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唱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策略
作者:陈钊安
来源:《教育·教学科研》2018年第09期
摘要:唱歌教学是各阶段学生在音乐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内容,之所以要在音乐教学中引进歌唱教学,是因为唱歌会陶冶情操,修炼气质,也能锻炼身体,缓解压力,对学生的身心发展能产生有利影响,音乐能够带给人美妙的体验,净化人的心灵,启迪人的心智。只有跟随时代的步伐,适时改变教学方法,才能让音乐教学起到应有的教育作用。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歌唱教学;兴趣;策略;培养
柏拉图曾说过:“音乐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外,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探求,把人教育成美和善的。”音乐教育其最核心的意义在于学生能够通过音乐的滋养,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审美观以及鉴赏能力,这是一种个人素养的培育,通过丰富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对音乐、对唱歌的兴趣感,形成一种热爱生活乐观开朗的性格。音乐能够缓解压力,让学生经常性的练习唱歌,可以提升肺活量,在大声唱歌过程中也有利于内脏器官的发育,强健体魄。唱歌练习应当从小培养学生,这有利于学生对音调的掌握以及优质音色的形成,大声的演唱自己喜欢的歌曲会让学生感到释放压力的舒适感,增强艺术感。音乐能够带给人幸福感,教师应当把握学生的兴趣方向,以个性化的教学方式和多样丰富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优化课堂形式,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通过唱歌练习达到身心健康发展。 建立榜样机制,激发歌唱兴趣
小学生心智尚未成熟,对外界任何事情都充满了好奇心,相比初、高中生对实践活动的参与度较高,显得更积极。音乐教学对小学生的影响很大,音乐的培养应该从娃娃抓起,通过不同的方式去优化课堂教学,让学生能够在一种快乐和谐的氛围中,感受到音乐带来的幸福感。为了让音乐教学显示出较高的价值和教学效率,教师应当首先注重自己的音乐素养,新时代的小学生接触各种新鲜的事物,要想激发学生的兴趣就必须抛弃传统的教师领唱、学生跟唱的教学模式,应当与时俱进,通过专业化的培训去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用创新的教学理念去增添教学内容。传统音乐教学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教学时不能只是停留在形式化的层面,应当实质性的讲述知识,让课堂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参与度,逐步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例如,小学阶段学生性格活泼好动,很难快速地将注意力集中在课堂内容中,因此,教师可以在课堂开始前的五分钟,以学生熟悉的歌曲为曲调编制有趣的歌词,教授给学生,让学生以打招呼的方式演唱歌曲,并且加上动作,通过这种动态的教学模式,能够快速激发学生对音乐课的兴趣,愿意跟着老师进入上课状态。在教授一年级音乐时,可以以动作表演的方式逐步强化学生对唱歌的学习,比如,在学习《拉勾勾》时,可以先完整的播放原唱,让学生感受和熟悉所学音乐歌曲,然后再进行范唱,要放慢速度,可以边添加动作,动作的形式以歌曲内容为主,这会加深学生对歌曲的记忆,动作和思维的全面发动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提升记忆力。要以团队化的教学模式展开教学内容,分小组让学生拉手,跟着歌曲的节奏向左向右摇晃身体,提高团队精神。也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动作,以自由的方式学习歌曲。 丰富教学内容,培养音乐幸福感
小学中高年级阶段可以说是一个过渡期,很多学生已经形成了对音乐的自我认知和鉴赏水平,在这个高速发展的社会,学生除了课堂知识外会接触到各式各样先进、潮流的事物,这些信息的广泛深入也会很大的影响学生的兴趣爱好。这个阶段处于一个特殊的心理发展阶段,很多学生逐渐开始进入青春期,会出现性格冲动,自我怀疑以及逆反心理,会开始关注到自己的形象,对流行音乐歌曲、潮流明星有很强的追求心。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和学生的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兴趣,比如喜欢的歌曲风格,喜欢的明星以及最爱唱的流行歌曲,在平日教学中可以按照学生喜欢的方式,播放学生喜欢的歌曲,这种方式会让学生爱上音乐课,在音乐中陶冶情操,愿意和老师一起学习,对老师敞开心扉做朋友,有利于教师以一种轻松愉快的方式展开教学。学生希望能够得到老师的认可和赞扬,也希望得到同学的关注,因此可以开展丰富的实践活动,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优化教学内容,让学生勇敢的大声唱出自己喜欢的歌曲,用歌曲去表达和释放内心情感。
