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2022届初中化学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来源:筏尚旅游网
(每日一练)2022届初中化学中考化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单选题

1、硒被誉为“抗癌大王”。结合下图硒的有关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硒的质子数是34B.硒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a=8 C.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D.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 答案:B 解析:

A、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中左上角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故硒的质子数是34,选项A正确; B、原子中,核电荷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故2+8+a+6=34,a=18,选项B不正确; C、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选项C正确;

D、元素周期表信息示意图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为相对原子质量,故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78.96,选项D正确。 故选B。

2、将一定质量的镁、铝合金(不含其他物质)与足量的稀硫酸反应后,生成0.2g氢气,原混合物的质量不可能是

A.2.3gB.2.1gC.1.9gD.1.7g

1

答案:D 解析:

镁、铝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及其质量关系为:

Mg+H2SO4=MgSO4+H22422Al+3H2SO4=Al2(SO4)3+3H2546

由化学方程式可知:若生成0.2 g的氢气全部由镁反应生成,则需镁2.4 g;若生成0.2 g氢气全部为铝反应生成,需1.8 g铝,原混合物的质量应在1.8 g~2.4 g之间,则原混合物的质量不可能为1.7 g。 故选D。

3、某无色气体可能由CH4、H2、CO、CO2和HCl中的几种组成。将此气体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石灰水不变浑浊,但气体的总体积减小,点燃剩余气体,在火焰上方罩干冷烧杯,无现象,则原气体中一定含有 A.HCl和COB.CO和CO2C.CH4和H2D.HCl、H2和CO2 答案:A 解析:

①将此气体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石灰水不变浑浊,但气体的总体积减小,说明气体中可能无CO2,有HCl,也可能CO2和HCl两种气体同时存在。

②点燃剩余气体,气体能点燃,说明至少有CH4、H2、CO中的一种。

③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烧杯,无现象,说明气体燃烧无水生成。所以无CH4、H2,一定有CO。 所以气体中一定含有HCl,CO。 故选A。

4、人体缺钙会引起的疾病或症状是 ( ) A.贫血B.食欲不振,发育不良

2

C.甲状腺肿大D.骨质疏松 答案:D 解析:

A、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不符合题意;

B、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不符合题意; C、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不符合题意; D、缺钙会引起骨质疏松,符合题意。 故选D。

5、某同学自制汽水(如下图)并记录了心得,下列记录正确的是

温度/℃ 碳酸氢钠的溶解度/g 0 6.9 5 7.45 10 8.85 15 9.6 20 10.35 A.①中溶质和溶液质量比为1:50B.②中溶液为碳酸氢钠的不饱和溶液 C.⑤摇匀放入冰箱后气泡增多D.⑤摇匀放入冰箱后有碳酸氢钠析出 答案:B 解析:

A. ①中溶质的质量为10g,溶剂的质量为500g,溶液的质量为510g,则①中溶质和溶液质量比为10g:510g,即1:51,不符合题意;

3

B. 由表格数据可知,20℃时,碳酸氢钠的溶解度为10.35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10.35g碳酸氢钠,则20℃时,500g水中最多溶解51.75g,而②中500g水中加入的是1.5g碳酸氢钠,所以②中溶液为碳酸氢钠的不饱和溶液,符合题意;

C. ⑤摇匀放入冰箱后,因温度降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气泡减少,不符合题意;

D. 由表格数据可知, 0℃时,碳酸氢钠的溶解度为6.9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6.9g碳酸氢钠,则0℃时,500g水中最多溶解34.5g碳酸氢钠,而题中500g水中加入的是1.5g碳酸氢钠,则⑤摇匀放入冰箱后不会有碳酸氢钠析出,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

A.大小不同B.质量不同C.化学反应中是否可分D.是不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答案:C 解析:

分子和原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根本区别在于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分成原子,原子不能再分,故选C。

7、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倾倒液体B.读取液体的体积

C.点燃酒精灯答案:C

D.加热液体

4

解析:

A、倾倒液体时,瓶塞应倒放,瓶口应紧挨,标签应朝向手心处,图中瓶塞未倒放,瓶口未紧挨,标签未朝向手心处,不符合题意;

