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八年级物理试题1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八年级物理试题1

来源:筏尚旅游网
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

八年级物理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题号 得分 得分 题号 答案 1 一 评卷人 2 3 二 三 四 五 总分 第I卷(选择题 共45分) 一、选择题:(以下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选对得3分:多选、错选均不得分,共45分,请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下面的表格中)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同学们通过学习物理养成了关注生活和社会的良好习惯,对下列物理量的估测中你认为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人感觉舒适的室温为:37℃ B.一桶纯净水质量:19Kg C.一支新2B铅笔长度:18dm D.人正常步行速度:36km/h

2.甲、乙两物体同时同地向东做匀速直线运动,它们的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A.甲的速度小于乙的速度

B.经过6s,甲在乙前面1.2m处 C.以甲为参照物,乙向东运动 D.以乙为参照物,甲向东运动

3.我国首次太空授课活动于6月20日上午10时开展,由“神舟十号”航天员王亚平在对接后的天宫一号开展基础物理实验,“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从对接机构接触开始,经过捕获、缓冲、拉回、锁紧四个步骤,实现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那么,对接后的“神舟十号”飞船相对下列哪一个参照物是静止的( ) A.“天宫一号”飞行器 B.地球 C.太阳 D.月球

4.“神十”上天,女宇航员王亚平在太空进行讲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王亚平讲课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 B. 地球上的学生听到王亚平的声音是靠声波传回地球的

1

C. 在“天宫一号”里声音传播的速度为3.0×10米/秒 D. 王亚平说话发出声音是因为声带在振动 5.对于下列四幅图,说法正确的是

小明敲鼓

广口瓶中的手机

用纸板划动梳齿

噪声监测仪

8

A.小明敲鼓时用力越大,鼓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 B.广口瓶中的空气越稀薄,人听到手机的响声越大 C.纸板划得越慢,梳齿振动得越慢,发出的音调越低 D.安装“噪声监测仪”可以根治噪声污染 6.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A.夏天,人在电风扇下吹风感到清凉,是蒸发吸热的原因 B.暮春,小草挂上露珠,是液化形成的 C.深秋,时有白霜生成,是凝固所致 D.严冬,冰雕变小是升华现象

7.小明同学在20℃的室内,将温度计放入一杯酒精中,当温度计的示数不再变化时,将温度计取出,关于他观察到的温度计示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高于20 ℃ B.先下降,后上升到20 ℃不再变化 C.低于20 ℃ D.等于20 ℃ 8.下列有关光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岸边景物在水中形成倒影,属于光的折射现象 B.光发生漫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C.“潭清疑水浅”与“池水映明月”的形成原因是一样的 D.电影屏幕选用粗糙的布料,目的是避免光发生漫反射

9.如图是“探究某物质熔化和凝固规律”的实验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

A.在t =5min时,该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 B.在BC段,该物质不吸热 C.该物质凝固过程持续了5min D.该物质的凝固点是25℃

10.下列成语涉及的光现象与其物理知识相符的是( ) A.凿壁偷光﹣﹣光的反射 B.一叶障目﹣﹣光的折射 C.猴子捞月﹣﹣光的折射 D.杯弓蛇影﹣﹣光的反射 11.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当烛焰、凸透镜、光屏处于如图所示的位置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缩小的像。利用这个成像规律可以制成: A.照相机 B.老花镜 C.幻灯机 D.放大镜

12.如图所示是利用航空摄影拍摄到的某地照片,如果拍摄时所用照像机的镜头焦距是50mm,则胶片到镜头的距离应( ) A.大于100mm

B.大于50mm小于100mm C.小于50mm D.等于50mm

13.质量相等的水、盐水、酒精分别倒入三只规格相同的杯子里,液面最高的是( ) A.盛水的杯子 B.盛酒精的杯子 C.盛盐水的杯子 D.三只杯子内液面一样高

14.一些故事影片中常有这样的镜头:高墙倒塌压在众人(演员)身上,造成人员受伤。但在实际拍摄中,倒塌的高墙并不会伤害演员,砌成这种高墙的物块最有可能是( ) A.泥土砖块 B.金属块 C.泡沫塑料块 D.水泥砖块

15.一个质量为0.3 kg的玻璃瓶,盛满水时称得质量是1.5kg,若盛满某液体时称得质量是1.80kg,那么这种液体的密度是

A. 1.0×10 kg/m B.1.16×10 kg/m

3

3

3

3

3

C. 1.75×10kg/m D. 1.25×10kg/m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55分)

得分 评卷人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8分) 16.寒冬,坐满人的汽车门窗紧闭,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车窗 侧,使玻璃变模糊,水蒸气变成水珠会 热量。

17.接听电话时,很容易分辨出熟人的声音,这主要是根据声音的 来判断的;戴着耳机在嘈杂的公共场所听音乐时,往往需要增大音量,这是增大了声音的 ,若长此以往会导致听力下降。(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 。

18.如图所示是一款具有摄像功能的手机,摄像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 透镜,通过镜头所成的像是 (选填“实像”或“虚像”) 。

19.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实验中,得出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取等体积的两种物质,则 (选填“甲”或“乙”)的质量大;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体积之比是 。 得分 评卷人 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4分)

