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党报如何唱响高考报道“四季歌”——以《北京日报》2013年至2017年

来源:筏尚旅游网
传媒实务 赫徽 翥 党报如何唱响高考报道“四季歌’’ 一以《北京日报》201 3#-至201 7年报道为例 任敏 100734) (北京日报社会新闻部,北京摘要:高考,素来是教育新闻报道的重头戏,那么如何在常规事件中寻出亮点呢?笔者认为,可把从上一年9月至 第二年8月的一年时间,按照高考工作的进展分为四个季节,即政策发布季、考试进行季、阅卷出分季和录取季,在各个 阶段根据不同进程来选择切入点。在报道时可运用对比法、联想法、合并法等方法,寻找新闻亮点。 关键词:高考;考试招生;新闻采访写作 中图分类号:G216.3 文献标志码:A 如何在高考常规报道中找出特色,记者需要掌握新闻事 件的规律和变化。众所周知,全国高考统考时间为每年的6月 7日、8日,录取时间主要在7月和8月。但是对于教育记者而言, 以高考为主题的报道实际上全年都会持续。 以笔者的工作经验为例,自201-3年以来,在北京日报社会 新闻部主要负责高考考试、招生、录取及相关的报道。笔者 的高考报道日历一般始于上一年9月,终于第二年8月,在这期 间,主要根据高考工作的各项进度来安排报道重点。 一、高考“四季” 如以高考为关键词,从上一年9月到第二年8月,这一年时 间可以划分为四个季节,笔者将它称之为政策发布季、考试进 行季、阅卷出分季和录取季。 (一)政策发布季 政策发布季主要是指从上一年9月到次年5月,当年的高 考生已顺利迈入大学,新一届高三学生正在紧张备考,记者关 注焦点主要是高考报名动向、高考政策及各校招生计划。 以北京为例,有以下几个节点值得牢记: 9月底,北京教育考试院一般会公布第二年普通高等学校招 生报名工作通知以及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在京参加高等职业 学校招生考试实施办法等文件,记者要注意梳理其中的变化。 1lY]中下旬是高考生网上报名时段,可关注报名期间是 否有异常突发情况。 第二年1月,北京高考考试说明亮相,其中将暗示当年高 考的命题重点,记者既要分析命题变化趋势,又要为考生提出 合理的复习建议。 2月、3月,教育部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以及北 京市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都将先后公布,这是当年 高招政策的纲领性文件。最近几年,高考改革正在推进,《北 京日报》会重点关注加分照顾政策以及志愿填报方式的变化, 同时根据北京的统一安排,公布当年高考报名人数等信息。 3Pj,各校会相继公布自主招生及普通本科招生计划,招 生计划是否有增减、自招测试方式是否有调整、普通本科是否 有新专业或新录取方式等,都值得注意。 (二)考试进行季 6月1日到8日可称为考试进行季。在北京,一般6月1日到 6日,各考点校都进行考场布置、设备调试、安全保护等方面的 准备。笔者会深入各个高中探访考点,报道相关进展,也会提 供一些赶考和应试攻略,一方面是满足家长和读者的好奇心, 同时也为考生送上锦囊,帮助他们舒缓紧张的情绪。 毋庸置疑,这一阶段的重头戏在6月7日和8日两天。考试 当天,笔者会在考点外蹲守,观察入场情况以及考生风采,待 作者简介:任敏(1986一),女,北京日报社会新闻部记者。 文章编号:1674—8883(2017)11—0204—02 考生出场之后会及时询问考题以及如何作答。高考的考题由 本市专家精心设计,它们不单单是书本知识的变形,也暗含了 高考改革的趋势以及对人才培养方向的引领。其中,最为人津 津乐道的是第一科语文的作文题。新的微写作到底出了什么 题型?学生是如何作答的?考查学生哪些素质?大作文又是 如何与传统文化、北京元素结合?这些是考生感兴趣的话题, 也是笔者写作的重点。 此外,笔者还会仔细分析考卷的书写量、其他新题型、时 政知识点等,同时请专家作出分析,以便下一届高考生参考。 (三)阅卷出分季 考试结束后,最重要的新闻就是高考阅卷。在北京,阅卷 工作一般是从6月9日持续至6月22日左右。北京的阅卷工作主 要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等高校进行。最近几 年,在语文阅卷进行到一半,也就是6月中旬时,常会安排高考 评卷工作媒体开放日。 仍以语文科目为例,在阅卷老师眼中,作文如何写才算切 题?