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人文关怀护理对择期手术骨折患者应激的影响

来源:筏尚旅游网
2014年第1O期 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茵、嗜麦芽窄食单胞茵、脑膜炎败血黄杆菌。发生VAP后,给予 对革兰阴性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敏感的抗生素,加强气道管理,争取尽早撤机、拔管 等,23例治愈。 2原因分析 2.1口咽部、胃肠道定植菌吸人:上呼吸道不清洁,胃内容物反流均会增加口咽部定 植菌的繁殖。这些细菌常在气囊放气时被“误吸”人下呼吸道。 2.2呼吸机环路污染:呼吸机的湿化装置和螺纹管与患者相连,形成闭式循环,呼出 气中带有患者体内细菌,容易在呼吸机管道及集收瓶内冷凝水中繁殖,冷凝水返流或形 成气溶可直接进入下呼吸遭。 2.3无菌操作不严,吸痰操作不当:吸痰除因操作者将细菌经手和吸痰管带人下呼 吸道外,还因操作不当使气管粘膜损伤而使致病菌侵入。 2.4交叉感染:ICU是一个特殊的环境,危重患者集中,基础疾病严重,空间相对狭 小,其发生交叉感染的机会比普通病房高。 2.5呼吸道防御功能减弱:气管插管或切开,使上呼吸道正常的湿化、加温、滤过功 能消失,机械通气必须使其达到生理需求的温温度,这对保持无菌状态非常关键。而患 者自行咯痰受限,致病菌更容易从口咽部下行至下呼吸道,使机械通气患者发生下呼吸 道感染增加。 2.6滥用抗生素:长期使用广谱高效抗生素,易诱导菌株耐药,菌群移位及真菌 感染。 3预防VAP的护理对策 3.1加强机械通气专业化管理机械通气是抢救各种原因所致呼吸停止和呼吸衰竭 的唯一有效措施,提高护士机械通气的知识水平和技能是保证护理质最的关键。有计 划系统地开展机械通气的专业化管理,实施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使护士理论、技能 水平得以提高;对机械通气过程中可能发生的风险能预见,采取主动、预见性的护理, 是提高机械通气病人护理质量的前提和保证,临床工作中取得了良好效果。本工作由 护理部主任负责,定期对ICU护士进行机械通气相关知识和护理技能的培训。培训方 式有理论讲座、操作示范,由熟练掌握呼吸机相关理论和呼吸机使用经验丰富的麻醉科 医师或受过呼吸机专业培训的护理专家进行培训。 3.3预防交叉感染 保持呼吸道通畅通和有效的气道湿化对预防VAP是十分重要的。用蒸馏水连续点 滴,加温湿化,调节水温在37℃。有效吸痰,吸痰时调节负压在120 mmHg一150 mmHg (1 mmHg=0.133 kPa),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病人吸痰管插入深度分别为30 cm和8 cnl 15 Cm,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每次吸痰持续时间<15 s,同时做好气囊管理,每次气 囊放气前应充分吸净气囊周围的分泌物,保持适当的气囊内压。呼吸机管道、湿化器、 雾化罐24 h更换1次,及时清除呼吸机管道内的冷凝水,护理病人时要注意使呼吸机管 道的水平面保持一定的倾斜度防止倒流。选择合适的呼吸机参数,做好血气监测,及时 调箍参数,减少上呼吸机的时间,防止气压伤。 3.5预防胃内容物的反流和误吸 肠内营养:从预防角度看,肠内喂养优于肠外营养,肠内营养可最大限度地减少细 菌通过肠黏膜向肝脏和血液移行.维持正常肠道茵群平衡,并可预防肠黏膜绒毛萎缩引 起的反流。肠内营养的护理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①少量多次或持续喂养,虽然这种方 式能减少胃内容物反流和误吸,但这可能会使胃液P H值升高,增加发生VAP的危险。 因此,要定时监测胃液P H值。当P H值大于4时,汇报医生给予处理。②使用螺旋形 鼻肠管或将胃管直接插入幽门下进行肠内营养,可以减少胃内容物反流。③每4 h一6 h 检测胃残留摄1次,当胃残留量超过半小时内提供营养液量的1.0倍一l,5倍,或在喂 养前测得胃残留量大于150 mL,就需暂停喂养1 h。④根据病人的病情和耐受性,调整 肠内营养的速度、用量和浓度。⑤每次喂养前后评估胃管的插人深度和固定情况。⑥ 适时评估机械通气病人的吞咽功能、误吸和反流可能性,减少危险 素。 4结论VAP是一种严重的院内感染,是机械通气病人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机械通 气作为一种生命支持手段在危重病人的救治中必不可少,如不加强各环节的管理,提 高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质量,势必引起VAP发生率和死亡率升高。