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第11周午练及周练

来源:筏尚旅游网
高三物理中午限时训练(第11周)

一、选择题

1.关于机械能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做匀速运动的物体,其机械能一定守恒 B.做匀加速运动的物体,其机械能可能守恒

C.如果合外力对物体做功为零,物体的机械能可能增加 D.只要有摩擦力存在,机械能一定减少 2.测定运动员体能的一种装置如右图所示,运动员的质量为m1,绳栓在腰间沿水平方向跨过滑轮(不计滑轮摩擦与质量),悬挂重物m2。人用力蹬传送带而人的重心不动,使传送带以速率v向右运动,下面四种说法正确的是( ) A.人对传送带不做功 B.人对传送带做正功

C.传送带对人做负功 D.人对传送带做功的功率为m2gv 3.如右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在与水平方向成θ的恒力F作用下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度直线运动,

已知物体和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物体在地面上运动距离为x的过程中力F做功为

maμgxA.μmgx B.1μtanθ C.

maμgx1μtanθ D.

μmgx1μtanθ

4.如右图所示,物体受到水平推力F的作用在粗糙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监测到推力F、物体速度v

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取g=10m/s2,则 A.第1s内推力做功为1J

B.第2s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2.0J C.第1.5s时推力F的功率为2W

D.第2s内推力F做功的平均功率P1.5W 二、计算题.

5、运动员驾驶摩托车做腾跃特技表演是一种刺激性很强的运动项目。如下图所示,运动员驾驶摩托车的在AB段加速,到B点时速度为v0=20m/s,之后以恒定功率P=1.8kw冲上曲面BCDE,经t=13s的时间到达E点时,关闭发动机后水平飞出。已知人和车的总质量m=180 kg,坡顶高度h=5m,落地点与E点的水平距离x=16m,重力加速度g=10m/s2。求摩托车在冲上坡顶的过程中克服阻力做的功。

1

高三物理周练(第11周)

6.把动力装置分散安装在每节车厢上,使其既具有牵引动力,又可以载客,这样的客车车辆叫做动车。而动车组是几节自带动力的车辆(动车)加几节不带动力的车辆(也叫拖车)编成一组,如右图所示,假设动车组运行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与其所受重力成正比,每节动车与拖车的质量都相等,每节动车的额定功率都相等。若1节动车加3节拖车编成的动车组的最大速度为120km/h,则9节动车加3节拖车编成的动车组的最大速度为: A.120km/h B.240km/h C.360km/h D.480km/h

7.质量为l.0kg的物体以某初速度在水平面上滑行,由于摩擦阻力的作用,其动能随位移变化的情况

如下图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g取10m/s2) A.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0 B.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5 C.物体滑行的总时间为5.0s D.物体滑行的总时间为4.0s

8.在2011年5月15日进行的国际田联钻石联赛上海站中,首次尝试七步上栏的刘翔以13秒07创项目赛季最好成绩夺冠。他采用蹲踞式起跑,在发令枪响后,右脚迅速蹬离起跑器,在向前加速的同时提升身体重心。如下图所示,假设刘翔的质量为m,在起跑时前进的距离s内,重心升高量为h,

获得的速度为v,克服阻力做功为W阻,则在此过程中

12A.刘翔的机械能增加了C.刘翔自身做功为W人212mv B.刘翔的重力做功为W重mgh

12mv2mv2mgh D.刘翔自身做功为W人mghW阻

9.如右图所示,2011年5月27日在国际泳联大奖赛罗斯托克站中,中国选手彭健烽在男子3米板预赛中以431.60分的总成绩排名第一,晋级半决赛。若彭健烽的质量为m,他入水后受到水的阻力而做减速运动,设水对他的阻力大小恒为F,在水中下降高度h的过程中,他的 (g为当地重力加速度)( )

A.重力势能减少了mgh B.动能减少了Fh C.机械能减少了(F+mg)h D.机械能减少了Fh

10.如右图所示,固定的倾斜光滑杆上套有一个质量为m的圆环,圆环与一橡皮绳相连,橡皮绳的另一端固定在地面上的A点,橡皮绳竖直时处于原长h。让圆环沿杆滑下,滑到杆的底端时速度为零。则在圆环下滑过程中 ( ) A.圆环机械能守恒

B.橡皮绳的弹性势能一直增大 C.橡皮绳的弹性势能增加了mgh

D.橡皮绳再次到达原长时圆环动能最大

11.如右图所示,固定在竖直面内的光滑圆环半径为R,圆环上套有质量分别为m和2m的小球A、B(均可看作质点),且小球A、B用一长为2R的轻质细杆相连,在小球B从最高点由静止开始沿圆环下滑至最低点的过程中(已知重力加速度为

2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B球减少的机械能等于A球增加的机械能 B.B球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A球增加的重力势能 C.B球的最大速度为