具体评分和分档原则是什么?高分甚至是满分作文是怎 么写的?什么样的作文只能得0分?这些问题,记者都可以在 开放日上寻找答案。 全市总体阅卷工作进展如何?阅卷老师来自哪里?如何 加强质量监控等情况也会一并公布。 阅卷组专家就考生的总体答卷表现和一些新问题作出回应, 这既是阳光高考的题中之意,也是为了引导社会理 看待高考。 到了6月23日,北京市会公布考生分数及各个批次录取控 制分数线,这决定了考生能考上哪个层次的学校。 (四)录取季 忙碌了一年,能否考上心仪的大学就看最后的录取。北京 高考正式录取一般是从7月上旬开始N8月初。录取依次包括 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本科三批、高职等。 录取季的主要任务是信息公开:各个学校在京录取分数线 多少,与往年相比有何变化,是否会扩招,扩招原因是什么?不 同学校之间是否有共同点,如分数线齐涨或都因同分原因扩招 等?高考“状元”到底花落谁家?各批次是否有补录?部分 学校为何未招满?这些信息都要通过媒体公开向考生传播。 二、招生考试报道技巧 高考招生报道大多是梳理文件、分析政策等案头功夫,而 在掌握重要报道节点的基础上,必要的采访写作技巧会让自 己的报道更胜一筹。根据笔者的工作经验,主要有以下经验值 得分享: (一)对比法 通过对比寻找变化,这一写作宝典在笔者报道中屡试不 第8卷第11期 2017年06月 新闻研究导刊 Journal of News Research V01.8 No.1l June 2017 爽,而且还不时获得独家发现。 早在2013年5月,教育部公布((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 工作规定》后,记者就尝试通过对比法开展分析,揭露不少新 动向,包括禁止性别录取歧视、享受录取优惠的考生加大公示 力度、新增四类受照顾军人子女等,随后写入新闻《高校不得 擅设男女录取比例》,被广泛转载。 2017年2月,教育部发布《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 规定 通过对比2016年的文件笔者发现,2017年加分照顾对 象新增5A级志愿者,这一点此前从未提及。于是,笔者查阅了 相关资料,了解到如何才能成为5A级志愿者,同时向团市委、 北京市志愿者联合会等部门打听了北京5A级志愿者情况,据 要改革,招生不再细分专业,将全校所有本科专业细分为16大 类。这一变化引起了笔者的注意,清华的改革具有风向标作 用,其他学校会不会也进行这类尝试?经采访,笔者了解到, 北京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等早已进 行大类招生,且2017年还将继续推进。于是,笔者又跟进写出 篇分析类报道《名校招生淡化专业细分》,文章同时提出, “大类招生缘何成为香饽饽”“大类招生适宜推而广之吗”等 问题,邀请专家分析,使得新闻的深度进一步强化。 三、一些反恩 (一)可读性有待加强 招生考试报道由于政策性比较强,涉及招生计划、录取流 一此写出独家分析稿子《5A级青年志愿者高招优先录取》,同城 程等众多专业性工作,可读性不高。记者运用这些方法时,虽 媒体鲜有报道。这一稿件后来被外地多家媒体跟发。 然突出了新闻性,但对于普通读者而言,仍显得有些晦涩。 在同一所学校今年高考简章与往年的区别,不同学校同 这就要求记者向专家型媒体工作者奋进,发挥自己的解 一招生类型有何特点,同一地域招生政策有何调整等的对比 读能力,在分析政策、堆砌数据之外,尽量以平时受众容易理 之中,新闻的新奇性、显著性才会越来越明晰。 解的背景、事实和观点来带出政策变化,这样有助于提升传播 (二)联想法 效果。 笔者所在的《北京日报》是北京市委机关报,主要受众是 (二)监督性不足 北京市民。在做好经营报道时,笔者立足这一定位,尽量通过 招生考试报道因季节性明显,记者容易产生惰性,掌握其规 联想法,凸显新闻的贴近性。 律后,仅仅满足于固定流程的发布,不去探索深度和监督类报道。 在招生考试报道中,教育部的规定在北京如何落地是笔者 这一点,记者应当反思,在招生新政之外,多从论坛、考 比较关心的话题。仍以上文提及的教育部{2017年普通高等 生、家长处寻找线索,应该结合一些热点话题做一些有批判性 学校招生工作规定》为例,当时采写这篇报道时,笔者就在思 的新闻。 考,2017年这一政策在北京是否会生效。