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

爱迪生救妈妈教学设计

来源:筏尚旅游网
《爱迪生救妈妈》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爱迪生救妈妈》是小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的课文,这个单元以“科技”为主题。课文主要讲述的是爱迪生的妈妈得了急性阑尾炎,在家中光线昏暗的条件下,他用镜子聚光,使手术成功进行,救了妈妈的命。本文旨在故事中渗透科学常识,告诉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遇事要积极想办法。 【学情分析】

二年级下学期,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基本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强烈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望,学习的兴趣及积极性易被调动与牵引;但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也发现部分学生不爱动脑筋,遇到难题,依赖性强,总奢望得到老师及家长的帮助。这是一篇融故事性和教育性于一体的课文,我们可借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孩子们怀着对爱迪生的崇敬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让孩子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并进而培养孩子们在学习生活中爱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设计理念】

教学中我抓住文章故事性强的特点,围绕爱迪生在什么情况下救妈妈,怎样救妈妈这两个问题让学生在对重点词句的朗读理解中感悟爱迪生的善发现、爱动脑筋。抓住重点词语“直打滚”联系学生的生活感受,体会妈妈当时的痛苦,让学生想象当时的情况,来理解 “急得团团转”的意思,接着让学生自己动手做一做镜子聚光实验,亲自体验爱迪生的办法,突破课文的重难点:怎么样救妈妈。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我力图以读为本,引导学生抓关键词句去感悟体会爱迪生爱动脑、多动手、善发现的优秀品质,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并注意积累词句,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抓重点关键词句朗读感悟爱迪生的聪明、多动手、善发现,并注意积累。

3.了解爱迪生救妈妈的办法——镜子聚光的原理,激发孩子生活中爱动脑筋,多动手,善发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朗读中感悟领会爱迪生的机智,并积累词句。 难点:理解爱迪生救妈妈的方法,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

1

【教学准备】

镜子、爱迪生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人物,揭示课题

1.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位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谁能想出方法记住他名字中的一个生字:“迪”(生识记字形)板书:爱迪生

2.看老师把它的名字写在黑板上,看仔细了,写字的时候要把字写端正。 3.说说你对爱迪生的了解。(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材料,教师适当评议) 4.老师也把收集到的信息读给大家听。(请一生读)

爱迪生是举世闻名的美国电学家和发明家。他的一生发明了很多东西,如电灯、电话、电报、电影等,发明就有1000多项,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5.过渡:是啊,爱迪生的一生发明了很多东西,他从小就爱动脑筋,常常想出一些好主意,有一次他靠自己的聪明救了他妈妈的命呢!(板书:救妈妈) 6.齐读课题

(二)自读课文、反馈检查。

过渡:想读一读这个故事吗?老师可有读书的要求哦。 1.出示自读课文的要求:

(1)读准生字音,读通课文。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小节号。 (学生按要求学文,教师巡回指导) 2.检查自学情况:

(1)检查生字(指名朗读、开火车读) (2)检查词语

检查 急性 斥责 委屈 亮堂

明晃晃 阑尾炎 恍然大悟 一溜烟似的 (指名读、男女生分读、小组读、齐读) 教师点拨指导如下:

①这些生字把它放到词语中,有的读音发生了变化,如:“堂”单个的读第二声,放到词语中读轻声。(生练读“亮堂”)

2

②明晃晃:这里的“晃”是多音字,单个字读第三声,连成词语组成了abb结构,在读的时候读音要变化了。当第一个(a)不读第一声的时候,后面两个读第一声,如“明”读第二声,连起来就读明晃晃(míng huāng huāng)(学生练读)。当遇到第一个音是第一声,那后面就读它本身的音。如:金(jīn)灿灿(càn càn)

③对“阑尾炎”一词的理解,先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理解,教师再补充解释:阑尾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盲肠,它长在我们的右下腹。它一发炎非常疼痛,甚至还要夺去人的性命。突然发作又非常厉害的阑尾炎就叫急性阑尾炎。

④一溜烟似的:“溜”这是个多音字(注意第四声),“似”也是个多音字,在文中和“的”连成词语读翘舌音。读这个词语:一溜烟似的

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呢?我们把这个词语放到句子中,谁能读一读,其他同学想一想。出示句子:“突然,爱迪生一溜烟似的奔出大门。”(学生朗读、交流) (3)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5个自然段) (请五个学生读课文,师生互相正音。)

第二课时

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位伟大的发明家,他是谁?(板书:爱迪生) 2、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写了一个什么故事吗?(板书:救妈妈)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生自由回答:爱迪生为什么救妈妈?他是怎样救得?妈妈怎么了?)

师:同学们跟我想到一块儿了,老师也有这么多疑问呢!

【设计意图】从回顾第一课时所学内容入手,实现自然过渡,导入新课。 二、研读课文,感悟内容。 (一)回顾旧知,引出问题。

师:“同学们,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自由朗读一遍课文,边读边想:爱迪生为什么救妈妈?是怎样救的?

