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专题专项突破 演练11

来源:筏尚旅游网
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专题专项突破

演练11 小说阅读专项练·情节

一、(2018·大连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4分)

侯兆川的客人 赵春亮

在侯兆川这块地界上,二小儿绝对是个响当当的人物。

二小儿自幼眼瞎,几乎全盲,每天拖一根竹棍,走街闯巷,卖唱乞讨。每到一个村子,二小儿就拿出竹板,“当、当、当”敲打几下,循着响声,有人便陆续从家里走出来:“二小儿来了?”二小儿“嗯”一声,摸索着找块儿石头,坐下,自说自话:“我叫崔光活,光活不死的意思。”大伙谁也不加理会,仍然喊他二小儿。只要不是农忙季节,乡亲们大都会拿着手中的活儿,围聚在二小儿周围,谈天说地,逗二小儿开心。

二小儿就像个巨大的磁铁,总能迅速聚拢起一个不小的人场。 “笑几声!二小儿!”有人喊。

“笑啥呀?”二小儿反问,但不等人答话,二小儿便“嘎嘎、嘎嘎、嘎嘎”地笑起来。二小儿的笑声很有特点,像是一只孤单的鸭子抻着脖子鸣叫,两个音节一组,一声高一声低,颇具节奏。二小儿的笑声刚起,大伙的笑声就铺天盖地地响起,瞬间将二小儿的笑声淹没了。二小儿止住笑,抖开一块脏兮兮的

- 1 -

世纪金榜导学号01450339 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红布,摸索着铺开,再伸手从分辨不出颜色的挎包里掏出卦牌来,小心翼翼地摆放好。

二小儿的笑声就像开戏的铃声,接下来幕布缓缓拉开,一场好戏便上演了。 大伙笑一阵子,也便淅淅沥沥止住了。有人说:“二小儿,又拿算卦骗钱,一点也不准呢!”说归说,仍会有很多人走到二小儿面前,明知故问:“算一卦多少钱?”

“五毛。”

“便宜点——两毛!”也不待二小儿答应,就伸手去抽卦牌了,抽出三张,依次交给二小儿。

二小儿便摸索着打开卦牌,先用右手拇指摸索几下,然后凑到眼前仔细辨认。接着便给算卦的人讲卦:“好事呀,最近家里定会进财。”

“哪有什么财呀?花钱如流水,好久都没有进财了!”抽卦的人反驳。 “收礼了吗?” “没有!” “粜粮食了吗?” “也没有!” “鸡下蛋了吧?” “鸡下蛋也算啊?”

“算!算!当然算!这就算是应验了啊。”二小儿一边说一边如释重负地摸索打开第二张卦牌。

二小儿的卦牌无非就是“老三篇”,进财、动土、遇小人。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将他准备讲给抽卦人的卦辞背出来。卦算完了,二小儿接过递来的票子,凑

- 2 -

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到眼前仔细辨认一番,心满意足地塞进上衣兜里,等着下一个顾客。

围聚的人越来越多,时间也临近中午。有人提议:“二小儿,唱一段吧!” 二小儿站起来,摸出竹板开始敲打,锣鼓声、铙钹声、二胡声,诸多乐器的声响源源不断地从二小儿口中发出,惟妙惟肖,热闹非凡。二小儿唱的曲子多半是乡亲们耳熟能详的戏曲,穆桂英挂帅、秦雪梅吊孝等,所唱的却大都是旦角,二小儿手捏手绢,翘起兰花指,扭捏作态,不时惹得听众哄堂大笑。

唱过两三段,就该吃饭了,乡亲们吃啥,二小儿吃啥,连给自家男人准备的鸡蛋汤,也会有二小儿的一份。吃饱喝足,二小儿择一处向阳或背风处,眯眼小憩,休息足了,起身敲着棍子,“哒哒哒”地回去。在乡亲们的意识里,二小儿从未被看作是一名乞讨者,而是整个村子最受欢迎的客人。

