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编号:
学科 主备人 课题 数学 班级 审核人 三年级 课型 姓名 审批人 新授 课前准备 正方体 看一看(一) 1、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学习 目标 2、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3、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重点 难点 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学 习 过 程 环节 学 案 1、用4个正方体搭出立体图形,并观察。 教(学)补充 学 法 指 导 独立完成(2分钟) 独立完成(5分钟) 预习案 2、带4个正方体 1、三位同学站在不同位置观察捐款箱,三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想一想,连一连。(课本13页) 2、站在一个位置上观察物体,最多能看到几个自学案 面? 3、四个同学观察小熊,图画分别是哪位同学看到的,先想一想,再看一看。(课本13页) 1
(一)操作活动一——根据指令搭立体图形。 1、教师通过幻灯演示“淘气”和“笑笑”搭 立体图形的游戏过程,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说说 游戏的方法,教师适时提出游戏的规则和要求。 小组交流,组际解 2、师生游戏。教师发出指令,学生尝试搭立疑,教师点拨(20体图形,进一步体验游戏的方法。 分钟) (二)操作活动二——提问、判断并搭出立体图 形。 1、师生活动示范。 2、学生同桌间开展游戏。 3、学生交流教师在巡视中发现学生的典型操作活动进行交流。 课本14页第1至4题 检测案 独立思考,灵活运用新知识解答(13分钟) 探究案 总结 反思
2
泾干镇中心校2014—2015(上)导学案
时间: 编号:
学科 主备人 课题 数学 班级 审核人 三年级 课型 姓名 审批人 新授 课前准备 正方体 看一看(二) 1、在拼搭和观察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学习 目标 2、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3、培养学生的观察、操作和空间想象能力。 重点 难点 在拼搭立体图形的实践活动中,体验并初步学会用上、下、左、右、前、后等词描述正方体的相对位置。 学 习 过 程 环节 学 案 教(学)补充 学 法 指 导 用小正方体搭出立体图形,并从不同位置观察。 预习案 独立完成(2分钟) 1、桌子上放了一盒牙膏和一个杯子,三位同学站在不同位置观察,下面两幅图分别是谁看到 独立完成(5分的,想一想,看一看。(课本15页) 钟) 自学案 2、笑笑说她看不到牙膏盒,她说的对吗? 3、淘气从窗外看到的情景会是哪幅图?说说你的理由。(课本15页) 3
(一)操作活动一 与同学合作,模拟上题中的情境做一做,看看你的选择对不对。 探究案 (二)操作活动二 提问、判断并搭出立体图形。 1、师生活动示范。 2、学生同桌间开展游戏。 3、学生交流教师在巡视中发现学生的典型操作活动进行交流。 小组交流,组际解疑,教师点拨(20分钟) 课本16页第1至3题 检测案 独立思考,灵活运用新知识解答(13分钟) 总结 反思
4
泾干镇中心校2014—2015(上)导学案
时间: 编号:
学科 主备人 课题 数学 班级 审核人 三年级 课型 姓名 审批人 新授 课前准备 捐书活动(一) 1、发展从表格中获取信息、提出问题的能力。 学习 目标 2、结合具体情境,发展估算能力,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应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 难点 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应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 习 过 程 环节 用竖式计算。 162+234 718+120 267+385 409+128 308+156 478+321 学 案 教(学)补充 学 法 指 导 独立完成(5分钟) 预习案 自学案
先观察表格,从表格中获取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5
独立完成(2分钟) 1、哪个年级捐的书多一些?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2、三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 你会列式吗? 3、试一试:试独立解决问题“四年级一共捐书多少本”。 4、哪个年级捐的书多?多多少本? 小组交流,组际解疑,教师点拨(20分钟) 探究案 尝试算出得数。 巩固训练: 完成第18页中的“练一练”第1题。 检测案 拓展延伸: “练一练”中的第3题鼓励学生用两种以上的方法解决。 独立思考,灵活运用新知识解答(13分钟) 总结 反思
6
泾干镇中心校2014—2015(上)导学案
时间: 编号:
学科 主备人 课题 学习 目标 重点 难点 数学 班级 审核人 三年级 课型 姓名 审批人 练习 课前准备 捐书活动(二) 1、结合具体情境,发展估算能力,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应用连加等有关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探索连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学 习 过 程 环节 学 案 1、建设小学一年级捐118本,二年级捐104本,三年级捐95本,一共捐了几本? 预习案 2、民族小学一年级捐109本,二年级捐102本,三年级捐98本,一共捐了几本? 自学案 估计结果的大致范围,再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 独立完成(5分钟) 教(学)补充 学 法 指 导 独立完成(2分钟) 7
1、第1题。 (1)谁花的钱多一些,估计大概需要多少元。 (2)计算张阿姨花了多少元?李叔叔花了多少元? 种商品只能买一个) 探究案 2独立计算。 727+114+86 397+304+120 475+260+149 292+450+108 巩固训练: 完成第18页第三题。 检测案 拓展延伸: 第三题的(1)小题答案可以采用表格的方式呈现。(要求学生至少想出两种。) 总结 反思 小组交流,组际解疑,教师钟) (3)算一算,买哪三种商品能获得1000元的大礼包?(每点拨(20分 独立思考,灵活运用新知识解答(13分钟)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