4gR38 D.B球克服细杆所做的功为3mgR

12.某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欲以右图装置中的滑块为对象验证“动能定理”,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一套如图所示的装置,另外他们还找到了打点计时器所用的学生电源、导线、复写纸、纸带、小木块、细沙、垫块。当滑块连接上纸带,用细线通过滑轮挂上空的小沙桶时,释放小桶,滑块处于静止状态。若你是小组中的一位成员,要完成该项实验,则:

(1)你认为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 打点计时器 滑块 滑轮 细线 纸带 、 。(两个)

(2)实验时为了保证滑块(质量为M)受到的 合力与沙和沙桶的总重力大小基本相等,沙和 长木板 水平实验台 沙桶的总质量m应满足的实验条件是 ,

小沙桶 实验时首先要做的步骤是 。

(3)在(2)的基础上,某同学用天平称量滑块的质量M。往沙桶中装入适量的细沙,用天平称出此时沙和沙桶的总质量m。让沙桶带动滑块加速运动,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其运动情况,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取两点,测出这两点的间距L和这两点的速度大小v1与v2(v1< v2)。则对滑块,本实验最终要验证的数学表达式为 (用题中的字母表示)。

(4)要探究滑块与沙及沙桶组成的系统机械能是否守恒,如果实验时所用滑块质量为M,沙及沙桶总质量为m,让沙桶带动滑块在水平气垫导轨上加速运动,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其运动情况,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取两点,测出这两点的间距L和这两点的速度大小v1与v2(v1< v2)。则最终需验证的数学表达式为 (用题中的字母表示)。 13.在利用重锤下落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 (1)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应该用天平称出物体的质量。B、应该选用点迹清晰,第一、二两点间的距离接近2mm的纸带。 C、操作时应先放纸带再通电。 D、电磁打点计时器应接在电压为220V的直流电源上。

(2)有下列器材可供选用:铁架台,电磁打点计时器,复写纸盘,纸带,秒表,低压直流电源,导线,电键,天平。其中不必要的器材有 ;缺少的器材是 。

(3)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如下图所示,其中,A为打下的第1个点,C、D、E、F为距A较远的连续选取的四个点(其他点子未标出).用刻度尺量出C、D、E、F到A的距离分别为s1=20.06cm,s2=24.20cm,s3=28.66cm,s4=33.60cm重锤的质量为m=1.00kg;电源的频率为f=50Hz;实验地点的重力加速度为

2

g=9.80m/s.为了验证打下A点到打下D点过程中重锤的机械能守恒.则应计算出:打下D点时重锤的速度v=____m/s,重锤 重力势能的减少量ΔEp=____J,重锤动能的增加量ΔEk=____J。

14.液化石油燃气汽车简称LPG汽车,该燃气汽车的CO排放量比汽油车减少90%以上,碳氢化合物排放减少70%以上,氮氧化合物排放减少35%以上,是目前较为实用的低排放汽车。如下图所示为一辆燃气车,为检验刹车功能,进行了如下实验:在路旁可以竖起一标志杆,车以v0=72km/h的速度匀

3

速行驶,当车头距标志杆s=20m时,实验室工作人员向司机下达停车的指令,司机经时间t0=0.8s(即反应时间)后开始刹车,若车在标志杆前停止运动则符合安全要求,已知车与驾驶员总质量为M=1000kg,g=10m/s2。求:

(1)刹车过程中的制动力至少多大?

(2)现把该车改装为双动力系统,在平路行驶时,只采用燃气动力驱动,发动机的额定功率为15kw,能获得的最大速度为v1=15m/s。当车驶上路面情况相同倾角为37°足够长的斜坡时,采用电力与燃气双动力系统发动机的总功率为34kw,保持该功率不变,经过20s达到最大速度,求t=45s时车沿斜面运动的路程。 (sin37°=0.6,cos37°=0.8) 15.(10分)如下图所示,水平轨道AB与位于竖直面内半径为R=0.90 m的半圆形光滑轨道BCD相连,半圆形轨道的BD连线与AB垂直。质量为m=1.0kg可看作质点的小滑块在恒定外力F=17.5N作用下从水平轨道上的A点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到达水平轨道的末端B点时撤去外力,已知AB间的距离为x=1.8m,滑块进入圆形轨道后从D点抛出,求滑块经过圆形轨道的B点和D点时对轨道的压力是多大?(g取10m/s2) 16.(10分)如下图所示,在水平长直的轨道上,有一长度为L的平板车在外力控制下始终保持速度v0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将一质量为m,可视为质点的小滑块轻放到车面最右端,滑块刚好距B端1L处的C点相对小车静止,设定平板车上表面各处粗糙程度相同。求滑块和平板车摩擦产生的内

