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下表格的相应位置内。每小题l分,本大题共20分)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11 2 12 3 13 4 14 5 15 6 16 7 17 8 18 9 10 19 20 1. 国家凭借政治权力进行的分配活动是 A.信贷分配 B.价格分配 C.财政分配 D.企业财务分配
2.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而产生的新的财政范畴是 A.税收 B.国家预算 C.基金 D.利润上缴
3.提供社会“公品”的是
A.银行的职能 B.各个企业、事业单位的社会职能 C.财政的重要职能 D.全体公民的基本义务 4.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资源配置主要依靠 A.法律规定 B.行政干预 C.市场机制 D.公众投票
5.企业财务中,同财政收入成正比例关系的影响因素是 A.工资 B.费用 C.利润 D.折旧
6.关于消费税税基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A.含和消费税 B.含不含消费税 C.不含消费税也不含D.含消费税但不含
7.从社会产品价值构成与财政收入的关系来看,增加财政收入的最根本途径是 A.增加“c”部分的投入 B.增加“v”部分的投入
C.减少“m”部分的份额 D.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c”与“v”的投入
8.从公平原则出发,所得税最适合采用的税率是 A.比例税率 B.全额累进税率 C.超额累进税率 D.定额税率
9.将税收分为直接税与间接税时采用的分类标准是 A.课税对象 B.计税依据 C.税负能否转嫁 D.税收收入归属权
l0.我国现行的国有企业利润分配制度是 A.统收统支 B.利改税 C.利润包干 D.税利分流
11.有利于稳定预算收支,保证国债均衡偿还的偿债资金来源是 A.经常性预算收入 B.预算盈余 C.发行新债收入 D.偿债基金
l2.国际上公认的外债偿债率的警戒线是 A.20% B.25% C.30% D.35%
13.用于国家行政机关的基本建设支出的性质是 A.补偿性支出 B.积累性支出 C.消费性支出 D.生产性支出
14.下列支出项目中属于财政转移性支出的选项是
A.国家公务员的工资 B.国家机关的基本建设投资 C.支付国债利息 D.国家机关的行政经费
15.一般而言,行政事业性收费的收取机构为 A.税务局 B.企业 C.机构 D.居民
16.各级总预算用以保证预算季节性临时垫付的资金是 A.预备费 B.预算周转金 C.预算调节基金 D.预算调拨资金
17.决定预算预备费动用的权利属于 A.财政部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D.全国常委会
18.财政管理的核心是正确处理
A.与地方的财政分配关系 B.国家与企业的财政分配关系 C.国家与各部门的财政分配关系 D.国家与个人的财政分配关系
19.衡量军事、政治、文化、卫生等财政支出项目效益应运用 A.机会成本分析法 B.成本—效益分析法 C.最低费用选择法 D.公共劳务收费法 20.财政对地方的税收返还额递增率的确定依据是
A. 全国的平均增长率 B. 全国和消费税的平均增长率
C.全国、消费税、营业税的平均增长率 D.全国各种税收的平均增长率
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四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号码填在题下表格的相应位置内。每小题2分,本大题共20分)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社会公共需要具有下述哪几个特性
A.效用的不可分割性 B.消费的非竞争性
C.排他性 D.非排他性 E.分散性
2.财政支出增长模型主要有
A.“瓦格纳定律” B.梯度增长模型 C.经济发展阶段模型 D.非均衡增长模型 E.均衡增长模型
3.在税收分类中,属于 A.流转税 B.资源税 C.从价税 D.从量税 E.地方共享税
4.按我国税法规定,下列各项所得中,可以免缴个人所得税的项目有 A.工资薪金所得 B.国债利息所得 C.省级科研成果奖奖金 D.特许权使用费所得 E.偶然所得
5.公债产生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A.生产力的发展 B.国家职能的扩大 C.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 D.社会上存在着闲置资本 E.财政与货币的相互配合 6.企业亏损形成的原因有两个
A.价格亏损 B.成本亏损 C.适销不对亏损 D.性亏损 E.经营性亏损
7.下列各项中,属于财政补贴的项目是 A.财政支付企业建设贷款的利息 B.国家拨付的企业建设资金 C.国家对企业实行的税收优惠 D.国家弥补国有企业的亏损 E.国家对低收入居民提供的廉租住房
8.在我国经济转轨过程中,国民收入分配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体现在 A.财政收入额下降 B.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比例下降
C. 国有企业留利下降 D.居民收入增长
E.预算外资金增长
9.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主体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 B.职能的转变 C.债券和股票进入市场 D.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 E.企业公平竞争,优胜劣汰
10.充分就业并不是100%的就业率,而是指扣除了下列哪些类型失业的充分就业 A.季节性失业 B.摩檫性失业 C.结构性失业 D.周期性失业 E.自愿性失业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国家财政
2.复式预算 3.规费
4.分税制财政管理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简述财政调节收入分配职能。
2.简述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
3.简述税收转嫁的形式。
4.简述间转移支付的特点。
五、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1.试论购买性财政支出对经济的影响。
2. 试论财政与货币的协调配合。
答案:
一、1-10:C、B、C、C、C、D、D、C、C、D 11-20:D、B、A、C、C、A、B、A、C、B
二、(1)A、B、D;(2)A、B、C;(3)A、B、E;(4)B、C;(5)A、B、D;(6)D、E;(7)A、D、E;(8)B、D、E;(9)A、B;(10)D、E。
三、1.财政是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国家为主体对一部分社会产品的集中性分配。
2.复式预算是指在预算年度内,将全部财政收支按照经济性质或其他标准分别编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预算,并使每个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之间具有相对稳定关系的一种预算组织形式。
3.规费:是指国家机关在为居民或单位提供某些特殊服务时所收取的手续费和工本费。
4. 分税制是国家各级之间明确划分事权及支出范围的基础上,按照事权和财权相统一的原则,结合税种的特性,划分与地方的税收管理权限和税收收入,并辅之以补助制的预算管理模式。
四、1.要点:(1)收入分配职能的含义;(2)收入分配职能的客观必要性:(3)收入分配职能的主要内容;(4)收入分配职能的途径。
2. (1)经济发展水平;(2)分配制度和分配; (3)经济和财政;(4)价格。
3.(1)前转;(2)后转;(3)散转;(4)税收资本化。
4.(1)无偿性;(2)资金来源于财政;(3)是影响和干预地方行为的重要手段和方式。
五、1. 购买性支出对经济的影响表现在:(1)对流通领域的影响;(2) 对生产领域的影响;(3)对分配的影响。
2. 从松紧搭配来看:(1)双松,松的财政是指减少税收和扩大支出规模来增加社会的总需求;松的货币是指通过降低法定准备金率、减低利息率而扩大货币供给规模。在社会总需求严重不足的情况下,生产能力和社
会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下,利用这种配合,可刺激经济的增长,扩大就业,但却会带来通货膨胀的风险。(2)双紧,紧的财政是指通过增加税收、削减支出规模来消费与投资,抑制社会总需求;紧的货币通过提高法定准备率、提高利率来压缩货币供给量。但会带来通货紧缩和经济停滞的后果。(3)紧财政和松货币,是在控制通货膨胀的同时,保持适度的经济增长,但货币过松,也难以抑制通货膨胀。(4)松财政和紧货币,是在保持经济适度增长的同时尽可能避免通货膨胀,但长期运用,会积累巨额的财政赤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efsc.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2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