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废水处理异常紧急应变计划(精)

废水处理异常紧急应变计划(精)

来源:筏尚旅游网
文件编号 EPR-002

生效日期 12-15

版 本 1.0

页 次 1/4

妥善保管 * 列入移交

生效日期

文件编号 EPR-002

11-01

版 本 1.0

紧急应变计划 页 次 2/6

废水处理异常紧急应变计划

标题:废水处理异常紧急应变计划

1. 目的:

监控废水处理异常,采取紧急应变措施,防止不达标废水扩散进入水体污染环境。

2. 权责

2.1. 应变小组权责:

部门 权责

总经理 紧急应变措施统一指挥

生产部 配合总经理指示实施全厂停车或减产计划

水环处 废水处理内部制程工艺调整及对外联络

工务部 提供应变措施有关机械、电、气设施,土建支援。

2.2. 应变小组组织架构图及相关责任人如下,人 员 异动时由小组长负责督导更新。

废水处理异常紧急后应勤变中指心挥

工务部杨启君经理

负责提供应急物资和人员支持,包括机械、电气设备、维修

机具及人力等,全方位保障紧急应变的顺利完成。

总经理

现场指挥中心 水环处张怡飞处长

负责事故现场应急的指挥工作:

A 识别和控制异常状况,对现场异常、事故分析判断、处理;

B 确定异常性质及异常等级划分;

C 进行应急任务分配和人员调度,有效利用各种资源,保证 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对异常现象的应急行动;

D 协调和控制事故现场的净化和恢复工作;

E 应急行动后总结、报告,同时制订和落实预防措施。

对外工作协调 水环处 张镇寰处长

负责与新闻媒体及环保机构接触,处理一切与采访、报导、

新闻发布会等相关事务,保证事故报导的真实性和可信性, 对事故单位、政府部门及广大公众负责。

生效日期

文件编号 EPR-002

11-01

版 本 1.0

紧急应变计划 页 次 3/6

标题:废水处理异常紧急应变计划

3. 紧急应变措施

3.1 严格按照《厂区内部排放管制标准》要求,监控各单位排放水质,确保进水水 质相对稳定。预防废水排放事故发生。

3.2 如各厂区排水水质超出《厂区内部排放管制标准》要求,即启用紧急储存池。

3.3 异常处理:设备异常及仪表故障造成生物相紊乱或制程人员无法判定处理方 法的称为异常。

3.3.1 异常判断及处理:

通过对曝气池及二沉池 、 混凝反应池的水面 状 况可以判断污泥的生长状况 、 处 理 程序正常与否 , 是否需要调整 。 然而在改变操作之前需要依据实验来确认观察的 结 果。

(1)表面观察:

a.曝气池

项目 现象 异常原因及处理

表面紊

1.正常:整池中有均匀的紊流现象 正常状况

曝气盘堵塞或破裂,待停

2.不正常:存在死角或局部紊流剧烈

车处理

1.有适量或少量的淡色泡沫 处理系统处于正常状况

未成熟污泥,应检查是否 BSRT 过短或 F/M 过高,若

泡沫 污泥毯在终沉池增厚则

2.泡沫较厚且呈白色翻腾

3.有褐色泡沫形成的浓稠浮渣层

应增长 BSRT 或降低 F/M

污泥已老化,应增加排弃 污泥量。需检测 SVI 及沉 降速率。

b.二沉池及混凝反应池:正常状况下,二沉池的污泥毯应保持在池深一半左右。

生效日期

文件编号 EPR-002

11-01

版 本 1.0

紧急应变计划 页 次 4/6

标题:废水处理异常紧急应变计划

项目 现象 异常原因及处理

此现象主要由死亡的微生 物引起,表示活性生物处于

表面浮渣 水面有大量浮渣

内呼吸期,可通过检查生物 相是否存在大量丝状菌判 定。

细小胶羽 细小胶羽不断溢出溢流堰 表明污泥已经老化

翻腾的胶

羽 大量胶羽翻腾

污泥不成熟,可能是因为 F/M 太高

污泥块 污泥中有气泡造成污泥块上浮 污泥在沉淀池停留时间过

(2)对活性污泥生物相观察:

操作人员利用显微镜检测曝气池污泥及二沉池回流污泥的状况。可以了解有机物 的代谢状况,可藉处理程序中有机体的平衡关系预测可能发生的操作问题。

活性污泥状况与对应生物相

活性污泥状况 生物相

1.不良的污泥 a.细菌分散. B.污泥无法胶凝

2.不适当的污泥 a.细菌分散 b.部分胶凝

3.适当的污泥 a.细菌胶凝 b.污泥的沉降性增加

1.大量的:a.鞭毛虫 b.阿米巴虫及其它跟足动物

2.少数的纤毛虫

1.存在 a.鞭毛虫 b.阿米巴虫及其它跟足动物

2.少数纤毛虫 a.自由游动(1)喇叭虫(2)草履虫

(3)蜇虫 b.固定的:钟形虫

1.存在少量 a.鞭毛虫 b.阿米巴虫及其它跟足动物

2.自由游动纤毛虫占优势

3.存在一些酒杯状的纤毛虫

4.良好的污泥 a.污泥沉降性良好 b.放流水的 BOD 低

1.存在及少量的鞭毛虫

2.部分自由游动纤毛虫

3.酒杯状的纤毛虫占优势

4.少数的轮虫

(3)依水质检验结果的判断:

