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欣欣
时光飞逝,在忙碌与充实中,一学期的班主任工作悄然结束。在月明星稀,静谧无声的乡间的夜晚,坐在陪伴了我整个学生时代的古老的书桌前,静心思索着一个学期的班主任工作。我诚惶诚恐,思绪纷繁,似乎无从下手。但当我想到后进生三个字时,他的名字第一个活跃在我的脑海,挥之不去,不招即来。不得不说,他太重要了,我经常在梦中与他斗智斗勇,醒来之后惊呼,幸亏只是一个梦。几乎整个年级都认识他,他叫冀源源。
他是我们班不折不扣的后进生,不必说学习成绩,也不必说作业的完成情况,单单课堂纪律就让我头疼不已。冀源源行为习惯极差,性格暴躁,易怒,迟到,旷课,这些在他身上都屡见不鲜。一个问题学生的背后,一定有一个问题家庭。经过了解我得知,冀源源六岁丧母,父亲对他严重疏于管理,小学时就一身毛病,几乎是被老师放弃了的学生。了解了这些问题以后,我明白要想转变这位学生,一定是一场艰难的持久战。
任课老师经常反映他上课说话,扰乱课堂纪律,于是就这一个问题,我几乎每天自习课或早读都会找他谈话,谈话的大致内容也没什么特别和新颖,无非就是,问他为什么上课说话?知不知道上课说话是一种错误行为,是不尊重老师的表现,然后提出警告,如果再犯错误,将请他到办公室约谈。写过保证,请过家长。因为请家长,我还遭受过冀源源不亵的嘲笑。一次因为他的无故旷课,我邀请他爸爸到学校约谈,冀源源得知我的决定,下课找我,说:“老师,一人做事一人当,干嘛总是让我爸来?这样显得你老师很没本事。”听了这句话之后我火冒三丈,但是我仍然故作淡定的说:“我承认,某些时候,我是个无能的老师。”我用尽了我能想到的各种办法来制裁他的行为,结果每一次只能持续几天。“反复抓,抓反复”被我用低效率的方式诠释的淋漓尽致。后来有一段时间,他由上课捣乱转变为上课睡觉,偶尔听听课,做做笔记。说真的,我竟然有些窃喜,我还是忍不住把他叫出来问原因,他跟我说:“老师,你每天都叫我谈话,给我讲一些大道理,我实在是不想听了”。听了他的解释我真的被自己的啰嗦和无能所感动。
正当我为该同学纪律上的转变欣慰时,他把别的班的同学给打了,原来他打的那位同学骂了他妈妈,他说他最不能听见别人骂他的妈妈,于是他大动干戈,他妈妈的事情我是在他考试的作文中看到的,一次月考,他的语文分数比平时高出许多,于是我在智学网上查他的卷子,虽然作文中错别字处处可见但是感情真挚感人,阅卷老师给了他不错的分数。那一次我明白,这个看似冷酷叛逆的男孩,内心有着最柔软的地方,他缺乏关爱,渴望被关注。于是我对他更多了一些耐心。我经常跟他谈心,还请他出过饭,他爸爸常年外出,在母爱缺失的情况下,父爱同样不够健全。他把朋友看的很重,可以为了朋友“两肋插刀”,他爱面子,不愿意让老师当众批评,谁肯定他,他就把谁当朋友。高老师经常表扬他,他在阅读课上不仅自己表现良好,还担任了阅读课的纪律委员。在充分了解了他的这些特点以后,我经常因为他的点滴进步去表扬他,比如,最近没有迟到,很好,英语老师说你自制力越来越强了,主动帮忙打扫卫生了等等。但是这些表扬大多数
都是私下表扬,因为我尝试过当众表扬,结果换来的是膨胀。
当然,虽然他在行为习惯上有了较大的进步,但是还是会在一些时候缺乏自控力。这学期,他同样做了一些让我感动的事情,他写信给他爸爸,请求他爸爸原谅自己的过错,至少懂得了感恩,他为了不给班级拖后腿,本学期只迟到两次,清明节扫墓,他主动捡拾垃圾并维持班级纪律,这些改变都像一针针强心剂,打在我疲惫不堪的身体上,让我有了坚持下去的动力。让我这个教坛新人不至于轻易被打垮。
教育实践的经验让我深深的感受到教师的鼓励是后进生成长道路上不可缺少的保障,如果教师面对后进生没有一个长期、耐心教育的心理准备,就极容易丧失对他们的信心,导致失去对这部分学生教育的最佳时机。正如一句名言所说:雕刻一座石像尚且需要很长时间,更何况是塑造人的心灵呢?作为班主任与其“恨铁不成钢”,倒不如用永恒的耐心把“锈铁炼成钢”。
后进生的工作占据了班主任们太多的心血和心力,有时候,我们满腔的热情和真诚,换来的依然是捣乱和叛逆;有时候,我们尝试了许多方法,可是收效甚微;有时候你不遗余力的坚持,换来的却是误解。我想,班主任们何尝不是教育教学事业中的一个个勇士呢?我们明明知道道路坎坷,却依然负重前行。在我的身边有太多这样尽职尽责,默默奉献的老师,当我工作中遇到困难时,我常常喜欢一个人在操场跑步,看着生机盎然的校园,我常常有一种异样的情愫:这所学校里,有多少老师在这里挥洒了青春,多少学子从这里迈出了脚步,多少失败的经验在这里沉淀,又有多少成功的故事在这里诉说?现在,他们依然在这里坚守着自己的责任。夜深了,我从心里听到一个声音:教育需要时间,需要尝试,需要等待,需要坚持。我想把特别的爱给特别的后进生,但求无悔,无问西东。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