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浙教版九上科学《第一章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来源:筏尚旅游网
浙教版科学第一章单元测试卷

温馨提示:

1、 请同学们仔细审题,细心答题,相信你有出色表现。 2、 本卷共四4答大题,35小题,满分:180分。

3、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L C-12, N-14, 0-16, S-32, CI-35.5, Na-23, Mg-24, K∙39, Ca-40, Fe-56, Cu-64, Zn-65, Ag-Io8, Ba-137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 选、错选均不给分)

1、打开浓盐酸试剂瓶,发现瓶口有泊雾咄现。已盐酸中含有水分子(H2O).氢离子(H∙)和氯离子(Cl

)。下列实验能证明“白雾''中含有氢离子的是()

A.①③

B.②④ C. ©©④ D.①③④

2、 某同学将稀盐酸逐滴加入AgNO3溶液中,直至过量。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该变化过程的是

3、有一食品包装说明书中注明防腐剂是苯甲酸(C6H5COOH),张华同学查资料得知苯甲酸的酸性

比醋酸强,可用作食品防腐剂。下列对苯甲酸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A.

PH比醋酸的PH大

C.苯甲酸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

苯甲酸溶液的PH小于7 B.相同浓度的苯甲酸溶液的

D.苯甲酸溶液不能使无色酚駄试液变色

4、由Nae1、CIlCI2、Mg(OH)2组成的固体混合物,将苴逐一进行分离,可选用的试剂是()

A・水.氢氧化钠溶液 C.水、氢氧化钾溶液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B.水、氢氧化钾溶液、稀盐酸 D•水、氢氧化钠溶液、稀盐酸

A. 向PHv7的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PH将逐渐增大 B. 向蒸憎水中逐滴加入稀盐酸,溶液的PH会逐渐增大

C. 用PH试纸测左溶液酸碱度时,常用蒸餾水湿润PH试纸,再用玻璃棒蘸取试液,滴在PH试 纸上 D. 向PH>7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硫酸,溶液的PH会增大

下列叙述不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

A. 未密封保存的苛性钠遇盐酸有气体生成 B. 纯净氢气在空气里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C. 将Fe (OH) 3加入滴有酚酥试液的蒸餾水中显红色

D. 在Na2CO3、K2SO4. AgNO3三种溶液中滴入BaCl2溶液,都有白色沉淀生成

7. 取实验室中部分变质的NaoH样品配成溶液,向其中滴加过量的稀盐酸.能正确反映英中变化的 图象

是()

化钠质蚩溜潘质B 1 A.

B. C. D.

为了探究实验室中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的变质情况,同学们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分析和 结论正确的是()

加足量水

I

固体祥品

A. 若II、【II均有明显现象,则说明样品一左完全变质B. 若D为白色固体,则溶液A是Na2CO3溶液.

C. 若D为气体,则加入甲溶液的目的是证明样品已变质.

D. 若D为白色固体,且溶液C为红色,则样品一泄是部分变质.

9、 小明同学往氢氧化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研究中和反应时,忘记了滴加酸碱指示剂.为了确认滴加

的盐酸是否已经过量,从烧杯中取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试管中,用某种试剂进行检验.如表是小 明同学设汁的实验方案,英中错误的是() 实验方案 A B C D 使用的试剂 铁粉 氧化铜 酚瞰 碳酸钠粉末 判断的方法 如果有气泡产生,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如果氧化铜溶解,溶液变蓝说明盐酸已经过戢 如果溶液仍为无色,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如果有气泡产生,表明盐酸已经过量

1

10、向稀硫酸溶液中慢慢滴加氢氧化领溶液直至过量,下列图象中能正确表示其变化的是()

PH PH 溶滋的导电性 0 BaCOH):落液 0 Ba(OH)=溶^

° Ba(OH)-50 BaCOH)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② ③ ④

11. 利用家庭生活用品可以对科学知识进行学习和探究。食盐、食醋、纯碱均为家庭厨房中常用的

物质,利用这些物质不能完成的实验是( A.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 C.鉴别食盐和纯碱

12.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完整且正确的是()

