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诗歌教学是幼儿园语言教育中重要的一环。诗歌既是艺术形式,又是语言形式,通过诗歌教学,能够启迪幼儿的情感、语感、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水平,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选取合适的诗歌,设计合理的教学活动,将会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本文将从诗歌教材的选择、诗歌的讲解与赏析、诗歌的演唱或朗读以及诗歌与其他活动的整合等方面,探讨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诗歌教学设计。
二、诗歌教材的选择
在幼儿园语言教育中,选择合适的诗歌教材至关重要。首先要选用适合幼儿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的诗歌,同时要注意诗歌的内容和形式。
1. 诗歌的内容
诗歌的内容应具有一定的教育价值,可以启发幼儿的兴趣、激发幼儿
的思维,潜移默化地引导幼儿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例如,对于幼儿园大班的幼儿,可以选择描写季节、动物、植物、节日等方面的诗歌教材,通过这些诗歌让幼儿学会观察、感知世界,学会感受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对于幼儿园小班的幼儿,可以选择口味诗歌,通过诗歌展示色彩、味道、音响等多方面的感受,让幼儿感受到美好的事物,激发幼儿对美的兴趣。
2. 诗歌的形式
幼儿园的幼儿还处于语言的形成阶段,因此,选择形式简单、易于理解的诗歌教材是非常重要的。诗歌的内容简洁明了,韵律鲜明,声韵协调易于理解,不难引起幼儿的兴趣,提高幼儿的语感。比如节选李白的《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学诗汉诗词、唐诗宋词等相比,这首短小精悍的诗歌,易于理解,有很好的启示意义。
三、诗歌的讲解与赏析
选择合适的诗歌教材后,要进行诗歌的讲解和赏析。讲解和赏析不仅可以让幼儿了解诗歌的内涵和形式,还可以通过诗歌,帮助幼儿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在幼儿园的语言教育活动中,诗歌的讲解和赏析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比如,可以采用图形化的方式,将诗歌配以图画进行讲解和阅读,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同时,可以结合幻灯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形式丰富、生动有趣的课堂教学。
另外,还可以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演绎等方式,让幼儿体验诗歌的情感、色彩和声音,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感悟诗歌。
例如,对于四五岁的幼儿,可以用简单的语言为他们讲解《小鹿过河》:
小鹿轻轻跳,过河去。
水清又清,水深又清。
小鱼游来游去,小鹿走过去。
家家户户都隔着河,对着小鹿招手。
明亮的阳光照在小鹿身上,小鹿蹦蹦跳跳过河去。
通过诗歌中的描述,幼儿可以想象出小鹿过河的场景,领悟到小鹿轻盈的跳跃、潺潺的流水、清澈的河流等感受和情感,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感知能力。
四、诗歌的演唱或朗读
诗歌演唱或朗读是诗歌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这可以让幼儿更好地理解诗歌,提高其语言能力。
在诗歌演唱或朗读中,教师可以适当地加入肢体语言和表情,配合音律,给幼儿更直观、深刻的印象,使其更好地领悟诗歌的音乐和情感。比如,教师可以利用手指做节奏,引导幼儿跟着节奏朗读或演唱,进
一步提高幼儿的音乐感。
例如,对于五六岁的幼儿,可以用轻快的音乐气氛,轻快地演唱杨洪基的《欢乐颂》:
阳光处处都辉煌
心情顿时变得欢畅
欢乐颂 美好童年
播种生活中最美好的春天
大家在音乐声中一起唱出音乐的魅力,体验英语的欢乐,同时也让幼儿领悟到《欢乐颂》中欢乐、轻松、愉悦的情感。
五、诗歌与其他活动的整合
诗歌与其他活动的整合可以创造出更多的学习方式和更丰富的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在其他活动中,可以引入相应的诗歌,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艺术性,使孩子们在快乐的氛围中感受到诗歌的魅力。例如,在幼儿园的体育
活动中,可以选用描绘身体、动作、节奏等方面的诗歌,激发幼儿的运动兴趣和体育意识。
此外,在绘画、手工制作等活动中,也可以结合相应的诗歌,让幼儿更好地理解画面和手工制品所表现的内容,提高幼儿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例如,对于三四岁的幼儿,可以通过绘画活动,选取与秋天相关的描绘季节色彩、自然特征等方面的诗歌,激发幼儿的秋天感受,推动幼儿的绘画创作。
小燕子树上啼,啼声渐渐细。
岸边的野花开,开在秋风里。 结语:
本文提出了诗歌教材的选择、诗歌的讲解与赏析、诗歌的演唱或朗读以及诗歌与其他活动的整合等方面的诗歌教学设计,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诗歌的教学中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希望通过教学设计,能够引导幼儿认识诗歌,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