(二)合作探究,解决问题。(28分钟)

1、师:妈妈怎么了?她的情况严重吗?你从哪里感受到的?默读第2自然段,找找妈妈当时病情严重的句子,用横线画出来。(指名回答)板书:妈妈病重

2、师:妈妈得的是急性阑尾炎,什么是急性阑尾炎?(是一种常见的外科疾病,阑尾在

3

我们肚子的右下方,它发炎时非常疼痛,一旦穿孔还能夺去人的性命。突然发作的非常厉害的阑尾炎就叫急性阑尾炎。)

3、不幸的是爱迪生的妈妈得了急性阑尾炎,疼的在床上直打滚,可见妈妈的病很严重。当时的情况是多么危急啊!谁来读读。

4、医生决定在家里做手术了,但又说家里没法做手术,这是为什么呢?指名读第3自然段。

医生为什么说家里不能做手术?(板书:光线太暗) 医生想办法了吗?从哪里可以看出来?有办法吗?(没有) 这时候爸爸想出的办法是什么?这个办法行吗?

所以,医生没想出办法,爸爸的办法又不行,可时间就是生命,晚一分钟,妈妈的生命就多一份危险,大家急得团团转。能不能通过你的读来再现这一情景呢?

5、当大家急得团团转的时候,爱迪生是怎么做的呢?自由朗读第4自然段。

“突然,爱迪生一溜烟似的奔出大门。不一会儿,他回来了,捧着一面明晃晃(huǎng)的大镜子,身后还跟着好几个小男孩,每个人都捧着一面大镜子。”

爸爸见到这一情景,会有什么反应呢?

爸爸一见又急又气,斥责道:“都什么时候了,还胡闹!” 如果你是爱迪生,听到爸爸的斥责,你的心情怎样? 指导读爸爸和爱迪生的对话,体会人物的动作、表情。

【设计意图】以读为本,在读书活动中引导学生掌握读书方法,培养学生读书能力,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6、“爱迪生是在胡闹吗?他想出什么办法呢?请在课文中找出答案。 原本昏暗的房间,一下子就变得亮堂起来了。 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师总结:爱迪生用镜子把光聚到了一起,使病床上一下子亮堂起来,救了妈妈。 板书:镜子聚光

(三)动手操作,感悟方法。 演示镜子聚光的实验。

过渡:镜子真的有那么神奇,能把光聚到一起吗?让我们一起来做做这个实验吧! 师:爱迪生在生活中善于观察,开动脑筋,用镜子把光聚在了一起,让医生顺利动了手术,救了自己的妈妈。

【设计意图】很多知识光靠书本,学生是难以领会的,给学生演示此实验,直观形象,

4

学生易于接受,不仅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更让他们领略到了其中的神奇及爱迪生的聪明过人之处,从而激发出自己在生活中也要像爱迪生一样爱动脑,多动手,善发现,做个聪明的孩子。

(四)再入课文,发现问题。

1、感悟爸爸前后态度的变化(斥责——恍然大悟)

过渡:爱迪生确实很聪明,当大家都想不到办法的时候,他急中生智想到了办法,此时的爸爸有什么变化?

结合图片及语境理解“恍然大悟”。 练习用“恍然大悟”说一句话。

2、体会医生手术前后的态度(迟疑、摇头——夸奖)

师:妈妈得救了吗?齐读第5自然段。

3、齐读第5自然段后回答。(板书:手术成功) 着重指导读医生夸奖爱迪生的话

医生夸奖爱迪生,说:“今天多亏了这个小家伙,他真是个聪明的孩子!”

4、别人想不出的办法,爱迪生为什么能想出来呢?

总结:因为他从小就喜欢动脑动手,在实际生活中发现了很多科学知识。板书:爱动脑,多动手,善发现。

只要我们好学好问,爱动脑筋爱动手,相信你们都会成为一个个聪明的人,说不定未来的爱迪生就是你呢!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人物品质,在充分交流和理解中,受到教育和启发。 五、拓展延伸、深化感情。 (一)爱迪生简介

“爱迪生从小就爱动脑筋,常常能想出一些好主意,长大以后他还为人类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让我们一起走进爱迪生,看看他的丰功伟绩吧!”(课件播放:爱迪生简介)

5

【设计意图】实现课内外的衔接,拓宽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促进学生的积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六、作业设计

1、阅读有关爱迪生的书籍,并积累本篇课文的好词佳句。 板书设计:

30 爱迪生救妈妈

妈妈病重

光线太暗 爱动脑 多动手 善发现 【本教学设计特色】

本课以词句教学为中心,以设计的两个问题贯穿整堂课教学,学生自己通过读书解决问题。以读为本,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学会了质疑思考,学会了发现。同时注重在语境中了解词句的意思,并有意积累,为学生在中年级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做好铺垫。

手术成功 镜子聚光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