A .向鸡蛋壳中加入足量稀硫酸:固体逐渐减少,固体表而持续产生气泡 B •向澄淸石灰水中通入过疑的Co2:导管口冒气泡,澄淸石灰水变白色浑浊 C •硝酸鞍与熟石灰混合研磨,白色固体中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D .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足疑氯化领溶液:溶液中产生蓝色沉淀,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13. 下列转化不能一步完成的是()

A. CaO ― CaCI2

B. Na2CO3-→NaOH

D・ CUO― CU(OH)2 )

B.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D.制取二氧化碳气体

C・ BaCl2 - Ba(NO3)2

14、向烧杯中逐滴加入X溶液至过量(图甲),生成沉淀或气体的质量与加入X溶液的质量关系符合图

乙的是()

烧杯中的物质 A B C

X溶液 烧碱溶液 氯化领溶液 稀盐酸 稀盐酸 B I厂 U X SF⅛ffi⅛t∕>∙ W 乙 稀盐酸和硫酸铜溶液 稀硫酸和稀盐酸 镁铝合金 氯化钠和碳酸氢钠溶液 D 15. 某溶液由NaoH、HCK H2SO4和陀Cl?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向该溶液中滴加Ba(OH)2溶液,

产生沉淀的质捲与加入Ba(OH)2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Cl 和 H2SO4-⅛存在

B. NaOH、H2SO4 和 MgCI2—左不存在 C. HCI 和 MgCl2-⅛存在

D・HCI—左存在,NaOH. H2SO4->iT不存在,MgCl2可能存在

沉淀≡≡Zg 0

Ba(OH)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第16、17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47分)

1

16、化学使世界变得绚丽多彩。如图是物质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颜色变化。

(1) 请你在编号②.③处各填入一种物质。 ② _____________ 是 _______________ : ③是 ;

(2)

根据上图可以总结岀稀硫酸的五个化学性质。请你写出编号①稀硫酸的化学性质 _____________

⑶若编号④的物质是盐。请你写岀符合编号④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已知甲、乙分别是盐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中的一种,如图表示向甲中加

入乙时溶液PH的变化曲线•请写岀你从曲线图中所获取的信息: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是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18、科学兴趣小组在调

查一化工厂时,发现有个车间排出的废水澄淸透明,呈黄色。为测左该废水

中所含的物质,他们进行如下实验(假设能发生的反应均恰好完全反应): ① 用PH试纸测试,测得PH为2。

② 取一泄量废水溶液,加入Ba(NO3)2溶液,无现象。

③ 另取一泄量废水溶液,加入AgNO3溶液后,过滤,得到白色沉淀A和滤液。 ④ 向滤液中加入NaOH溶液,得到红褐色沉淀B.

由此可知:该废水溶液呈 ________ 性:所得的红褐色沉淀B为 ______ : 废水溶液中肯定含有的盐是 _____________ 。

19、向盛有IOmL稀盐酸(其中滴有少量紫色仃澆试液)的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用PH计(测

PH值的仪器)测左溶液的pH,所得数据如下•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mL 0 2 4 6 8 10 12 14 烧杯中溶液的PH 1.1 1.2 1.4 1.6 2.0 7.0 11.0 12.2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 mL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

参加反应的稀盐酸的溶质与英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的质量之比为___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体积为13mL时,溶液显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色.

1

20、两种溶液混合,生成了一种沉淀。用酸碱盐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1) 若一种溶液是蓝色,另一种无色,生成的蓝色沉淀溶于稀硝酸且无气体产生,则两种溶液中 的溶质可能是 _______ 和 ________ O

(2) 若两种溶液均为无色,混合加热后产生一种无色能使润湿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则两 种溶液中的溶质可能是 _______ 和 ________ 。

(3) 若两种溶液均为无色,生成的白色沉淀不溶于稀硝酸,沉淀可能是 _____________ o

21、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碳酸钠、硫酸钠、硝酸倾、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某科学兴趣小组 为

探究英成分做了以下实验:

① 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加足量的水溶解,饶杯内有固体残留并得到 无色溶液甲:

② 取少量无色溶液甲于试管中,滴加酚酥溶液,溶液不变色; ③ 继续向①的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呈:随加 入稀硝酸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

(1) 仅通过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原白色固体中一泄有 ______ : (2) 无色溶液甲中一建不存在的物质是 __________ (填字母)。

A.碳酸钠B.硫酸钠C.硝酸锁D.氢氧化钠

22、图中的几种物质是常见的盐,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在碳酸钠溶液中滴入氯化钙溶液,现象是 _______ O

(2) 碳酸钙、碳酸钠均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CO2,是因为碳酸钙、碳酸钠中均含有 —(写离子符号)。

(3) 硫酸铜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能发生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

硫酸铜溶液与氯化钠溶液不能反应,苴理由是.

