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紫竹
别名:
拉丁学名:Phyllostachys nigra (Lodd.) Munro
英文名:
科属:禾本科
性状:秆高3~10米,径2~4厘米。秆壁薄,秆环较隆起,箨环下有白粉。新竹有细毛茸,绿色,但节下常为紫色,以后渐转为棕紫色而至紫黑色。节间长10~15厘米;箨鞘淡玫瑰紫色,背部常生密毛,无斑点,缘有纤毛;箨耳长圆形至镰刀形,紫色,耳缘有紫色长繸毛;箨舌隆起,弧形,先端撕裂状;箨叶长三角形直立,绿色至淡紫色,微皱曲状;叶2~3片生于小枝顶端,叶鞘有脱落性繸毛,叶舌深紫色。笋期4~5月。
生长习性:适应性强,长江流域以至西南等省均有分布。性耐寒,亦耐阴,但忌积水,山地平原都可栽培,对土壤要求不严,以疏松肥沃的微酸性土最为适宜。栽于瘠薄地往往矮化而丛生。
繁殖与栽培:紫竹移竹植鞭成活较易,母竹选二三年生的为好,除冰冻季节外,从春到秋都可进行,然以2~3月栽种最宜。紫竹易发笋,过密应随时删除老竹,作为盆景用竹,须抑制其生长,使之秆节缩短,故当竹笋拔节长至10~12片笋箨时剥去基部二片,嗣后随生长状况陆续向上层层剥除,至分枝以下一节为度。
配植与功能:秆紫叶绿,扶疏成林,别具特色。其秆之粗细高矮可视配置需要予以左
右,既宜院落山石之间点缀,又可作生产性成片栽培,用于盆栽配景,饶有风趣。
用途:秆壁薄而坚韧,粗竹可制书架、桌椅,细者做箫笛、手杖、伞柄、钓鱼竿及工艺品。笋可食,味鲜美。
附种:淡竹(var. henonis (Mitf.) Stapf ex Rendle)亦称毛金竹,高达10~14米,径5~10厘米,中部节间长达34厘米,新秆绿色,被白粉和毛,老时灰绿色或灰色,秆环和箨环均隆起。4月下旬出笋,淡红褐色或带褐色。淡竹适应性强,分布广,耐瘠薄土,亦耐-20℃的低温,长江流域一带均有栽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