3能。

17.(8分)如下图所示,设AB段是距水平传送带装置高为H=1.5m的粗糙斜面,水平段BC使用水平传送带装置,BC长L=5m,与货物间的摩擦因数为μ=0.4,皮带轮的半径为R=0.2m,转动的角速度为ω=15rad/s。设质量为m=1kg的小物块由静止开始从A点下滑,经过B点的拐角处无机械能损失,从B点运动到C点所用时间是1.5s,且知货物从B点开始做匀减速运动,到达C点前已相对传送带静止,试求货物在斜面上运动时克服摩擦力所做的功。(g取10m/s2)

4

11周午练答案与解析

1.【命题立意】本题以运动、力、做功等情景来考查机械能守恒及其变化。 【思路点拨】(1)机械能是否守恒应从守恒的条件去分析判断。(2)否定判断可用举例法。

【答案】BC【解析】物体在竖直方向向上做匀速运动时,其机械能是增加的,选项A错误、选项C正确;做匀加速运动的物体,其机械能可能守恒,如自由落体运动,选项B正确;摩擦力可以做正功、可以做负功、也可以不做功,选项D错误。 2.【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功的基本概念与功率。

【思路点拨】功的正负取决于力与位移(速度)的夹角,功率P=Fv求解。

【答案】BD【解析】传送带在人的摩擦力的作用下向右运动,摩擦力与速度方向相同,所以人以传送带做正功,选项A错误、B正确;由于人处于静止状态,在传送带给人的摩擦力的方向无位移,故传送带对人不做功,C选项错误;人处于静止状态故有:f=m2g,由牛顿第三运动定律可得:f'=f=m2g,故人对传送带做功的功率为:P=f'v=m2gv,D选项正确。 3.【命题立意】本题以匀加速运动的情景,考查力所做的功。 【思路点拨】(1)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得力F;(2)根据功的定义式求力F所做的功。

【答案】B【解析】以物体为研究对象,竖直方向有FsinθmgFN,水平方向有FcosθμFNma,联立解得Fmaμgcosθμsinθ,在此过程中F做功WFxcosθmaμgx1μtanθ,故正确选项为B。

4.【命题立意】本题以图象为切入点考查功与功率。 【思路点拨】(1)由v-t图象寻找位移与速度;(2)结合功与功率的表达式求解。

【答案】B【解析】第1s内物体保持静止状态,在推力方向没有位移产生故做功为0,A选项错误;由图象可知第3s内物体做匀速运动,F=2N,故F=f=2N,由v-t图象知第2s内物体的位移x=1×1×2m=1m,第2s内物体克服摩擦力做的功Wf=fx=2.0J,故B选项正确;第1.5s时物体的速度为

21m/s,故推力的功率为3W,C选项错误;第2s内推力F=3N,推力F做功WF=Fx=3.0J,故第2s内推力F做功的平均功率P=WF/t=3W,故D选项错误。 5.【命题立意】本题以运动员驾驶摩托车做腾跃特技表演为情景,综合考查动能定理和平抛运动规律的应用。 【思路点拨】(1)摩托车从B到E为复杂的曲线运动,应用动能定理;(2)摩托车离开E点后做平抛运动。

【解析】对摩托车的平抛运动过程,有h摩托车在斜坡上运动时,由动能定理得Pt

12gt2 xvt

12mv2Wfmgh12mv02 联立解得Wf27360J

11周周练答案与解析

6、【命题立意】本题以动车组为情景考查机车的功率问题。 【思路点拨】(1)动车与拖车的质量都相等,且受到的阻力与其所受重力成正比;(2)速度最大时,牵引力等于阻力;(3)应用功率公式PFv求解。

【答案】C【解析】由P4kmv和9P12kmv,解得v3v360km/h,故正确选项为C。 7.【命题立意】本题以图象为情景,综合考查动能、动能定理、牛顿运动定律及运动学公式等。 【思路点拨】(1)由图象获得动能、动能变化及位移相关信息;(2)由动能定理求得动摩擦因数;(3)

5

由动能定义式、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公式求得时间。 【答案】AC【解析】由动能定理μmgx0Ek0,解得μ=0.20,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由Ek012mv02,

μmg=ma,0=v0-at,联立解得t=5.0s,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 8.【命题立意】本题以最新的刘翔跨栏夺冠为情景,考查机械能及动能定理等。 【思路点拨】(1)刘翔的动能和重力势能均增加;(2)本题重力做负功;(3)由动能定理求出刘翔所做的功。

【答案】D【解析】刘翔的机械能增加量为2mv项B错误;由动能定理W人12mgh,选项A错误;刘翔的重力做功为W12mv2重mgh,选

mghW阻12mv20,得W人mghW阻,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

9.【命题立意】本题以彭健烽跳水为情景,综合考查动能定理、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改变及功能关系等。

