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适用范围
钢铁及钢贸行业包括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企业,及钢材和铁矿石流通企业。按我行信贷投向的分类,主要是“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C31)”企业和“金属和金属矿批发(F5164)”中主营钢材、铁矿石贸易的企业。
其中,“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C31)”包括“炼铁(C3110)”、“炼钢(C3120)”、“黑色金属铸造(C3130)”、“钢压延加工(C3140)”和“铁合金(C3150)”五个小类。
二、行业运行特征
(一)钢价持续下滑,行业出现历史性低谷
2012年钢材价格持续下行,12月份的数据显示,中钢协钢材综合价格指数的年平均值较去年同期下跌14.79%,国际钢铁价格指数的年平均值较去年同期下跌10.82%。
受到产品价格快速下跌影响,2012年钢铁行业出现历史性亏损。根据国家统计数据,2012年我国重点钢铁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35441.10亿元、利税740.89亿元、利润总额15.81亿元,分别比2011年同期下降4.31%、54.33%、98.22%。从全年各月份的情况看,1-2月全行业亏损,3-5月略有盈利,6-9月又出现亏损,10-12月有所好转,2012年大中型钢铁企业销售利润率仅0.04%。
(二)钢铁下游行业增速趋缓,用钢量减少
2012年,国民经济增速趋缓,下游行业需求萎缩。根据国家
1
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12年GDP为519322亿元,同比增长7.8%,是进入1999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速的最低值。前三个季度的增长率也不够理想,分别只有8.1%、7.6%和7.4%,自2011年以来连续7个季度增幅放缓,仅在第四季度增长率回复至7.9%。
主要用钢行业中,机械行业1-9月工业总产值同比增长11.93%,比去年同期下降14.28个百分点,有35%的产品产量下降,是近年来少有的现象。造船的三个指标全面负增长,家电中冰箱、洗衣机、空调等大家电产量负增长,上述行业对钢材的需求明显减弱。中间环节由于资金紧张和对市场预期不好,不存货或少进货,加速了需求的快速萎缩。
(三)钢材库存不降反升
在需求下降的情况下,钢产量不仅没有大幅减少,反而有所增加,因此增加了钢材市场和钢铁企业的库存。钢铁协会统计的22个城市5个钢材品种3月份达到历史高点1491万吨,比年初增加330万吨,增长28.4%,之后有所下降。9月末库存到达1205万吨,同比增加54万吨。库存持续高位抑制了钢材价格的回升,加剧了企业资金面的紧张,加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
(四)铁矿石价格持续高位震荡
我国各地的铁矿资源较多,主要集中在辽宁、河北和四川等地区,开发并形成了一些大型铁矿山,比如辽宁鞍山、本溪,河北迁安,四川攀枝花等矿山。但是伴随着国内钢铁行业的高速发展,产量不能完成国内要求,铁矿石大量依赖国外进口,进口铁矿石占到国内铁矿石需求总量的60%以上。由于铁矿石属于寡头垄断、金融属性强、资金频繁炒作的大宗商品,价格往往呈现高位震荡、价格回落滞后于钢材价格的趋势,使得钢厂的毛利润被
2
进一步挤压。
(五)投资严重过剩,钢铁行业发展趋缓
严重的投资过剩以及愈演愈烈的产能过剩是钢铁行业产生历史性亏损的根本原因。在“4万亿”政策下,地方钢铁项目纷纷上马,审批形同虚设,钢铁产能在已然过剩的背景下继续急剧增加;虚假的繁荣后,供需平衡严重失调,钢价一路下跌、几近崩盘,费用水平和资产负债率抬头,钢铁企业财务情况恶化。根据中钢协数据,10月末,80家大中型钢铁企业总资产负债率68.65%,比去年同期提高1.97个百分点;短期借款8434亿元,同比增加22.44%;应收账款净额1131亿元,同比增加11.54%。接近70%的资产负债率表明我国钢铁行业已进入财务高风险区域;应收账款大幅增加表明坏账风险在积聚。
钢铁行业背负着停不下的高炉、降不了的库存、买不起的铁矿石“三座大山”,即使在下一波经济周期性复苏中也无法轻装前行。钢铁行业或将进入长期低速、微利发展阶段。
