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核舟记》练习题2

《核舟记》练习题2

来源:筏尚旅游网
《核舟记》练习题2

《核舟记》练习2

一、写出下列字的意思 1.有奇巧人( ) ..2.罔不因势象形( )( )( ) ....3.尝贻余...核舟一( )( )( 4.盖.大苏泛赤壁云( ) 5.高可.二黍许.( )( ) 6.启.

窗而观( ) 7.箬篷覆之..( )( ) 8. 清风徐.来( ) 9.水波不兴.

( ) 10.石青糁.

之( )( ) 11.中峨冠..而多髯.者( )( 12. 其.两膝相比.者( ) 13.其两膝相比.

者( ) 14.佛印绝类..弥勒( )( ) 15.矫.首昂视( ) 16.神情与苏、黄不属..( ) 17.珠可历历..数也( ) 18.居右者椎髻..仰面( ) 1 / 4

) ) 《核舟记》练习题2

19.其人视端容寂( ) .20.若听茶声然( ) ..21.其船背稍夷( ) .

22.钩画了了,其色墨( )( ) ...23.曾不盈寸( )( ) ..

2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 ...

二 、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 ) 2、诎右臂支船( ) 3、左手倚一衡木( ) 4、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

三、按要求填空

1.《核舟记》选自清代张潮编的《 》。作者是 ,字 , 嘉善人。 2.《赤壁赋》《后赤壁赋》的作者是宋代大作家__________ 。“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是《 》中的句子;“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是《 》中的句子。 3.黄庭坚是 朝的文学家,字 。

4.点明核舟主题的句子是 。

5.“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一句点明了窗子具有 的特点,说明雕刻的精巧。 6.苏、黄二人的友好关系可以通过“ ”一个动作和“ ”的神态看出来。

7.从对佛印的神情描写中,可以看出佛印 的性格特点。

8.第三段中作者以对人物姿态、神情的生动细腻的描述,具体说明雕刻人“

2 / 4

《核舟记》练习题2

, ”(从第一段文字中找)的精湛技艺。

9.从第四段对右边舟子的描述中可以看出他 的神态,而左边舟子的神态则显得 。

10.文中最后一段运用了 、 的说明方法,这样说明的作用是 。

11.点明全文中心的句子是 。

12.最能体现王叔远构思巧妙、技艺精湛的语句是 。 13、写出两句其他诗词中与船有关的语句 。

四、翻译下列句子

1.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

2. 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3.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

4. 启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5. 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6.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

3 / 4

《核舟记》练习题2

7. 细若蚊足,钩画了了,其色墨。

8. 而计其长,曾不盈寸。

9.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六、回答下列问题

1. 该工艺品艺术的精湛主要表现在哪些地方?

2. 写三个人的神情主要是为了说明什么?文中哪句话赞叹了雕刻技艺的高超?

3. 窗上对联为什么要刻这十六个字,而不刻别的字?

4. 文中第三段介绍苏东坡、佛印、鲁直于船头的位置,为什么先从中间的苏东坡介绍起?

5. 文中有哪些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特点和相互关系的?

7.作者在说明船的正面的时候,为什么不是从船头说到船舱,从船舱说到船尾,而是先说船舱,再说船头和船尾呢?

4 /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