有人说,二小儿有个哥哥,在云南某地当县长呢,也曾把二小儿接了过去,二小儿在那住了一段时间,觉得实在没意思,便瞒着哥哥偷偷溜了回来。是真是假,不得而知。倒是二小儿临终前,床前聚集了不少偷偷抹泪的乡亲,让很多有儿有女的人也羡慕不已,都说二小儿前世积了德。

那天,二小儿艰难地扭了扭头,看看身边的乡亲,灰暗无神的眼眶里竟然溢满了浑浊的泪水。“这么多年,侯兆川的乡亲们待我不薄啊,我知足了!”二小儿说,“拜托各位,请在我的墓碑上刻上我的大名——崔光活,光活不死……”二小儿的声音逐渐小了下去。

“你放心吧,你叫崔光活!”乡亲们回答。

“我还得问大伙一句,”二小儿双唇翕动,像是一条濒死的鱼,“这么多年,我虽然要吃要喝,但也给乡亲们带去了很多开心和欢乐,你们说是不是啊?”说完,侧着耳朵等待众人回答。在场的乡亲们已经有人泣不成声,赶紧点头说:

- 3 -

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那是,我们都把你当亲人呢。”

二小儿走得很安详。

没有了二小儿,侯兆川乡亲们的生活突然索然寡味了好长时间。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二小儿是侯兆川“响当当的人物”,不仅因为他会算卦,会唱曲,更因为他出身不凡,有一个当县长的哥哥。

B. 二小儿临终前“床前聚集了不少偷偷抹泪的乡亲”,甚至有人泣不成声,因为乡亲们已经把二小儿当成了他们的亲人,他们为二小儿的离去而伤心。 C. 二小儿的卦牌无非就是“老三篇”,进财、动土、遇小人。几乎所有的人都能将他准备讲给抽卦人的卦辞完整地背出来。且明知是骗钱,但人们还会抽卦牌、算卦,说明侯兆川的人都很愚昧、无聊。

D. 小说结尾说“没有了二小儿,侯兆川乡亲们的生活突然索然寡味了好长时间”,说明二小儿就是乡亲们生活中的调味料,没有了他,生活里就少了味道。 【解析】选B。A项,“出身不凡,有一个当县长的哥哥”错误,文中说的是“有人说,二小儿有个哥哥,在云南某地当县长呢,也曾把二小儿接了过去,二小儿在那住了一段时间,觉得实在没意思,便瞒着哥哥偷偷溜了回来。是真是假,不得而知”。C项,“说明侯兆川的人都很愚昧、无聊”不当,侯兆川的人对二小儿有深厚的感情。D项,“二小儿就是乡亲们生活中的调味料”不当,因为二小儿给乡亲们带来过许多快乐,乡亲们把二小儿当成了他们的亲人,二小儿不在了,乡亲们思念他。

2.二小儿不过是一个走街闯巷、卖唱乞讨的乞者,可是在侯兆川乡亲们的意识里,他是整个村子里最受欢迎的客人,为什么?请结合作品具体分析。(5分)

- 4 -

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本内容的能力。解答本题可以从两个角度入手,一是从二小儿的角度,找出文中二小儿的表现,概括出他的特点,这应是他受欢迎的原因;二是从侯兆川乡亲们的角度,圈出他们对待二小儿的表现,这也是他受欢迎的原因。

答案:从二小儿的角度:①二小儿才华出众。他会算卦,会唱曲,会口技,给乡亲们带来了许多快乐。②二小儿乐观开朗,他的笑声很有特点,能感染他人。 从侯兆川的乡亲们的角度:二小儿走街闯巷,卖唱乞讨,与侯兆川的乡亲们长期生活在一起,彼此有了深厚的感情。几乎所有人都能将他的卦辞背出来,且“乡亲们吃啥,二小儿吃啥,连给自家男人准备的鸡蛋汤,也会有二小儿的一份”。