20.如图是一束从空气斜射向玻璃的光线。请在图中标出入射角i,

33

33

并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注:折射光线只需画出大致方向)。 21.请在图中画出经过透镜折射后的光线。 四、实得分 评卷人 2012题图 10101

验题(22题4,23题4分,24题4分,25题5分,26题4分,27题3分,28题5分, 29共5分,共34分):

21题 22.如图为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的频闪

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 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做的是

4

直线运动(选填“匀速”或“变速”)。小球从A点到E点的路程是 m,小球从D点到F点的平均速度是 m/s,合 km/h。

23.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先让一端伸出桌边短一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然后一端伸出桌边长一些,再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使钢尺两次振动幅度大致相同. 在她的两次实验中,运用了 法,实验的结果是:尺子伸出桌子边沿越多,振动的越 ,它发声的音调越 ,这说明音调与________有关。

24.小凡同学在研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时,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如图所示), (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 有关。 (2)通过 、 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通过A、D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 B C D

25.如图是探究“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当水温上升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到水沸腾5min后停止记录。

5

(1)图甲所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液体_____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为了完成本次实验,由表格知,应选用测温物质为_______________的温度计. (2)如图丙所示.在当时条件下,水的沸点是 ℃.

(3))如果用硬纸片将烧杯盖得十分紧密,且纸片上无排气孔,则水的沸点会_______(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

(4)水沸腾时,杯口附近出现大量“白气”.“白气”是水蒸气遇冷 形成的. 26.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进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

(1)使光线以

不同角度入射进行实验,测量结果如右下表所示。由此可得“在反射现象中,反射角_________入射角。

(2)将一束光贴着纸板A沿EO射到O点,若将纸板B向前或向后折,目的是探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是否在________内,此时,在纸板B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看到反射光线。

(3)若将一束光贴着纸板B沿FO射到O点,光将沿图中的_______方向射出。

27.小明同学在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时,在竖立的玻璃板前5cm处放一支点 燃的蜡烛A,蜡烛高12cm,小成发现在玻璃板的后面出现蜡烛的像,他再取一段未点燃的

6

同样的蜡烛B放在像处,发现该蜡烛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如图所示。

(1)B蜡烛的高是_ cm;

(2)为了使像看起来更清晰,小成最好在 的环境中进行(选填“较亮”或“较暗”);

(3) 如果当蜡烛B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后,再移去蜡烛B,在蜡烛B的原来位置上放一光屏,光屏上 (选填“能”或“不能”)承接到蜡烛A的像。

28.利用光具座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如图所示,把点燃的蜡烛放在光具座的B点处时,移动光屏到某一位置恰能在光屏上成清晰、倒立等大的像由图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2)实验过程中,当把蜡烛放在20cm刻度处时,在凸透镜另一侧移动光屏,光屏上得到了一个倒立、 的实像.由于蜡烛燃烧变短,使烛焰的像成在了光屏中心的上方,要使像仍然成在光屏的中心,如果只调整凸透镜,应将凸透镜向 调.

(3)为了做进一步的探究,让凸透镜和烛焰的位置保持不变,将光屏远离凸透镜2cm,结果光屏上原来清晰的烛焰像变模糊了,接着将一个近视眼镜放在透镜与烛焰之间并做适当调整,结果光屏上烛焰的像再次变清晰,此过程探究的是近视眼的矫正方法.近视眼镜的镜片是 透镜,它对光线有 作用. 29.小明利用托盘天平和量筒测量牛奶密度时:

7

(1)小明先将牛奶倒入量筒,如图甲所示,则牛奶的体积为_______ cm;接着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如图乙所示,他应先_______,再调节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用调节好的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为33g,然后将量筒中的牛奶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牛奶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丙所示,牛奶的质量为_______g。

(2)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出牛奶的密度为_______ kg/ m,用该方法测得的密度比真实值偏_______。

得分 评卷人 五、计算题(30题4分,31题5分。共9分) 30.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时,用所学的

运动知识解决了不少实际问题。 (1)经过某交通标志牌时,小明注意到了牌上的标志如图所示,小明想了

想,马上就明白了这两个数据的含义,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若小明爸爸驾车通过这段路程用时30min,则汽车的速度为多少km/h?

(2)当汽车行至某高速公路入口时,小明注意到这段高速公路全长240km,行驶速度要求为:最低限速 60km/h,最高限速120km/h。小明看表此时正好是上午10:00,他很快算出并告诉爸爸要跑完这段路程,必须在哪一段时间内到达高速公路出口处才不会违规。请你通过计算,说明小明告诉他爸爸的是哪一段时间?

31.明明妈妈买回一些柑橘。明明想:柑橘的密度是多少呢?于是,他将柑橘带到学校实验室,用天平、溢水杯来测量柑橘的密度。他用天平测出一个柑橘的质量是108g,测得装

8

3

3

满水的溢水杯的总质量是360g;然后借助牙签使这个柑橘浸没在溢水杯中,当溢水杯停止排水后再取出柑橘,接着测得溢水杯的总质量是240g。 请根据上述实验过程解答下列问题: (1)溢水杯中排出水的质量是多大? (2)这个柑橘的体积和密度各是多大?

(3)小明用这种方法测出的这个柑橘的密度与它的实际密度比较,是偏大还是偏小?为什么?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