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考化学选择题训练资料

中考化学选择题训练资料

来源:筏尚旅游网
2006年中考化学复习训练题

选择题强化训练(4)

班别 姓名 学号 成绩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序号填入下表。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气体的检验

1. 集气瓶内充满某种气体,是二氧化碳、氮气、空气中的一种。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木条火焰立即熄灭,则该瓶气体一定是

A. 二氧化碳 B. 氮气

C. 空气 D. 二氧化碳或者氮气 2. 要用燃烧法测定空气的成分,可选用下列物质中的

A.木炭 B. 红磷 C. 酒精 D. 蜡烛 3.区分O2、CH4、CO2三瓶无色气体的最简便的方法是 ...A. 将带火星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 B. 用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 C. 将气体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 D. 将气体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4.现有氢气、甲烷、二氧化碳三种气体,如果用最简单的方法将它们鉴别出来,除用一盒火柴外,你至少还需要下列试剂中的

A.浓硫酸 B.蒸馏水 C.酚酞溶液 D.澄清石灰水

5. 天然气是一种重要的气体化石燃料,下列关于天然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燃烧的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 B. 与沼气的主要成分相同

C. 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发生爆炸 D.主要成分是一氧化碳

6.把氢气、二氧化碳、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依次通过:①炽热的炭层;②灼热的氧化铜;③浓硫酸。经充分反应后,最后得到的纯净干燥的气体是

A. 一氧化碳 B. 二氧化碳 C. 氢气 D. 水蒸气

7. 有甲、乙、丙三种纯净物,甲为黑色固体,乙、丙为无色气体。点燃时,甲既能生成乙,也能生成丙;丙点燃也能生成乙。在以下关于这三种物质推断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甲是一种化合物 B. 乙是一氧化碳 C. 丙是一氧化碳 D. 丙是二氧化碳

酸碱盐的实验考查

8.下列混合物通过溶解、过滤、蒸发结晶能分离的是 A. 氯化镁和氯化银 B. 水和酒精 C. 碳酸钙和硫酸钡 D. 硝酸钾和氯化钠 9.要鉴别碳酸钠、硫酸钠、硝酸钡三种无色溶液,可选用下列试剂中的 A. 硫酸 B. 硝酸 C. 盐酸 D. 石蕊试液

10.要除去氯化钠溶液中混有的少量硫酸铜,可加入下列试剂中的是 A. 氢氧化钡溶液 B. 氯化钡溶液 C. 硝酸银溶液 D. 氢氧化钠溶液

11.下列各组物质溶于水,不能发生化学反应的是 A. AgNO3和KCl B. FeSO4和HCl C. Ba(OH)2和Na2SO4 D. NaOH和HNO3

12. 用经济、简便的方法鉴别硫酸铜、碳酸钠、氢氧化镁三种白色固体粉末,应选用的一种试剂是

A. 稀盐酸 B. 紫色石蕊试液 C. 水 D. 氢氧化钠溶液 13.下列各组溶液,不用其他试剂,就能区别出来的一组是

A. NaCl、H2SO4、NaOH B. CuCl2、CuSO4、NaOH C. BaCl2、Na2SO4、Na2CO3 D. BaCl2、CuSO4、Na2CO3 14.要除去氯化锌溶液里混有的少量盐酸和氯化铜,可加入下列试剂中的

A. NaOH溶液 B. AgNO3溶液 C. Fe D. Zn

实验现象及操作

15.关于化学实验操作或实验事故处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用滴管吸取液体后,剩余液体可滴回原瓶 B.将液体加热至沸腾的试管,立即用冷水冲洗 C.浓硫酸溅到手上,立即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

D.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16.某同学观察了右图所示的实验后,得出了如下结论,你认为其中不合理的是 A.空气中含有能支持红磷燃烧的物质

B.红磷燃烧后,钟罩内的物质都不溶于水 C.红磷燃烧时产生白烟,说明生成了固体小颗粒 D.这个实验还不能证明空气是由哪些物质组成的 17.右图是老师放置在实验桌上的三瓶无色气体,它

能是H2、O2、CO2。下列关于这三种气体的鉴别方法中,不准确的是

① ② ③

们可

A.根据③瓶倒置,可判断③瓶存放的是H2 B.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入①中,若复燃,则存放的是O2

C.用点燃的木条伸入②中,若火焰熄灭,则存放的是CO2 D.比它们的轻重,最重的是CO2;最轻的是H2;另外的是O2

18.以下摘录的是某同学实验记录本中有关实验现象描述的一部分,其中不符合实际的 A.炭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更旺,发出白光,并且放热 B.在空气中点燃镁条,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 C.点燃一氧化碳时,会产生蓝色火焰,产物能使石灰水变浑浊 D.将氧化铁固体加入到氢氧化钠溶液中,产生红褐色沉淀 19.下列实验现象叙述错误的是 ..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B.铁在氧气中燃烧时火星四射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D.一氧化碳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蓝色火焰

20.某溶液的pH为11,要使其pH降低,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A.加入氢氧化钾溶液 B.加入pH为2的溶液

C.加入pH为12的溶液 D.蒸发溶剂,使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21.下图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几个实验操作,其中错误的是

22.在下列操作中:(1)测定溶液的pH,(2)溶解,(3)过滤,(4)蒸发。其中要使用到玻璃棒的是

A.(1) B.(1)、(2) C.(2)、(3)、(4) D.(1)、(2)、(3)、(4)

23. 下列仪器中,分离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体组成的混合物一定要用到的是

A. B. C. D. 24.除去粗食盐中含有的泥沙,进行的第一步操作是

A. 溶解 B. 过滤 C. 洗涤 D. 蒸发

25. 某同学做铝箔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结果没有观察到耀眼的白光,其失败原因不可..能是 .

A. 集气瓶底部没有铺一层薄层细沙

B. 收集到的氧气量太少或纯度太低

C. 铝箔的温度未达到着火点 D. 铝箔表面有一层氧化膜

26.下列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向燃着的酒精灯里添加酒精

B.为了不浪费药品,剩余药品放回原瓶

C.稀释浓硫酸时,把水慢慢倒入盛有浓硫酸的量筒中并搅拌 D.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时,称量物放在左盘,砝码放在右盘 27. 下列化学实验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点燃可燃性气体前,要检验气体的纯度

B.稀释浓硫酸时,应把浓硫酸慢慢注入盛水的量筒中 C.直接将pH试纸浸入溶液中,测定溶液的pH D.使用天平时,左盘放砝码,右盘放称量物

28. 医疗上用的生理盐水是0.9%的氯化钠溶液。要配制0.9%的氯化钠溶液100g。下列配制过程正确的是

A. 只需要托盘天平和量筒两种仪器 B. 用天平称量0.9g氯化钠 C. 用量筒量取100g水 D. 把食盐倒入量筒中搅拌溶解

29.下列情况下所采取的灭火方法,不恰当的是 A.电器因短路起火时,用水浇灭 B.酒精灯不慎打翻起火,用湿抹布扑盖 C.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D.用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火图书档案等火灾

30. 在开篝火晚会时,为使木柴燃烧更旺一些,通常把木柴架起来燃烧,而不平放在地面上燃烧,这是因为

A. 散热快 B. 降低木柴着火点 C. 使木柴和空气充分接触 D. 木柴是可燃物

2006年中考化学复习训练题 选择题强化训练(4) 参考答案

题号 答案 1 D 2 B 3 B 4 D 5 D 6 B 7 C 8 A 9 10 11 12 13 14 15 A A B C D D D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D D C B D D C A A D A B A C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