3.二小儿临终前请乡亲们在他的墓碑上刻上他的大名——崔光活,乡亲们说:“你放心吧,你叫崔光活!”这一情节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小说情节的作用,一般从内容和结构两个角度来作答。先从内容上来看,“二小儿临终前请乡亲们在他的墓碑上刻上他的大名——崔光活”,二小儿让乡亲们刻上大名“崔光活”,这表现出他对生命的渴望,而这种渴望就是他乐观开朗的原因;再看这一内容与其他情节的关系,文章开头“自说自话:‘我叫崔光活,光活不死的意思。’”,这两者之间形成呼应;另外文章一开头人

- 5 -

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们对于二小儿的提议反应是“大伙谁也不加理会,仍然喊他二小儿”,而现在人们的反应是“你放心吧,你叫崔光活”,从开始的不接纳到现在的接纳,文章层次感分明。

答案:(1)从情节结构上,呼应开头。前文二小儿自说自话“我叫崔光活,光活不死的意思”的内容,使得小说前后呼应,浑然一体。

(2)从形象塑造上,丰富了人物形象。二小儿反复强调自己的真名,临死前也不忘记,表现他虽是一个自幼眼瞎的乞讨者,但他对自己的身份和对生命有强烈的渴望和要求,他虽要求乡亲们叫他真名,但未果,可是他与乡亲们依然能和善相处,体现了他开朗乐观的性格。

(3)从主题表现上,深化了文章主旨。开始他要乡亲们叫他真名,但乡亲们并没理会,临终时他的要求得到满足,说明乡亲们开始没有完全接纳他,最后却从心里接纳了他,把他当成了亲人。增强了文章的层次感,凸显了乡亲们内心的纯朴与美好,深化了文章主旨。

二、(2018·成都模拟)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14分)

黑夜里移动 陈思宏

漆黑的夜里,找光。

柏林有一家餐厅,名为NoctiVagus,此为拉丁文,Nocti为“黑夜”,Vagus为“移动”,意即“黑夜里移动”。

这是一家没有光的餐厅。

春夜微寒,我和T走进这家餐厅,室内明亮温暖,与一般餐厅无异。服务

- 6 -

世纪金榜导学号01450340 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生马上过来招呼,帮我们挂外套,问好,闲聊。所有的服务生都是盲人。我们坐在等候区看菜单,招呼我们的服务生是个年轻的女孩,她的脸一直朝向我们,笑容和煦。她向我们推介海鲜,说自己是个爱吃鱼的人。前菜、主菜、点心点妥,餐后还有咖啡跟甜点,服务生接着解说待会儿入座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首先,我们必须把身上所有的光源全部关掉,用餐时严禁拍照。服务生开始给我们做心理建设,等会儿进入的用餐区是彻底黑暗的,但请不要惧怕,虽然餐厅里完全黑暗,但设有特殊的感应系统,安全逃生门也很齐全,让客人可安心用餐。

在服务生的带领下,我们和另外一组客人一起进入一个光线幽微的区域,这是一个过渡区,让我们从明亮走入幽暗,视觉慢慢习惯弱光源,准备迎接黑暗。服务生请我抓住她的手臂,跟着她走。我尾随着,连续掀开数个帘幕,终于走进了用餐区。我身体突然静止,不敢迈出下一步,因为这里头,果真,完——全——没——有——光。服务生轻声说:“跟我来,左转,来,放心,直走,您不会撞到任何东西,右转,对,就是这里,正前方就是您的椅子,请慢慢坐下。”我坐下,没有光,就是没有光。我把手放在面前,完全看不到我的手指。T的声音从桌子的另一头传来,声音里有些许惊慌:“你在哪里?”