23、硝酸钠溶液中含有CU(NO3)2、AgNo3、Ba(NO3)2三种杂质,为使三种物质转化为沉淀分离出来,

提供的试剂是Na2CO3溶液、NaCI溶液、NaoH溶液•若要求每次只加一种试剂,滤出一种沉淀, 那么所加试剂顺序是① _______ ② __________ ③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24、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硫酸钾、氢氧化钾、碳酸钙、氯 化

领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组成,为探究该白色固体的组成, 某小组取适量样品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白色沉淀【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适呈

适:S水

I

沉淀

全⅛8溶解

白色沉征J CQ-

过滋

过滅

1

(2)白色沉淀II的化学式 ____________

1

(3)原白色固体中含有的物质 ___________ 25、学习酸碱反应时,很多同学对其产生探究兴趣.

(1) 甲同学将固体氢氧化钠放入装有稀硫酸的试管中并振荡,试管壁发烫, 于是他得出酸碱反应是放热反应的结论.乙同学认为甲同学推理不合理, 理由是 _______ .

(2) 乙同学为了验证甲同学的结论,将实验加以改进:将稀硫酸慢慢滴入

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用温度计测出氢氧化钠溶液温度随加入稀硫酸质量的变化情况如图 所示:

① 由图知,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的反应是 _________ (填“放热“或“吸热“)反应,B点表示

的含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 从A到B过程中,烧杯中溶液PH逐渐 _______________ .

③ B到C的过程中,烧杯内溶液中含有的阳离子有 _______________ (填离子符号).

(3) 丙同学将稀硫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他认为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请你分析 变质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4) 丁同学认为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硫酸混合没有明显现象,于是他想借助下列溶液来验证反应是 否真的发生,你觉得不可行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

A.无色酚駄试液 B .FeCl3 C .BaCl2 D .KNO3.

26、某校科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准备进行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摆放的药品中

有一试剂瓶未盖瓶塞且标识破损,对这瓶溶液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是什么溶液?

【获得信息】酸、碱、盐的性质实验中用到含有钠元素的物质是氯化钠、氢氧化钠、碳酸钠. 【提出猜想】猜想一:氯化钠溶液;猜想二:氢氧化钠溶液:猜想三:碳酸钠溶液. (1) 【实验推断】①小丽取样滴加无色酚酥试液,溶液呈红色.

② 小刚另取样品滴加稀盐酸有 ___________ 产生,小刚得岀结论: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 ③ 小青认为小刚的结论不完全正确,理由是 ____ -

(2) 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还需要进行如下实验:【继续探究】另取样品加入过量的CaCl2 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静置后,取上层淸液,滴入酚駄试液,溶液呈红色,其中加入过

1

呈:的CaCl2溶液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27、为探究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是否全部变质,小柯取少量样品配制成溶液,再取少量溶液 分

别装入两支试管中,进行了如甲、乙两图所示实验。(注:BaCl2溶液呈中性)

滴加足盘的 BaChifr 液

Γ_

------------ 取上层片液

得JL

k√

、白色沉淀

(1) 小柯认为“甲图实验说明了氢氧化钠固体部分变质”。你认为小柯的观点是否正确,并说明

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乙图实验的现象,可以确泄样品的变质情况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进一步探究:另取少量样品溶液,加入一立质呈:分数的稀盐酸,宜至过量。请在丙图中画出

“生成CO2的质量随加入稀盐酸质量变化“的大致图像。

CO; WI

用曼0

28、小科从标签得知雪碧成分中有水、二氧化碳、柠檬酸、柠檬酸钠等。在阅资料知道1体积雪碧 中含有约3体积二氧化碳,柠檬酸的含虽约为2.8g∕IOOOmLa柠掾酸与碳酸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为:2C6H8O7 + 3Na2CO3 == 2C6H5O7Na3 + 3CO2∣+ 3H2Oa 他用一瓶50OmL的雪碧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步骤 操作过程 步骤一 倒出三分之二雪 碧,测其PH 现象或结果 PH约为3

步骤• 在剩余雪碧中加 入约 6gNa2CO3 产生大量气泡 步骤三 步骤四 立即盖上瓶盖、摇匀 测溶液 PH 气泡消失,瓶子略瘪 PH约为9 【发现问题】CO2去哪儿了?