本组病例通过加强 呼吸道管理、加强口腔护理、预防误吸等,有效降低了该病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了, ICU患者的生存率。 一参考文献 [1] 计惠民,王琳.医院内肺部感染的预防和对策[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01,20 (2):66. 防止交叉感染气管切开患者的病房应注意空气消毒,常用的空气消毒方法有紫外 线照射、甲醛熏蒸、及中草药的燃熏等,并注意病房良好的通风;医护人员在接触患者 和操作前后要严格洗手,做到不洗手不能接触患者;严格无菌操作,戴口罩,对所有医 疗器械和物品定期消毒。 3.4加强人工气道的管理 [2] 高振芳,刘晓军,聂爱玲.气管插管人工机械通气与医院下呼吸道感染性的关系 [J]临床医学,2004,24(3):22. [3]李华茵,何礼贤,胡必杰,等.呼吸机相关肺炎内源性感染途径的分子流行病学研 究[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2):121. [4]Bergmans DCJJ,Bonten MJM,Tiel FHV,et a1.Cross—colwithPesudomonas aeruginosa ofpatient in an intensive careunit.ThoⅢ,1998,53:1053—1058 人文关怀护理对择期手术骨折患者应激的影响 邵小萍 (江苏省南通市中医院骨科 江苏 南通226001) 【摘要】 目的:探讨择期手术骨折患者手术前人文关怀护理对其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挣期手术患者40例进行相应的人文关怀护理干预措施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 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心理状况。结果:采取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得分较干预前显著下降,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表明人文关 怀护理干预后,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得到了明显改薯。结论:术前人文关怀护理并实施相关的护理干预,可降低患者的情绪反应,提高其后续的手术、治疗依从性,提高患者的术前安 全性。 【关键词】 择期手术骨折患者;人文关怀;护理;应激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 骨折是指由于外伤或病理等原因致使骨质部分或完全断裂的一种疾病其主要临床 表现为骨折部位有局限性疼痛和压痛以及局部肿胀井可能出现淤斑肢体功能部分或 完全丧失完全性骨折尚可出现肢体畸形及异常活动 1。患者往往从恐惧心理到焦虑 或恐惧与焦虑并存的状态,这种心理状态在越临近手术表现得越突出,不仅会影响手 术的安全性和疗效,而且还会增加术后感染率。对于该疾病的治疗和护理模式的选择 较为重要。人文关怀注重“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其核心思想是把人作为一切活动 的出发点和归宿,重视人的精神价值和给予人性的根本关怀。其实施有利于减轻病人 的痛苦,增强病人的身心舒适感和面对压力的能力。近两年我科对择期手术骨折患者 手术前人文关怀护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骨折患者加例,男24例,女l6例;年龄l6—78岁,平均48岁。 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24例,中学(含中专)10例,小学6例。干部(含退休干部) 8例,工人(含退休工人)16例,农民12例,学生4例。 1.2护理方法 1.2.1常规护理包括基本病情的告知,基本生命体征的观察,外固定装置是否有 效,肢端血液循环情况,肢体是否按治疗要求摆放,术后伤口有无感染、渗出、出血,功能 锻炼时是否伴有疼痛、肿胀等,有相应的问题出现给予相应的处理。 1.2.2心理的人文关怀视病人如亲人,主动向病人及家属行自我介绍。加强护患 交流,处处为病人考虑。对于老年病人别给予关心和尊重,注意礼貌用语,态度温和。 耐心听取病人倾诉,细心观察病人的言谈、表情和情绪变化,了解病人的心理问题,并 有针对性地进行疏导。告知病人心理状态对整个围术期病情的影响,对病加强自我管 理教育,以病人为中心的自我管理教育可以改善们的整体健康状况。