和我们一起进来的那组客人,因为其中一位女士完全无法忍受黑暗,尖叫抗拒。她的呼喊很快消失在帘幕后,应该是被服务生带向光明了。我被黑暗钉在座椅上,身体僵硬,不安开始在皮肤上逼出汗滴。服务生突然发声,我被她的声音吓了一跳,原来,她一直站在我身旁。“我来跟你解说,您的右手边是刀,左手边有叉,杯子在正前方,请您开始用手去寻找,慢慢来,饮料随后上桌。”

我慢慢伸出手,碰触到桌、巾、刀、叉、匙、杯,还有,从对面伸过来的T

- 7 -

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的手。我们在黑暗中握了彼此一下,“相濡以手汗”,给彼此打气。

身体稍微放松之后,我开始听到许多声音。四周其实有许多客人,我看不到任何桌椅和身影,但有许多细碎的人声从四面八方传来。我听到刀锋撞上瓷盘的声音、饮料倒入杯子的声音、笑声、聊天声……当视觉失去作用,我的听觉逐渐开启,敏感度升高。然后,我就明白,为何餐厅要叫“黑夜里移动”了。

黑暗中,宾客坐定,但服务生上菜上酒,必须移动。他们都是视障者,黑暗对他们已属平常,把宾客们的座椅位置记熟,就可以在其中穿梭自如。这些服务生在外面的世界里,是绝对的弱势,但在这个工作场所,他们身体的弱点就变成他们的强项了。

前菜沙拉、浓汤上桌,我在黑暗中进食,行动如树獭,生怕打翻水杯、把刀叉扫出桌面、把浓汤送进眼里。黑暗果然有其分量,肢体被黑暗黏住,一切都迟滞缓慢,咀嚼慢,说话也慢。

看不到菜色,吃食全然只靠味觉与想象力,我知道自己的主菜是海鲜,但有个东西我嚼了很久,就是无法正确说出它的名称,连续吃了三口,我才惊呼:“这是虾啊!”视觉功能消失,必须仰赖味觉与嗅觉,这是一次全新的就餐经历。少了视觉,耳朵伸展成漏斗,四周各种细碎的声响都倒进听觉里。隔壁桌一对男女的对话,让餐厅里所有用餐的宾客都忽然安静下来。原来,大家的耳朵,都变成漏斗了。

男士说:“你愿意嫁给我吗?” 静。

这句话像一根绳索,勒住了所有人的喉咙,话语休止,吃食暂停。 女士没回答。

- 8 -

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男士继续说:“你看不到,但现在我手上,有个戒指。” 寂静再度塞满黑暗。我的刀叉在空中悬浮,嘴巴微张,不敢动。 “你愿意嫁给我吗?” 依然听不到女士的回答。 再试一次:“你愿意嫁给我吗?”

重复三次的问句,在黑暗里回荡,求婚的男士喉咙干渴,声线分叉,问句的结尾很微弱。

“你愿意嫁给我吗?”

我受不了了,黑暗我可以习惯,但这种悬疑,杀人哪。 “你……”

女士的声音,在此时,终于划破沉默。她的声音,在黑暗里点燃了光。 在彻底的黑暗中,她哽咽着慢慢回答:“我,一,直,在,点,头。”

(有删改)

1.对文章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开头几段从名称、特点和内部设置等对餐厅进行介绍,交代了这家餐厅对就餐者的细心照顾和特殊的就餐环境,为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

B.小说中的T来到没有光的用餐区惊慌失措,用餐过程中还伸出手给“我”,说明他是个胆子比较小的人,与“我”的镇定自若形成鲜明的对比。

C.“我”在用餐中听觉“敏感度升高”,“吃食全然只靠味觉与想象力”,这些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在没有视觉之后的特殊感受。

D.小说题材独特,发生在“黑夜里移动”餐厅的故事温馨动人,其中也蕴含着作者对生活在这里的弱势群体的同情,这是小说的独到之处。

- 9 -

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解析】选A。B项,T来到没有光的用餐区并没有“惊慌失措”,而是“声音里有些许惊慌”。也没有“与‘我’的镇定自若形成鲜明的对比”,因为“我”也曾经被“吓了一跳”。C项,“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表述不准确,只是写了特殊感受,没有运用夸张手法。D项,作品并没有表现“作者对生活在这里的弱势群体的同情”,不合文意。