果不其然,在2017年 3fl,北京教育考试院公布的《北京市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 参考文献: 生工作规定》中同样提到,高招中,获得5A级青年志愿者的, [1]徐梅.党报如何做好高考报道[J].新闻窗,2008(o2): 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这也成了笔者稿子《今 35—36. 年高考加分考生大幅减少》中的亮点之一。 [2]张文碌.高考报道策划的几个“加法”[J].中国地市报人, 按照联想法,政策发布后如何操作,实际操作过程中有无 2013(10):107. 问题等一系列问题都可以成为后续报道的切入口。 [3]包玉青.浅析高考新闻报道特点及创新之处[J].新闻传播, (三)合并法 2012(08):159. 高考前夕,各个学校都会发布招生计划和新政,如何从这 [4]李雪林.招考新闻报道需平衡三个关系——从高校自主招 些琐碎的资料中采写出大文章? 生报道的三次转向谈起[J].青年记者(下),2011(30): 笔者倾向于合并同类项方法,通过归纳和总结不同学校之 55-56. 间的共同特征,可以看出大学选才的倾向以及未来改革的方向。 [5]张汉娟,耿配.中国教育报2015年高考报道分析[J].青年 2017年4月初,笔者得知,清华大学2017年本科招生有重 记者(下),2016(18):45—46. (上接第159页)象以及偶然性因素;第三,画面形象以及画面 三、结语 衔接等方式的真实性。要想提升电视新闻的权威性和精准性, 在新媒体不断壮大的情况下,媒体之间的竞争Et益激烈。 确保电视新闻的真实性是非常必要的。也就是说,电视新闻不 传统电视新闻要想在这个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但需要秉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同时还要保证视听兼顾形象传 就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并不断弥补自身的不足,借鉴新媒体 播的真实性,真正实现真实性和真实感的和谐一致。 5 的成功经验,实现和新媒体的融合,挖掘出更多的新闻信息, (三)提升新闻信息传播的互动性 加大新型传播形式的探究力度,不断创新新闻播报的形式和 电视新闻传播的主要对象是广大电视观众。在新媒体时 内容。唯有如此,才能推动自身在传媒领域的稳健发展。 代,电视新闻应综合运用多种节目播放方式,增加与观众的互 动,让观众从电视节目的被动接收者转变成主动参与者,从而 参考文献: 增强电视新闻的传播效果。电视台在满足电视新闻播报需求 [1]林圣霖.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面临的挑战与发展策略分析 的同时,应主动听取观众的意见,给予电视观众充分尊重,赋 [J].西部广播电视,2015(11):70. 予观众相应的参与权和选择权,提升与观众的互动效力,从而 [2]王南.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面临的挑战与发展策略[J]. 增强电视新闻的整体收视效果。 西部广播电视,2015(14):88+100. 为了让观众和电视节目之间有良好的互动,可以在电视 [3]沈益顺.自媒体时代电视新闻传播内容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新闻播出的同时,构建和观众交流的平台,比如可以利用新闻 [J].新闻研究导刊,2015(20):219. 热线电话、微博微信互动等形式实现与观众的互动。例如,这 [4]胡晶.全媒体时代电视新闻面临的挑战和应对[J].才智, 两年比较火的综艺节目《中国新歌声》就运用了互动的方式, 2016(19).:252. 激发场内观众和电视机前观众的参与性,在每次节目播放时 [5]李文生.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面临的挑战及其发展策略分 都会收到很多信息。 除了在直播时与观众互动外,网络平 析[J].中国传媒科技,2016(06):40—41. 台还出现了一种新型的互动方式——弹幕,这种方式的出现 [6]汤锐锋.全媒体时代电视编辑面临的挑战及应对策略探讨 提升了节目的互动性,电视新闻也不妨尝试借鉴。 [J].西部广播电视,2016(14):13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