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筏尚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教案 上册第五单元练习六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教案 上册第五单元练习六

来源:筏尚旅游网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教案 上册第五单元练习六

教学目标:

1、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2、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的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图形知识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 4、让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再合作交流,深化理解知识并能灵活解决实际问题。 5、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

能测量并计算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正方形等图形的周长。 教学难点: 能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设计: 1、第1题。

求平行四边形的周长可以直接应用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求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什么可以这样算?而求梯形的周长却不可以这样算? 2、第2题

可以让学生分别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引导学生比较这两种图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3、第3题、第4题

引导学生认真审题,明确求花边长就是求正方形周长。 4、第5题

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明确“沿着足球场跑了2圈,跑了多少米”就是求“长方形的周长×2”。 5、第6题

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解答,也可以让学生先剪一剪、折一折,以帮助理解题意,然后再求小正方形的周长。可以让学生在小组或班组中交流自己的想法,鼓励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求小正方形周长。学生可能有以下方法:

18+18=36(米) 18×2=36(米) 18÷2×4=36(米) 18×4÷2=36(米) 6、第7题

可以让学生操作:“用48厘米长的铁丝围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体会到将周长平均分成4份,每份的长度就是正方形的边长。 7、第8题

用16根小棒摆长方形,可以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小组中的同学边操作、边记录、边讨论,便于总结规律。共可以摆4种,即16÷2=7(长)+1(宽)=6+2=5+3=4+4。 8、数学故事

可以让学生通过“拼一拼”的操作,再求出新拼成的长方形桌面的周长;组织小组内及组间的交流,肯定不同的方法,提倡多角度、多层次地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策略,逐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解决问题的策略:

(1)先求出正方形桌子边长,再乘拼成的长方形中拥有的边长数。(2)先求出正方形桌子的边长,再算出拼成的长方形的长和宽,最后根据长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求出周长。(3)

先将正方形的周长乘正方形桌子的张数,再根绝每两张桌子拼一次就减少两边的规律,从积里减去减少的边的长度。 9、第9题

可以让学生独立解答,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组交流及班级集中发言时,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想法,用媒体直观展示图形之间的变化关系。引导学生发现其中的规律:四幅图的周长相等。

10、总结:在这节课中,我们解决了哪些问题? 11、作业:作业本上的作业 教学反思: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