例如,这个年龄段学生表现欲很强,希望得到老师同学的关注,因此可以在教学中展开丰富的比赛表演类活动,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自我的平臺,尽情的展现自己,演唱自己最喜欢的歌曲。这种方式一方面能够增强学生勇敢自信的性格,也能够通过训练提升学生的歌唱能力。比赛形式可以以个人形式和团队形式展开,团队的形式合唱可以加深同学之间的感情,增强团队合作的精神。可以在校园开展少年乐队、十佳歌手等音乐类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时间,提升学生对音乐的热爱。也可以组织户外音乐活动,在远足以及春游活动中让学生演唱平日里所学的歌曲,加深印象,也能够增添户外活动的趣味性,在户外空旷的环境里,学生相对班级显得轻松,可以通过互动游戏,教师和学生合作演唱等形式,拉近学生和教师之间的距离,营造和谐轻松的教学氛围。
引用电教手段,释放学习压力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小学生家长都更多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通常在学校学习之后会参加各种兴趣班、辅导班等,这也使小学生面临着重大的精神压力,很多家长会给学生造成很重的心理压力,让学生处于一种单一式目标中,不敢去放开自己、追求自己内心真正喜欢的东西。很多学生从小对音乐有天赋,内心也渴望通过努力走音乐这条道路,但是因为父母的反对,就像害怕做错什么事一样,在音乐面前展现出一副拘束的样子。教师应当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鼓励学生去追求自己喜欢的事物,所谓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唱歌能够让人找到自我,感受到一种自我满足感。随着多媒体教学的不断深入,电子教学能够让学生了解更丰富多样的音乐作品,教师可以给学生放映时下最流行的音乐,很多学生因为热爱会不由自主的跟着视频一起演唱,这种方式让学生主动的去开口演唱,主动的学习效果自然会比被动的效果更好。因此,电子教学手段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唱出美妙的歌曲,通过大声演唱释放内心对于高考的压力感,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更好的投入其他科目学习中。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例如,中高年级音乐教学给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音乐教材内容丰富,包括乐器演奏类、音乐鉴赏欣赏分析类等。这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显得很吃力,教师可以利用电教手段在网上搜索丰富的教学资源,以及名人的出身背景、创作背景,加深学生对音乐内容的认识。对于唱歌教学,学生更喜欢时下的流行音乐,有偶像崇拜意识,希望能够演唱偶像的作品。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喜欢的app,快手、抖音、微博等去关注学生喜欢的音乐风格,将这些音乐歌曲引用到教学中,以学生为主,开展不同的实践活动。也可以以乐器演奏的形式让班级里会弹奏乐器的同学和喜欢唱歌的同学进行合作演出,这不仅能够让教学内容变得生动活泼,也可以激发学生的歌唱兴趣。 结束语
在小学中高年级段唱歌教学中,学生对歌曲的节奏、音调以及呼吸的把握不够强,因此,在教学中应当以正确专业化的教学内容规范教学,提高教学质量,不能因为传统的对音乐课的忽视而轻视对学生唱歌教学的规范性,只有规范的教学模式才能优化教学内容,让学生学到有用的知识。唱歌是音乐课中最能够激发学生内心情感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应当注重学生的内心情感,以个性化的教学方法,创新的教学理念,提高音乐课堂唱歌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快乐的教学氛围中学习,在和谐幸福的音乐滋养中成长。
【本文系福建省“十三五”中小学音乐学科教学带头人培养对象2017年度课题“小学中高年级歌唱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培养的策略研究”(课题编号:2017YXD20)的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福建省龙岩莲东小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