【提出猜想】ΦCO2被溶解了:②Co2与出0发生了反应;③CO2与Na2CO3溶液发生了反应。 小思否定了猜想①和②,其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1

操作 Na2CO3 溶 液Na2CO3溶液中 通收集一瓶CO2,加入 过程 中滴加 CaCl2溶液 入过量C 02滴 加CaCl2溶液 加入将实验三的溶液 低30ml 饱和 Na2CO3 溶 温蒸发、干燥,得到 的液中,盖上瓶盖摇匀 白色粉末按如图所 示装置进行实验 实验 实验产生白 无明显变化 现象 色沉淀

瓶变瘪,瓶底有晶体 析出 A试管口有水滴,澄涓 石灰水变评浊 根据实验探究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1)设计实验一的作用是 ________ O (2)实验四中A试管口略向下倾斜,其目的是 ___________ . (3)根据实验探究得岀:CO2与Na2C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有7小题,第29、30、31题6分,第32题9分,英余每小题7分,共48分) 29、工业生产常用“苛化法'制取氢氧化钠,其原料为碳酸钠、石灰乳[由Ca (OH) 2和水组成的混

合物],大致流程如下:

科学兴趣小组模拟上述流程,

在实验室中制备氢氧化钠。

(1)实验室进行“操作1'时, 需要用到下列器材中的

C

(2)制备氢氧化钠的化学方程式为:Na2CO3÷Ca (OH) 2=2NaOH+CaC Ch)。将53克溶质质

量分数为20%的碳酸钠溶液与17克右灰乳混合,若二者恰好完全反应讣算所得氢氧化钠溶 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精确到0.1%)

(2) P点溶液中的溶质是( 3) M点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

31、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一瓶敞口放置的NaoH溶液(原质量分数为10%)是否变质,进行了下述

1

实验: 同学 小江 小龙 各取一支相同规格的试管,在试管中加入一定星的待测溶液 操作 滴入无色酚瞰 现象 结论 变红 没变质 加入足量的 产生气泡 变质 ? 加入足虽:的BaCI2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变质 (1) 小江加入的“?\"是_JL_

(2) 小江认为小柯的实验和结论不正确,理由是A O

(3) 小龙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称疑质量为1.97g0已知小龙所取的待测溶液质量为IOg, 请很据化学方程式讣算,该待测溶液中变质生成物的质量分数。

32、大理仃是含杂质的碳酸钙,因具有美丽花纹而被广泛用于建筑物外墙、内壁的贴而和地而铺设。

某冋学想测出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的含量,进行了如下实验和分析。

(1)取一泄量的大理石样品置于图甲的发生装宜中,用分液漏斗向下滴加盐酸(方程式:CaCo汁2HCl

=CaCI2+H2O+CO2T∙杂质不参加反应),产生的气体用含有碱性物质的吸收装置充分吸收。分液漏 斗中所加液体不选用硫酸,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反应前,测得图甲中锥形瓶内物质的总质量和吸收装宜的总 质量都为In克。实验后,根据实验数据绘制了图乙,曲线a、b 分别表示锥形瓶内物质的总质量和吸收装置的总质疑随反应时 间变化的情况。请根据曲线b分析计算岀大理石样品中碳酸钙 的质量。

⑶请综合分析曲线a、b,计算出实验中所用盐酸的溶质质咼分数。

(4)计算后,该同学对上述实验进行了反思。他认为分液漏斗中选用的盐酸浓度偏大,会对实验结 果造成较大影响,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33、现有一包Na2CO3和Na2SO4固体粉末混合物22.2g,向其中加入足量的稀H2SO4,产生气体的质