B、常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不符合题意; C、应用火柴点燃酒精灯,符合题意;

D、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用外焰加热,试管里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下列属于纯净物的是

A.自来水B.金刚石C.医用酒精D.镇江香醋 答案:B 解析:

A、自来水中含有可溶性的钙、镁化合物,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金刚石是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 C、医用酒精中有酒精和水,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D、镇江香醋中有醋酸、色素、水等,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B。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发生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 B.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 C.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一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5

答案:C 解析:

A、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化合反应,A错误。 B、一种物质,生成多种物质的反应,叫做分解反应,B错误。 C、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反应都是氧化反应,C正确。

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中不一定加快化学反应速率,还可能减慢,D错误。 故选:C。

10、下列溶液长期放置在空气中,溶液质量因发生化学变化而减少的是 A.氢氧化钠溶液B.石灰水C.酒精溶液D.氯化钠溶液 答案:B 解析:

A、氢氧化钠溶液易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生成碳酸钠而使溶液质量变大,错误; CO2+Ca(OH)2=CaCO3↓+H2OB、44 100

氢氧化钙溶液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由反应体现的质量关系可知,生成沉淀质量大于吸收二氧化碳质量,而使溶液质量减小,正确;

C、酒精溶液具有挥发性,溶液质量会减小,但未发生化学变化,错误; D、氯化钠溶液在空气中质量几乎不变,错误。 故选B。

11、2021年5月30日5时01分,我国天舟二号货运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引起世界关注,下列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火箭转场B.燃料加注C.点火发射D.自动对接

6

答案:C 解析:

根据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定义来解答此题。

A、火箭转场,是从一个地方转换到另一个地方,没有任何变化,所以A错误; B、燃料加注,是往火箭里面加燃料,没有任何变化,所以B错误;

C、点火发射,火箭里面的燃料燃烧,助推火箭升空,有新物质生成,一定产生化学变化,所以C正确; D、自动对接,对接是部件与部件之间连接成一个整体,没有化学变化,所以D错误; 故选:C。 小提示:

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分,熟练掌握即可。 12、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C.浓氨水滴入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 D.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产生大量白色烟雾 答案:C 解析:

A、 硫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描述错误;

B、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是实验结论,不是现象,描述错误; C、浓氨水显碱性,浓氨水滴入酚酞溶液,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描述正确; D、 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描述错误。

7

故选C。 小提示:

描述实验现象时,不能出现物质的名称,若出现物质的名称描述的是结论不是现象。 13、下列关于催化剂的说法正确的是

A.催化剂只能加快反应的速率B.不加催化剂反应就不能发生

C.催化剂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 答案:D 解析:

A、催化剂能加快反应速度也能减慢反应速度,故选项说法错误。 B、不加催化剂反应也能发生,故选项说法错误。

C、催化剂只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对生成物的质量无影响,使用催化剂不能增加生成物的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D、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D。

14、近日,俄罗斯科学家研发出一种银纳米颗粒复合催化剂,可被用于降低汽车尾气的一氧化碳排放量。银元素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相对原子质量是107.9gB.属于非金属元素 C.原子的核电荷数为47D.银能与稀盐酸反应 答案:C

8

解析:

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7.9,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选项说法错误;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银,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

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47,表示原子序数为47;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原子的核电荷数为47,故选项说法正确;

D、在金属活动顺序中,银的位置排在氢的后面,不能与稀盐酸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5、下列物质所对应的用途不正确的是( ) A.大理石﹣﹣用作建筑材料B.钛合金﹣﹣制造人造骨 C.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D.氢氧化钠﹣﹣治疗胃酸过多 答案:D 解析:

A、根据大理石的用途解答;

B、根据钛合金与人体具有相容性进行解答; C、根据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解答; D、根据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解答。 A、大理石坚硬,用作建筑材料,故正确;

B、钛合金与人体具有相容性,钛合金可以制造人造骨,故正确; C、熟石灰呈碱性,可以改良酸性土壤,故正确;

D、虽然氢氧化钠可与盐酸反应,但是氢氧化钠具有极强的腐蚀性,不能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错误。

9

故选:D。 小提示:

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用途,掌握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多选题

16、化学学科的发展对人类文明做出了重大贡献,下列对化学学科的认识中下正确的是 A.化学为人类研制了新材料B.化学为人类提供了新能源

C.化学的发展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D.化学己成为生命科学的重要基础 答案:ABD 解析:

A、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不仅研究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还研究和创造自然界中不存在的物质,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利用化学可以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以改善人类生存的条件,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化学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生活和生产资料,同时化工生产也带来了一些环境污染问题,但这些问题是利用化学知识可控的,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化学分支有生物化学学科,化学在生命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ABD。 小提示: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我们研究物质的目的是为了应用,了解化学的用途有利于培养学习兴趣,提高社会责任感。

17、现取铁和铜的混合物10g,加入到盛有100g稀盐酸的烧杯中,恰好完全反应,一定温度下,在烧杯中得到滤渣M和105.4g不饱和溶液N。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滤渣M的质量为4.6g

10

B.原混合物中铁的质量为5.6g C.不饱和溶液N为浅绿色 D.溶液N中的溶质质量为5.4g 答案:BC 解析:

A、因为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烧杯中得到的滤渣M和105.4g不饱和溶液N及氢气的质量之和等于110g,所以滤渣M的质量小于4.6g,选项A不正确; B、设混合物中含铁质量为x。

Fe56𝑥

5654

+

2HCl=FeCl2

+

H2↑溶液增加的质量 54

105.4g-100g

=

𝑥

105.4g-100g

解得x=5.6g

选项B正确;

C、因为铜不能和稀盐酸反应,铁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氯化亚铁溶液呈浅绿色,所以不饱和溶液N为浅绿色,选项C正确;

D、设反应中生成氯化亚铁质量为y。

Fe565.6g

=127

56

5.6g𝑦

+

2HCl=FeCl2

127𝑦

+

H2↑

解得y=12.7g

选项D不正确。 故选BC。

18、为探究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小明将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足量水中,充分搅拌,其中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11

A.食盐B.面粉C.植物油D.白砂糖 答案:AD 解析: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A、食盐溶于水,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盐水,正确; B、面粉不溶于水,和水形成悬浊液,错误; C、植物油不溶于水,和水形成乳浊液,错误;

D、白砂糖溶于水,能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糖水,正确。 故选AD。

19、高温煅烧ag碳酸钙,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测得剩余固体质量为bg,为判断碳酸钙是否全部分解,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A.加水,观察是否有不溶物存在B.加足量稀盐酸,观察是否有气泡生成 C.加水、加酚酞试液,观察是否变红色D.计算答案:BD 解析:

A、碳酸钙难溶于水,但是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微溶于水,故加水,有不溶物存在,可能是未溶解的氢氧化钙,不能确定碳酸钙未完全分解,不符合题意;

B、碳酸钙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如果加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碳酸钙未完全分解,符合题意;

C、碳酸钙高温煅烧生成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不管碳酸钙是否完全分解,都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不符合题意; D、假设碳酸钙完全分解

12

a

100

是否等于 56

b

CaCO3100𝑎

高温

CaO+CO2↑

56

𝑏

10056

=,如果

𝑏

𝑎𝑎

100

=

𝑏56

,说明碳酸钙完全分解。符合题意。

故选BD。

20、现有碳酸钙和单质铁的混合物,为测定其组成,取一定质量该混合物放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得到210.9g该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则下列说法中,符合事实的是

A.反应过程中有气体生成B.所得不饱和溶液无色透明

C.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有两种溶质D.无法计算混合物中单质铁的质量 答案:ACD 解析:

A、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单质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故反应过程中一定有气体产生,符合题意;

B、单质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溶液呈浅绿色,不符合题意;

C、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钙溶解在水中,单质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的氯化亚铁也溶解在水中,稀盐酸与两物质完全反应,故反应后的不饱和溶液中含有氯化钙和氯化亚铁两种溶质,符合题意;

D、根据题目信息不能计算反应生成的氢气、氯化亚铁的质量、与铁反应的稀盐酸的质量,故无法计算混合物中单质铁的质量,符合题意; 故选ACD。 小提示:

1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