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体辅导在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摘要:心理健康是小学教师综合素质的核心要素,是教师整体素质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与保障。近年来,由于各种原因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有愈发严重之势,我们有必要加大对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视程度,积极探索提高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新途径新方法。在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中,要充分发挥团体辅导独特的教育与发展作用,切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关键词:团体辅导 小学教师 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学校关注的重点,心理健康教育不仅是心理学教师、心理咨询师的任务,也应该是每一位任课教师的责任。因此,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教育能力不仅影响着教学的有效性,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更关系着教师的个人成长与职业幸福。教师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是提升教师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作为从事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笔者非常重视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积极探索提高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水平的新途径新方法。
一、团体辅导的设计要有针对性
开展小学教师压力调节的团体辅导首先要了解小学教师的特点,以及小学教师在工作与生活中存在的压力。第一,小学教师不同于中学教师,由于他们面对的都是小学生,所以他们也具有一定的儿童化。在设计团体辅导活动的时候应该考虑设计一些相对轻松的活动,既符合小学教师的特点,又能缓解他们的压力。第二,团体辅导活动要注意活动对象的特点,由于本次团体辅导是针对教师群体,在设计指导语时更应该注重语言的锤炼,简洁的语言更有助于团体辅导的开展,并且对团体辅导的效果帮助更大。第三,注意合适活动的选择,针对教师的活动可以更开放些,并且应该选择运动较多的活动,对缓解教师压力效果更明显。
二、注重压力指数测试
目的:了解自己的压力大小。 操作:发给每位教师一份15道的压力指数测试问卷,让他们初步了解自己压力的大小。测试题如下:1.你是否在嘈杂的环境中工作或者生活?2.你是否有时候很难集中注意力?3.你是否经常有失眠的困扰?4.你是否对工作不满意或觉得责任太重?5.你是否为计划进展不顺利而恼火?6.你是否和某些人包括亲人经常争吵?7.你是否常对家人或者小孩没有耐心?8.你是否常无法安静下来,并且容易感到紧张?9.你是否常有头疼或者胃病?10.你是否经常忘记了东西放在哪里?11.你是否有家人健康状况不良?12.你是否经常考虑家庭的经济状况?13.你是否觉得做什么事情都提不起兴趣?14.你是否有暴饮暴食或过度抽烟的倾向?15.你是否常觉得没有可以倾诉的地方?测试结果说明:如果只有2-3道题回答“是”表明你所感受到的心理压力程度不高。如果你有4-8道回答“是”,则表明你的心理压力较大,这时如果能够了解引起自己心理压力的根源是十分重要的。如果这些题目中间有8道以上你都回答了“是”,那则表明你目前正承受着较大的生活压力,这时你就要冷静下来好好想想如何减压了。
三、相互依赖
团体虽是个人的集合体,但并非乌合之众,而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成员之间,相互依存,彼此依赖,有非常特殊的关系,如同一生命的共同体。团体是怎样产生的?人是群性的动物,喜欢与别人生活在一起。可以这样说,我们是生活在团体的世界里。人一出生就步人了家庭团体,然后是进入学校的各种团体如班级、同伴小团体等,学校毕业后就加入社会的各种团体里如单位、机构及各种社会组织等等,整个世界充满了团体,每个人的生活都离不开团体。在今天的世界里,会有越来越多的事是无法由个人来完成,它必须靠团体的力量才能达成。团体之所以会产生,通常是为了某种理由,即某种目的而存在,团体成员聚集在‘起是要完成他们独自无法完成的目标。由于有了共同的目标,他们会彼此分担责任,沟通观念,齐心合力去解决共同的问题,去创造新的生活。
四、团体心理辅导在学生团体中的应用 班级团体心理辅导由于人数较多,辅导老师很难充分关注每一个成员,尤其是一些较为深层的问题,单靠班级辅导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作为班级团体心理辅导与个别辅导的重要补充,必须重视发挥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的作用。 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的应用范围很广,新生入学、消除自卑心理团体、消除考试焦虑团体、学生干部领导团体等,根据不同的团体,设定相应的辅导方案,都可以取得良好的辅导效果。 可以组织学生干部领导能力提升团体,形成团体后,通过活动,重点训练学生的组织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处理不同意见的能力等。 团体心理辅导的特色在于培养人的信任感和归属感,由对团体的信任到信任周围的其他人,由对团体的归属感扩大到对学校、社会及国家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随着我国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以及心理咨询事业的发展,可以肯定团体心理辅导将会在学校教育领域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五、教师自身的积极完善 首先,团体心理辅导课不同于其它传统上课模式那样需要老师的威严感,在心理课上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和学生树立平等的可信任的关系地位,因为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自我开放,开放的越多,收获的才会越多;
第二,要想更好的完成团体心理辅导,就需要更多的,积极的关注和观察学生,如课上的某位学生的某句消极的话语,是由当时的情绪引起的,还是由长久的生活压力事件引起的等等。还要关注学生在参加辅导的特殊青春时期的生活中,什么是困扰大多数学生的困难事件?这样的事件如果被证实,就要设计一些针对性的活动,放到课堂中,一起探讨。这样,有利于学生对心理课堂的信任感,提高学习兴趣。因为在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在团体心理辅导课中可以去解决;
第三,更要加强自己的号召性和感染力,让辅导的课堂可以吸引更多的学生积极体验收获。
总之,心理健康课与团体心理辅导工具箱是不同概念下相似的两个心理设备,虽然都是团体活动为主要载体,但是心理健康课教案工具箱是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课本相结合成系统的教案,能够帮助与指导老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但团体心理辅导工具箱则更为通用能够适合各个地区与年龄层段的人群,虽然在教育能力上不及心理健康课教案工具箱但在心理治疗上有非常大的效用。而心理健康课教案工具箱的作用主要在心里预防与心理潜能发掘。所以两件东西虽然相似但实质不同。 参考文献:
[1]贾林祥,宋广文.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的调查研究[J].健康频道,2000,9 [2]张明.浅谈教师的心理健康[J].中小学教师培训,2003,2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