量和加入稀H2SO4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 (1) 产生气体的质星为 ____ g;

(2) 恰好完全反应时,求所用稀H2SO4中溶质的质量; (3) 求恰好完全反应时溶液中溶质的质蚩:分数。

1

34、有一包固体粉末,可能是CaCo3、Na2SO4. CUSo4、Na2CO3中的一种或多种,某实验小组对英 组成成分进行了以下探究活动。

【资料查阅】Na2CO3溶液与CllSO4溶液混合能产生蓝色沉淀。 【活动与探究】去一泄量上述固体粉末,加足量水溶解。

(1) 【现象与结论】经上述操作,得到蓝色澄淸溶液,则原固体粉末中一左没有 ______ 和 ________ (填化学式)。

(2) 【探索与拓展】为进一步确定原固体粉末的组成,该实验小组同学先用托盘天平称取46.2g 该粉末,溶于水配成174.6g溶液,再往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8%的NaoH溶液,产生沉淀的 质疑与所加NaOH溶液质量的关系如图所示。据图回答:

-汎』沅囲

① 计算产生最大沉淀量时所加NaOH溶液的质量。

② 通过讣算确左46.2g固体粉末的组成。(回答岀物质名称和其质量)

35、有一份由Na2SO4. NaCI两种物质组成的固体样品.为确立其组成,上述小组同学将样品全部溶 于蒸

馆水中制成H9.3g溶液,再往其中加入104gBaCb溶液,两者恰好完全反应.过滤,得到23.3g 白色沉淀和一左质量的滤液.经测左,该滤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9%.试计算:(均需计算过程) 所用BaCl2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所用样品的质量.

6 9. 0

MoH滚滋质量g

1

参考答案 能力提高篇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 选、错选均不给分) 1 D 9 2 A 10 B 3 B 11 A 4 D 12 C 5 A 13 D 6 C 14 A 7 C 8 C 15 C C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有8小题,第16、17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47分) 16、 (1)铁(或Fe );氧化铜 (2) 硫酸可使紫色石裁试液变红 (3) BaCl2+H2SO4=BaSO4l+2HCl 17、 (1)氢氧化钠溶液 (2) NaOH+HCL=NaCL+H2O 18、 酸;Fe(OH)3; FeCh 19、 (1) 10:

36.5: 40

(2)蓝

20、 (1) CuSO4和NaoH (其它合理答案)

⑵ NHjCl和NaoH (Ca(OH)2和NH4NO3等其它合理答案) (3) Agel 或 BaSo4 21、 (I)Ba (NO3)2 22、 (1)产生白色沉淀 (2) CO

(3) CUSo4+2NaoH=Na2SO4+Cu(OH)2l:没有沉淀生成 23、 NaCl 溶液;NaoH 溶液:Na2CO3 溶液

三、 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有5小题,每空2分,共40分) 24、 (1) CaCo3+2HCI=CaCI2+H2O+CO2T; (2) BaCo3:

(3) 碳酸钙、氯化顿、氢氧化钾.

25、 (1)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量 (2)放热、

酸碱恰好完全中和反应 变小 Na+'、H+

(3) 2NaOH+CO2=Na2CO3+H2O

(4) AC 26、气泡;露置于空气中的NaOH溶液与空气中的Co2反应也生成碳酸钠;完全除去 溶液中的Co3b避免其对OH∙检验造成干扰・

27、 (1)不正确,无论氢氧化钠是否全部变质,都能让无色酚駄变红色

(2) 部分变质 (3) (如右图所示)

28、 原CCh在溶液中已经饱和(溶液呈碱性或溶液PH为9也给分)

(1) 与实验二作对照

(2) 防止试管口冷凝的水倒流导致试管底部破裂

(2) ABD

⑶ CO2 ÷ Na2CO3 + H2O = 2NaHCO3

四、解答题(本大题共有7小题,第29、30、31题6分,第32题9分,其余每小题7分,共48分) 29、( 1) BDE

(2)解:设可制得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得到碳酸钙为* 碳酸钠的质量:53克×20%=10.6克 Na2CO3+Ca (OH) 2= 2NaOH+ CaCO3I 106 10.6

