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有这么大的诚意,我也就破一回例。下个星期天,你来我家拍照,只拍一张,好吗?”法国古典作家拉罗什富科说:“真诚是一种心灵的开放。”当你真诚地开放自己的心灵,别人也能为你敞开紧闭的大门。正视别人的评价◆张君燕张昭潜是清末史学家。他天资聪慧、勤奋好学,一开始跟着叔父读书,后来又从学于地方高士于祉。因为张昭潜来自乡下,当地一些出身富贵的同学有些看不起他,言谈中不免带着偏见。一次,于祉先生上课时讲到了古代文人学士游历四方的经历,表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游历确能开拓眼界、增长见识,对世间万物会有更深刻的认识。”下课后,那些富家子弟聚在一起吹嘘自己,有人说:“先生说得对,不论是做学问还是做人都应该多走走、多看看,总是待在一个小天地里,注定是井底之蛙。譬如张昭潜,从来没有看过外面的世界,又能做出什么成就?”有同学把这件事告诉张昭潜,张昭潜却没有理会。之后没多久,又有同学跑来说:“那些富家子弟又在议论你。但这次他们是在夸你,说你勤奋刻苦,读过大量史书,比那些家有万卷藏书却读之甚少的富家公子强多了。”张昭潜微微点头,没有说话。同学吃惊地问:“难道你不高兴吗?”同学觉得,富家子弟的批评可以当作没听见,可是为什么对夸赞也无动于衷呢?张昭潜回答道:“批评我时,他们是想表明自己做得很好;夸赞我时,他们也是在讥讽有些同伴竟不如我。他们只是拿我来做一个参照,无论是夸赞还是批评,其实他们讨论的都是自己的问题。不管好坏,都与我无关,我何必因此而影响自己的情绪呢?”如此一番解释,不禁让同学叹服。我们常说要宠辱不惊,可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但最起码我们应该用更客观的态度来面对别人的评价。要知道,每个人都有立场,也会有偏见,我们要就事论事,不要被他人的评价左右,做好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一个人一生可做的事情很多,但世上不知有多少聪明人,一生没做好一件事。——池莉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2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