2.小说是怎样叙述发生在“黑夜里移动”餐厅里的故事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请简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以“我”的视角来叙事,使事件显得真实可信。②以一家没有光的餐厅作为故事的背景,容易引发读者的好奇心。③叙写一个视力正常的人在这里的就餐体验,能唤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④通过简洁而精彩的对话展现一个动人的爱情画面,使故事富有诗意,耐人寻味。(答对一点1分,两点3分,答出任意三点5分)

3.小说为什么以一个求婚的情节来结尾?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看法。(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艺术结构上,通过突转产生戏剧性效果,最后以一个求婚的情节来结尾,使叙述顿起波澜,激发了读者的想象。②思想内容上,从对黑暗中用餐的感受到一个浪漫事件出现,给人以黑暗挡不住爱情的感觉,深化了作品的主题。③情感表现上,以一个美好而动人的爱情故事作为“黑夜里”用餐的主要情节,强化了作者对这个餐厅以及服务于这个餐厅的盲人所寄予的美好情感。(每点2

- 10 -

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分,共6分) 【备选题组】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14分)

何处是归宿?

张云飞

“我要在对面山坡上盖一栋房子。”老公站在老家河边神采飞扬地说。 菊儿家最亲的一个叔叔也在旁边附和:“嗯,老家空气好,我也有这个打算。” 菊儿急得语无伦次:“我反对!看病不方便……没有网络……” ……

突然从梦中惊醒。菊儿翻来覆去睡不着。 菊儿和老公一直为将来的归宿争执不休。 老公想回老家。

最初,老公想在老家盖房。老公说:“你没看电视吗?一会儿说这个有害,一会儿说那个不能吃。我们自己种粮食和蔬菜,既能吃到绿色食品,又锻炼了身体,多好!”“你吃不吃得消哦?会不会干哦?”菊儿不无讥讽地说。老公很多年没有干农活了,有一次回老家帮忙挑谷子,不到一百斤,一段上坡路差点没有挑上来。老公不以为然地说:“慢慢来嘛!时间长了就好了!”

当老家的土地被征用,老公不甘心地在老家小镇上买了一套房子。老公说:“到时候我就回老家小镇开一个茶馆。茶馆里都是熟悉的乡邻,可以随意地谈天说笑。不像城里,关门闭户,门对门的邻居都不认识!”“老家小镇隔天赶场,而且赶半天。你想喝西北风吗?”菊儿揶揄道。老公沉默半晌,不服气地说:“我也可以做小菜生意!小镇上那么多人都过得下去,我就不相信自己过不下去!”

- 11 -

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菊儿十几岁就出来打工,已经习惯了城里的生活。菊儿畅想着有一天能够像城里老太太一样,打打太极拳,跳跳坝坝舞,隔一段时间就出去旅游拍照……

是的,老家一望无际的绿包裹城市的雾霾,异样的目光,漆黑的、疼痛的夜,潸然而下的泪滴……蜷缩这一望无际的绿,蜷缩母亲温柔的呢喃、父亲褶皱的笑,菊儿也真的很想就这样一辈子不离开,有那么一瞬间。

小时候和同村的翠儿,大热天穿着长腿袜,坐在老家堂屋门口的板凳上写作业的情景,菊儿还记忆犹新。多年之后,这些可恶的麦蚊依然阴魂不散。很多时候,菊儿不敢穿心爱的裙子回老家。

最重要的是老家太穷。

菊儿怀孕生孩子的时候,曾经在老家待了两年。什么事情都卖谷子,一百斤谷子只有三十元,两千多斤谷子又禁得起几次卖?何况自己还要吃。婆婆拣别人的边边角角种了一些蔬菜。一次,菊儿馋得慌,摘了一点四季豆吃,婆婆就唠叨,说要拿到镇上换钱的!还记得一天婆婆背了一大背篼,有豇豆、茄子……结果只卖了两元钱,还差点被汽车撞了。