106 IoO 假=~ lθ6 80 10.6= N

x=8 克,y=10 克

8克

NaOH%= 53克+17充 JO旋 XlOo%= 13.3% 答:所得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3.3%o 30、(1) SOr

(2) CUSO4、Na2 SO4

(3) 解:设生成9.8g沉淀消耗NaOH溶液的质量为X,生成NaSO°的质量为y CUSO4+ 2NaOH=

80 10%x

80 98

10%X 一 9.8g 得 x=80g

142 _ 98 \" 9・8g 得 y=14.2g

设NaOH与H2SO4反应生成Na2SO4的质呈:为Z H2SO4+ 2NaOH=

80 40x10%

SO 142 40×10% = \"T 得 Z=7.1g

14.2^+7. ⅛

12Na2SO4%= 100^÷ XI oo%= 10.13% 答M点溶液中的溶质质量分数是10.13%

80 100 X y

Na2s04+ 142

Cu(OH)2X 98 9.8g

Na2SO4+ 2H2O 142 Z

31、(1)稀盐酸(或稀硫酸,或稀硝酸)

(2) 碳酸钠也是碱性的,也能使无色酚駄变红(或部分变质,剩余的氢氧化钠也能使酚臥变红) (3) 设碳酸钠的质量为X BaC12+Na2CO3=BaCO3l+2NaCl

106 197 X 1.97g

106 197 -T-=

L9⅞ x=1.06g

X 100% =10.6% 因此碳酸钠的质呈分数为:ι°g

32、 (1)硫酸与碳酸钙反应生成的硫酸钙微溶于水,它会包裹在大理石表而,使酸溶液不能与大理石 接

1

触,从而使反应中止。

(2)解:由图像可知:CO2质量为2.2克:

设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钙的质量为X CaCo3 + 2HCl=CaCh + CO2T+ H2O IOO X 100 _ X 市_ 2.2克 x=5克

答:碳酸钙的质量是5克。 (3 )设参加反应的HCl的质:⅛为y

CaCO3 + 2HCl=CaCh + CO2T+ H2O 73 y 73 _ y 44 ~ 2.2 克 y=3.65 克

盐酸的质虽分数‰ X100% =18.25% 答:盐酸的质量分数是1&25% O

(4) 盐酸浓度越大,挥发性越强,会挥发出更多的氯化氢气体被吸收装置吸收,导致二氧化碳测量值

偏大,对结果有较大影响。

33、 (1)由产生气体的质量和加入稀H2SO4的质量关系图可知,产生气体的质量为2.2g (2) 解:设恰好完全反应时,求所用稀H2SO4中溶质的质量为X, Na2CCh的质量为Y, Na2CO3 + 106 Y

H2SO4 =Na2SO4+ H2O 98 X

+

CO2? 44 2.2g

44 2.2 克

44 2.2 克

X=4.9g Y=5.3 克

同理计算求得生成Na2SO4质疑为7.1g

(3) 解:溶液中溶质质量为 7.1g+22.2g-5.3g=24g,溶液总质量为:22.2g+100g-2.2g=120g, Na2SO4%=24/120× 100%=20% 34、 (1) CaCO3: Na2CO3

(2)①设生成19.6g氢氧化铜沉淀需要NaOH溶液的质量为x,需要硫酸铜的质量为y CuSO4+2NaOH=Na2SO4+Cu (OH) 160 80 y x×8% 160

=

80 98 19.6g 98 —^8% T9⅛ x=2OOgf y=32.0g:

=②因此46.2g的粉末中含有硫酸钠,且Na2SO4的质⅛=46.2g-32g=14.2g 46.2g固体粉末由14.2g硫酸钠和32.0g硫酸铜组成.

35、 解:设所用BaCl2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设原混合物中硫酸钠的质量为z,生成氯化钠的质

1

量为y.

Na2SO4+BaC12=BaSO4l+2NaCl 142 208 233 Z X 23.3g y 208 233 —\"23⅛ x=20.8g 117 233 ~ = 23^ y=11.7g 142 233 \"τ^\"23⅛ z=14.2g

20∙8g O

0%

所用BaCl2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l°4g X 1° =20%;

H?-1 4.2^+11.7g 假设样品的质量为W,则119.3^+10⅛-23.3g ×ιoo%=9% 所以 W=20.5g

11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