向病人讲解疾病 的有关知识,通过播录像让病人了解术前准备、麻醉方式及手术的方法、目的。帮助患 者及家属建立手术成功的信心。 1.2.3住院环境的人文关怀病房要保持适当的湿度和温度,定时通风换气,保持 室内空气新鲜,光线柔和自然,消除不良声音、光线刺激。设计和设施布置应尽可能体 现家庭式温馨,病室放置鲜花,控制病房内病人家属数量,避免嘈杂等。在病房内或者 活动区放置一些书刊、杂志以及系统常见疾病或手术相关知识宣传彩色画册,供陪同 家属及病人阅读,提高病人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护士在工作中仪表大方、端庄,衣着整 齐,实行微笑服 【文摩编号】1004—4949(2014)10—0506一Ol 务,让病人身处于亲切、温馨的住院环境中。 1.3观察指标患者心理状况: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 评价患者心理状况。SAS共20个条目,每个条目按1—4级评分,1表示从无或偶尔, 2表示有时,3表示经常,4表示总是,总分在20—80分,以40为界,S AS评分>加分 评为焦虑,否则为无焦虑。S DS的构成及评分与SAS相似。 2结果 采取人文 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焦虑和抑郁得分较千预前显著下降,治疗前后 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O.0 5),表明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后,患者心理健康 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表1 文关怀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对照 3讨论 应激反应是指机体突然受到强烈有害刺激(如创伤、手术、麻醉等)时,通过下丘脑 g}起血中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浓度迅速升高,糖皮质激素大量分泌。动物处于应激状态 时,丘脑下部一脑垂体一肾上腺皮质系统活动增强,激素分泌增加。适度的应激对机体 抵抗外界损害是有利的,但应激过度可能会加重对组织器官的损害。因此,这就要求我 们护理工作者通过对人院患者进行全面评估,了解患者的基本情况,针对不同的患者 实施个性化护理,尽摄满足患者的需求,使患者了解疾病的有关信息,让患者参与到治 疗、护理中来,这不仅有利于消 除焦虑、恐惧的心理情绪,使患者产生一种安全感、满足感及自我价值感,而且还可 提高患者在医疗过程中的自生性,在治疗过程中变被动疑惑接受为主动欣然参与,促进 患者早丑康复。 参考文献 [1] 乔林,侯树勋,衰鸿宾,等.骨折病人发生ARDS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矫形外 科杂志2003,11(21):1463—1465. ICU患者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 潘莹霞 (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江苏 无锡214000) 【摘要】 目的:探讨ICU患者的心理变化,提出护理措施。方法:在临床工作中观察了解其不同时期的心理状况及对疾病的认识和敏感程度,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解除 了患者对环境的陌生感、对疾病的恐惧感及自身的孤独失落感,使其主动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和护理,提高了治愈率。结论ICU患者清醒后,护士应主动对患者进行环境介绍,在 护理工作中,捕捉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解除思想压力,以增强治疗效果。 【关键词】 重症监护病房心理变化护理 【中圈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 ICU患者不仅身体上处于危机状态,精神上也承受很大的刺激。ICU的特殊环境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10—0506—02 和管理制度及患者在治疗护理过程中所承受的种种痛苦体验,导致患者心理上出现很 506 医学美学美容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