北高南低,地形最高点在中北部山脊,高程为1502m,最低点在井田南界处的鄂河床,高程为1079m,一般高程1200~1500m,一般高差多在200~300m,最大相对高差423m。 井田地层总体走向北东,倾向北西的单斜构造,倾角5°~18°,一般10°。根据地表和钻孔揭露资料,井田内发育有一系列次级褶曲(无断层)。井田为不规则四边形,走向约5315m,倾向约2835m,井田面积约15.206 km2,批准开采标高960-500m。现开采3、9号煤层,平均厚度分别为1.8m和1.5m,煤层间距为45.78m。 矿井正常水量为28 m3/h ,即680 m3/d,矿井最大涌水量为48 m3/h,即1160 m3/d。涌水排至地面后,经净化处理,可作为矿井井下消防、洒水及井下用水设施用水水源。 根据矿井资料,矿井最大相对瓦斯涌出量13.73 m3/t,绝对瓦斯涌出量为43.34 m3/h,属瓦斯矿井。煤层均具有煤尘爆炸性和自燃性,这将成为今后矿山开采的两大问题,应引起的高度重视,积极、有效落实每项任务,以保证安全生产。
毕业设计(论文)主要内容: 设计内容以矿井开拓方式、采区巷道布置、回采工艺及矿井通风与安全为主。掌握矿井生产布置的各个环节,树立明确的矿井生产系统全貌。 根据矿井原始资料确定井田境界,井田面积为15.206 km2,矿井的工业储量为72.35Mt,矿井的设计可采储量为53.74Mt。矿井设计工作制度为四六制。矿井生产能力为0.9Mt/a,服务年限为42.65a。根据煤层埋藏深度确定井田开拓方式为斜井两水平开拓。主副斜井各一个,回风立井布置两个。在3、9号煤层中均布置3条大巷,分别为运输大巷、轨道大巷及回风大巷。 根据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并根据矿井的具体条件,3号煤层采煤方法采用综合机械化一次采全高开采,工作面长200m,年推进长度为1684m,采煤机型号为MG300AW1型的双滚筒采煤机,工作面回采率为95%,采掘比为1:2。井下煤炭运输均采用胶带输送机运输,实现连续运输出煤,矿井提升主斜井采用带宽1000mm大倾角胶带输送机1台,副斜井配备串车。矿井通风选用机械抽出式、通风系统为中央分列式,矿井总风量为82m3/s通风机型号为FBCDZ-6-№20B。 通过完整的矿井设计,了解矿井整体的开拓部署、通风与安全、生产工艺安排、劳动组织、生产管理及技术经济效益;掌握矿井设备的选型计算;熟悉矿井通风及配风方法。从整体上掌握矿井的各个细节。
学生应交出的设计文件(论文): 毕业设计说明书《台头煤矿3、9号煤层0.9Mt/a矿井初步设计》 图纸七张包括: 1、井田开拓平面图方案一(1:5000) 2、井田开拓剖面图方案一(1:2000) 3、井巷断面图(1:50) 4、回采工作面布置图(1:200) 5、盘区巷道布置及机械设备配备平面图(1:2000) 6、盘区巷道布置剖面图(1:2000) 7、通风系统及通风网络示意图(容易时期)(示意)
主要参考文献(资料): [1] 徐永圻等.煤矿开采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 [2] 汪理全等.煤矿矿井设计[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8. [3] 杜计平等.煤矿特殊开采方法[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1. [4] 徐永圻等.中国采煤方法图集[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0. [5] 刘吉昌等.倾斜长壁开采[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93. [6] 张荣立等.采矿工程设计手册[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05. [7] 张国枢等.通风安全学[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1. [8] 王家廉等.煤矿地下开采方法[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1985. [9] 洪晓华.矿井运输提升[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 [10] 煤矿安全规程[M].北京:煤炭工业出版社,2011. [11] 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6. [12] 邹喜正等.安全高校矿井开采技术[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7. [13] 李伟等.采矿CAD绘图实用教程[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1. [14] 东兆星等.井巷工程[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9. 专业班级 采矿工程1003班 学生 詹民伟 要求设计(论文)工作起止日期 2014/3/1~2014/6/14 指导教师签字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教研室主任审查签字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系主任批准签字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