活性污泥法操作,最基本的水质检验项目包括曝气池 DO、及放流水 BOD

、MLSS、SV30SVI

生效日期

文件编号 EPR-002

11-01

版 本 1.0

紧急应变计划 页 次 5/6

标题:废水处理异常紧急应变计划

,上述几个项目是否在正常范围,可作为了解活性污泥操作状态的参考

a. SVI 不正常

内容 原因 原因要项

1.水温变化

2.PH 不正常

3.低分子溶解性有机物大量流入

SVI 偏高

进水水质变化

曝气池管理不当

4.氮及磷不足

5.大量腐败废水流入

6.SS 流入量低

7.有害物质流入,

8.BOD-SS 负荷过大

9.DO 不足

SVI 偏低

进水水质变化 1.水温上升

曝气池管理不当 2.活性污泥沉积量过多 终沉池管理不当 3.BOD-SS 负荷过小

4. 砂土流入

b. SV30 沉降实验

(a)沉降良好但终沉池有胶羽再次卷起现象。说明终沉池进水负荷不均匀。

(b)沉降实验效果差,但上清液很澄清。需进一步利用显微镜观察,如生物相 存在丝状菌分布,则检查溶氧是否均匀分布及不足、氮磷比是否正常及 PH 值并加以 改善。如生物相中无丝状菌,但胶羽松散,则检查 F/M 及溶氧是否较高,并调整。

(c)污泥上升,搅拌后再静置 1-2 小时,污泥放出气泡后再沉降。污泥将会在 终沉池发生脱氮作用,需增加污泥回流率、增加污泥废弃率。

(d)污泥沉降效果差,上清液混浊。需进一步观察生物相:○1 原生动物老化。 这种情况生物受到有毒有害物质抑制的可能性很大,须停止废弃污泥,维持曝气继续 密切观察;○2 无原生动物。检查食微比,如有机负荷高,则需减少废气污泥量并增加 回流污泥量。另检查溶氧,若低溶氧,则增加曝气量,若溶氧足够,则需中止废弃污 泥直至胶羽凝聚现象出现,必要时加入驯养菌种。

生效日期

文件编号 EPR-002

11-01

版 本 1.0

紧急应变计划 页 次 6/6

标题:废水处理异常紧急应变计划

(e)沉降后表面浮有灰色胶羽,需对胶羽进一步观察,如放出气泡后再次沉降 表明有脱氮现象发生。如放出气泡后再不发生沉降,则说明活性污泥中含有较多的油

脂。

(f)胶羽细小或松散且浮于上澄液,如上浮的胶羽呈絮凝状,说明曝气量太大 搅碎污泥所致,如有可能则减少曝气量。如上浮的胶羽轻且膨化,说明食微比较高.

(4活性污泥异常的表征及处理

a.膨化 丝状性物质在活性污泥中不正常繁殖,导致 SVI 大量增高。以致沉降性 变低,影响固液分离,胶羽容易流失,使水质逐渐恶化。引起膨化现象的原因主要有:

○1 进水中低分子溶解性有机物多○2 BOD 负荷过大或过小○3 送风量不足○4 进水中含有

抑制性物质 ○ 5 氮磷不足 ○ 6 终沉池污泥堆放时间过久 。 多数情况下污泥膨化可通过添加 适量的铝盐及次氯酸钠处理。如有条件可将 膨 化污泥排出更换成正常的新污泥。

b.浮上 曝气池表面出现大量浮渣状的物质,与脱氮反应引起的现在不同这种污 泥中含有大量放射菌。通常在污泥龄较长而且 MLSS 浓度及水温较高时,容易引起上 浮现象。可通过降低 MLSS 浓度、减少污泥龄、与沉淀池表面喷水冲击漂浮物使之再 沉积。

c.污泥的解体 活性污泥的胶羽产生破裂,变成细小污泥片分散的现象。产生原 因一般为○1 曝气过剩○2 混入抑制性物质○3 BOD-SS 负荷降低○4 流入水水质恶化。

3.4 事故处理:由于不可抗拒原因造成的污水处理构筑物损坏无法使用,或异常 构成污水处理生物相严重紊乱无法有效进行水质净化的现象称为事故。发生事故后, 由水环处处长诊断并呈报总经理,申报减产或停车要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