(六)钢贸行业整体经营困难,未来将面临转型机遇 随着钢价、矿价持续下跌,从事钢材与铁矿石贸易的企业利润空间萎缩,行业系统性风险凸显。其中,部分依托钢贸市场采取联贷联保方式经营的小型钢贸商户,由于主业亏损现金回笼放缓和跨业经营投资未达预期的双重影响,流动性风险加剧,财务状况不断恶化,并在银行持续收贷的情况下风险集中暴露,通过担保链迅速蔓延。
从目前宏观经济形势和钢铁行业生产经营情况来看,钢贸行业短期内难以复苏。在钢铁行业长期去产能化进程的背景下,单纯依赖批发贸易的钢贸行业也将逐步向物流、加工综合服务商转
3
型升级。预计资本实力较强、上下游关系稳定、融资渠道通畅的大型钢贸企业,特别是其中具有独特物流资源或加工配送能力较强的企业将在本轮行业整合洗牌中最终获益。而综合服务能力缺失的小型钢贸商仍然将面临较大的生存压力。
三、我行信贷结构及风险收益表现 (一)钢铁行业信贷业务总体运行情况 1、资产质量稳定,低于全行业平均不良率水平
截至2012年末,我行钢铁行业客户62户,授信余额24.93亿元。钢铁行业贷款占全部贷款的0.90%。
根据12月末的五级分类结果,钢铁行业不良贷款余额1196万元,不良率0.48%。关注类贷款550万元,其余均为正常类贷款。
2、客户结构以国有性质为主,压延行业风险加大
钢铁行业目前包括炼钢、炼铁、钢压延加工、铁合金冶炼和黑色金属铸造五个子行业,其中炼钢、钢压延加工、铁合金冶炼和黑色金属铸造构成业务主体,截至2012年末,各子行业贷款余额分别为13.36亿元、8.59亿元、2.04亿元和0.81亿元。
炼钢子行业中,国有控股企业占比较高,截至2012年末,合计授信余额达到10.50亿元,占比78.59%,其中包括杭州钢铁集团、天津钢铁集团、河北钢铁邯郸分部、邯郸钢铁和攀钢集团等知名钢铁企业,资产质量较高。其余部分为民营控股的钢铁企业,大多数采取了国有性质企业的保证担保方式或者银行承兑汇票质押方式进行融资,风险得到有效控制。值得注意的是江阴兴澄特种钢铁有限公司有一笔9700万元流动资金贷款,采取信用
4
担保方式进行融资,未采取任何风险缓释措施。
钢压延加工子行业中,中小客户数量虽多,但在授信余额上还是以大型企业为主。截至2012年末,中小客户合计48户,占比达到76%;合计授信余额9.66亿元,占比仅为39%。同时,压延加工行业贷款抵质押占比只有38%。在行业不景气的背景下,处于产业链后端的钢压延加工行业产品结构单一、终端客户有限,将面临更大的经营风险。
(二)钢贸行业信贷业务总体运行情况 1、2012年资产质量下滑,钢贸行业风险凸显
截至2012年末,我行钢贸客户199户,授信余额81.58亿元,授信敞口53.80亿元。钢贸行业贷款占全部贷款的2.94%。
根据12月末的五级分类结果,钢贸行业不良贷款余额1.43亿元,不良率2.67%。关注类贷款3440万元,其余均为正常类贷款。
2、客户风险形势与股东背景、企业规模等因素密切相关 从股东背景分析,钢贸企业中私人控股企业和外商控股企业资产质量恶化形势严重,私人企业和外商企业总计授信余额分别为27.14亿元和4158万元,发生不良1.17亿元和2658万元,不良率分别为4.32%和63.93%。其余股东背景企业,如国有控股企业、集体控股企业和港澳台商控股企业资产质量优良,未发生不良。
从企业规模分析,钢贸企业抗风险能力按企业规模呈递减的趋势。大型钢贸企业总计授信余额19.76亿元,占比37%,未发生不良。中型和小型钢贸分别发生不良余额1945万元和1.24亿元,不良率分别为3.10%和4.48%。其中又以福建周宁籍和宁德
5
籍客户经营的钢贸市场为风险集中暴露的领域,主要集中在上海、杭州、南京、宁波等江浙区域。
3、担保方式中抵押占比不足,第二还款来源未有效落实 从担保方式分析,钢贸企业中以质押和保证担保方式为主,总计授信余额分别为20.69亿元和17.78亿元,占比38.47%和33.04%,主要风险领域集中在第三方监管的动产质押业务和钢贸市场的联贷联保业务。
值得注意的是抵押方式的授信余额仅为6.53亿元,但发生3笔不良,不良余额1.01亿元,不良率为15.51%,全部为中小型私人控股企业,而且采取了现房抵押的担保方式。在抵押占比较小的前提下,抵押方式的授信不良率偏高,表明钢贸行业的整体客户质量正在变差,在今后的行业客户授信中需要更加谨慎考虑。
4、2013年来钢贸额度有所压缩,未来资产质量仍存压力 截至2013年2月末,我行钢贸企业授信余额73.73亿元,较年初下降了8.59亿元。其中,正常类68.97亿元,占比93.54%;关注类3.4亿元,占比4.61%;次级类1.3亿元,占比1.76%。2013年来钢贸额度有所压缩,但在未来资产质量仍存在压力。我行已经按照“分类管理、区别对待、逐步化解”的原则,对全行钢贸授信业务实行“维持类”、“审慎类”、“清收类”三分类名单制管理,在2013年度授信政策中钢贸行业仍属于禁止与退出类。 附件:
一、产量超过千万吨的钢铁企业名单 二、钢铁及钢贸行业财务评价标准值
6
附件一:
产量超过千万吨的钢铁企业名单
单位:万吨
排名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7
企业名称 河北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鞍钢集团公司 宝钢集团有限公司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江苏沙钢集团 首钢集团 山东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渤海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湖南华菱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北京建龙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日照钢铁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河北新武安钢铁集团 安阳钢铁集团公司 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2012年 6922.8 4531.6 4269.6 3642.4 3230.9 3141.8 2300.6 1733.9 1731.7 1411.3 1376.4 1322.3 1287.0 1016.4 1012.7 2011年 7123.1 4624.2 4334.1 3768.5 3192.3 3004.2 2402.3 1701.3 1919.4 1589.0 1235.7 1136.8 1527.3 1022.1 1177.3 990.4 1021.6 包头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018.5 酒泉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1010.3 附件二:
钢铁及钢贸行业财务评价标准值
全行业
项目 优秀值 良好值 平均值 较低值 较差值 5.4 4.4 8.3 1.8 3.0 8.1 0.8 24.6 1.3 2.6 2.9 2.2 4.7 0.7 1.7 3.5 0.6 11.7 3.8 1.8 -3.6 -1.9 0.9 -0.8 -1.7 -1.9 0.4 5.5 6.3 1.0 -9.5 -6.7 -4.6 -2.3 -7.6 -8.5 0.2 2.4 8.5 0.4 一、盈利能力状况 净资产收益率(%) 8.4 总资产报酬率(%) 6.5 主营业务利润率(%) 13.6 盈余现金保障倍数 2.9 成本费用利润率(%) 6.9 资本收益率(%) 13.5 二、资产质量状况 总资产周转率(次) 1.0 应收账款周转率39.6 (次) 不良资产比率(%) 0.2 流动资产周转率3.1 (次) 资产现金回收率(%) 4.1 三、债务风险状况 资产负债率(%) 已获利息倍数 速动比率(%) 49.8 2.4 84.3 2.7 58.3 1.7 60.5 4.5 8
1.3 67.3 1.1 38.3 1.5 -1.2 75.2 0.4 28.4 -2.5 -3.4 85.0 -1.2 20.2 -5.6 现金流动负债比率8.3 (%)
带息负债比率(%) 31.4 或有负债比率(%) 0.1 四、经营增长状况 销售增长率(%) 17.5 45.6 0.8 12.8 104.3 4.3 6.6 2.3 9.4 13.4 95.7 58.4 2.1 7.4 101.4 1.8 4.2 1.2 5.4 6.5 98.3 70.5 4.6 -1.0 97.4 -2.2 1.7 0.5 2.9 -1.6 100.5 83.5 6.7 -7.9 93.1 -7.9 -3.3 0.2 0.9 -8.9 105.6 资本保值增值率(%) 109.7 销售利润增长率(%) 7.8 总资产增长率(%) 8.6 技术投入比率(%) 3.5 五、补充资料 存货周转率(次) 13.1 三年销售平均增长20.2 率(%) 成本费用占主营业93.0 务收入的比率(%) 期间费用占主营业3.3 务收入的比率(%) 经济增加值率(%) 5.7 EBITDA率(%) 10.7 4.6 2.8 6.8 5.9 0.5 3.9 8.9 -1.6 -0.9 13.7 -5.6 -4.8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