后来,听人说种莴笋来钱,老公就种莴笋。起早贪黑,收获了,青幽幽的一大片,很是惹人爱。菊儿大着肚子也帮忙,老公一大早骑一辆破烂的三轮车到县城的批发市场卖,一斤才两毛钱。有一天早上天太黑,老公把车骑到了屋后的水田里,好在水不深,菊儿帮忙,好不容易才把车弄上来。看老公一身湿漉漉的歪歪倒倒地继续上路,菊儿哭了。

老公没好气地说:“看有一天你老了,谁还要你?你凭什么在城里生活?”“不是买了保险吗?以后我也可以像城里人领养老金。”菊儿满不在乎地说。“你就做梦吧!你不过是个外聘员工,说不定哪一天就被开除了!生活都没有保障,

- 12 -

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你拿什么买养老保险?”老公的话虽然有些尖刻,却是不争的现实。菊儿有些恼羞成怒地说:“就算是这样吧!我也可以去扫地,捡垃圾……反正,我是不回老家的!”菊儿的眼里却滚出一串迷茫的泪……

“又失眠了?”老公心疼地把菊儿揽在怀里,笑道:“睡吧,不要想那么多,生活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糟糕。说不定,我们再努把力就可以在城里买套房子,把家安在城里。嘿嘿,大不了以后我陪你捡垃圾!”

“对不起,把你吵醒了……”菊儿充满歉意地说。

菊儿喃喃道:“其实想想,有你和孩子在身边,去哪里都好!不是说有爱就有家吗?而家,不就是我们的归宿吗?”

月光透过半开的窗帘照到床上,菊儿枕着老公的胳膊进入梦乡……

(有改动)

1.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与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老公想回老家,而菊儿想留在城里,对将来的归宿,二人常产生争执。为说服老公改变想法,菊儿常语带讽刺,把老公搞得哑口无言,可见夫妻二人的感情不够和谐。

B.小说中画线段落的语言简洁跳跃,内容含蓄丰富,透露出菊儿老家的美好可亲,和他们在城里生活的诸多不适,这种对比使菊儿一刹那间也有了要回乡终老的想法。

C.菊儿的老公先是想在老家盖房,但老家的土地被征用,他只能在老家小镇上买房了。小说叙述的这些内容,透射出农村生活的变迁,也反映了农民们现实生活的困境。

D.这篇小说以从梦中惊醒始,以进入梦乡终,首尾巧妙呼应,结尾描写的情境

- 13 -

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显得澄明宁静,和谐安详,给人一抹亮色一些希望,让人对未来有些许期盼,令人回味悠长。

【解析】选A。“夫妻二人的感情不够和谐”的分析不准确,二人虽对将来的归宿常产生争执,但从文中老公的“心疼”、菊儿的“歉意”等描写中可以看出,夫妻二人很恩爱。

2.小说中的“菊儿”是个怎样的形象?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5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是个进城的外来务工者。(1分)向往城里富足便捷、悠闲安乐的生活,比较现实。(1分)内心矛盾,性格执拗,但不失温柔体贴;(1分)家乡不愿回,城里又难以久居;处境尴尬,内心纠结;(1分)心疼丈夫,用“有爱就有家”的话彼此宽慰。(1分)

3.小说叙述菊儿小时候及后来她怀孕回乡、种莴笋等过去的事有何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使小说情节更加丰富。补充交代了菊儿老家生活的艰难和穷困,作品内容显得更加丰富;②为人物塑造提供支撑。使菊儿执意要留在城里的想法有了合理性,菊儿的形象显得更加饱满;③使作品主题更加深刻。农村生活的困苦艰难,使寄居在城市的农民工对回乡终老心生畏惧,而在城市又很难安身立命,没有稳定可靠生活保障的他们成了处境尴尬的边缘人。作品反映了复杂的社会问题和更为深广的社会生活,主题深刻。(每点2分)

- 14 -

圆学子梦想 铸金字品牌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 15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