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课的实验教学经验谈
作者:古丽巴哈尔•于苏云 来源:《读写算》2013年第08期
摘要:生物是自然学科中的基础学科,具有很强的实验性。初中生物是一门以实验教学为基础的学科,在生物学科教学的过程中大量的生物实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帮助学生学到更多的生物知识。所以,初中生物实验教学是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 关键字:初中生物 实验教学 教学方案 实验过程 一、合理的教学方案
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实验方案是进行生物课实验的重要基础。教师在制定实验方案时,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能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利用身边的工具、资料,制定出操作性强、合理、科学的实验方案。制定教案有三种方法:一是教师自己制定实验方案,老师先行示范,让学生跟着老师示范的步骤再自己操作;二是老师让学生自己发挥想象,指导学生运用已经获得的知识,自行设计实验方案;三是指导学生进行集体讨论,发挥每个人的力量,集思广益,共同制定一个实验方案。 二、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验
生物课程的学习只有在不断地实验中才能够快速增进知识,所以,生物实验必须要求学生亲身参与实验,自己动手操作。只有在实际操作中才能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所以生物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时常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每一堂实验课,多设定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课题,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三、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证明,学习的过程必须是一个不断思索的过程,只有在思索的过程中才会发现问题。没有提出问题的学生,证明思维僵化,处于被动的思维状态,只有意识到有问题存在的学生,才是主动思考的学生。面对动手能力差,不善于思考的学生,授课老师应该根据不同的学生进行单独指导,通过长期的接触,慢慢改变该学生的思维状态,从而达到调动该学生的积极性的目的。
另外,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多多利用故事、游戏、影像等趣味十足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强化学生的思考能力。引导学生主动的观察、思考,然后发现问题,提出质疑。长时间练习,能够使学生无论在何种形式下都会主动观察事物,然后质疑事物的合理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总之,在初中生生物实验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将学生放在实验的主体上,让学生独自操作,老师担任指导的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养成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习惯。 参考文献:
[1]付勇.如何处理初中生物教材中的实验活动[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 [2]于凤娟.浅议初中生物探究实验教学[J].新课程学习(社会综合). [3]闻静.如何上好初中生物实验课[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学教研版) [4]刘辉.新课改背景下的初中生物学习方法[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