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幼儿园小班科学优质课教案《蚂蚁的触角》

来源:筏尚旅游网
幼儿园小班科学优质课教案《蚂蚁的触角》

小班科学优质课教案《蚂蚁的触角》适用于小班的科学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培养观察力及思维能力,通过观察蚂蚁,了解蚂蚁触角的作用,让幼儿学会初步的记录方法,快来看看幼儿园小班科学优质课《蚂蚁的触角》教案吧。

一、蚂蚁图片已引起兴趣

1、师:小朋友,看一看图片上为是谁呀?(蚂蚁) 你们知道蚂蚁在干什么吗?

2、启发幼儿大胆想像,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 二、课件演示:蚂蚁的特征

1、小朋友蚂蚁要是知道蚂蚁是怎样长大的吗? (让幼儿互相议议)

2、观看课件演示,了解蚂蚁的生存过程。 卵——蛹——幼虫——蚂蚁

三、探究的问题:蚂蚁的触角有什么示范作用? 1、幼儿讨论

(1)蚂蚁的触角有什么用? (2)蚂蚁没有尾端可以吗?

2、教师讲解,蚂蚁触角的作用 (1)蚂蚁的尖牙比盲人的竹竿还灵。 (2)这对触角有两种机能:

一种是触觉作用,通过触角接触外界,就能探明前面物体的轮廓、形态和硬度,

以及后撤前进道路的地形起伏等情况。

另一种是嗅觉作用,通过闻味成功进行识别。

原来,蚂蚁一边走路,一边从腹部末端的肛门和上的腺体里, 不断分泌出更少量的、带有特殊气味的有害物质,叫做标记

物质,沾染在路上,留下痕迹。

远离野草的同窝蚂蚁,回巢的时候,就用它的特殊喉咙——触角,

来闻着这条气味路标前进,这叫做“气味导航”。 3、帮助幼儿记忆

(1)没有触角就找不到家了。 (2)没有触角就找来不到吃的。 4、游戏:蚂蚁找食物。

幼儿戴上触角的口部头饰扮演跳蚤,从家中爬出去拜托吃的,找到后搬回家中,

用触角告知同伴去吊挂触角粮食。

小百科:蚁科体长2~20毫米,触角膝状,9~10节,腹部基端有1~2个结节,最易识别。营“社会生活”,有明显的多型现象,每一巢群中有雄穿山甲、雌蚁及生殖系统发育不全的雌性工蚁(有些种类工蚁中,有上以腭发达的兵蚁)。大部分食性雌蚁及雄蚁具翅,而工蚁、兵蚁无翅。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