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兴学校教案设计
备课人:农俊肖 编号:
年级: 一 年级 六 班 科目:科学实验 第2课时 时间:2015年4 月 17日
课题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教材 教具 一把塑料梳子气球、绑气球的细线、挂气球的支架、课件 课 程 内 容 分 析 电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质之一,生活中有许多的物质都离不开电,同学们从生活中不断地积累我们所使用的电的知识,通过对同学们的认真引导,让同学们认识到电的重要性。 学 生 情 况 分 析 通过对生活中电灯电视等的认识,学生开始掌握了电无处不存在于我们的生活当中,然而对于我们所电的又是怎么产生存在着疑问。 1、引导幼儿在玩中发现摩擦起电的现象。 教2、在实验中了解摩擦产生静电的粗浅知识,激发幼儿对科学的探索兴趣。 学3、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习惯和科学的观念 目标 重点 解释静电现象。 难认识正负电荷 点 教法简述 探讨→视频→说课 教 学 流 程 预计用时 学 生 活 动 教 师 活 动 情境导入 5 师:同学们,老师打算用手里拿着的漂亮小气球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想不想看呀? 生:想看! 师:小气球与纸片接触,很显然不能将纸片吸起来。那么,我把小气球在头上摩擦几下再与纸片接触,同学们注意看,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纸片被吸起来了。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相互讨论 1
东北师范大学爱心使者团文件
旧课复习 3 提问学生氧气的物理性质,还有氧气在生活中的有哪些,如何让我们能够生活得更加健康等一系列问题 回忆 新课详解 体验静电现象 实验1:上次用学们已经做过的吸小纸屑的试验了 实验2:用梳过头发的干燥梳子再次靠近头发,你发现了什么? 生:头发飘起来了。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生:塑料梳子经过摩擦,产生静电,就把纸屑和头发吸起来了。 师:你还见过那些类似的现象呢?利用身边的物品(如:文具、书本、头发、桌椅、衣服等)通过摩擦等方式体验静电现象。 40 教师引导学生解释自己体验的静电现象:你用了什么材料?你是怎么做的?发生了什么现象? 指名学生谈谈自己的体验。 小结:通过摩擦的方法可以使一些物体带上静电,其实生活中还有一些静电现象不是通过摩擦产生的,比如:电视屏幕带电。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中,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和非生物。 (三)认识电荷及电荷间的相互作用 1、认识电荷 师:我们找到也看到了这么多的静电现象,同学们不觉得奇怪么?既然静电存在于所有的物质中,为什么我们通常感觉不到物体带电呢? 2
听课,观看视频 思考
东北师范大学爱心使者团文件
(1)出示课件:正电荷和负电荷 讲解:物质同时具备两种电荷:正电荷和负电荷。由于正、负电荷数量相等,相互抵消,所以物体不显示带电,当物体受到外界影响(如:摩擦)时,物体表面的电荷发生了转移,正、负电荷数就不一样了,物体就显示带电了。 (2)出示课件:用塑料梳子梳头发 讲解:当用塑料梳子梳头发时,梳子和头发摩擦,头发上的电荷发生了转移,跑到了梳子上,梳子有了多余的电荷显负电;头发因缺少电荷而显正电。 2、认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 活动一:用充气气球摩擦头发。 师:用充气气球摩擦头发,气球带负电,头发应该带什么电? 生:正电。 师:当气球再去接触头发时,你观察到什么现象? 生:气球能把头发吸起来。 课件出示示意图。 活动二:让两个都用头发摩擦过的充气气球相互靠近,观察有什现象发生? 提问:(1)两个都用头发摩擦过的充气气球带什么电? (2)你观察到什么现象?(课件出示示意图) (3)这和我们了解到的哪一种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相似? 小结:摩擦后的物体,有时相互吸引,有时相互排斥,跟磁铁的现象类似。带同种电荷的物体相互排斥,带异种电荷的物体相互吸引。
3
东北师范大学爱心使者团文件
(四)认识电流的形成 1、认识电流的形成(出示课件) 静电虽然是由于电荷转移形成的电现象,但是在静电中,电荷是不能流动的。我们生活中使用的电,电荷是能持续流动的,我们称之为“电流”。电荷的流动需要导线作为通过的道路,电荷在导线里按照一定的方向不断的流动起来,就像不停开动的缆车一样。这样,我们使用的电灯、冰箱等才能正常工作。 (五)课堂练习(出示课件) 1.用梳过干燥头发的塑料梳子靠近头发,会发现头发和梳子相互吸引的现象,这属于( )现象。 2.静电存在于我们周围的一切物质中,包括人类在内的( )和( )。 10 3.物质同时具有两种电荷:( )和( )。 4.摩擦能使电荷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从而使物体带上( )。 5.要想使电荷流动起来形成电流,需要具备( )和( )两个条件。 5 这节课,我们简单了解了有关静电的一些知识,并且知道了流动的电荷形成电流,才能使用电器工作。在接下来的课程中,我们还会了解更多电的奥秘。 巩固练习 思考 课堂总结 生活中的静电现象 板书设计 静电现象 正电荷 负电荷 电荷流动(电流) 电源 电路 课后作业 晚上睡觉前在黑暗中脱衣服,你能看到小火星吗 4
东北师范大学爱心使者团文件
我考虑到学生的知识经验,他们都经历过生活中的静电现象,只是他们大多数没有对静电现象进行深入的探究。因此,在设计本课时,我首先用几个生教学反思 活中常见的静电现象,引导学生对静电现象的关注,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然后通过摩擦起电等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使学生认识到有些物体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会产生静电,进一步认识静电产生的原因,电流的形成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