【思路点拨】(1)重力做正功,重力势能减少,减少的重力势能等于重力所做的功;(2)动能变化从动能定理的角度去考虑;(3)机械能的变化对应力F所做的功。

【答案】AD【解析】重力mg做正功,力F做负功。由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改变的关系知选项A正确;由动能定理知动能改变对应外力所做的总功,选项B错误;由功能关系,机械能的改变量在数值上等于力F做的功,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 10.【命题立意】本题通过斜面及橡皮绳情景,考查动能、弹性势能、系统机械能守恒等。 【思路点拨】(1)圆环与橡皮绳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圆环机械能不守恒。(2)橡皮绳只有在伸长状态下才有弹性势能。(3)橡皮绳再次到达原长时,合外力仍沿杆向下。

【答案】C【解析】圆环与橡皮绳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圆环的机械能先不变后减小,橡皮绳的弹性势能先不变后增加,选项AB错误、选项C正确;橡皮绳再次到达原长时,合外力仍沿杆向下,圆环仍加速向下运动,选项D错误。 11.【命题立意】本题以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为情景,考查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应用。 【思路点拨】(1)小球A、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但每一个小球机械能均不守恒;(2)对两小球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对B球应用动能定理。

【答案】ACD【解析】小球A、B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选项A正确;由于A、B两小球质量不同,选项B错误;当B球到达最低点时,两小球速度最大,由系统机械能守恒4mgR大速度为vW83mgR2mgR123mv2,得最,解得

4gR3,选项C正确;以B球为研究对象,由动能定理得:W4mgR122mv20,选项D正确。

12【答案】(10分)(1)天平, 刻度尺;(每空1分)(2) m<2213【答案】(1)B (2)秒表、低压直流电源、天平;低压交流电源、重锤、刻度尺。

(3)

2。15 , 2.37 , 2.31

6

14.【命题立意】本题以环保汽车“燃气车”为情景,综合考查瞬时功率的计算和机车起动模型。

【思路点拨】(1)瞬时功率的计算P=Fv;(2)机车恒功率起动用动能定理分析;(3)当牵引力等于阻力(F=f)时,机车速度最大,即:vmPf。

【解析】(1)在反应时间内驾驶员匀速运动的距离为:s0=v0t0=16m (1分) 若车在标志杆前停止运动,由运动学公式可得:

v022a≤s-s0(1分)

可求得:a≥50m/s2 (1分)

由牛顿第二运动定律可得:F制=ma≥5×104N (1分) (2)在平路行驶时获得的最大速度时,汽车匀速运动由:μMgP燃v1 (1分)

当汽车保持总功率不变,在斜坡上运动,达到最大速度时由:(μMgcosθ+Mgsinθ)v2=P总(1分) 可求得:v2=5m/s(1分) 由动能定理可得:P总tμMgscosθMgssinθ12Mv22 (2分)解得:s=370.2m (1分)

15.【命题立意】本题以水平面上的匀加速度运动和竖直平面的圆周运动模型,综合考查动能定理及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思路点拨】(1)水平面的匀加速度运动应用动能定理比较简洁;(2)竖直平面内的圆周运动应用动能定理和牛顿运动定律。 【解析】由动能定理,得Fμmgx12mvB20 (2分) 在B点有FNmgmvBR2 (2分)

联系解得 FN=60N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滑块在B点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60N (1分) 滑块由B点到D点过程由动能定理,得2mgR在D点有FN2mgmvDR212mvD212mvB2 (2分)

(2分) 联立解得 FN2=0

由牛顿第三定律知滑块在D点对轨道的压力大小为0 (1分) 16、【命题立意】本题为多研究对象,主要考查相对运动及摩擦生热。 【思路点拨】(1)对于多研究对象,每一研究对象的运动规律分别分析;(2)对于发生相对运动的两物体,要注意二者之间位移关系、速度关系等;(3)一对滑动摩擦力产生的热量为QfL相对。

v02t【解析】设小滑块受平板车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经时间t后与平板车相对静止,则1Lv0t3

v0=at(2分) f=ma(2分)

Qf13L(2分) 联立解得

Q12mv02 (2分)

17.【命题立意】本题以常见的传送带为情景,综合考查运动学公式、牛顿运动定律和动能定理等的应用。

【思路点拨】(1)货物在传送带上的运动分匀减速和匀速两个阶段;(2)货物在斜面上的运动用动能定理比较简单。

【解析】水平传送带的速度为v0=Rω=3m/s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ma 又 v0=vB-at1

L1vBv02t1 (1分)L-L1=v0t2 (1分)t1+t2=t (1分) 由动能定理,得mgHWf12mvB20 (1分)

联立解得 Wf=2.5J (1分)

7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