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规定适用于本合同施工图纸所示的土方明挖工程,包括各项永久工程和临时工程的基础开挖、土料场、砂砾料场、建筑物土方以及其它监理人指明的开挖明挖工程。
1.1施工准备
①施工前根据图纸及业主提供的有关资料,建立施工期的测量控制网,测放出原地形断面图。
②土方开挖前应由施工技术负责人、测量人员测绘横纵断面,放出轴线和开挖边线。
③施工前应熟悉和审查施工图纸,制定具体的施工方案和技术措施,下达工期和质量目标,由项目部层层传达落实至每一工作人员。
1.2施工工艺流程
土方开挖主要内容包括:准备工作、场地清理、施工期排水、边坡观测、完工验收前的维护,以及将开挖可利用或废弃的土方运至监理人指定的堆放区并加以保护、处理等工作。施工时采用挖掘机开挖,自卸车运输弃料的作业方法进行施工。
1.3施工方法
①开挖前、边坡顶,坡脚测设永久控制桩,开挖过程中及时用坡度尺、水平仪、钢尺检测坡比,以保证设计要求。
②大型土方机械开挖应从上而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严禁在高度超过3m或在不稳定土体之下“偷岩”作业。
③基坑开挖接近坑底标高时,应尽量保护好地基结构,减少对地基土的扰动。使用挖掘机开挖时,可在设计开挖标高以上保留30cm的土层暂时不挖。所有预留厚度应在基础是施工前用人工开挖。
④开挖边坡时,为不使边坡超挖,机械开挖预留20cm人工修整边坡,开挖过程中在边坡外做挡水捻以防雨水冲刷边坡。
⑤土料弃用和弃渣卸到业主或监理指定的弃料场,一般厚度为2m,并配备排水设施在形成最终堆体时,使其自由边坡面保持自身稳定,充分作好挖填平衡工作。
⑥挖机作业时对可能引起的滑坡和崩塌体及陡坡进行稳定验算。对不满足稳定要求的用砂袋作相应的加固处理,并距边坡一定的安全
距离,以防塌方造成安全事故。同时随时注意土层变化情况,如发现裂纹或部分坍塌等异常现象,及时将设备撤离工作面,以确保设备、人员的安全。
1.4开挖注意事项
①在地下水位以下挖土,必须有措施、方案。地质资料中反映有细砂,在施工中制定降水等有效防止流砂的措施。
②在开挖边线以外设挡水土捻,并在挡水捻上设明显的警示牌和护栏、警示灯以免人机误入基坑发生危险。
③在运弃渣道路上定期进行洒水,减少灰尘,以增加道路可见性,减少环境污染。
④对定位桩、水准点等应注意保护好,挖运土时不得碰撞。并应定期复测,检查其可靠性。
⑤基坑(槽)、管沟的直立壁和边坡,在开挖后应有措施,避免塌陷。
⑥挖土需要的支护结构,在基础施工的全过程要做好保护,不得任意损坏或拆除。
⑦开挖过程中避免出现边坡超挖和欠挖现象。一旦出现,按设计边坡进行修整,直至达到设计要求为止。按设计边坡进行开挖,不允许有超挖现象。
1.5土方运输
(1)本工程弃土的处理,采用自卸汽车运输到制定弃土点。 (2)项目区土方运输将选用性能良好、车厢封闭较好、证件齐全的车辆,严格按照指定的线路行驶,运至指定地点。做到运输车辆不超载车厢上部全部用篷布覆盖,避免运输过程中散落污染道路及周边环境。在运输过程中坚决杜绝乱倒、乱弃。
(3)为了保证在土方运输中不影响周围环境,我方将在运输过程中作好清扫保洁工作并由专人负责。并安排专人进行车辆清洗工作对每辆运土车须经打扫车轮、车厢后方可放行。
1.6检查验收
(1)土方开挖工程完成后,会同主管单位对主体工程开挖基础面检查清理情况进行验收,主要按施工图纸要求检查基础开挖平面尺
寸、标高、进行检查核实。
(2)各项土方明挖工程完工后,应申请完工验收,并提交以下完工验收资料:
①土方明挖工程竣工平面和剖面图; ②质量检查和验收记录; ③监理人要求提供的其它资料。 2.土方回填施工
本章规定运用于本工程施工图纸所示的填筑工程的施工。 2.1施工准备 ①土料场的复查
在开采前复查料场天然含水率及其随季节的变化情况,颗粒组成,土层情况,储量,覆盖层厚度及可开采土层的厚度:复查土料的最大干密度及最优含水率等;复查土料的物理力学性质。并做好料场的临时交通修筑。
②现场生产性试验
粘土填筑前,先进行土料碾压试验。根据选定的碾压设备,对铺筑方式、铺土厚度、碾压遍数、行进速度、填料的最忧含水量、压实后的干容重及渗透系数等提出试验结果,以确保合理的碾压参数。
③对所有的施工机械、设备进行维修,机械设备完好率保持在100%。
④根据监理工程师提交的坐标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采用全站仪和水准仪建立首级平面控制网和高程控制网。对工程进行复测、绘制详细的施工测量成果图,根据复测结果制订详细的施工技术方案。
2.2施工方法
①土方回填采用分段流水作业方式分层填筑。土料进料采用自卸汽车运输到工作面卸料,推土机摊料,振动碾压实,碾压时振动碾压不到位的区域用蛙式打夯机夯实。
②土料填筑基本保持均衡上升,进占法卸料,推土机摊料,并设专人随时拾捡土料中的草根等杂物。
③铺料顺序由低向高逐层进行。填筑时对于超粒径土块要打碎,土块粒径不得超出规范要求。压路机压不到位的地区用人工夯实。
④须分块填筑时,对块间接坡处的表面松土(根据填筑的上升速度)铲除至已压实合格的土层为止。坡面须经刨毛处理,并使含水量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然后才能继续铺填新土进行压实。
⑤为保持土料正常的填筑含水量,降雨时不宜进行填筑。当风力或日照较强时,在工作面上进行洒水润湿,以保持合适的含水量。
⑥填筑面略向外侧倾斜,以利排除积水。下雨前用塑料雨布覆盖,防止雨水下渗,雨后将填筑面晾晒至合格含水量范围后,才能复工。
⑦土料压实采用振动碾进行,压实方法采用进退错距法。填筑时防止漏压、欠压、上下层的分段接缝错开布置,机械碾压不到的部位铺以夯具采用连环套打法夯实。
2.3土方填筑质量控制
①严格按合同指定的技术规范施工,加强开挖、碾压的过程控制。 ②对回填土方在夯实或压实之后,要对每层回填土的质量进行检验.符合设计要求后.才能填筑上层。
③严格按监理工程师批准的施工参数施工,若发现违规现象,应及时纠正,直至达到监理工程师的要求。
④严格杜绝漏碾、欠鼹、虚浮层、平松料、弹簧土和光面等不良现象,对出现的不良情况及时处理。
⑤随时检查碾压情况和土料含水量,以便及时处理或调整含水量。
⑥加强对填筑与基础、刚性建筑物等和结合部位填筑接缝部位的处理。
⑦雨季施工时严格执行相关规范中的有关降雨前防御措施,雨前进行快速碾压封闭。
⑧雨后作好填筑面的保护,不允许践踏工作面,禁止车辆通行。填筑面经晾晒等措施后,含水量达到合格要求时再进行复压。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